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旋转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129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旋转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旋转成型机,用于制作大型中空的工程型塑料制品及大型钢塑复合制品。
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大型中空的工程设备,主要部件均采用钢板,塑料板焊接而成,或由玻璃钢糊制成型。在配套使用时,采用模具与支座相匹配,成型机与热室相匹配,制作新产品模具不容易更换,只能适用于制作小体积产品;制作成本高,结构上属于装配型,其共同的最大缺点是焊接出的主机强度难以保证稳定,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从而导致产品质量差。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整体部件一次成型,无焊缝,能保证强度,工作性能稳定,并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塑料旋转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采用在摇摆平台框架1内安装旋转滚轴2及轴承座支架12,旋转滚轴2上装有滚轮3,摇摆平台框架1内装有旋转主动轴5,旋转主动轴5连接主动轴电机6,链轮传动装置7安装在摇摆平台框架1的端面,摇摆平台框架1固定在平台支座架9上,平台支座架9底部装有平台13,平台13上安装摇摆动力机组10,通过曲轴撑臂11连接在摇摆平台框架1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平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摇摆平台框架1为载体,在其上面共装有两根旋转滚轴2,每根滚轴2上分别共装有4-6对滚轮3。在摇摆平台框架1上同时还装有轴承座支架12。摇摆平台框架1、旋转滚轴2,轴承座支架12三者连成一体。上述两根滚轴2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滚轮3在滚轴2上的间距也是可以调节的。在两根滚轴2的中间装有一排加热用的火嘴4,通过总气管与液化气源相接。在摇摆平台框架1内还装有旋转主动轴5,旋转主动轴5连接主动轴电机6。旋转主动轴5由主动轴电机6驱动,通过链条、链轮传动装置7带动两根滚轴2旋转,链条、链轮传动装置7安装在摇摆平台框架1的端面。由上述各部件构成摇摆平台装置,以承载模具作旋转运动。
摇摆平台框架1中部两侧设有耳环轴座8,固定坐落在平台支座架9上,支座架9底部为钢板平台13,支座架9固定在地面,支座架平台13上安装摇摆动力机组10,通过曲轴撑臂11连接在摇摆平台框架1上,借以驱使摇摆平台作上下摇摆运动。
实施本实用新型还另配有两个附属系统,一个是热源供给系统,另一个是控制主机运作的电控箱,热源系统与加热火嘴4相接,电控箱分别与主动轴电机6和摇摆动力机组10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其工作部件为钢板中空单壁分合式模具,模具两端装有凹型滚圈,架于滚轴上的滚轮3上,由滚轴2旋转,带动模具作自身旋转运动,致使模具的塑料原料在两种运动的复合状态下作运动。加热火嘴4把火焰直接喷在模具上,模具把热传给塑料,塑料吸热熔附着在模壁上,模具内的塑料边吸热边熔在模壁上逐渐积累成型,从而实现整体一次成型。本实用新型主要置于封闭的热室内作旋转运动,室外装有热气发生器装置,然后把热气通入热室,传热给模具。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紧凑、合理;2、采用的模具置于开放的自然空间操作,只要调节滚轴间的间距和滚轮间的间距,即可调换模具,就可调换生产另一种产品;3、适应产品范围广,产品的体积可从几立方米到几十立方米的大容器;4、整体无焊缝能保证整机强度,工作性能稳定,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旋转成型机,其特征是采用在摇摆平台框架(1)内安装旋转滚轴(2)、轴承座支架(12),旋转滚轴(2)上装有滚轮(3),摇摆平台框架(1)内还装有旋转主动轴(5),旋转主动轴(5)连接主动轴电机(6),链条链轮传动装置(7)安装在摇摆平台框架(1)的端面,摇摆平台框架1固定在平台支座架(9)上,平台支座架(9)底部装有平台(13),平台(13)上安装摇摆动力机组(10),通过曲轴撑臂(11)连接在摇摆平台框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旋转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滚轴(2)间装有一排火嘴(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旋转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摆平台框架(1)中部两侧设有耳环轴座(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旋转成型机,用于制作大型中空的工程型塑料制品及大型钢塑复合制品。其主要采用在摇摆平台框架内安置旋转滚轴,轴承座支架,旋转主轴,旋转滚轴上装有滚轮。旋转主轴连接主轴电机,链轮传动装置装在摇摆平台框架端面,平台上安装摇摆动力机组,通过曲轴撑臂连接在摇摆平台框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适用产品范围广,只要调换模具,就可生产另一种产品;整体无焊缝,能保证整机强度,工作性能稳定,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9C51/20GK2522240SQ0221846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8日
发明者沈浩良 申请人:沈浩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