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增强片和具有所述增强片的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743发布日期:2018-09-18 22:3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用于该车身结构上的增强片。



背景技术:

增强片是一种用于加强车身外板特别是厚度较薄的外板的按压刚度的强度增强零件,其可贴于外板内侧并且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形状。增强片增强外板的同时也带来了缩痕外观问题。从车外侧观察外板会发现,增强片的张力使得贴有增强片的外板在对应于增强片边缘的位置上留下变形痕迹——即缩痕,这种缩痕给外板的美观造成影响。对于矩形的增强片,外板上会留下四条边缘缩痕尤其是对应于增强片窄边的两条边缘缩痕较明显。同样,由于增强片的张力使得大面积的外板的中央部分变形从而在外板上留下中央向内凹陷的痕迹,这也是不期望看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涉及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车用增强片,所述增强片具有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本体还具有中央区域和包绕所述中央区域的边界区域,所述边界区域的外周缘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部分为曲线或弧线,所述中央区域内具有孔结构。

边界区域的外周缘至少有一部分为非直线,即曲线或弧线。在这里,曲线指其上各点的半径曲率不同的线条或者曲线上各点的半径曲率有规律的变化;弧线的半径曲率可以是恒定的。因此,边界区域可以设置成沿第一方向上的外周缘是曲线,或者沿第二方向上的外周缘是曲线,或者由曲线构成外周缘整体,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外周缘均为曲线。替代地,可以将上述外周缘的曲线部分设置成弧线形式。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其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边界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外周缘为曲线。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边界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周缘为曲线或直线。

当增强片为长形结构,即其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时,增强片可以设置成较窄(第二方向)的外周缘为曲线,较长(第一方向)的外周缘是曲线或直线。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曲线为波浪线,其中所述波浪线具有至少一个波峰和至少一个波谷,所述波峰的形状与所述波谷的形状相同或不相同。

当增强片为长形结构,即其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时,第二方向上的外周缘为波浪线,其中该波浪线的波峰和波谷的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不相同。同时,第一方向上的外周缘为直线或波浪线,在外周缘为波浪线的情况中,波浪线的波峰和波谷的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不相同。另外,第二方向上的波浪线的波峰和波谷的形状可以与相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波浪线的波峰和波谷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边界区域的外周缘为椭圆形,其长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短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增强片的整体形状为椭圆形。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孔结构为设置在基本位于所述中央区域的中心的一个孔,所述一个孔为椭圆孔,所述边界区域的外周缘形状为椭圆形。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孔结构具有相对于所述中央区域均匀布置的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均为圆孔并且这些孔组成孔阵列。

孔阵列中的圆孔均匀地布置在中央区域中,并且这些圆孔可以布置成关于中央区域的中心对称。孔阵列的形状取决于增强片的本体的整体形状。当本体为长形即接近于矩形时,孔阵列呈现为矩形阵列。当本体为椭圆形时,孔阵列呈现为菱形阵列。孔阵列的均匀分布可以避免增强片的应力集中。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中央区域内还布置有被所述孔结构间隔开的多个排气切口。

排气切口为长形刀口。受孔结构的影响,多个排气切口被孔结构间隔开,并且尽可能均匀地布置在中央区域内。排气切口可以设置成沿第二方向定向。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增强片为用于与车身粘接的贴片。

可选地,在上述增强片中,所述增强片连接于车外板的内侧。

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可以缓解车身外侧缩痕的视觉效果。通过改变增强片的边缘形状以及在中央打孔的方式能减弱甚至消除缩痕。车身外板被贴上本申请的增强片从而保证按压强度,同时从车身外侧看去,车身的缩痕减弱甚至消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缩痕对外观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升外观效果。

当增强片为长形结构时,增强片的相对较窄边对车身产生缩痕的影响更大,因此需通过改变增强片的相对较窄边的边缘形状。而且发现,曲线或弧线边缘形状的增强片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的平板和具有一点弯曲度的车身板。当波浪纹的增强片贴在弯板内侧时,从外侧上观察甚至可几乎看不出板上缩痕。

此外,在增强片中央均匀分布孔和排气切口有利于减少外板中央的凹缩。

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特别适用于厚度较薄的车身外板,如轻质的薄的铝板,增强片贴到这种外板上可以补偿外板自身弯曲刚度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具有上述任意一种增强片,其中车身结构为白车身结构或加上外饰的整车车身结构并且具有改善的视觉效果。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申请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是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用于车辆外板上以增强外板的按压刚度。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10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增强片10包括本体1。该本体1具有第一方向m和第二方向n,第一方向m为图示的横向方向,第二方向n为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m的竖直方向。该本体1为沿第一方向m的长形结构,本体1还具有中央区域11和包绕中央区域11的边界区域12。边界区域12的外周缘在较长边的第一方向m上为直线121,在较窄边的第二方向n上为波浪线122。该增强片10为两侧波浪线结构。中央区域11内设置孔结构以及多个沿第二方向n的排气切口115。孔结构为整体上的矩形孔阵列,孔阵列中的孔为圆孔114。排气切口115被孔阵列间隔开。多个圆孔114和多个排气切口115均匀地布置在中央区域11内。

图2为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20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特征或结构将不再赘述。如图所示,边界区域22的外周缘在较长边的第一方向m'上为波浪线221,在较窄边的第二方向n'上也为波浪线222。该增强片20为四边波浪线结构。中央区域21内设置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由圆孔214组成的孔结构。

图3为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30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增强片30的边界区域32的外周缘为椭圆形321,其中椭圆形321的长轴基本在第一方向m'',短轴在第二方向n''。该增强片30的中央区域31内的孔结构为由多个圆孔314构成的菱形孔阵列。同样,圆孔314和排气切口315均匀地布置于中央区域31内。

图4为本申请涉及的增强片40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增强片40的边界区域42的外周缘为与图3所示实施例近似的椭圆形421,其中央区域41内的孔结构为仅有一个孔414。该孔414的面积相对于前述三种实施例中的单个圆孔114,214,314的面积大很多。另外,该孔414定向成与椭圆形外周缘421方向一致的椭圆孔。排气切口415被该椭圆孔414间隔开并且均匀地布置于中央区域41内。

在图1至图4所示的四个实施例中,孔结构114,214,314,414和排气切口115,215,315,415都是关于增强片10,20,30,40的本体1,2,3,4的中心对称的,或者至少关于第一方向m,m',m'',m'''或第二方向n,n',n'',n'''的中心线是对称的,这样有助于孔结构114,214,314,414和排气切口115,215,315,415相对于本体1,2,3,4的均匀分布,从而当增强片10,20,30,40贴在车板上时缓解车板中央部分向内凹陷。

本申请的增强片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制成,通过加热工艺粘接于车身外板内侧,以加强外板的按压刚度。车身外板可以是车身上除去外饰后的一切外板,例如是但不限于发动机盖、车门、侧围外板、由钢材或铝材制成的翼子板和顶盖等。

虽然已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其它方式实施而不脱离这样的原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