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落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129发布日期:2018-10-19 21:0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落料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落料架。



背景技术:

在电池盖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电池盖从模具成型出来以后,需要依次摆放在落料架上,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但现有的落料架中,不能够安装工件的尺寸大小进行调节,每一种工件就对应使用一种落料架,增加企业的投入成本。再加上现有的落料架中缺少自动出料机构,每一次使用工件均需要人工从落料架上取料,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落料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落料架,它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一表面设置可调料架和气缸固定板;框体另一表面上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可调料架包括由若干个工件定位机构和活动板调节机构组成;所述工件定位机构沿框体的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均匀排列;所述工件定位机构包括有活动板、固定板和压紧气缸;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均为角钢;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体的上下两边框上;所述活动板均固定在活动板调节机构一端;所述活动板调节机构另一端固定在框体上;所述挡料机构一端伸入到工件定位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气缸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调节机构;所述气缸固定板通过螺纹调节机构固定在框体上;所述压紧气缸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调节机构包括有连接板、动板连接板、导向轴、调节丝杆和螺母;所述活动板均固定在动板连接板上;所述动板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动板连接板上;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动板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导向轴相匹配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嵌套在导向轴外;所述框体上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调节丝杆的杆身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母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螺母与调节丝杆相匹配;所述调节丝杆与螺母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丝杆的末端固定有圆形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有后固定板、送料气缸和接料板;所述后固定板固定在框体上;所述框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所述接料板的表面上固定有若干条导轨;所述滑块与导轨相匹配;各个滑块分别对应插入到各条导轨内;所述接料板穿过框体的底部后伸入到活动板和固定板的正下方;所述送料气缸一端固定在后固定板上;送料气缸另一端与接料板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调节机构包括有调节螺母和螺纹杆;所述调节螺母与气缸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母与螺纹杆相匹配;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框体相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另一端与调节螺母相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边框上均固定有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落料架,框体一表面设置可调料架和气缸固定板;框体另一表面上设置有挡料机构;可调料架包括由若干个工件定位机构和活动板调节机构组成;工件定位机构沿框体的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均匀排列;工件定位机构包括有活动板、固定板和压紧气缸;活动板和固定板均为角钢;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呈对称设置;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体的上下两边框上;活动板均固定在活动板调节机构一端;活动板调节机构另一端固定在框体上;挡料机构一端伸入到工件定位机构的正下方;气缸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调节机构;气缸固定板通过螺纹调节机构固定在框体上;压紧气缸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工件的长度利用活动板调节机构调节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距离,根据工件的宽度,调节螺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压紧气缸与框体之间的距离;工作时,每个工件定位机构内均堆叠有多个工件,并且放置在挡料机构;下料过程中,压紧气缸压紧最底层的上一个工件,最底层的工件落入到在送料机构上,通过挡料机构往外拉出后,最底层的工件自动落入到正下方,实现落料动作,落料动作完成后,挡料机构重新进入到工件定位机构的正下方,压紧气缸松开后,工件定位机构上的工件下料到挡料机构上,实现循环送料;该落料架结构中,实现落料架的自动送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利用可调料架的调节,适合多种规格的工件,提高落料架的利用率,降低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体;2、连接板;3、活动板;4、动板连接板;401、导向套;

5、固定板;6、导向轴;7、圆形把手;8、调节丝杆;9、压紧气缸;

10、气缸固定板;11、轴承座;12、光电传感器;13、调节螺母;

14、螺纹杆;15、工件;16、后固定板;17、导轨;18、送料气缸;

19、螺母;20、接料板;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落料架,它包括有框体1;所述框体1一表面设置可调料架和气缸固定板10;框体1另一表面上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可调料架包括由若干个工件定位机构和活动板调节机构组成;所述工件定位机构沿框体1的横向方向上从左至右均匀排列;所述工件定位机构包括有活动板3、固定板5和压紧气缸9;所述活动板3和固定板5均为角钢;所述活动板3与固定板5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体1的上下两边框上;所述活动板3均固定在活动板调节机构一端;所述活动板调节机构另一端固定在框体1上;所述送料机构一端伸入到工件定位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气缸固定板10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调节机构;所述气缸固定板10通过螺纹调节机构固定在框体1上;所述压紧气缸9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10上;根据工件15的长度利用活动板调节机构调节活动板3与固定板5之间距离,根据工件15的宽度,调节螺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压紧气缸9与框体之间的距离;工作时,每个工件定位机构内均堆叠有多个工件15;并且放置在挡料机构;下料过程中,压紧气缸9压紧最底层的上一个工件15,最底层的工件15落入到在挡料机构上,通过挡料机构往外拉出后,最底层的工件15自动落入到正下方,实现落料动作,落料动作完成后,挡料机构重新进入到工件定位机构的正下方,压紧气缸9松开后,工件定位机构上的工件15下料到挡料机构上,实现循环送料;该落料架结构中,实现落料架的自动送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利用可调料架的调节,适合多种规格的工件,提高落料架的利用率,降低投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动板调节机构包括有连接板2、动板连接板4、导向轴6、调节丝杆8和螺母19;所述活动板3均固定在动板连接板4上;所述动板连接板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动板连接板4上;所述导向轴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框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动板连接板4上设置有与导向轴6相匹配的导向套401;所述导向套401嵌套在导向轴6外;所述框体1上固定有轴承座11;所述调节丝杆8的杆身与轴承座11转动连接;所述螺母19固定在连接板2上;所述螺母19与调节丝杆8相匹配;所述调节丝杆8与螺母19相螺纹连接;通过调节丝杆8转动,使动板连接板4在导向轴6上滑动,进行调节活动板3与固定板5之间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节丝杆8的末端固定有圆形把手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后固定板16、送料气缸18和接料板20;所述后固定板16固定在框体1上;所述框体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滑块21;所述接料板20的表面上固定有若干条导轨17;所述滑块21与导轨17相匹配;各个滑块21分别对应插入到各条导轨17内;所述接料板20穿过框体1的底部后伸入到活动板3和固定板5的正下方;所述送料气缸18一端固定在后固定板16上;送料气缸18另一端与接料板20相固定连接;送料气缸18驱动,使接料板20沿导轨17方向滑动,使接料板20前后运动,实现工件15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螺纹调节机构包括有调节螺母13和螺纹杆14;所述调节螺母13与气缸固定板10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母13与螺纹杆14相匹配;所述螺纹杆14一端与框体1相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4另一端与调节螺母13相螺纹连接;通过两侧的调节螺母13在气缸固定板10上转动,进行调节压紧气缸9与表面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框体1的左右两侧边框上均固定有光电传感器12;当工件定位机构内的工件15低于光电传感器12的水平高度时,光电传感器12产生电信号,通过外部电路驱动加料机器人图中未有示出进行加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板2的数量为两个。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工件的长度利用通过调节丝杆转动,使动板连接板在导向轴上滑动,进行调节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距离,根据工件的宽度,通过两侧的调节螺母在气缸固定板上转动,进行调节压紧气缸与表面的距离;工作时,每个工件定位机构内均堆叠有多个工件;压紧气缸压紧最底层的上一个的工件,并且放置在接料板上;下料过程中,压紧气缸压紧最底层的上一个工件,最底层的工件落入到在接料板上,通过送料气缸驱动,使接料板沿导轨方向滑动,把接料板拉出,最底层的工件自动落入到正下方,实现落料动作,落料动作完成后,挡料机构重新进入到工件定位机构的正下方,压紧气缸松开后,工件定位机构上的工件下料到挡料机构上,实现循环送料;该落料架结构中,实现落料架的自动送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利用可调料架的调节,适合多种规格的工件,提高落料架的利用率,降低投入成本;当工件定位机构内的工件低于光电传感器的水平高度时,光电传感器产生电信号,通过外部电路驱动加料机器人图中未有示出进行加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