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407发布日期:2019-08-16 21: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贴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系统。



背景技术:

全贴合技术是通过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屏和触摸屏进行无缝隙粘接以形成屏幕面板的技术,可大大改善屏幕显示效果,并有效避免屏幕进灰等现象,因此全贴合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特种粘胶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

在现有的光学胶OCA全贴合技术的软贴硬工序中产品贴合的初始位置处受到滚轮下压的机械力会造成一条深度压痕,通过脱泡或其他方式无法消除此压痕,从而影响出货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贴合的初始位置存在压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系统,包括:

对接装置和贴合装置;

所述对接装置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待贴合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所述对接装置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第三侧面对接;所述对接装置的工作面与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待贴合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贴合装置用于将待贴合膜片沿所述第二侧面指向所述第四侧面的方向,依次贴合至所述对接装置的工作面以及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待贴合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装置的第一侧面具有与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第三侧面相对应的形状,使得所述对接装置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第三侧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装置与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具有相同厚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系统还包括载台,所述载台用于放置待贴合显示面板;所述载台和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厚度和与所述对接装置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上,所述对接装置的长度大于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工作面和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待贴合面的对接边界的方向。

进一步的,沿第二方向上,所述对接装置的长度为L,其中40mm≤L≤60mm;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工作面和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待贴合面的对接边界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装置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滚轮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工作面和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待贴合面的对接边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对接装置的工作面和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待贴合面的对接边界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滚轮滚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还用于将超出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的待贴合面边缘处的所述待贴合膜片切除。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刀具和刀具驱动装置,所述刀具驱动装置与所述刀具连接,所述刀具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刀具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贴合初始位置处的下压机械力转移到对接装置上,解决待贴合显示面板在贴合后贴合表面存在压痕的问题,使得待贴合显示面板贴合后的表面更为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系统包括:对接装置101、贴合装置102和切割装置103;所述对接装置10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1011和第二侧面1012;待贴合显示面板104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1041和第四侧面1042;所述对接装置101的第一侧面1011与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第三侧面1041对接;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位于同一水平面;贴合装置102用于将待贴合膜片105沿第二侧面1012指向第四侧面1042的方向,依次贴合至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以及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上;切割装置103用于将位于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上的待贴合膜片105切除。

其中,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为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朝向相同的平面,进行贴合时,贴合的初始位置位于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上,并沿第二侧面1012指向第四侧面1042的方向进行贴合,贴合完毕后,切割装置103沿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的对接边界将位于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上的待贴合膜片105切除。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待贴合显示面板104与待贴合膜片105贴合的起始位置置于对接装置上101,从而避免了贴合装置102在贴合初始时的下压机械力在待贴合显示面板104上形成压痕,解决待贴合显示面板104在贴合后贴合表面存在压痕的问题,使得待贴合显示面板104贴合后的贴合表面更为平整。

继续参考图2所示,可选的,对接装置101的第一侧面1011具有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第三侧面1041相对应的形状,使得对接装置101的第一侧面1011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第三侧面1041贴合,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第三侧面1041为倒角结构,对接装置101具有与贴合显示面板104的第三侧面1041相互嵌合的第一侧面1011,使得对接装置101与贴合显示面板104对接时,对接装置101的第一侧面1011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第三侧面1041间不会产生空隙,从而避免待贴合显示面板104贴合时产生气泡。

可选的,对接装置101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具有相同厚度,使得对接装置101与待贴合显示面板104能够在同一平面对接,使得贴合装置102结构简单。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系统还包括载台106,载台106用于放置待贴合显示面板104;载台106和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厚度和与对接装置101的厚度相同,增加了贴合系统的灵活性。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可选的,沿第一方向上,对接装置101的长度为D1,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长度为D2,其中,D1≥D2;其中,第一方向为平行于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和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的对接边界的方向,从而避免由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到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的贴合过程中待贴合膜片105产生褶皱。

继续参考图4所示,可选的,沿第二方向上,对接装置101的长度为L,其中40mm≤L≤60mm;其中,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和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的对接边界的方向,合适的长度L使得贴合装置102既容易找准贴合的初始位置,又不会占用太多空间。

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可选的,贴合装置102还包括滚轮107,滚轮107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滚轮107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为平行于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和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的对接边界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和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的对接边界的方向,进行贴合时,滚轮107下压位置在对接装置101的工作面1013上,然后沿第二侧面1012指向第四侧面1042的方向滚动至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直至完成贴合。

可选的,贴合装置102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滚轮107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滚轮107滚动。

可选的,切割装置103还用于将超出所述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待贴合面1043边缘处的待贴合膜片105切除,示例性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系统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待贴合显示面板104的边缘处为倒角结构,切割装置103沿倒角面对待贴合显示面板104上贴合的待贴合膜片105进行切割,使得待贴合膜片105的切割边缘与倒角面平齐,从而使得贴合后的待贴合显示面板104更加美观。

可选的,待贴合膜片105包括OCA胶或3D膜片等软膜片。

可选的,切割装置103包括刀具和刀具驱动装置,刀具驱动装置与刀具连接,刀具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刀具进行切割。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