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08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加热炉内均设有坯料支撑梁用于支撑摆放坯料,由于该支撑梁在炉内高温环境下工作,为保证其结构强度,需对炉内支撑梁进行冷却,其中在支撑梁内通入饱和水使其发生汽化来对支撑梁进行冷却的方式称为汽化冷却。采用汽化冷却的支撑梁由于饱和水在梁内发生剧烈汽化,支撑梁内壁面会产生大量汽泡。如汽泡不能被水流迅速带走,会在支撑梁内壁面产生气膜,使支撑梁内壁面与冷却水间的换热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支撑梁温度升高,强度降低,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为保证支撑梁良好的冷却效果,通常采用较高的冷却水循环速度来对支撑梁内壁面汽泡进行冲刷并迅速带走,因此需提供较大的冷却水循环水量来提高流速。但较大的冷却水循环水量需要较大负荷的循环系统以及较大的动力设备,且电能消耗增加,不仅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且运行成本也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本装置避免了循环水汽泡在支撑梁内壁面的附着,保证了支撑梁的冷却效果,杜绝了安全生产隐患,降低了冷却循环系统的运行能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包括支撑梁内冷却水管、至少三个螺旋形扰流片和若干连接杆,所述螺旋形扰流片通过所述若干连接杆依次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梁冷却水管内,沿所述支撑梁内冷却水管水流方向首个螺旋形扰流片与冷却水管内壁固定连接。为达到较好的水流螺旋效果,上述螺旋形扰流片的螺旋角度为45-180度,螺旋形扰流片的长度为100mm-400mm。各螺旋形扰流片的间隔距离是300_3000mm。为方便本装置的制作,上述螺旋形扰流片与连接杆通过焊接连接,上述首个螺旋形扰流片与冷却水管内壁通过焊接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至少三个螺旋形扰流片通过若干连接杆依次连接并设于支撑梁冷却水管内,沿支撑梁内冷却水管水流方向首个螺旋形扰流片与冷却水管内壁固定连接。本装置避免了循环水汽泡在支撑梁内壁面的附着,保证了支撑梁的冷却效果,杜绝了安全生产隐患,降低了冷却循环系统的运行能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包括支撑梁内冷却水管1、至少三个螺旋形扰流片2和若干连接杆3,所述螺旋形扰流片2通过所述若干连接杆3依次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梁冷却水管1内,沿所述支撑梁内冷却水管1 水流方向首个螺旋形扰流片与冷却水管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形扰流片2可由一块钢板螺旋弯曲而成。为达到较好的水流螺旋效果,上述螺旋形扰流片2的螺旋角度为45-180度,螺旋形扰流片2的长度为100mm-400mm。各螺旋形扰流片2的间隔距离是300_3000mm。为方便本装置的制作,上述螺旋形扰流片2与连接杆3通过焊接连接,上述首个螺旋形扰流片2与冷却水管1内壁通过焊接连接。本装置通过在冷却水管内设置多个由连接杆连接的螺旋形扰流片,各螺旋形扰流片构成流体扰流装置,流体扰流装置的首端与管壁固定连接,考虑到金属件受热膨胀,扰流装置的尾端与管壁不固定,以保证流体扰流装置的自由伸缩量。冷却水在支撑梁冷却水管内流动时,由于流体扰流装置的扰流作用使流体在水管内产生强旋流,在循环水量相同的条件下,相比无扰流装置的支撑梁冷却水管内流体的流动,可有效提高流体在水管内的循环流速。且由于流体的强旋流流动,流体对冷却水管内壁的冲刷作用更显著,可有效抑制水管内壁面由于汽泡导致汽膜的形成,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因此,在保证水管内一定循环流速的前提下,采用扰流装置后可有效减少水管内循环水量20%以上。从而减小冷却系统负荷及动力设备,有效降低了动力设备的能耗,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次性投资费用且降低了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包括支撑梁内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三个螺旋形扰流片和若干连接杆,所述螺旋形扰流片通过所述若干连接杆依次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梁冷却水管内,沿所述支撑梁内冷却水管水流方向首个螺旋形扰流片与冷却水管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形扰流片的螺旋角度为45-180度,螺旋形扰流片的长度为100mm-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螺旋形扰流片的间隔距离是300-3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形扰流片与连接杆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首个螺旋形扰流片与冷却水管内壁通过焊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减少加热炉炉内支撑梁循环水量的装置,即至少三个螺旋形扰流片通过若干连接杆依次连接并设于支撑梁冷却水管内,沿支撑梁内冷却水管水流方向首个螺旋形扰流片与冷却水管内壁固定连接。本装置避免了循环水汽泡在支撑梁内壁面的附着,保证了支撑梁的冷却效果,杜绝了安全生产隐患,降低了冷却循环系统的运行能耗。
文档编号F27D9/00GK202101559SQ2011200873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于涛, 李立强, 王达, 秦建超, 谷硕 申请人: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