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696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输送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输送机构通过翻转机构固定于机架上;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平行设置于支架上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上下输送带间设置有升降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动力元件以及翻转轴,翻转轴与支架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可使得位于输送机构上的组件根据工艺需要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自动翻转,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避免组件的隐裂等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上下两层输送带间设置升降机构,根据组件不同厚度调节上下输送带间的距离,对组件进行压紧,避免输送带翻转时的组件的窜动,提高产品质量,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组件的需要,扩大了适用范围。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翻转功能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越来越深,太阳能作为一种廉价的、清洁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就造成了现在国内太阳能组件生产的发展。
[0003]目前国内大部分太阳能组件生产均由手工生产线向半自动或全自动生产线转化,由于工艺需要,有时需要使组件翻转180度,大部分组组件的翻转靠人工搬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搬运易存在水平角度的误差,且在搬运翻过程中易造成电池片隐裂等安全隐患,影响产品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4]此外,由于生产组件规格大小厚度不一,而传统的翻转机构仅针对单一种规格的组件进行操作处理,使用范围较小,成本较高。
[0005]因此,一种可实现组件输送时的自动翻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组件进行翻转,扩大适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的装置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传统的组件采用人工翻转,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且由于传统的翻转机构仅针对单一种规格的组件进行操作处理,适用范围较小,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以达到实现组件输送时的自动翻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组件进行翻转,扩大适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目的。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两侧的翻转机构,以及控制所述翻转机构、输送机构运行的控制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所述上下输送带间设置有升降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动力元件以及与所述动力元件传动连接的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与所述支架传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
[0009]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工作台位于所述下输送带下方中心处。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侧向压紧机构与防滑落机构,所述侧向压紧机构与所述防滑落机构均可沿所述支架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侧向压紧机构内侧与防滑落机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部件。[0014]优选的,所述缓冲部件为橡胶垫或海绵垫。
[0015]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检测元件。
[0016]优选的,所述检测元件为位移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0017]本发明公开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两侧的翻转机构,以及控制所述翻转机构、输送机构运行的控制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所述上下输送带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动力元件以及与所述动力元件传动连接的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与所述支架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可使得位于输送机构上的组件根据工艺需要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自动翻转,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避免组件的隐裂等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上下两层输送带间设置升降机构,根据组件不同厚度调节上下输送带间的距离,对组件进行压紧,避免输送带翻转时的组件的窜动,提高产品质量,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组件的需要,扩大了适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中侧向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实施例2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机架 2、翻转机构 3、输送机构 4、侧向压紧机构 5、防滑落机构 6、检测元
件;
21、动力元件22、翻转轴;
31、上输送带32、下输送带33、支架34、升降机构35、旋转工作台36、升降气缸37、支撑杆38、套管;
41、压紧杆42、压紧块43、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以达到实现组件输送时的自动翻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组件进行翻转,扩大适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目的。
[0023]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I上的输送机构3,位于输送机构3两侧的翻转机构2,以及控制翻转机构2、输送机构3运行的控制机构(未示出),输送机构3通过翻转机构2固定于所述机架I上;通过设置翻转机构2可使得位于输送机构3上的组件根据工艺需要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自动翻转,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避免组件的隐裂等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0024]输送机构包括支架33,平行设置于支架33上的上输送带31与下输送带32,上下输送带间设置有升降机构34,升降机构固定于支架上33上;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可根据组件不同厚度调节上下输送带间的距离,对组件进行压紧,避免输送带翻转时的组件的窜动,提高产品质量,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组件的需要,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0025]翻转机构2包括动力元件21以及与动力元件21传动连接的翻转轴22,翻转轴22与支架33传动连接。动力元件为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转带动翻转轴翻转,同时驱动电机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控制机构控制翻转轴22带动支架33翻转180度并将组件进行输送,后通过控制机构调节翻转机构运转,使得支架复位,进行下一组件的翻转工作,如此循环。
[0026]升降机构34可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架连接,通过升降气缸的伸缩调节上下方支架间的距离,间接的调节上下输送带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组件的加工需求,扩大装置的适用范围。其中升降机构还可为油缸等,具体不做限制。
[0027]支架33上还设置有旋转工作台35,旋转工作台35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36。通过设置旋转工作台与升降气缸,一方面在调节上下输送带间间距后可调节升降气缸带动旋转工作台对组件进一步的压紧定位,同时当升降机构出现故障或其它问题时,升降气缸与旋转工作台可作为备用调节机构使用,保证装置运转的正常。
[0028]同时,根据工艺需要,设置旋转工作台可对其上的组件进行水平角度上的调节,旋转90度或180度等,实现装置集旋转、翻转于一体,增加了装置的功能,实现装置的多功能化,减少了后续翻转工序与翻转设备,减小体积,同时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29]旋转工作台35位于下输送带31下方中心处,保证对组件支撑的稳定性,同时旋转工作台还可在上输送带上方也设置,上下输送带两侧结构一致,这样在工件翻转后就无需翻转复位,减少工艺步骤,节省操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30]支架33上还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夹紧装置包括侧向压紧机构4与防滑落机构5,侧向压紧机构4与防滑落机构5均可沿支架33滑动。可根据组件的规格尺寸进行调节,适用范围较广。
[0031]侧向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杆41,设置于压紧杆41内侧的至少一个压紧块42,压紧块42上固定设置有缓冲部件,在对组件进行侧向压紧的同时设置缓冲部件,避免在对组件进行压紧定位时的损坏,保证产品的质量。
[0032]防滑落机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部件,避免在对组件进行压紧定位时的损坏,保证产品的质量。
[0033]缓冲部件为橡胶垫或海绵垫。可起到缓冲挤压作用即可,具体不做限制。
[0034]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架33上的检测元件6,通过设置检测元件,当组件到达输送机构3上时,检测元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执行夹紧定位操作,后进行翻转处理等。检测元件可为位移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等,具体不做限制。
[003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组件移动至上下输送带的中心处,检测元件将检测信号及时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侧向挤压机构4与防滑落机构5沿支架滑动根据组件的尺寸大小进行调节,对组件进行夹紧定位,同时控制升降机构运行,使上输送带下降压紧于组件上方,后通过翻转机构对输送机构进行翻转处理,翻转完成后,组件由输送机构输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处理。
[0036]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上下方支架上的支撑杆37,两支撑杆连接端设置有套管38,两支撑杆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套管内侧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旋转套管,实现上下输送带间距的调节。采用螺纹旋接具有调节精度较高,误差较小等优点。
[0037]本发明公开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两侧的翻转机构,以及控制所述翻转机构、输送机构运行的控制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所述上下输送带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动力元件以及与所述动力元件传动连接的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与所述支架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翻转机构可使得位于输送机构上的组件根据工艺需要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其自动翻转,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避免组件的隐裂等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上下两层输送带间设置升降机构,根据组件不同厚度调节上下输送带间的距离,对组件进行压紧,避免输送带翻转时的组件的窜动,提高产品质量,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组件的需要,扩大了适用范围。
[0038]同时设置旋转工作台,实现装置集旋转、翻转于一体,增加了装置的功能,实现装置的多功能化,减少了后续翻转工序与翻转设备,减小体积,同时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39]同时设置夹紧装置,可根据组件的规格尺寸进行调节,适用范围较广。
[0040]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两侧的翻转机构,以及控制所述翻转机构、输送机构运行的控制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所述上下输送带间设置有升降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动力元件以及与所述动力元件传动连接的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与所述支架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下方设置有升降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位于所述下输送带下方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侧向压紧机构与防滑落机构,所述侧向压紧机构与所述防滑落机构均可沿所述支架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紧机构内侧与防滑落机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为橡胶垫或海绵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检测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翻转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位移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文档编号】B65G47/248GK103508187SQ20121021931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赵丹, 陈沁 , 颜友钧 申请人:江苏瑞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