转向管柱上的溃缩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231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转向管柱上的溃缩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上的溃缩机构的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上的溃缩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乘用车均已经安装具备溃缩吸能式转向管柱,但管柱的上下柱管之间通常采用对上柱管进行压铆处理,达到上下柱管间产生摩擦力作用,这种做法虽然较为简便,但是上下柱管之间的摩擦力及其不稳定,导致很多转向管柱在事故中无法溃缩,没有起到保护驾驶员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溃缩稳定可靠的转向管柱上的溃缩吸能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转向管柱上的溃缩吸能结构,它包括上柱管、下柱管、用于将所述下柱管固定的下支架,用于将所述上柱管设置的拉脱锁,在所述下柱管的一端套有可沿该下柱管的轴向滑动的轴承,所述上柱管的端部套在所述轴承上;还包括设置于上柱管内并与该上柱管固定连接的转向轴、设置于下柱管内并与该下柱管固定连接的从动轴。

优选的,在所述上柱管的端部内嵌有第一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套在所述转向轴上。

优选的,在所述下柱管的端部内嵌有第二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套在所述转向轴上。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内嵌于所述下柱管内,所述从动轴为管状结构,所述转向轴的端部穿插于所述从动轴内,且所述转向轴的端部可在该从动轴内轴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转向轴的端部外壁与所述从动轴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轴承包括筒状本体、开设于该筒状本体外壁上的至少一列由若干个用于安装滚珠的安装孔构成的滚珠安装孔列,在各滚珠安装孔列中的各安装孔内设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滚珠突出所述筒状本体的外壁或/和内壁。

优选的,所述轴承与所述上柱管或下柱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设计其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溃缩稳定可靠,且在应用中可以达到更容易控制转向管柱溃缩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从动轴;2.下柱管;3.上柱管;4.轴承;5.转向轴;6. 第一深沟球轴承;7. 第二深沟球轴承;8.下支架;9.拉脱锁;

401. 筒状本体;402. 安装孔;403. 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转向管柱上的溃缩吸能结构,参见图1至图3;它包括上柱管3、下柱管2、用于将所述下柱管固定的下支架8,用于将所述上柱管设置的拉脱锁9,本设计在所述下柱管2的一端套有可沿该下柱管3的轴向滑动的轴承4,所述上柱管3的端部套在所述轴承4上;还包括设置于上柱管3内并与该上柱管3固定连接的转向轴5、设置于下柱管2内并与该下柱管固定连接的从动轴1。

优选的,本设计还在所述上柱管的端部内嵌有第一深沟球轴承6,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套6在所述转向轴上5,还在所述下柱管2的端部内嵌有第二深沟球轴承7,所述第二深沟球轴承亦套在所述转向轴上。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1内嵌于所述下柱管2内,所述从动轴1为管状结构,所述转向轴5的端部穿插于所述从动轴1内,且所述转向轴5的端部可在该从动轴1内轴向滑动,优选的,所述转向轴5的端部外壁与所述从动轴1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的轴承包括筒状本体401、开设于该筒状本体外壁上的至少一列由若干个用于安装滚珠的安装孔402构成的滚珠安装孔列,在各滚珠安装孔列中的各安装孔内设有滚珠403,所的述滚珠突出所述筒状本体的外壁或/和内壁,本设计中,所述的轴承4与所述上柱管或下柱管固定连接。

本设计的结构在应用中,当转向轴5总成受到冲击,拉脱锁(现有技术)6与上柱管3分离,转向轴5带动上柱管3一起轴向运动,由于下支架8与下柱管2固定一起且无法运动,所以上柱管3与下柱管2之间有一个轴向相对运动,上柱管3与下柱管2间通过轴承4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以达到稳定控制上下柱管之间的溃缩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