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656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笔记本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笔记本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笔记本的过程中,用输送带输送已经放好上封皮和下封皮的半成品笔记本,需要将该半成品笔记本送到下一加工装置,如包边装置,该加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需要输送带进行间歇运动,以配合该加工装置的运作。

现有技术中,输送带使用普通电机驱动,难于进行间歇运动,使输送带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笔记本输送装置,供软件工程师进行编程后能实现自动地进行间隙运动,提高输送带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包括基座、驱动装置、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均固接于基座内,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传动装置的输入端通过传动件连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固接有感应件,基座固接有光电感应装置,光电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感应件,光电感应装置连接有处理器。

具体地,驱动装置为变频电机。

具体的,传动装置为减速机。

具体的,传动件为传动皮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包含处理器、变频电机、减速机、光电感应装置。变频电机的转速可调。光电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减速机输出轴的转动,输出轴每转动一周,光电感应装置就被触发一次,并将信号传到处理器,处理器经过软件工程师进行编程后能累计光电感应装置被触发次数,从而记录输出轴转动周数,当该转动周数达到某一值时,处理器发出信号到变频电机,使变频电机调节转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在供软件工程师进行编程后,能自动地实现间隙运动,提高输送带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光电感应装置、 111、光发射器、

112、光接收器、 12、基座、

20、变频电机、 21、驱动轴、

22、第一带轮、 30、减速机、

31、第二带轮、 32、输出轴、

33、第一链轮、 34、挡板、

41、负载链轮、 42、负载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基座12、变频电机20、减速机30,变频电机20和减速机30均固接于基座12内,变频电机20的驱动轴21固接有第一带轮22,减速机30的输入轴(图未示)平行于驱动轴21,并固接有第二带轮31,第一带轮22和第二带轮31通过传动皮带(图未示)连接。减速机30的输出轴32与输入轴(图未示)相互交错垂直,并固接有第一链轮33,第一链轮33的端面固接有挡板34。基座12的右侧内壁固定设有光电感应装置11,光电感应装置11包含光发射器111和光接收器112(见图2),光电感应装置11连接有处理器(图未示)。光发射器111和光接收器112在水平方向相对设置,光发射器111和光接收器112之间在常态下有光路接通,当该光路从接通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光电感应装置11被触发,并将信号发送到处理器(图未示),处理器经过软件工程师进行编程后能累计光电感应装置被触发次数。当挡板34随第一链轮33旋转时,每当挡板34从光发射器111和光接收器112之间经过一次,就会使光电感应装置11被触发一次,从而使处理器记录第一链轮33的旋转圈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输送带装置(图未示)包含负载轴42,负载轴42用于驱动输送带(图未示)传动。负载轴42的输入端从右侧伸进基座12内,有负载链轮41固定套设于负载轴42的输入端。负载链轮41与第一链轮33通过双排滚子链(图未示)连接,第一链轮33驱动负载链轮41转动,从而驱动输送带传动。有预紧链轮13(见图1)转动连接于基座12右侧内壁,并连接于该双排滚子链的外侧,对该双排滚子链预紧。第一链轮33在驱动输送带传动时,处理器记录其转动圈数,当圈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处理器发出信号到变频电机20,使其改变频率,从而调节变频电机20的转速,从而实现输送带(图未示)的间隙运动。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输送装置,在供软件工程师进行编程后,能自动地实现间隙运动,提高输送带自动化程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