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614612阅读:来源:国知局
4处于压缩状态,导柱231穿入导套II 121内,使动模组件2与定模组件I准确对合,完成合模动作。
[0074]针对中央凹槽结构外壁上设有较长抽芯孔或抽芯凹槽的塑件,在狭小的空间内为了加大抽芯长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十字压杆322的轴线与所述的侧型芯II 326的轴线相错设置,所述的驱动结构325包括齿轮3251,齿轮3251通过齿轮轴安装在定位块324内,所述的十字压杆322左端设有与齿轮3251配合的齿条结构,所述的侧型芯II 326背离中央凹槽结构外壁的一端也设有与齿轮3251配合的齿条结构,齿轮3251同时与十字压杆322和侧型芯II 326的齿条结构啮合,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在狭小空间内较长距呙的抽芯。
[0075]针对中央凹槽结构外壁上设有较短抽芯孔或抽芯凹槽的塑件,在狭小的空间内为了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的十字压杆322的轴线与所述的侧型芯II 326的轴线相交设置,所述的驱动结构325是斜面结构,即十字压杆322左端设置成斜面结构,侧型芯II 326背离中央凹槽结构外壁的一端设有与十字压杆322左端的斜面结构配合的斜面结构和复位弹簧,且十字压杆322的斜面结构与侧型芯II 326的斜面结构贴合设置。
[0076]为了便于在1-1分型面分型时即可将主流道和分流道的凝料取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定模座板11的左端面内对应分流浇道的位置还设有分流浇道拉料机构114,分流浇道拉料机构114可以在1-1分型面分型时将分流道的凝料拉住,进而使分流道的凝料在1-1分型面分型时即在与型腔13连通处断开与成型塑件分离。
[0077]所述的分流浇道拉料机构114可以采用倾斜于定模座板11左端面的斜孔,也可以采用垂直于定模座板11端面且带有拉料结构的拉料杆,由于拉料力量不大,不需要设置复杂的拉料机构,且后者更容易加工制作,因此优选后者,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分流浇道拉料机构114是垂直穿入定模座板11内且与之固定连接的拉料杆,拉料杆的左端面不超过定模座板11的左端面,且拉料杆的左端设有“Z”字形或燕尾形台阶,或者菌形或球形的拉料机构。
[0078]为了在合模时进一步保证定模板12和动模板23准确定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所述的定模板12或动模板23侧面上还固定设有辅助定位及分型装置5,辅助定位及分型装置5包括支撑板51、复位弹簧52和定位销钉53,合模状态时支撑板51架设在定模板12和动模板23侧面上,支撑板51 —端固定连接在定模板12或动模板23上,另一端安装复位弹簧52和定位销钉53 ;定位销钉53垂直于定模板12或动模板23侧面设置,且其前部压靠在支撑板51上的定位台阶上、前端设置成球面;复位弹簧52前端压接在定位销钉53的后端,复位弹簧52后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51 ;所述的动模板23或定模板12侧面对应定位销钉53的位置设有与定位销钉53的前端球面配合的半球形定位凹坑,合模时,定位销钉53卡入半球形定位凹坑内可实现准确定位,在1-1分型面分型开模时,定位销钉53始终卡在半球形定位凹坑内保持定模板12同步与动模板23左移实现辅助分型,直至限距拉杆113的凸台碰触到限距拉杆导向孔122的定位台阶时定模板12停止左移,定位销钉53即被迫自半球形定位凹坑内脱出实现动模板23与定模板12在I1-1I分型面的分离分型。
[0079]由于小斜导杆257和大斜导杆258是倾斜设置的,因此为了防止合模开模过程中因小斜导杆257和大斜导杆258杆体对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摩擦产生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的磨损,进而造成小斜导杆257和大斜导杆258的右端的型芯定位不准确产生塑件缺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动模板23左端的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口部设有定位耐磨块。
[0080]为了实现侧滑块I 317、侧滑块II 333和斜滑块47的稳固移动抽芯,且便于加工制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侧滑块I 317、侧滑块II 333和斜滑块47上沿其滑动方向分别设有“T”型槽或燕尾槽槽型结构,所述的动模板23上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的、与槽型结构配合的“T”型凸起或燕尾凸起连接结构,侧滑块I 317、侧滑块
II333和斜滑块47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动模板23活动连接。
[0081]针对结构复杂的塑件,在开模过程中为了克服成型塑件对型芯的摩擦阻力,即增大抽芯力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斜导柱I 311、斜导柱II 331和斜导柱III 41是长段与短段呈钝角的折弯柱形结构,钝角方向向抽芯方向设置,长段端部固定连接于定模座板11 ;所述的侧滑块I 317、侧滑块II 333和斜滑块47上对应的导向孔为与长段、短段倾斜方向相同的折弯导向孔,折弯柱形结构在抽芯过程中可改变一定抽芯角度,进而增大抽芯力度。
[0082]为了方便加工和更换,且保证顶针255、复位杆256和斜导杆导滑块259准确定位在推板251上并稳固地与推板251固定连接,如图7、图9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顶模装置25还包括推杆支撑板252,推杆支撑板252与推板251固定连接,所述的顶针255、复位杆256和斜导杆导滑块259的底端通过推杆支撑板252固定安装在推板251上。
[0083]本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注塑模具的型腔13、型芯24、小斜导杆257右端、大斜导杆258右端、侧型芯I 318、侧型芯II 326、侧型芯III 335和斜型芯48上都有部分塑件形体,为组合型芯,型腔13、型芯24、小斜导杆257右端、大斜导杆258右端、侧型芯I 318、侧型芯
II326、侧型芯III335和斜型芯48共同围成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注塑的形体空腔,各抽芯在其抽芯方向上可与型腔13及型芯24分离,避免了型芯结构的互相干涉,较整体式型芯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可节约贵重的模具钢材料、降低材料成本,易损部位便于更换,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塑件的精度;由于小斜导杆257和大斜导杆258既能在合模状态时形成塑件的局部形状,又能在开模状态时作为推出机构,因此降低了模具加工难度,制造和维修方便,且保证顺利开模;由于采用导向柱侧向抽芯机构代替液压抽芯机构,且可采用折弯柱形结构的导向柱来保证抽芯力度,结构紧凑,动作可靠,制造方便,抽芯效率高。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动模组件(2)、侧向抽芯装置(3 )和斜向抽芯装置(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定模组件(I)包括定模座板(11)、定模板(12 )和型腔(13 );定模座板(11)上设有浇口套(111)、导套I (112)和限距拉杆(113),导套I (112)垂直于定模座板(11)的右端面设置,且左端面与定模座板(11)的左端面平齐;限距拉杆(113)垂直于定模座板(11)设置,其右端固定连接于定模座板(11),其左端设有尺寸大于杆体的凸台;定模板(12)左表面上设有与定模座板(11)中心呈对角对称设置内凹台阶,定模板(12)右表面或定模座板(11)的左表面上设有主浇道和分流浇道,主浇道和分流浇道与浇口套(111)连通;定模板(12)上对应导套I (112)的位置还设有垂直贯穿于定模板(12)并与之固定连接的导套11(121);定模板(12)的左端面上对应限距拉杆(113)的位置设有限距拉杆导向孔(122),限距拉杆导向孔(122)的内径尺寸与限距拉杆(113)的凸台的外径尺寸配合,限距拉杆导向孔(122)右前部设有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的内径尺寸小于限距拉杆(113)的凸台外径尺寸,定位台阶右端设置推模弹簧(123);型腔(13)的数量为两件,固定安装在定模板(12)的内凹台阶内,型腔(13)的左表面设置成与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塑件的外表面部分外形尺寸相同的表面结构;定模板(12)上还设有冷却水管接头,冷却水管接头与贯通定模板(12)和型腔(13)内部的冷却水通道连通;分流浇道向左延伸穿过型腔(13),且穿过型腔(13)的分流浇道呈左端小、右端大的锥形结构; 所述的动模组件(2)包括动模座板(21)、动模支撑板(22)、动模板(23)、型芯(24)和顶模装置(25);动模座板(21)上设置有注塑机顶杆通孔(211);动模支撑板(22)至少设置两件,对称固定设置在动模座板(21)的右表面上;动模板(23)架设在动模支撑板(22)上并与之固定连接,动模板(23)的右表面中央位置设有内凹台阶;动模板(23)上对应导套II (121)的位置设有与动模板(23)固定连接、与导套II (121)尺寸配合的导柱(231),导柱(231)穿入导套II (121)内;动模板(23)上还设有复位杆通孔、顶针通孔、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复位杆通孔和顶针通孔垂直于动模板(23)设置,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倾斜于动模板(23)设置,顶针通孔、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设置在内凹台阶上;型芯(24)的数量为两件,安装在动模板(23)的内凹台阶内,型芯(24)的上表面对应型腔(13)位置设置成与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罩塑件的内表面部分外形尺寸相同的表面结构,型芯(24)上设有筋板通道,动模板(23)的顶针通孔向右延伸穿入型芯(24)内与型芯(24)内部的筋板通道连通,动模板(23)的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向右延伸穿过型芯(24),动模板(23)上也设有冷却水管接头,冷却水管接头与贯通动模板(23)和型芯(24)内部的冷却水通道连通;顶模装置(25)包括推板(251)、推板导套(253)、推板导柱(254)、顶针(255)、复位杆(256)、小斜导杆(257)和大斜导杆(258),推板(251)设置在动模支撑板(22)围成的框型结构内部;推板导套(253)垂直贯穿于推板(251)并与之固定连接;推板导柱(254)与推板导套(253)尺寸配合并穿入推板导套(253)内,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动模座板(21)和动模板(23 );顶针(255 )与动模板(23 )的顶针通孔尺寸配合,复位杆(256)与动模板(23)的复位杆通孔尺寸配合,顶针(255)和复位杆(256)的底端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推板(251)正对动模板(23)的顶针通孔和复位杆通孔的位置上,顶针(255)的顶端穿入动模板(23)的顶针通孔,复位杆(256)的顶端穿入动模板(23)的复位杆通孔;小斜导杆(257)和大斜导杆(258)的右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形成塑件部分内侧面形状的型芯,左端分别穿过型芯(24)和动模板(23)的小斜导杆导向孔和大斜导杆导向孔并分别与斜导杆导滑块(259)活动连接,斜导杆导滑块(259)左端面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