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带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28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料带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料配重张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料带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产品的封装机构因结构限制或者设计不周,容易导致料带进给过程中,料带的张紧程度不同,从而不利于产品的外观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料带进给装置,该料带进给装置通过设置张紧机构,可以实现料带的持续张紧,进而保证产品的外观一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包括:料卷轴,所述料卷轴用于卷绕料带且可绕其轴线转动;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用于间断性地传送所述料带;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彼此相连的摩擦轮和张紧轮,所述摩擦轮与所述料卷轴配合以阻止所述料卷轴转动或释放所述料卷轴,所述张紧轮设在所述料卷轴与所述进料机构之间,所述料带从所述张紧轮的下部穿过且与所述张紧轮相互配合,当所述进料机构传送所述料带时,所述料带与所述张紧轮配合进而驱动所述摩擦轮释放所述料卷轴,当所述进料机构暂停传送所述料带时,所述料带与所述张紧轮配合进而驱动所述摩擦轮阻止所述料卷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通过设置张紧机构,从而当进料机构暂停传送料带时,利用摩擦轮可以阻止料卷轴的转动,避免更多的料带从料卷轴上释放,而影响料带的张紧力,在进料机构传送料带时,可以利用摩擦轮对料卷轴的释放,从而可以使料卷轴能够自由转动,进而保证进料顺畅。

此外,由于料带从张紧轮的下部穿过,从而可以利用张紧轮的重力作用对料卷轴和进料机构之间的料带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保证不论进料机构是否传送料带时,料带均具有一定程度张紧力,从而可以保证后续的产品制造过程中,产品的外观保持一致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进给装置还包括:料卷挡板,所述料卷挡板设在所述料卷轴上,所述摩擦轮可与所述料卷挡板接触或脱离以阻止所述料卷轴转动或释放所述料卷轴。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绕其轴线可转动,所述摩擦轮和所述张紧轮分别连接在所述转轴上。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摩擦轮和所述张紧轮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摩擦轮与所述转轴的连线相对于所述张紧轮与所述转轴的连线彼此构成锐角。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进给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摩擦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转轴相连;第二连接板,所述张紧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转轴相连。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进给装置还包括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延伸板的前端与所述张紧轮的后端相连且所述延伸板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张紧轮相连,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固定。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料带进给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架,所述张紧机构设在所述固定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的料带进给装置的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料带进给装置100;

料卷轴1;进料机构2;

张紧机构3;摩擦轮31;张紧轮32;转轴33;复位弹簧34;

料卷挡板4;第一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2;延伸板53;

固定机架6;料带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100包括:料卷轴1、进料机构2和张紧机构3。

料卷轴1用于卷绕料带7且可绕其轴线转动,进料机构2用于间断性地传送料带7,如图1所示,料卷轴1位于进料机构2的上游,进料机构2用于传送从料卷轴1上伸出的料带7。其中进料机构2间断性的传送料带7是指进料机构2具有传送状态和间歇状态,当进料机构2处于传送状态时料带7通过进料机构2的传送持续向下游运动,进而料卷轴1会随之转动以向进料机构2供给料带7。当进料机构2处于间歇状态时,进料机构2不再向下游传送料带7,此时若料卷轴1继续转动时就会造成处于进料机构2和料卷轴1之间的料带7松散而不具有张紧力。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张紧机构3包括彼此相连的摩擦轮31和张紧轮32,摩擦轮31与料卷轴1配合以阻止料卷轴1转动或释放料卷轴1,张紧轮32设在料卷轴1与进料机构2之间,料带7从张紧轮32的下部穿过且与张紧轮32相互配合,当进料机构2传送料带7时,料带7与张紧轮32配合进而驱动摩擦轮31释放料卷轴1,当进料机构2暂停传送料带7时,料带7与张紧轮32配合进而驱动摩擦轮31阻止料卷轴1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100,通过设置张紧机构3,从而当进料机构2暂停传送料带7时,利用摩擦轮31可以阻止料卷轴1的转动,避免更多的料带7从料卷轴1上释放,而影响料带7的张紧力,在进料机构2传送料带7时,可以利用摩擦轮31对料卷轴1的释放,从而可以使料卷轴1能够自由转动,进而保证进料顺畅。

此外,由于料带7从张紧轮32的下部穿过,从而可以利用张紧轮32的重力作用对料卷轴1和进料机构2之间的料带7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保证不论进料机构2是否传送料带7时,料带7均具有一定程度张紧力,从而可以保证后续的产品制造过程中,产品的外观保持一致性。

下面参考图1和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料带进给装置100还包括固定机架6,张紧机构3设在固定机架6上。通过将张紧机构3设置在固定机架6上,从而可以保证张紧机构3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张紧机构3还包括转轴33,转轴33绕其轴线可转动,摩擦轮31和张紧轮32分别连接在转轴33上。其中,转轴33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机架6上,摩擦轮31与转轴33相连,张紧轮32与转轴33相连,从而当转轴33转动时,可以带动摩擦轮31和张紧轮32一同绕转轴33的轴线转动。这样当张紧轮32在料带7的带动下转动时,进而可以驱动摩擦轮31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摩擦轮31与料卷轴1之间的彼此的配合与脱离。

如图1和图2所示,摩擦轮31和张紧轮32分别位于转轴33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摩擦轮31与转轴33的连线相对于张紧轮32与转轴33的连线彼此构成锐角,该锐角的开口朝下。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摩擦轮31可以连接在转轴33的左下方,张紧轮32可以连接在转轴33的右下方。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摩擦轮31与转轴33的连线相对于张紧轮32与转轴33的连线也可以彼此构成直角、钝角,或者摩擦轮31与转轴33的连线相对于张紧轮32与转轴33的连线也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摩擦轮31与转轴33的连线相对于张紧轮32与转轴33的连线的夹角可以依据转轴33的设置位置决定,其中,当转轴33位于摩擦轮31和张紧轮32的连线中部时,摩擦轮31与转轴33的连线相对于张紧轮32与转轴33的连线也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当转轴33位于摩擦轮31和张紧轮32的连线的上方时,且距离该连线具有一定的距离时,摩擦轮31与转轴33的连线相对于张紧轮32与转轴33的连线可以构成锐角、直角或钝角。

如图1所示,料带进给装置100还包括料卷挡板4,料卷挡板4设在料卷轴1上,摩擦轮31可与料卷挡板4接触或脱离以阻止料卷轴1转动或释放料卷轴1。也就是说,摩擦轮31可以通过料卷挡板4间接地与料卷轴1配合,当摩擦轮31与料卷挡板4接触时,摩擦轮31会阻止料卷轴1转动,当摩擦轮31与料卷挡板4脱离时,摩擦轮31会释放料卷轴1,从而料卷轴1可以继续转动。料卷挡板4可以是圆形且料卷挡板4的直径远远大于料卷轴1的直径,通过设置料卷挡板4从而可以方便摩擦轮31与料卷轴1之间相互配合或脱离。

如图2所示,料带进给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摩擦轮31通过第一连接板51与转轴33相连,张紧轮32通过第二连接板52与转轴33相连。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51,从而可以更加方便摩擦轮31与转轴33相连,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52,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张紧轮32与转轴33相连。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51与第二连接板52位于同一平面内。由此可以提高转轴33转动时的稳定性。

料带进给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延伸板53,延伸板53沿前后方向延伸,延伸板53的前端与张紧轮32的后端相连且延伸板53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板52相连。通过设置延伸板53,从而可以方便地使张紧轮32向前延伸且有效地与料带7进行配合。而且通过设置延伸板53,从而可以将张紧轮32的前后的长度缩小,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1所示,张紧机构3还包括复位弹簧34,复位弹簧34的上端与张紧轮32相连,复位弹簧34的下端固定。具体地,复位弹簧34的下端可以固定在固定机架6上,复位弹簧34可以对张紧轮32产生向下的拉力,当进料机构2传送料带7时,料带7的张紧力可以带动张紧轮32向上运动,而当进料机构2暂停传送料带7时,料带7本身失去张紧力,进而张紧轮32可以在复位弹簧34的带动下向下运动。

下面将参考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料带进给装置100的工作过程。

具体而言,当进料机构2传送料带7时,会带动料带7向右运动,其中,料卷轴1可以是以顺时针的方向转动,也可以是以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此时由于运动中的料带7具有一定的张紧力,因此会带动张紧轮32以一定的弧度向上运动,由于张紧轮32和摩擦轮31分别连接在转轴33上,这样由于张紧轮32向上运动,势必会带动转轴33绕逆时针的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进一步会带动摩擦轮31以一定的弧度向下运动,从而与料卷挡板4脱离配合,进而料卷轴1可以自由转动,进料机构2可以顺畅地传送料带7。而且此时张紧轮32与料带7配合,张紧轮32会对料带7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可以保证料带7传送的过程中始终保证具有一定的张紧力,进而料带7的传送过程更加均匀。

当进料机构2暂停传送料带7时,由于进料机构2不会对料带7产生向右的传动力,因此料带7本身的张紧力会失去,从而张紧轮32失去了张紧轮32的向上的拉力,从而张紧轮32会受到复位弹簧34向下的拉力,进而会带动张紧轮32以一定的弧度向下运动,由于张紧轮32和摩擦轮31分别连接在转轴33上,这样由于张紧轮32向下运动,势必会带动转轴33绕顺时针的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进一步会带动摩擦轮31以一定的弧度向上运动,从而与料卷挡板4接触配合,进而料卷轴1停止自由转动,进而料卷轴1停止向进料机构2释放料带7,进而可以保证料带7不会进一步的松散。而且此时张紧轮32与料带7配合,张紧轮32会对料带7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可以保证料带7传送的过程中始终保证具有一定的张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带进给装置100,通过设置张紧机构3,从而当进料机构2暂停传送料带7时,利用摩擦轮31可以阻止料卷轴1的转动,避免更多的料带7从料卷轴1上释放,而影响料带7的张紧力,在进料机构2传送料带7时,可以利用摩擦轮31对料卷轴1的释放,从而可以使料卷轴1能够自由转动,进而保证进料顺畅。

此外,由于料带7从张紧轮32的下部穿过,从而可以利用张紧轮32的重力作用对料卷轴1和进料机构2之间的料带7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保证不论进料机构2是否传送料带7时,料带7均具有一定程度张紧力,从而可以保证后续的产品制造过程中,产品的外观保持一致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