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642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取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在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用于对蓄电池极板进行取料的取料
直O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取料装置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包括气缸座1,气缸座1中设置有气缸2, 气缸2的活塞杆连接活动板3,活动板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4,活动板3中穿设有导向杆 5,导向杆5的下端与连接板4相连接,导向杆5的上端穿设在气缸座1中,位于活动板3与连接板4之间的导向杆5上套设有压簧6,连接板4上设置有一个取料阀结合件,取料阀结合件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包括阀体7,阀体7的底部设置有吸盘8,阀体7的顶部通过螺母9与连接板4相固定,阀体7中活动设置有探针座10,探针座10的上部套设有探针压簧 11和磁铁12,探针压簧11的两端分别与螺母9和磁铁12相接触,探针座10的下部设置有探针13,阀体7中设置有气路14,探针13位于气路14中,当取料装置处于非取料状态时, 探针13的下端低于吸盘8的吸附面,气路14的一端与吸盘8的吸附面相连通,气路14的另一端通过管路15与真空泵16相连接,管路15上设置有电磁阀17,阀体7中还设置有检测元件18,检测元件18与电磁阀17通讯连接,当取料装置处于非取料状态时,检测元件18 的位置高于磁铁12。上述的取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将气缸座1固定在蓄电池极板的上方。首先气缸2的活塞杆伸出,使活动板3、连接板4和取料阀结合件同步下降,此时导向杆5在气缸座1中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探针13的下端与蓄电池极板相接触时,气缸2的活塞杆继续伸出,带动阀体7下降,此时探针13由于其下端与蓄电池极板相接触,所以探针13的位置不动,阀体7的下降使吸盘8的吸附面与蓄电池极板相贴合并且使检测元件18同步下降,当检测元件18下降至磁铁12处时,检测元件18检测到磁铁12的磁性并且发出信号, 使电磁阀17换向,连接真空泵16将吸盘8的吸附面抽真空,从而使吸盘8的吸附面与蓄电池极板之间产生负压而吸住蓄电池极板;接着气缸2的活塞杆收缩,使活动板3、连接板4、 取料阀结合件和蓄电池极板同步上升,完成取料工序。上述的取料装置的缺点是探针13的下端与蓄电池极板接触时,易将蓄电池极板扎穿,使蓄电池极板报废,并且使吸盘8的吸附面与蓄电池极板之间产生漏气现象,从而使取料装置无法拾取蓄电池极板;由于只有一个取料阀结合件,在取料时吸盘8难以吸准蓄电池极板的中心,从而会导致蓄电池极板在提起时出现倾斜现象,给完成下道工序带来困难;由于只有一个吸盘8,吸附面较少,提起时容易出现蓄电池极板掉落的情况,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料装置,其在取料时能减小蓄电池极板的报废率且提高工作效率。[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料装置,包括连接板及用于驱动连接板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吸盘连杆,吸盘连杆的下端设置有吸盘,吸盘连杆中设置有气路,气路的一端与吸盘的吸附面相连通,气路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电磁阀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进一步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料装置,其能使蓄电池极板在提起时不会出现倾斜现象,并且不会轻易脱落。为解决上述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吸盘连杆,每根吸盘连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吸盘。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座,气缸座中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活动板,连接板设置在活动板的下方,活动板中穿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与连接板相连接,导向杆的上端穿设在气缸座中,位于活动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导向杆上套设有压簧,活动板中设置有吸盘连杆孔,吸盘连杆的上端穿透吸盘连杆孔并且其上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吸盘连杆上设置有吸盘连杆压簧,所述的吸盘连杆压簧位于连接板与吸盘之间。 所述的连接板上固定有接近开关座,接近开关设置在接近开关座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取料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将探针检测改用接近开关检测,在取料时除了吸盘外没有其他物体与极板接触,从而能较小蓄电池极板的报废率;另外,采用多个吸盘的结构,增大了吸附面积,在取料时吸盘可以稳定地吸住蓄电池极板,蓄电池极板在提起时不会出现倾斜现象,从而不会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另外蓄电池极板在提起时不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能提高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的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取料阀结合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取料阀结合件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图2中1、气缸座,2、气缸,3、活动板,4、连接板,5、导向杆,6、压簧,7、吸盘连杆孔,8、吸盘,9、限位凸台,10、吸盘连杆压簧,11、接近开关座,12、接近开关,13、吸盘连杆,14、气路,15、管路,16、真空泵,17、电磁阀。图3至图6中1、气缸座,2、气缸,3、活动板,4、连接板,5、导向杆,6、压簧,7、阀体, 8、吸盘,9、螺母,10、探针座,11、探针压簧,12、磁铁,13、探针,14、气路,15、管路,16、真空泵,17、电磁阀,18、检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料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取料装置,包括连接板4及用于驱动连接板4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座1,气缸座1中设置有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连接活动板3,连接板4设置在活动板3的下方,活动板3中穿设有导向杆5,导向杆5的下端与连接板4相连接,导向杆5的上端穿设在气缸座1中,位于活动板3与连接板4之间的导向杆5 上套设有压簧6,其中压簧6起到活动板3与连接板4之间的缓冲作用,所述连接板4上设置有两根吸盘连杆13,活动板3中设置有吸盘连杆孔7,吸盘连杆13的上端穿透吸盘连杆孔7并且其上端设置有限位凸台9,其中限位凸台9的作用是防止吸盘连杆13的上端从活动板3中脱离,吸盘连杆13上设置有吸盘连杆压簧10,每根吸盘连杆1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吸盘8,吸盘连杆压簧10位于连接板4与吸盘8之间,其中吸盘连杆压簧10起到吸盘8与蓄电池极板之间的缓冲的作用,每根吸盘连杆13中分别设置有气路14,气路14的一端与吸盘8的吸附面相连通,气路14的另一端通过管路15与真空泵16相连接,管路15上设置有电磁阀17,连接板4上固定有接近开关座11,接近开关座11中设置有接近开关12,接近开关12与电磁阀17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气缸座1固定在蓄电池极板的上方。首先气缸2的活塞杆伸出,使活动板3、连接板4和吸盘连杆13及吸盘8同步下降,此时导向杆5 在气缸座1中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当吸盘8的吸附面与蓄电池极板相接触时,气缸2的活塞杆继续伸出一小段距离,使吸盘8的吸附面与蓄电池极板相贴合,此时接近开关12检测到极板的存在并发出信号,使电磁阀17换向,使真空泵16工作将吸盘8的吸附面抽真空,从而使吸盘8的吸附面与蓄电池极板之间产生负压而吸住蓄电池极板;接着气缸2的活塞杆收缩,使活动板3、连接板4、吸盘连杆13及吸盘8和蓄电池极板同步上升,完成取料工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取料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将探针检测改用接近开关12检测,在取料时除了吸盘8外没有其他物体与极板接触,从而能较小蓄电池极板的报废率;另外,采用多个吸盘8的结构,增大了吸附面积,在取料时吸盘8可以稳定地吸住蓄电池极板,蓄电池极板在提起时不会出现倾斜现象,从而不会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另外蓄电池极板在提起时不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能提高生产效率。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取料装置,包括连接板及用于驱动连接板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吸盘连杆,吸盘连杆的下端设置有吸盘,吸盘连杆中设置有气路,气路的一端与吸盘的吸附面相连通,气路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电磁阀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吸盘连杆,每根吸盘连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座,气缸座中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活动板,连接板设置在活动板的下方,活动板中穿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下端与连接板相连接,导向杆的上端穿设在气缸座中,位于活动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导向杆上套设有压簧,活动板中设置有吸盘连杆孔,吸盘连杆的上端穿透吸盘连杆孔并且其上端设置有限位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连杆上设置有吸盘连杆压簧,所述的吸盘连杆压簧位于连接板与吸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上固定有接近开关座,接近开关设置在接近开关座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料装置,包括连接板及用于驱动连接板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吸盘连杆,吸盘连杆的下端设置有吸盘,吸盘连杆中设置有气路,气路的一端与吸盘的吸附面相连通,气路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电磁阀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蓄电池极板进行取料。其在取料时能减小蓄电池极板的报废率,而且能使蓄电池极板在提起时不会出现倾斜现象,并且不会轻易脱落。
文档编号B65G47/91GK202226383SQ2011202953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3日
发明者徐利保, 汤新宇, 许春风 申请人:张家港市金桥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