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720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滴丸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滴丸是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滴丸制剂作为现代的中药生产技术具有比传统的中药制剂形式,易携带,服用方便,见效快等优点,因此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中药滴丸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其包装环节是将一定数量的相同规格的滴丸制剂封装在一个药瓶里,为满足现代化大批量的需求,包装过程中往往采用一次包装一组药瓶,在相同的时间内包装一组药瓶使生产效率得以有很大的提升。

中药滴丸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外壳容易破损,且相互间接触有一定的粘接性,当从灌装容器,均匀输送到药瓶过程中,易粘接,破损,从而导致中药滴丸失去药力,影响灌装效果,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该装置使中药滴丸在灌装前,不会相互粘接,不会使中药滴丸破损,可以保证药瓶中的中药滴丸的质量,提高了中药滴丸灌装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包括灌装滚筒、勺型圆窝、拨粒插片和毛细气管,灌装滚筒的表面上与灌装滚筒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分布有均匀的勺型圆窝,勺型圆窝为半圆内凹型,大小和中药滴丸相匹配;分布在灌装滚筒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一列勺型圆窝中间开有插槽,插槽宽度与拨粒插片厚度相匹配;拨粒插片插入灌装滚筒的插槽中,与中药滴丸相接触部位设有微小弧度,工作过程中使中药滴丸脱离勺型圆窝。

所述的灌装滚筒沿灌装滚筒的轴线做旋转运动。

所述的毛细气管位于拨粒插片旁,灌装滚筒旋转时保持吹起状态,使中药滴丸脱出后规律迅速的下落,防止中药滴丸粘壁和堆积。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灌装过程中,防止了中药滴丸相互间的粘接,中药滴丸之间有相当的空隙,不会因挤压使其破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为中药滴丸的灌瓶环节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左视局部示意图。

图2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3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左视局部剖视图。

1.灌装滚筒 2.勺型圆窝 3.中药滴丸 4.拨粒插片 5.轴心 6.插槽 7.毛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中药滴丸灌装机的下料口拨粒装置,包括灌装滚筒1、勺型圆窝2、拨粒插片4和毛细气管7,灌装滚筒1的表面上与灌装滚筒1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分布有均匀的勺型圆窝2,勺型圆窝2为半圆内凹型,大小和中药滴丸3相匹配;分布在灌装滚筒1轴心5垂直的方向上的一列勺型圆窝2中间开有插槽,插槽宽度与拨粒插片4厚度相匹配;拨粒插片4插入灌装滚筒1的插槽中,与中药滴丸3相接触部位设有微小弧度,工作过程中使中药滴丸脱离勺型圆窝2。

所述的灌装滚筒1,沿灌装滚筒1的轴心6做旋转运动。

所述的毛细气管7位于拨粒插片4旁,灌装滚筒1旋转时保持吹起状态,使中药滴丸3脱出后规律迅速的下落,防止中药滴丸3粘壁和堆积。

在中药滴丸3的灌装过程中,灌装滚筒1在电机带动下高速旋转到下料口时,有下料口拨粒装置将位于勺型窝2中的中药滴丸3拨出,整个过程要求轻巧准确,不伤药粒,不与灌装滚筒1摩擦,不粘不造成阻塞。拨粒插片4为刀型插片,与中药滴丸3接触部分由微小弧度,在灌装滚筒1高速运动中,当任意勺型圆窝2携带中药滴丸3行至拨粒插片4位置,拨粒插片4依照灌装滚筒1的运动方向顺势抬举窝中的中药滴丸3,使其脱离勺型圆窝2,抛向下料口。毛细气管7放置在拨粒插片4旁,在整个灌装滚筒1运动中,保持吹气状态,目的是使中药滴丸3脱出后规律迅速的下落,对于有一定粘黏性的中药滴丸3有防止粘壁,堆积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