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34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所述的含氨氮废水来源于由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原料制备金属碳酸盐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特征在于:

将氨氮浓度大于20g/L的废水直接进行结晶,得到铵盐晶体;

将氨氮浓度介于10g/L~20g/L之间的废水,作为溶解所述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原料的溶解剂;或作为使有机相中的金属离子发生转移的反萃剂的溶解剂;或一部分作为溶解所述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原料的溶解剂,剩余部分作为使有机相中的金属离子发生转移的反萃剂的溶解剂;

将氨氮浓度小于10g/L的废水作为所述金属碳酸盐的洗涤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的温度为35~55℃,时间为1~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离子为钴离子、镍离子、锰离子、镁离子或其它可生成碳酸盐的金属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氮废水中,10g/L≤氨氮浓度≤13g/L之间的废水作为溶解所述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原料的溶解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氮废水中,13g/L<氨氮浓度<18g/L时,30%~80%的废水作为溶解所述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原料的溶解剂,剩余部分作为使有机相中的金属离子发生转移的反萃剂的溶解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氮废水中,13g/L<氨氮浓度<18g/L时,45%~70%的废水作为溶解所述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原料的溶解剂,剩余部分作为使有机相中的金属离子发生转移的反萃剂的溶解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氮废水中,18g/L≤氨氮浓度≤20g/L之间的废水作为使有机相中的金属离子发生转移的反萃剂的溶解剂。

8.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洗涤装置、结晶装置和反萃取装置,所述反应装置中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结晶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洗涤装置和所述反应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洗涤装置和所述反萃取装置之间连接有第四管路,所述反萃取装置和所述反应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五管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含氨氮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