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474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具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水冷系统需在模具内部设置水管道 并还额外需要使冷水循环的冷水产生机及水泵等,该冷水产生机和水泵长期需要电源等资源,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增大。另外,使用冷水冷却时水的流速不能太快,否则模具与水换热时间太短,所能吸收的热量太少,冷却效果差,但水的流速较慢会使得模具冷却时间增长,射出物的成型时间加长,不能满足快速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水冷系统流速较慢使得模具冷却时间增长、射出物的成型时间加长、不能满足快速生产要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冷却装置。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冷却装置,模穴内设有至少一热管,该热管具有一蒸发段和一冷凝段,该热管蒸发段埋设于该模穴周围,该热管冷凝段伸出于模具外表面,该模具上还设有促进热管冷凝段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风扇,热管冷凝段与一散热器相接合,热管冷凝段与一储液箱相接合,还包括热电偶等感应装置与风扇的电源连接形成使风扇根据模穴内射出物的温度情况而自动开关的自动系统。所述储液箱外表面形成若干小凸起或散热片。本发明的模具冷却装置采用热管,并利用风扇吹热管冷凝段进行冷却射出物,无需机器手臂等额外机构来搬动喷嘴,也无需直接用喷嘴等向射出物吹冷气而射出物表面粘上灰尘,史不需设置水管道及冷水产生机和水泵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利用工作流体的潜热交换来传递热量,传热速度快,传热量大,冷却效果好,对产品良率有帮助,减短模具的冷却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图I是本发明的模具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模具冷却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模具冷却装置的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本发明模具冷却装置是用于通过将热管20埋设于模具10射出物周围使射出物的热量迅速传送至模具10周围空气,达到射出物快速冷却至可开模顶出。上述模具10具有设于中心处的一主流道12、该主流道12向四个方向分出的四个分流道14及每一分流道14未端遥远设直的容置射出物的模穴16。一般模具都包括一公模和一母模,本发明由于公模和母模的设置热管20的方式基本相同,故仅由其中一模为实施例进行

。该模具10的每个模穴16周围向外延伸设有与模具10外表面连通的凹孔18,其中靠近模具10上端部的凹孔18为垂直向上延伸设直,而靠近模具10下端部的凹孔18为侧向斜上延伸设置。上述每个凹孔18对应设有一热管20,该热管20包括一蒸发段22和一冷凝段24,该蒸发段22插入该凹孔18内,插入时该蒸发段22外表面与凹孔18内表面之间涂布有导热胶或锡膏。该冷凝段24位于模其10的外表面上,每一热管20的冷凝段24侧边于模具10外表面上设置一风扇30,以加速冷凝段24与空气的热交换。可以理解地,该冷凝段24可与小型散热器40接合而增加其散热面积,此时风扇30的作用更为突出,其中该散热器40可为数个散热绪片纽合形成或数个散热绪片与散热基板组合形成或发泡式金属块等;该冷凝段24也可与小型储液箱相接合储存其热量,再通过储液箱的外表面进行散热,其中该储液箱外表面形成若干小凸起或散热片等,增加其散热表面。当模具10到冷却阶段时,开启风扇30,开始快速冷却射出物,射出物的温度降至可以开模顶出时将风扇30关闭,即由风扇30的开启与否来控制冷却时间的长短。其中模具10的模穴12周围设直热电偶(图未示),再将热电偶的线性电压通过电压放大器放大并读取再转换为温度值,然后由电脑显示器显示出来,将上述热电偶等感应装置与风扇30的电源等连接形成使风扇30根据射出物的温度情况自动开关的自动系统,达到模具的冷却阶段的自动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模穴内设有至少一热管,该热管具有一蒸发段和一冷凝段,该热管蒸发段埋设于该模穴周围,该热管冷凝段伸出于模具外表面,该模具上还设有促进热管冷凝段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风扇,热管冷凝段与一散热器相接合,热管冷凝段与一储液箱相接合,还包括热电偶等感应装置与风扇的电源连接形成使风扇根据模穴内射出物的温度情况而自动开关的自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外表面形成若干小凸起或散热片。
全文摘要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模穴内设有至少一热管,该热管具有一蒸发段和一冷凝段,该热管蒸发段埋设于该模穴周围,该热管冷凝段伸出于模具外表面,该模具上还设有促进热管冷凝段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风扇,热管冷凝段与一散热器相接合,热管冷凝段与一储液箱相接合,还包括热电偶等感应装置与风扇的电源连接形成使风扇根据模穴内射出物的温度情况而自动开关的自动系统。本发明的模具冷却装置采用热管,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利用工作流体的潜热交换来传递热量,传热速度快,传热量大,冷却效果好,对产品良率有帮助,减短模具的冷却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5/73GK102909840SQ20111022261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车向前 申请人:大连高弘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