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桥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1369阅读:2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桥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桥翼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船舶停靠码头或对周边靠岸情况进行站高瞭望,同时也为了观察船在航行时舷侧的情况,都会在船舶上设置翼桥。目前船舶的桥翼结构形式多采用单层结构,桥翼的后端通过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大肘板与驾驶甲板连接,桥翼前端和后端在竖直方向上采用大壁板或人字支架支撑与驾驶甲板的外围壁连接,整个桥翼结构呈悬空状态设置。

由于桥翼结构采用单层结构,因此桥翼的抗变形能力差,结构强度较差,在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中存在诸多不便。在桥翼的前后两端的竖直方向上设置大壁板连接外围壁,因为大壁板的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受风面积也相应较大,影响着船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影响附近船员居住舱室的采光和舒适性。桥翼远离驾驶甲板的一端处悬空状态,不利于船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桥翼的震动幅度也会相应的增大,使得船体抖动,带给船员的舒适性差,此外桥翼长期的振动会破坏船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桥翼结构,其能够减少桥翼的受风面积,保证桥翼的结构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船舶桥翼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船舶的驾驶甲板两侧的桥翼本体、对所述桥翼本体的水平方向进行支撑固定的连接梁和对所述桥翼本体竖直方向起支撑固定作用的立柱,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桥翼本体和所述驾驶甲板的外围壁,所述连接梁、所述外围壁和所述桥翼本体呈三角形结构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桥翼本体包括呈箱体结构的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防护栏,所述底座包括桥翼甲板、桥翼底板和连接所述桥翼甲板和所述桥翼底板的侧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多个纵横交错的间隔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桥翼甲板与所述驾驶甲板平齐,所述桥翼底板位于所述桥翼甲板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栏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桥翼甲板的周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栏靠近所述桥翼甲板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桥翼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船舶的所述外围壁上,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组件对所述桥翼本体与所述外围壁的连接进行加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梁为工字梁,设置于所述桥翼本体靠近船艉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为空心圆柱,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桥翼本体和船舶的上甲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桥翼本体远离所述外围壁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取消现有的桥翼本体的大肘板的设置,改用连接梁连接桥翼本体和驾驶甲板的外围壁,并使得连接梁、外围壁和桥翼本体呈三角形结构排布,可实现对桥翼本体水平方向上的固定,且三角形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取消现有的桥翼本体下方起支撑作用的前支撑壁板和后支撑壁板,改用立柱组件对桥翼本体进行支撑,可有效的减少船体的受风面积,减小船体的风阻,并且不会影响桥翼本体附近的居住舱的采光。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船舶桥翼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船舶桥翼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围壁;2、驾驶甲板;3、桥翼本体;301、底座;302、防护栏;303、桥翼甲板;304、加强肋板;4、连接梁;5、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船舶桥翼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船舶的驾驶甲板2两侧的桥翼本体3、对所述桥翼本体3的水平方向进行支撑固定的连接梁4和对所述桥翼本体3竖直方向起支撑固定作用的立柱5,所述连接梁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桥翼本体3和所述驾驶甲板2的外围壁1,所述连接梁4、所述外围壁1和所述桥翼本体3呈三角形结构排布。

通过取消桥翼本体3的大肘板的设置,改用连接梁4连接桥翼本体3和驾驶甲板2的外围壁1,并使得连接梁4、外围壁1和桥翼本体3呈三角形结构排布,可实现对桥翼本体3水平方向上的固定,且三角形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取消桥翼本体3下方起支撑作用的前支撑壁板和后支撑壁板,改用立柱5组件对桥翼本体3进行支撑,可有效的减少船体的受风面积,减小船体的风阻,并且不会影响桥翼本体3附近的居住舱的采光。连接梁4和立柱5组件的设置可有效的对桥翼本体3进行固定,且由于减少了受风面积,可减少桥翼本体3的受力,减少风力给桥翼本体3带来的振动,使得桥翼本体3的结构稳定性更强。

优选的,所述桥翼本体3包括呈箱体结构的底座30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301上的防护栏302,所述底座包括桥翼甲板303、桥翼底板和连接所述桥翼甲板303和所述桥翼底板的侧壁。

呈箱体结构的底座301可增强桥翼本体3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桥翼本体3的结构更为稳定,应力抵抗能力更强,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防护栏302的设置可对船员起到保护作用,船员在桥翼本体3上走动时可扶住防护栏302减少船体的晃动对船员的影响,避免船员从桥翼本体3上摔落。

具体的,所述底座301内部设置有多个纵横交错的间隔板。

在桥翼本体3的底座301内部设置多个纵横交错的间隔板对底座301进行支撑可增加底座301的结构稳定性,桥翼本体3可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减少桥翼本体3的变形和大风对桥翼本体3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桥翼甲板303与所述驾驶甲板2平齐,所述桥翼底板位于所述桥翼甲板303下方。桥翼甲板303与驾驶甲板2平齐可更方便船员的走动,方便船员走到桥翼本体3上进行瞭望。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栏30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桥翼甲板303的周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栏302靠近所述桥翼甲板303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板304。

在防护栏302靠近桥翼中心的一侧设置加强肋板304对防护栏302进行加强固定可使得防护栏302的结构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桥翼本体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船舶的所述外围壁1上,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组件对所述桥翼本体3与所述外围壁1的连接进行加强。

利用焊接方式将桥翼本体3焊接于船体的外围壁1上,并设置加强组件对桥翼本体3和外围壁1的连接进行加强,可使得桥翼本体3的结构更稳固,增强桥翼本体3的抗变形能力。

具体的,所述连接梁4为工字梁,设置于所述桥翼本体3靠近船艉的一侧。

由于船舶在行驶过程中,桥翼本体3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为由船头方向指向船艉方向,所述连接梁4设置于桥翼本体3靠近船艉的一侧可增强桥翼本体3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立柱5为空心圆柱,所述立柱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桥翼本体3和船舶的上甲板。

空心的立柱5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同时降低立柱5的重量,可减少立柱5的重力对上甲板的作用力,同时可减少船体自重。

具体的,所述立柱5设置于所述桥翼本体3远离所述外围壁1的一端。立柱5设置于桥翼本体3远离外围壁1的一侧可使得立柱5对桥翼本体3的支撑更合理,增强了桥翼本体3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一种船舶,该船舶采用上述的桥翼结构。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此外,以上多处所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表示不同的实施例,当然也可以将其全部或部分结合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