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的制作方法
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在玻璃基板边缘或塑料保护框内缘成型保护边框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当玻璃与外部机构进行组装时,必须先确定公差,使玻璃可顺利地与外部机构进行组装。然而,实际应用上,常因玻璃与外部机构的公差问题,而难以组合。同时, 玻璃虽有一定厚度,但若外力施压过度,玻璃将会破裂,不仅无法与外部机构结合,良率也相对地降低。再者,玻璃的侧边较为脆弱,容易因为外力或与外部对象的碰撞(如桌面、地面)而造成玻璃毁损。
由于玻璃的不可恢复性,一旦毁损便无法挽救,因此与外部机构组合时必须相当小心。因此,以需求来说,设计一个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有效地解决习知技术造成的问题, 已成市场应用上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容易造成玻璃板件破裂,使组装良率降低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板材的侧边设置一表面微结构;将成型外框置入一成型模具中;在成型外框内缘设置一粘性材料;将板材置入成型模具中,使成型外框包覆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一加压板压合板材及成型外框,使板材贴合成型外框的内部;移除加压板;以及将板材及成型外框脱去成型模具,以形成具有成型外框保护的板材。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板材的侧边,在板材的侧边形成表面微结构;其中,表面微结构的深度约为Iym 1000 μ m。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以射出、喷涂或灌注粘性材料在成型外框的内缘,使成型外框的内缘具有粘性。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再提出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成型外框的内缘设置一表面微结构;将成型外框置入一成型模具中;在成型外框的内缘设置一粘性材料;将板材置入成型模具中,使成型外框包覆板材的外围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一加压板压合板材及成型外框,使板材贴合成型外框;移除加压板;以及将板材及成型外框脱去成型模具, 以形成具有成型外框保护的板材。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成型外框的内缘,在成型外框的内缘形成表面微结构;其中,表面微结构的深度约为Iym 1000 μ m。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以射出、喷涂或灌注粘性材料在成型外框的内缘,使成型外框的内缘具有粘性。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再提出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板材保护成型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板材的侧边设置一表面微结构;将板材置入一上成型模具及一下成型模具中;在板材的侧边设置一粘性材料;退去一顶针形成一模穴空间;在上成型模具的一进胶口灌注或射出一成型材料,使板材的侧边成型成型外框;开启上成型模具及下成型模具;以及顶出板材及成型外框,以形成具有成型外框保护的板材。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在上成型模具与板材间设置一上硅胶层;在下成型模具与板材间设置一下硅胶层;以及以上硅胶层及下硅胶层夹紧板材。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相对应进胶口设置顶针;推出顶针以形成模穴空间;以及透过上成型模具的进胶口在模穴空间里灌注成型材料。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板材的侧边,在板材的侧边形成表面微结构;其中,该表面微结构的深度约为Iym 1000 μ m。
其中,此方法还包含将粘性材料射出、喷涂或灌注在板材的侧边;以及将板材贴合成型外框,以保护板材。
其中,成型材料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 树脂)、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又提出一种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成型外框是包覆板材的周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板材的侧边或成型外框的内缘设置一表面微结构,并成型外框包覆板材的侧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可解决制造时容易造成玻璃板件破裂,使组装良率降低的问题,且可在玻璃侧边成型一保护边框,并可将塑料在玻璃侧边直接射出成型该保护边框。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5A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5B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6A为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一不意图6B为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二示意图6C为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三示意图;以及
图6D为本发明的表面微结构的第四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20、30 :成型模具;
11、21、31、41 :板材;
110,220,310 :表面微结构;
12、22、38、42 :成型外框;
13、23、40 :粘性材料;
14、24 :加压板;
301 :上成型模具;
302 :下成型模具;
32 :顶针;
33:进胶口;
34:上硅胶层;
35 :下硅胶层;
36 :模穴空间;
37 :成型材料;
39 :滑块;
43:外部机构;以及
Sll S14、S21 S24、S31 S34 :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的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是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用于示意及辅助说明书,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局限本发明在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要求范围,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含成型外框12及板材11,在本实施例中,板材11较佳可为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 TO)玻璃或其它材质的板材11,并不以此为限。成型外框12可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聚苯硫醚 (Polyphenylene sulfide,P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步骤Sll中,提供板材11,其板材11较佳可为ITO玻璃。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板材11的侧边,使板材11的侧边形成表面微结构110,且表面微结构110的深度约为 I μ m 1000 μ m。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表面微结构110的形状可如图6A、图6B、图6C或图6D 所示,在板材11的侧边设置表面微结构110。表面微结构110的图案可为方块状、线条状、 点状或网状等微结构图案,而其形状结构的实施形状仅为举例,而非限制。
在步骤S12中,将成型外框12置入成型模具10中。
在步骤S13中,以射出、喷涂或灌注粘性材料13在成型外框12的内缘。其中,粘性材料13可包含光固型材料、热固型材料或接着材料,但不以此为限。
在步骤S14中,将板材11置入成型模具10中,使成型外框12可包覆板材11的一部分区域,且通过加压板14压合板材11及成型外框12,使板材11贴合成型外框12。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步骤Sll至步骤S14,将板材11贴合成型外框12,其表面微结构Iio附着粘性材料13可使板材11与成型外框12贴合处更加密合。更进一步地,移除加压板14,可将板材11及成型外框12脱去成型模具10,以形成具有成型外框12保护的板材 11。值得一提的是,在板材11侧边设置微结构可强化板材11与成型外框12的接合强度, 并可以直接射出成型保护结构来保护板材11。
依据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更提出第二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含成型外框22及板材21,在本实施例中,板材21较佳可为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 TO)玻璃或其它材质的板材21,并不以此为限。成型外框22可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聚苯硫醚 (Polyphenylene sulfide,P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步骤S21中,在成型外框22的内缘设置一表面微结构220,其中成型外框22的内缘可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使成型外框22的内缘形成表面微结构220,且表面微结构 220的深度约为I μ m 1000 μ m。
在步骤S22中,将成型外框22置入成型模具20中。
附带一提的是,在实施上,表面微结构220的形状可如图6A、图6B、图6C或图6D 所示,在成型外框22的内缘设置表面微结构220。表面微结构220的图案可为方块状、线条状、点状或网状等微结构图案,而其形状结构的实施形状仅为举例,而非限制。
在步骤S23中,在成型外框22的内缘喷涂或灌注粘性材料23。其中,粘性材料23 可包含光固型材料、热固型材料或接着材料,但不以此为限。
在步骤S24中,将板材21置入成型模具20中,使成型外框22包覆板材21外围区域的一部分,而板材21较佳可为玻璃或ITO玻璃,但不以此为限。并且,通过加压板24压合板材21及成型外框22,使板材21贴合成型外框22。
换句话说,透过步骤S21至步骤S24可使板材21贴合成型外框22,且当板材21贴合成型外框22后,可进一步移除加压板24,将板材21及成型外框22脱去成型模具20,以形成具有成型外框22保护的板材21。值得一提的是,在板材21侧边设置微结构可强化板材21与成型外框22的接合强度,并可以直接射出成型保护结构来保护板材21。
附带一提的是,在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中仅为举例而非限制,板材的侧边或成型外框的内缘亦可同时分别地设置表面微结构。
依据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出第三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组件,板材组件包含成型外框38及板材31,在本实施例中,板材31较佳可为金属、玻璃、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 TO)玻璃或其它材质的板材31,并不以此为限。成型外框38可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树脂)、聚苯硫醚 (Polyphenylene sulfide,P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步骤S31中,在板材31的侧边设置有表面微结构310,且表面微结构310的深度约为I μ m 1000 μ m,并将板材31置入上成型模具301及下成型模具302中。其中,上成型模具301与板材31间设有上娃胶层34,下成型模具302与板材31间设有下娃胶层35, 可利用上硅胶层34及下硅胶层35来夹紧板材31。
在步骤S32中,在板材31的侧边喷涂粘性材料。
在步骤S33中,退去顶针32形成模穴空间36,并在上成型模具301的进胶口 33灌注成型材料37,使板材31的侧边成型一成型外框38。其中,相对应进胶口 33可设置环形顶针,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柱状顶针作为剖面示意图,在实施上顶针可为一环形顶针。
附带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图5A及图5B为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示意图及第二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在上成型模具301及下成型模具302中除了可放置板材31,可在模具侧边设置可向外抽出的滑块39,以控制模穴空间36的大小。如图5B所示,此为图5A的剖面示意图,可在模具30的四侧设置四个滑块39。
在步骤S34中,开启上成型模具301及下成型模具302,以形成具有成型外框38保护的板材31。
顺带一提的是,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明了,在前面叙述方式的材质和各组件形状结构的实施形状仅为举例而非限制。
图4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板材组件可以一板材保护成型方法来制造,板材组件包含成型外框42及板材41,且板材41的侧边或成型外框42的内缘设置表面微结构,并由成型外框42包覆板材41的侧边,可以进一步设置在外部机构43上。附带一提的是,表面微结构的深度约为Ιμπι 1000 μ m,且表面微结构的形状可如图6A、图6B、图6C或图6D所示,可为方块状、线条状、点状或网状等微结构图案, 但不以此为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成型外框42的内缘可喷涂或灌注粘性材料40,以贴合成型外框42与板材41,而粘性材料40可包含光固型材料、热固型材料或接着材料,但不以此为限。同时,在板材41的侧边或成型外框42的内缘设置微结构,可强化板材41与成型外框 42的接合强度,并可直接射出成型保护结构的方法来保护板材41。
如此一来,依据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来制造板材组件可预防板材41的侧面因受到过度外力施压,或外部对象(如桌面或地面)直接碰撞或过度挤压而造成板材 41毁损等问题。
本发明的板材组件的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方式已在前面叙述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时描述过,在此为了简略说明便不再叙述。
顺带一提的是,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明了,在前面叙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中,各个组件所设置位置的实施形状仅为举例而非限制;另外,熟悉此项技艺者当可任意结合上述的功能模块成一整合式模块,或分拆成各个功能细部单元,端看设计上的方便而定。
综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
(I)此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可解决制造时容易造成玻璃板件破 裂,使组装良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高良率。
(2)此发明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及其板材组件可在玻璃侧边成型一保护边框,并 可将塑料在玻璃侧边直接射出成型该保护边框。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示已揭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 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不会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本发 明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该技艺者将可体会本发明可能使用于很多形式、结构、布置、比 例、材料、组件和组件的修改。
因此,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所有观点,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 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 的描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该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其特征在于,该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该板材的侧边设置一表面微结构; 将该成型外框置入一成型模具中; 在该成型外框内缘设置一粘性材料; 将该板材置入该成型模具中,使该成型外框包覆该板材的周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一加压板压合该板材及该成型外框,使该板材贴合在该成型外框的内部; 移除该加压板;以及 将该板材及该成型外框脱去该成型模具,以形成具有该成型外框保护的该板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该板材的侧边,在该板材的侧边形成该表面微结构; 其中,该表面微结构的深度约为Iym 1000 μ 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以射出、喷涂或灌注该粘性材料在该成型外框的内缘,使该成型外框的内缘具有粘性。
4.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该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其特征在于,该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该成型外框的内缘设置一表面微结构; 将该成型外框置入一成型模具中; 在该成型外框的内缘喷涂或灌注一粘性材料; 将该板材置入该成型模具中,使该成型外框包覆该板材的周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通过一加压板压合该板材及该成型外框,使该板材贴合该成型外框; 移除该加压板;以及 将该板材及该成型外框脱去该成型模具,以形成具有该成型外框保护的该板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该成型外框的内缘,在该成型外框的内缘形成该表面微结构; 其中,该表面微结构的深度是约为Ιμπι ΙΟΟΟμπ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 以射出、喷涂或灌注该粘性材料于该成型外框的内缘,使该成型外框的内缘具有粘性。
7.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一板材组件,该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该成型外框是包覆该板材的周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该保护板材成型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在该板材的侧边设置一表面微结构; 将该板材置入一上成型模具及一下成型模具中; 在该板材的侧边设置一粘性材料; 退去一顶针形成一模穴空间; 在该上成型模具的一进胶口灌注一成型材料,使该板材的侧边成型该成型外框; 开启该上成型模具及该下成型模具;以及 顶出该板材及该成型外框,以形成具有该成型外框保护的该板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在该上成型模具与该板材间设置一上硅胶层;在该下成型模具与该板材间设置一下硅胶层;以及以该上硅胶层及该下硅胶层夹紧该板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相对应该进胶口设置该顶针;推出该顶针以形成该模穴空间;以及透过该上成型模具的该进胶口在该模穴空间里灌注该成型材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以化学、雷射或机械加工该板材的侧边,在该板材的侧边形成该表面微结构;其中,该表面微结构的深度约为Iym 1000 μ m。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下列步骤将该粘性材料射出、喷涂或灌注在该板材的侧边;以及将该板材贴合该成型外框,以保护该板材。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材料为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苯硫醚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3.一种板材组件,是利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材保护成型方法所制成,该板材组件包含一成型外框及一板材,该成型外框是包覆该板材的周边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且该板材的侧边或该成型外框的内缘设置一表面微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成型外框的内缘是喷涂或灌注一粘性材料,以该成型外框贴合该板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揭露一种板材保护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组件,其板材组件包含成型外框及板材,板材保护成型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板材;将成型外框置入成型模具中;在成型外框内缘喷涂或灌注粘性材料;将板材置入成型模具中,使成型外框包覆板材的部分区域;以及通过加压板压合板材及成型外框,使板材贴合成型外框。其中,板材的侧边或成型外框的内缘设有表面微结构。
文档编号B29C65/72GK102990931SQ2012100041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苏家庆, 范淑惠, 邱耀弘 申请人: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