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装置及层叠片的输送方法

文档序号:434517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引装置及层叠片的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引输送层叠片的吸引装置及其输送方法,该层叠片是例如在薄膜上形成有粘接剂层的粘接片那样仅能与一面接触的层叠片,特别是涉及改变产生于层叠片的张力和片的输送方向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当制造其粘接剂层由基膜和保护膜覆盖的粘接片时,在中间工序,对在基膜形成有粘接剂层、且该粘接剂层露出的粘接片进行输送。
在该中间工序中,由于不能由一对的输送辊夹住粘接片,所以,如图3所示,使用吸引辊3以仅与薄膜的面接触、不与粘接剂层的面接触的方式输送粘接片2。
这里的吸引辊3是这样的例如在空心圆筒状的辊的外周面上形成多个吸引孔,在轴的内部进行真空吸引,从而通过吸引孔在外周面上对粘接片2进行吸引保持,随着辊的旋转对粘接片2进行吸引输送(参照“产品介绍Ni网吸引辊”,[online],[2004年1月26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2s.biglobe.ne.jp/~hikoyama/sakushon.htm>)。另外,该吸引辊3具有通过粘接片2的吸引保持而解除产生于上游侧的粘接片2上的张力的功能。
可是,如图3所示,在仅由吸引辊3输送粘接片2的以往的方式中,需要以某种程度确保卷绕于吸引辊3的粘接片2的中心角(以下称“卷绕角”)地进行吸引保持。例如,不能向比箭头A方向更靠上侧的箭头d方向输送以粘接剂层为上面的从箭头A方向输送来的粘接片2,仅能向如比箭头A方向更靠下侧的箭头a~c方向那样将粘接片2卷绕于吸引辊3的方向输送。
这样,仅能向向相同侧(薄膜侧)折曲的方向输送粘接片2,这不仅限制输送通道自身,而且还限制输送通道上的设备配置,另外,还引起不能将这样的输送通道导入至原有设备的问题。
例如当将粘接片2导入原有的干燥机室或烘箱室时,在解除该粘接片2的张力时,若要增加粘接片2的卷绕角,必须改变原有吸引辊3的位置或另行配置吸引辊3。另一方面,当这样改变吸引辊3的配置时,输送通道改变,结果,在解除张力的状态下不能将粘接片2导入原有的干燥机室等。
另一方面,当要减小输送通道的变化时,粘接片2的卷绕角减小,粘接片2的吸引力减少,所以,不能充分解除上游侧的粘接片2的张力,另外,存在粘接片2在吸引辊3上打滑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装置,该吸引装置在吸引输送层叠片时,可自由改变输送通道,而且可与输送通道的方向无关地充分确保吸引力,而不使层叠片打滑地输送层叠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引装置和层叠片的输送方法;该吸引装置用于吸引着片状构件对其进行输送;包括吸引辊,该吸引辊边在其外周面与所述片紧密接触边吸引输送在片上形成有涂覆层的层叠片;真空腔,该真空腔边在其凹曲面状的吸引部与所述片紧密接触边吸引所述层叠片;所述真空腔被配置成其所述吸引部位于所述吸引辊的所述外周面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并与所述外周面形成S字状输送通道;以及一种层叠片的输送方法,用于对在片上形成有涂覆层的层叠片进行输送;以凹曲面状保持所述层叠片,边与所述层叠片紧密接触边吸引输送所述层叠片,此后,以凸曲面状保持所述层叠片,边与所述片紧密接触边吸引输送该层叠片。
根据本发明,对进行吸引输送的吸引辊组合用凹曲面状的吸引部吸引保持的真空腔,形成S字状截面的输送通道,从而在吸引输送层叠片时,可自由改变层叠片的输送通道,另外,与该输送通道方向无关地用吸引辊和真空腔双方确保足够的吸引力,可不使层叠片打滑地输送层叠片。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引装置的示意构成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真空腔的示意构成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仅由吸引辊输送粘接片的以往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吸引装置的最优选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在输送形成于基膜(片)的一面的粘接剂层(涂覆层)露出的粘接片(层叠片)2的中间工序中,本实施方式的吸引装置1设置于改变粘接片2的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的点或解除粘接片2的张力的点等点处,由吸引辊3和真空腔10组成,它们构成为1组。
吸引辊3与通常的吸引辊一样,在空心圆筒状的辊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吸引孔,并被构成为其轴的内部由真空泵(图中未示出)进行抽真空。这样的吸引辊3通过吸引孔在外周面上与基膜的另一面紧密接触地吸引保持该粘接片2,随着旋转,对粘接片2进行吸引输送。
真空腔10是吸引粘接片2的空心箱状,被构成为其内部由真空泵(未图示)进行抽真空。真空腔10通过真空泵的压力调整将对粘接片2的吸引力设定为所期望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腔10的吸引力被设定为比产生于输送方向上游侧(以下简称为“上游侧”)的粘接片2的张力大,具有解除其张力的作用。
在真空腔10的前表面部分,吸引支承部(吸引部)11形成为凹曲面(例如圆弧面)状,在该吸引支承部11的两侧形成高一级的凹曲面状的导向部12、12。吸引支承部11是双层曲面构造,由内侧的吸引部13和外侧的输送支承部14构成。
吸引部13在凹曲板上以规定的图案排列有多个吸引孔13a,构成凹状吸引面13A,由整个该凹状吸引面13A通过吸引孔13a均匀地吸引粘接片2(基膜的另一面)。
输送支承部14是如此构成的以一定间隔例如水平地排列在导向部12、12的两侧被轴支承的多个旋转轴(旋转体)14a,在该排列面形成凹状支承面14A,由该凹状支承面14A在将粘接片2保持成凹曲面状的状态下可移动地支承该粘接片2。在此,凹状支承面14A与凹状吸引面13A同心地配置有各旋转轴14a。
真空腔10配置于吸引辊3的上游侧的近旁,凹状支承面14A与吸引辊3的外周面连结而形成S字状截面的输送通道。
这样的吸引装置1如图1所示,在真空腔10的凹状支承面14A中,通过对粘接片2施加向心方向的吸引力Q,从而吸引保持粘接片2,在吸引辊3的外周面上对粘接片2施加向心方向的吸引力和切线方向的输送力,从而对粘接片2进行吸引输送。
另外,真空腔10的凹状支承面14A的曲率半径是与吸引辊3的外周面的半径无关的任意的值,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凹状支承面14A的曲率半径为与吸引辊3的外周面的半径相同程度。另外,该凹状支承面14A的中心角在增大粘接片2的吸引力的场合设定得较大,但由于与吸引辊3的位置或真空泵的设定压力的关系,是相对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180°,从而使粘接片2的输送路径翻转180°。
下面,如图1所示,以相对上述吸引装置1从上游侧(图1的左侧)向下游侧(图1的右侧)输送使粘接剂层处于上面的粘接片2的场合为例,说明上述吸引装置1的使用形式和作用及本实施方式的层叠片的输送方法等。
本实施方式的粘接片(层叠片)2的输送方法是这样的由真空腔10将粘接片2保持成凹曲面状,同时边使基膜(片)紧密接触真空腔10边对其进行吸引输送,使输送路径翻转,此后,由吸引辊3将粘接片2保持成凸曲面状,同时边使基膜紧密接触吸引辊3边对其进行吸引输送。
在此,真空腔10配置于吸引辊3的右下部分的近旁,真空腔10的凹状吸引面14A通过拐点切线与吸引辊3的外周面相连,形成S字状截面的输送通道。
下面,说明粘接片2的多种输送通道。
在通过从箭头A方向朝与其平行的箭头B方向的输送通道S1输送粘接片2的场合,该输送通道S1经由从点P1到点P7,被分割成多个输送分路。
在此,输送分路P1~P2是真空腔10的凹状支承面14A上的输送通道。在此,通过吸引部13的吸引,在凹状吸引面13A作用均匀的吸引力Q,借助该吸引力Q,由整个凹状支承面14A对粘接片2进行吸引保持,使其薄膜面紧密接触于旋转轴14a。该粘接片2在各旋转轴13a上成为可向切线方向移动的状态。
输送分路P3~P7是吸引辊3的外周面上的输送通道。在此,由吸引辊3的轴的内部吸引,在外周面上作用均匀的吸引力,由该吸引力在外周面的P3~P7的范围中吸引保持粘接片2,使其薄膜面紧密接触于吸引辊3的外周面。
另外,通过吸引辊3的旋转对粘接片2作用切线方向的输送力,通过该输送力使粘接片2与吸引辊3一起旋转,同时经由点P7向箭头B方向输送。
这样,粘接片2由真空腔10和吸引辊3吸引保持,同时处于由拐点切线连接的2个凹曲面状的输送通道中,由吸引辊3进行吸引输送。另外,从上游侧到点P1产生于粘接片2的张力由凹状支承面14A上的吸引力解除,根据吸引辊3的吸引力、旋转速度等诸因素在外周面的P3~P7的范围中重新设定该张力。
在通过从箭头A方向朝前侧斜上方的箭头C方向的输送通道S2输送粘接片2的场合,该输送通道S2经由点P1到点P6。在该输送通道S2中,在吸引辊3的外周面的点P6~P7的范围中,吸引力和输送力不作用于粘接片2,这一点与上述输送通道S1不同。
以下同样,在通过从箭头A方向朝铅直上方的箭头D方向的输送通道S3输送粘接片2的场合,该输送通道S3经由从点P1到P5。另外,在通过从箭头A方向朝后侧斜上方的箭头E方向的输送通道S4输送粘接片2的场合,该输送通道S4经由从点P1到P4。
如上所述,对从箭头A方向输送来的粘接片2改变输送方向的范围虽然是从箭头B方向到箭头E方向的范围,但在扩大该范围的场合,可以增加粘接片2相对于吸引辊3的卷绕角,向箭头B方向的斜下方的箭头B′方向牵拉粘接片2。
另外,通过使凹状支承面14A的中心角大于180°,同时使吸引辊3朝斜下方偏移,从而使点P4移动到其斜下方的点P4′,可获得比E方向更往斜下方的E′方向。
在该场合,随着粘接片2的卷绕角的减少所导致的吸引力和输送力的不足部分由真空腔10的吸引力弥补,另外,也可由吸引辊3的直径的增加或该真空泵的压力增加来弥补。
并且,若在输送方向的改变点或张力的解除点等上适当配置多个这样的吸引装置1,则从某一方向输送来的粘接片2的输送方向为任意。另外,粘接片2的卷绕角的减少通过配置多个吸引装置1而消除。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对于吸引输送的吸引辊3组合用凹状支承面14A进行吸引保持的真空腔10,形成S字状截面的输送通道,所以,当吸引输送粘接剂层露出的粘接片2时,通过对位于下游侧的吸引辊3上的粘接片2的卷绕角进行增减,从而可自由地改变粘接片2的输送通道。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与输送通道方向无关地由吸引辊3和真空腔10双方确保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可不使粘接片2打滑地输送该粘接片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吸引部13的凹状吸引面13A的外侧形成由旋转轴13a的排列构成的凹状支承面14A,所以,可减小粘接片2的接触阻力,可减小吸引辊3的旋转驱动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真空腔10的吸引力设定为大于产生于上游侧的粘接片2的张力,所以,可仅由真空腔10解除张力,通过改变与吸引辊3有关的诸因素的设定,可重新设定粘接片2的张力。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可进行各种变更等。
在本发明中,从减小层叠片的接触阻力方面考虑,最好在凹曲面状的吸引部设置对层叠片进行支承的旋转体,该旋转体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的旋转轴,也可如算盘珠子那样是轴支承于轴上的多个旋转辊。另一方面,从增加层叠片的吸引力方面考虑,也可使粘接片直接紧密接触于凹曲面状的吸引部。
作为本发明对象的层叠片可以是仅一面接触的那样的,这样的层叠片不仅包含在基膜形成有粘接剂层的粘接片,而且还包含在薄膜形成有磁层(涂覆层)的磁膜。
本发明可用于制造粘接片或磁膜等层叠片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引装置,用于吸引着片状构件对其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辊,该吸引辊边在其外周面与所述片紧密接触边吸引输送在片上形成有涂覆层的层叠片;真空腔,该真空腔边在其凹曲面状的吸引部与所述片紧密接触边吸引所述层叠片;所述真空腔被配置成所述吸引部位于所述吸引辊的所述外周面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与所述外周面形成S字状输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部配置有多个对所述层叠片进行支承的旋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被设定成所述层叠片的吸引力比产生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所述层叠片上的张力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被设定成所述层叠片的吸引力比产生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所述层叠片上的张力大。
5.一种层叠片的输送方法,用于对在片上形成有涂覆层的层叠片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以凹曲面状保持所述层叠片,边与所述片紧密接触边对该片进行吸引输送,此后,以凸曲面状保持所述层叠片,边与所述片紧密接触边对该片进行吸引输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引装置及层叠片的输送方法,该吸引装置在吸引输送粘接片时,可自由改变输送通道,而且与输送通道的方向无关地充分确保吸引力,可不使粘接片打滑地输送该粘接片。本发明的吸引装置(1)由吸引辊(3)和真空腔(10)构成。吸引辊(3)是如此构成的边在外周面上与薄膜面紧密接触边吸引保持该粘接片(2),随着旋转对粘接片(2)进行吸引输送。真空腔(10)被构成为在凹状支承面(14A)吸引保持粘接片(2)。真空腔(10)处于吸引辊(3)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近旁,该凹状支承面(14A)被配置为与吸引辊(3)的外周面形成S字状截面的输送通道。
文档编号B65H23/04GK1774379SQ200580000288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日
发明者川井智永 申请人:索尼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