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503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包括母模部分、公模部分、连杆部分,母模部分包括母模仁、母模板、热流道板、上固定板,母模仁设置于母模板内,热流道板设置于母模板的上方,热流道板的中心设有热流道系统,上固定板设置于热流道板的上方;公模部分包括公模仁、公模板、脚垫、固定板、下固定板,公模仁设置于公模板内,公模板设置于脚垫的上方,脚垫、固定板固定于下固定板上;连杆部分包括油缸、油缸连杆、C固定块、C连杆一、C连杆二、A连杆一、B连杆一、A固定块一、B固定块一、A连杆二、B连杆二、A固定块二、B固定块二。本实用新型制造安装维修比较方便,可在普通的注塑机注塑,而且注塑的产品没有缩水、流痕,节省了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当产品的胶位厚度超过5_时,一般的普通模具难以成型,所以一般是采用特定的注塑机来完成成型的。由于胶位太厚,普通的注塑机注塑时,产品上的缩水、流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制造安装维修比较方便,可在普通的注塑机注塑,而且注塑的产品没有缩水、流痕,节省了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包括母模部分、公模部分、连杆部分,
[0006]所述母模部分包括母模仁、母模板、热流道板、上固定板,
[0007]所述母模仁设置于母模板内,所述热流道板设置于母模板的上方,所述热流道板的中心设有热流道系统,所述上固定板设置于热流道板的上方;
[0008]所述公模部分包括公模仁、公模板、脚垫、固定板、下固定板,
[0009]所述公模仁设置于公模板内,所述公模板设置于脚垫的上方,所述脚垫、固定板固定于下固定板上;
[0010]所述连杆部分包括油缸、油缸连杆、C固定块、C连杆一、C连杆二、A连杆一、B连杆一、A固定块一、B固定块一、A连杆二、B连杆二、A固定块二、B固定块二,
[0011]所述油缸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其顶端固定于油缸连杆的一端,所述油缸连杆竖直设置,所述油缸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C固定块,所述C连杆一、C连杆二的其中一端分别枢接于C固定块,
[0012]所述C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A连杆一、B连杆一的其中一端,所述A连杆一的另一端枢接于A固定块一,所述A固定块一固定于公模仁上,所述B连杆一的另一端枢接于B固定块一,所述B固定块一固定于固定板上,
[0013]所述C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A连杆二、B连杆二的其中一端,所述A连杆二的另一端枢接于A固定块二,所述A固定块二固定于公模仁上,所述B连杆二的另一端枢接于B固定块二,所述B固定块二固定于固定板上,
[0014]所述A固定块一、A固定块二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分别位于油缸的中轴线的两侧,所述B固定块一、B固定块二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分别位于油缸的中轴线的两侧,所述A固定块一位于B固定块一的上方,所述A固定块二位于B固定块二的上方。
[0015]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制造安装维修比较方便;注塑时,模具合模,连杆没有施加推力,塑料经热流道系统注入模具型腔,厚度比产品实际需要的厚度略厚几mm,此时由于产品厚度比较厚,产品并未冷却;油缸向上施加推力,油缸连杆及C固定块向上顶起,C连杆一、C连杆二在C固定块的作用力下,向上运动的同时向外伸展,由于B连杆一、B连杆二通过B固定块一、B固定块二固定于固定板不能移动,所以在C连杆一、C连杆二的作用力下,A连杆一、A连杆二向上运动并且通过A固定块一、A固定块二将公模仁向上顶起,产品在冷却水的作用下冷却成型,产品由注塑时的状态压缩至实际需要的厚度,从而使得注塑成品产品没有缩水及流痕等缺陷,减少了注塑周期,可在普通的注塑机上注塑,并可实现批量化生产,节省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的实施例,包括母模部分、公模部分、连杆部分,母模部分包括母模仁6、母模板5、热流道板2、上固定板I,母模仁6设置于母模板5内,热流道板2设置于母模板5的上方,热流道板2的中心设有热流道系统4,上固定板I设置于热流道板2的上方;公模部分包括公模仁8、公模板9、脚垫10、固定板11、下固定板15,公模仁8设置于公模板9内,公模板9设置于脚垫10的上方,脚垫10、固定板11固定于下固定板15上;连杆部分包括油缸24、油缸连杆22、C固定块21、C连杆一 18、C连杆二 27、A连杆一 17、B连杆一 19、A固定块一 16、B固定块一 20、A连杆二 26、B连杆二 28、A固定块二 25、B固定块二 29,油缸24设置于固定板11上,油缸24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其顶端固定于油缸连杆22的一端,油缸连杆22竖直设置,油缸连杆22的另一端固定于C固定块21,C连杆一 18、C连杆二 27的其中一端分别枢接于C固定块21,C连杆一 18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A连杆一 17、B连杆一 19的其中一端,A连杆一 17的另一端枢接于A固定块一 16, A固定块一 16固定于公模仁8上,B连杆一 19的另一端枢接于B固定块一 20,B固定块一 20固定于固定板11上,C连杆二 27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A连杆二26、B连杆二 28的其中一端,A连杆二 26的另一端枢接于A固定块二 25,A固定块二 25固定于公模仁8上,B连杆二 28的另一端枢接于B固定块二 29,B固定块二 29固定于固定板
11上,A固定块一 16、A固定块二 25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分别位于油缸24的中轴线的两侧,B固定块一 20、B固定块二 29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分别位于油缸24的中轴线的两侧,A固定块一 16位于B固定块一 20的上方,A固定块二 25位于B固定块二 29的上方。
[002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两次压缩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母模部分、公模部分、连杆部分, 所述母模部分包括母模仁、母模板、热流道板、上固定板, 所述母模仁设置于母模板内,所述热流道板设置于母模板的上方,所述热流道板的中心设有热流道系统,所述上固定板设置于热流道板的上方; 所述公模部分包括公模仁、公模板、脚垫、固定板、下固定板, 所述公模仁设置于公模板内,所述公模板设置于脚垫的上方,所述脚垫、固定板固定于下固定板上; 所述连杆部分包括油缸、油缸连杆、C固定块、C连杆一、C连杆二、A连杆一、B连杆一、A固定块一、B固定块一、A连杆二、B连杆二、A固定块二、B固定块二, 所述油缸设置于固定板上,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其顶端固定于油缸连杆的一端,所述油缸连杆竖直设置,所述油缸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C固定块,所述C连杆一、C连杆二的其中一端分别枢接于C固定块, 所述C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A连杆一、B连杆一的其中一端,所述A连杆一的另一端枢接于A固定块一,所述A固定块一固定于公模仁上,所述B连杆一的另一端枢接于B固定块一,所述B固定块一固定于固定板上, 所述C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枢接于A连杆二、B连杆二的其中一端,所述A连杆二的另一端枢接于A固定块二,所述A固定块二固定于公模仁上,所述B连杆二的另一端枢接于B固定块二,所述B固定块二固定于固定板上, 所述A固定块一、A固定块二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分别位于油缸的中轴线的两侧,所述B固定块一、B固定块二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分别位于油缸的中轴线的两侧,所述A固定块一位于B固定块一的上方,所述A固定块二位于B固定块二的上方。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485389SQ20132055289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严波涛, 金磊 申请人:苏州飞拓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