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106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输送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不同输送速度的连续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的普及使人们日常生活更为便利,因此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因此,科技产品的制造者皆以自动化的机械来制作这些科技产品。而这些常见的自动化机械多半包括连续输送装置。
现有的连续输送装置皆设置滚轮或是输送带来输送工件。工件的一个工艺过程进行至下一个工艺过程时,多半以连续输送装置进行输送。然而,某些工件的工艺过程时间较长,若是将工件通过连续输送装置输送至较长时间的工艺过程,则容易产生工件回堵的现象,甚至产生工件相互推挤而毁损的现象。因此,连续输送装置必须依照工艺过程时间的长短调整连续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因此,连续输送装置多半是不同的工艺过程以不同的速度输送。
然而,欲使连续输送装置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必须使连续输送装置两端的滚轮或是输送带分别具有不同的输送速度。而具不同输送速度的连续输送装置造价高昂;若以旧有单一输送速度的连续输送装置改装成具不同输送速度的连续输送装置,则必须变更机构并增购马达与服务器,因而需支出一笔庞大的改装费用。若是能利用旧有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而且不造成工件回堵的现象,则必然提升生产效率,并且节省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输送装置,其利用旧有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不需支出一笔庞大的改装费用,不但避免工件输送时堵塞,并且增加工件于输送时的顺畅度,如此可解决现有技术所遇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输送装置,其通过具有不同转速的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使工件由第一输送单元运输至第二输送单元,或是由第二输送单元运输至第一输送单元时,避免工件输送时堵塞或碰撞的损害,以增加工件在输送时的顺畅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输送装置,其依序设置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与第三输送单元,使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具有不同的输送速度,并使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三输送单元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输送速度。如此使工件由第一输送单元输送至第三输送单元时,通过不同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单元,以增加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时的顺畅度。
本发明的连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其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由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装置,其具有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上,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且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相啮合;以及至少一第二输送单元,该第二输送单元邻接于第一输送单元,并且该第二输送单元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其不与驱动装置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续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其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由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装置,其具有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输送单元上,该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且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相啮合;以及至少一第二输送单元,该第二输送单元邻接于第一输送单元,并且该第二输送单元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该第二驱动装置具有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其中该第三齿轮套设于第二输送单元上,该第四齿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且该第三齿轮与该第四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大于或小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的传动比。
这样,通过不同转速的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以避免工件由第一输送单元运输至第二输送单元,或是由第二输送单元运输至第一输送单元时堵塞,以增加工件于输送时的顺畅度。在上述连续输送装置中,还可包括第三输送单元,其连接于第二输送单元后端。如此使工件由第一输送单元输送至第三输送单元时,通过不同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单元,以增加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时的顺畅度。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图号说明5工件 10第一输送单元12第一滚轮14第二滚轮20第一驱动装置22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30传动轴 40第二驱动装置42第三齿轮44第四齿轮50第二输送单元60第三输送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连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10,第一输送单元10包括多个第一滚轮12,第二输送单元50包括有第二滚轮14,第二滚轮14设置于多个第一滚轮12的前方或后方,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14的转速不同。如此可避免工件5输送时堵塞或碰撞的损害,以增加工件5于输送时的顺畅度。
现有的连续输送装置由第一驱动装置20驱动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14。第一驱动装置20包括第一齿轮22与第二齿轮24,其中第一齿轮22套设于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14的两端,第二齿轮24设置于传动轴30上,且第一齿轮22与第二齿轮24相啮合。当传动轴30转动而带动第二齿轮24时,第二齿轮24带动第一齿轮22而驱使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14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套设于第二滚轮14两端的第一齿轮22被移除,仅让第一驱动装置20驱动第一滚轮12,让第二滚轮14空转,从而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因此工件5由第一滚轮12以一速度输送至第二滚轮14时,通过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的第二滚轮14将工件5输送,如此可使工件5由第一滚轮12运输至第二滚轮14时,避免工件5堵塞于连续输送装置,以增加工件5于输送时的顺畅度。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的第二滚轮14更进一步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40,由第二驱动装置40予以驱动。第二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三齿轮42与第四齿轮44。第三齿轮42套设于第二滚轮14的两端,第四齿轮44设置于传动轴30上,且第三齿轮42与第四齿轮44相啮合。当传动轴30转动而带动第四齿轮44时,第四齿轮44带动第三齿轮42而驱动第二滚轮14。其中该第一驱动装置20中的第一齿轮22和第二齿轮24之间的传动比大于或小于第二驱动装置40中的第三齿轮42和第四齿轮44之间的传动比,从而使得第二输送单元50具有与第一输送单元10不同的转速。
此实施例是以第三齿轮42的齿数与第一齿轮22的齿数相同,而第四齿轮44的齿数较第二齿轮24的齿数多作为说明。因此,当传动轴30旋转时,第二齿轮24与第四齿轮44旋转圈数相同,但由于第四齿轮44的齿数较第二齿轮24的齿数多,因此第三齿轮42旋转圈数必然比第一齿轮22多。即同一时间内,第二滚轮14的转速大于第一滚轮12的转速。工件5由第一滚轮12运输至第二滚轮14的顺畅度增加。
所以,工件5由第一滚轮12运输至第二滚轮14时,仅需使第四齿轮44的齿数较第二齿轮24的齿数多,使第二滚轮14的转速大于第一滚轮12的转速。同样的,工件5由第二滚轮14运输至第一滚轮12时,仅需使第四齿轮44的齿数较第二齿轮24的齿数少。或者,让第四齿轮44的齿数与第二齿轮24的齿数相同,并且使第三齿轮42的齿数小于第一齿轮22的齿数,使第一滚轮12的转速大于第二滚轮14的转速。如此可使工件5由第一滚轮12运输至第二滚轮14或第二滚轮14运输至第一滚轮12时,可避免工件5堵塞于连续输送装置,以增加工件5于输送时的顺畅度,更无须大幅度的更改连续输送装置的结构,以节省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也可使用于输送带(conveyor),即第一输送单元10与第二输送单元50皆为输送带。输送带具有多个第一滚轮12的一侧为第一输送区,而具有多个第二滚轮14的另一侧为第二输送区。第一滚轮12受驱动装置驱动,而第二滚轮14不受任何驱动装置驱动。驱动的方式可如图1的实施例一般。
或者,第一滚轮12与第二滚轮14分别受不同的驱动装置驱动,使第一输送区与第二输送区具有不同的输送速度。如此可使工件5由第一输送区输送至第二输送区时,避免工件5堵塞于连续输送装置,以增加工件输送时的顺畅度。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不同于上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除了第一输送单元10与第二输送单元50,本实施例还包括了第三输送单元60,第二输送单元50连接于第一输送单元10后端;第三输送单元60连接于第二输送单元50后端。第一输送单元10与第二输送单元50具有不同的输送速度,第一输送单元10与第三输送单元60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输送速度。此实施例以第一输送单元10、第二输送单元50与第三输送单元60皆为输送带作为说明,且第一输送单元10与第三输送单元60具有驱动装置驱动予以驱动,而第二输送单元50不以驱动装置驱动。
当工件5由第一输送单元10输送至第三输送单元60时,因第二输送单元50不具驱动装置驱动,因此工件5由第一输送单元10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50时,通过第二输送单元50做为缓冲,再经由第三输送单元60快速的将工件5输送。或者第二输送单元50也可使用一驱动装置驱动,使第二输送单元50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输送单元10。如此可增加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5时的顺畅度。而此实施例以第一输送单元10与第三输送单元60的输送速度小于第二输送单元50的输送速度作说明,也可依照不同的需求调整第二输送单元50的输送速度,使第一输送单元10与第三输送单元60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输送单元50的输送速度;或是使第三输送单元60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二输送单元50的输送速度,并使第二输送单元50的输送速度大于第一输送单元10的输送速度。通过第二输送单元50做为缓冲,以避免工件5堵塞于连续输送装置,更可避免工件5于高速运输时所产生的震动现象,减少工件5毁损机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连续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设置于多个第一滚轮的前方或后方,并使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具有不同的转速,以增加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时的顺畅度。或者,本发明依序包括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与第三输送单元,而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具有不同的输送速度。通过不同输送速度的第二输送单元,以增加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时的顺畅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其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由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装置,其具有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上,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且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相啮合;以及至少一第二输送单元,该第二输送单元邻接于第一输送单元,并且该第二输送单元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其不与驱动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为输送带或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为输送带或滚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三输送单元,其连接于该第二输送单元后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为输送带或滚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
7.一种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其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由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装置,其具有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第一输送单元上,该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且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相啮合;以及至少一第二输送单元,该第二输送单元邻接于第一输送单元,并且第二输送单元连接于第二驱动装置,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该第二驱动装置具有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其中该第三齿轮套设于第二输送单元上,该第四齿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且该第三齿轮与该第四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大于或小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的传动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为输送带或滚轮。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为输送带或滚轮。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转速。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转速。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三输送单元,其连接于该第二输送单元后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输送单元为滚轮或输送带。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小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大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的输送速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连续输送装置,包括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第一输送单元;该第一驱动装置套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上的第一齿轮,和套设于传动轴上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齿轮相啮合;以及至少一邻接于第一输送单元的第二输送单元,该第二输送单元处于不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自由转动状态。或者,第二输送单元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该第二驱动装置具有套设于第二输送单元上的第三齿轮,和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的第四齿轮,且该第三齿轮与该第四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大于或小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如此可使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具有不同的转速,以增加连续输送装置输送工件时的顺畅度。
文档编号B65G15/00GK101066726SQ20071011251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9日
发明者丘鸿儒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