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744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工件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

对于一些汽车配件,需要采用电镀的工序,整个生产的过程中,工件会在运输线上运输,存在的问题是,工件数量比较多,一个电镀槽无法容纳太多的工件,需要将数量庞多的工件分别运输到不同的电镀槽,而需要对运输线上的工件进行人工的搬运,既费时有费力,而且效率低,搬运过程中工件容易洒落,导致,降低了生产加工的效率,影响生产加工的进度。因此设计一种工件搬运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搬运装置,代替人工搬运工件,并将工件分别运输到不同的电镀槽,减少工件的撒漏,节省时间,增加生产加工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件搬运装置,包括运输线,还包括搬运装置;运输线包括总运输线和若干通向不同电镀槽的分运输线,总运输线的高度比分运输线的高度高,总运输线的输出端和所述分运输线的输入端安装有搬运装置,搬运装置包括可被电机带动的转盘和安装在转盘上的立桶,立桶的底部输出端安装有向外倾斜的出料桶;出料桶的输出端通向分运输线。

采用上述方案时,工件先在总运输线上被统一运输,工件运输至总运输线的输出端后,由于总运输线较高,所以这些工件会落入立桶,随后从立桶的的底部输出端安装的向外倾斜的出料桶的出口流出,流出的工件会流向某一个分运输线的输入端,进而流向该运输线输出端所通向的电镀槽,进行电镀。当这个电镀槽中的工件数量达到了电镀槽所能电镀的工件的数量的额定值后,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得出料桶也跟随之改变方向指向另外的一个分运输线,从而这些工件就会重复上述的原理流向另外的一个电镀槽被电镀。通过调整工件的输出的方向使得工件流向了不同的电镀槽,代替人工搬运工件,减少工件的撒漏,节省时间,增加生产加工的效率。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1,运输线为传送带,传送带由耐磨橡胶制作而成,耐磨材料可以增加寿命。

对基础方案的改进得到的优选方案2,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为变速电机,变速电机会可以根据工件的运输量,和电镀槽的工作情况,改变转速加快工件改变方向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件搬运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总运输线1、立桶2、出料桶3、分运输线4、变速电机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工件搬运装置,包括运输线,还包括搬运装置;运输线包括总运输线1和三条通向不同电镀槽的分运输线4,总运输线1的高度比分运输线4的高度高,总运输线1的输出端和所述分运输线4的输入端安装有搬运装置,搬运装置包括可被变速电机5带动的转盘和安装在转盘上的立桶2,立桶2的底部输出端安装有向外倾斜的出料桶3;出料桶3的输出端通向分运输线4。

操作方法:工件先在总运输线1上被统一运输,工件运输至总运输线1的输出端后,由于总运输线1较高,所以这些工件会落入立桶2,随后从立桶2的的底部输出端安装的向外倾斜的出料桶3的出口流出,流出的工件会流向某一个分运输线4的输入端,进而流向该运输线输出端所通向的电镀槽,进行电镀。当这个电镀槽中的工件数量达到了电镀槽所能电镀的工件的数量的额定值后,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得出料桶3也跟随之改变方向指向另外的一个分运输线4,从而这些工件就会重复上述的原理流向另外的一个电镀槽被电镀。通过调整工件的输出的方向使得工件流向了不同的电镀槽,代替人工搬运工件,减少工件的撒漏,节省时间,增加生产加工的效率。带动转盘转动的电机为变速电机,变速电机会可以根据工件的运输量,和电镀槽的工作情况,改变转速加快工件改变方向的速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