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030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燃烧器一般壳体一体设计,喷火口设置在壳体顶部,进气口设置在壳体下部,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设计好之后,就无法进行调整,使用灵活性较差,而且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燃气灶具的燃烧效率和节能等级要求越来越高,燃烧器作为燃气灶具的核心部件,尤其需要确保燃烧效率和节能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燃气灶内部结构设计需求调整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使用灵活性好,而且燃烧效率高,节能等级高的高效节能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燃烧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喷火口、设置在下壳体上的主进气口,所述喷火口处还设有长明火装置,所述长明火装置旁边设有电子点火装置,所述下壳体侧面上设有配合长明火装置的长明火进气口,下壳体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均呈圆柱形,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为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壳体设计成可转动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喷火口设计在上壳体上,进气口设计在下壳体上,使得其在确保气路和风道畅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燃气灶内部结构设计需求调整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使用灵活性好;进风口吸取外部空气,配合长明火进气口的进气和主进气口的进气一起在长明火装置和喷火口处燃烧,使得其燃烧效率高,节能等级高。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上部中间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喷火口位于圆形凹槽侧壁上,所述长明火装置和电子点火装置位于圆形凹槽底部。

该种结构方便长明火装置和电子点火装置的安装,确保燃烧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主进气口位于下壳体侧面上。

该种结构方便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相对转动,确保气路和风道畅通的前提下,提高其安装和使用的灵活(适合多种燃气灶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主进气口和长明火进气口相向设置,且主进气口的高度和长明火进气口的高度相对应。

该种结构确保主进气和长明火进气的气路畅通,互不干扰,进一步提高其燃烧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顶部设有一连接盘,所述转轴底部固定在连接盘上。

该种结构确保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连接便捷性和牢固性。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下部设有一安装圈,所述安装圈外侧设有若干螺钉安装槽。

该种结构方便燃烧器的安装,保证其安装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将壳体设计成可转动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喷火口设计在上壳体上,进气口设计在下壳体上,使得其在确保气路和风道畅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燃气灶内部结构设计需求调整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使用灵活性好;进风口吸取外部空气,配合长明火进气口的进气和主进气口的进气一起在长明火装置和喷火口处燃烧,使得其燃烧效率高,节能等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喷火口,2.主进气口,3.长明火装置,4.电子点火装置,5.长明火进气口,6.进风口,7.上壳体,8.下壳体,9.圆形凹槽,10.安装圈,11.转轴,12.连接盘,13.螺钉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高效节能燃烧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8、设置在上壳体7上的喷火口1、设置在下壳体8上的主进气口2。喷火口1处还设有长明火装置3,长明火装置3旁边设有电子点火装置4,下壳体8侧面上设有配合长明火装置3的长明火进气口5,下壳体8底部设有进风口6,上壳体7与下壳体8均呈圆柱形,且上壳体7与下壳体8之间为可转动连接。上壳体7上部中间设有圆形凹槽9,喷火口1位于圆形凹槽9侧壁上,长明火装置3和电子点火装置4位于圆形凹槽9底部。上壳体7与下壳体8之间通过一转轴11可转动连接,主进气口2位于下壳体8侧面上。主进气口2和长明火进气口5相向设置,且主进气口2的高度和长明火进气口5的高度相对应。下壳体8顶部设有一连接盘12,转轴11底部固定在连接盘12上。上壳体7下部设有一安装圈10,安装圈10外侧设有若干螺钉安装槽13。

本实用新型进风口吸取外部空气,配合长明火进气口的进气和主进气口的进气一起在长明火装置和喷火口处燃烧,使得其燃烧效率高,节能等级高,其中长明火进气口为长明火装置提供进气,主进气口为喷火口提供进气,进风口用来抽取大量外部空气用于和燃气混合燃烧,电子点火装置用来点火。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点火装置和长明火装置均为市面采购的常规部件,故其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不作细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