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藻链霉菌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发酵方法_2

文档序号:946502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1]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溶藻效果影响最大,其浓度为25g/L时,溶 藻效果普遍较好;氯化钠浓度对溶藻效果影响次之,其浓度为氯化钠0. 75g/L时,溶藻效果 普遍较好;蔗糖浓度对溶藻效果影响再次之,其浓度为蔗糖18g/L时,溶藻效果最好;磷酸 氢二钾浓度对溶藻效果影响再次之,其浓度为0. 6g/L时,溶藻效果最好;硝酸钠浓度对溶 藻效果影响最小,其浓度为1.25g/L溶藻效果最好。各组分对细黄链霉菌AN02发酵液上清 液的溶藻效果影响大小为:淀粉〉氯化钠〉蔗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钾。综合各项因素考 虑确定细黄链霉菌AN02培养基配方如下:可溶性淀粉25g/L、蔗糖18g/L、硝酸钠 I. 25g/L、 氯化钠0. 75g/L、磷酸氢二钾0. 6g/L、硫酸镁0. 5g/L、硫酸亚铁0. 01g/L ;其中的镁离子和铁 离子是菌体的某些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0032] 实施例2不同淀粉种类对细黄链霉菌AN02培养溶藻产物的影响
[0033] 在工业应用生产过程中,不同淀粉的种类甚至同种淀粉不同批次都会对发酵产生 较大的影响,而且实施例1发现,淀粉是对发酵具有非常显著影响的因子,因此再单独对淀 粉种类进行优化。
[0034] 在实施例1得到的细黄链霉菌AN02培养基的基础上,将可溶性淀粉替换为马铃 薯淀粉、玉米淀粉,以可溶性淀粉为阳性对照,按照实施例1中所述条件培养细黄链霉菌 AN024天,取培养液10000g/m离心得上清液。分别取上清液0. 2mL,加入到初始藻细胞为 6. 08 X IO5个/mL的IOOmL铜绿微囊藻藻液中,第四天(参见实例1培养条件)测残余藻细 胞浓度,每组设三平行。
[0035] 结果如图1所示,使用玉米淀粉时,发酵液上清的溶藻效果最好,可溶性淀粉次 之,土豆淀粉相对最差。在工业发酵中,以玉米淀粉使用最为广泛,成本也最低,所以在以后 的大型发酵过程中,可以采用玉米淀粉作为碳源。
[0036] 实施例3细黄链霉菌AN02在10L发酵罐的发酵
[0037] 在10L的发酵罐中对细黄链霉菌AN02进行发酵培养,装填量为7L ;灭菌参数设置 为12rC,30min ;发酵参数设置:接种量10%,搅拌速度为150r/min,通气量为9L/min,发 酵温度为28. (TC,采用聚醚类消泡剂lmL,不补料也不调节pH。发酵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为: 玉米淀粉175g、蔗糖126g、硝酸钠8. 75g、氯化钠5. 25g、磷酸氢二钾4. 2g、硫酸镁3. 5g、硫 酸亚铁0. 07g、单蒸水7L。发酵120小时,分别第3天、第4天、第5天取发酵液,lOOOOg/m 离心获得上清液。分别取0. 5mL、0. 2mL接于IOOmL铜绿微囊藻藻液(溶藻效果添加量分别 为200:1、500:1)中,初始藻细胞浓度为7. 92 X IO5个/mL,第2天测各组藻细胞浓度,每组 设三平行。
[0038] 发酵过程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0)和pH值的变化情况及发酵液上清溶 藻效果如图2-4所示。
[0039] 由图2可以看出,在培养的前40h左右,溶解氧一直在100%附近,在90h以后,溶 氧也维持在90%附近,说明此时发酵液的通气量过于充足,实则是一种浪费。通气量过大造 成水分大量散失,直接影响最后发酵液的收成;其次由于大量水分的散失,将导致发酵液各 种盐浓度的提高,不利于菌的生长。所以在后期的实验,可根据菌的需要,前期控制通气量 在一个较低水平;当进入对数生长期,菌的呼吸作用加大,再提高通气量;到了稳定期后期 和衰亡期,再略微降低通气量。
[0040] 由图3可以看出,在20-24h,pH略有下降,之后又开始提升到8. 1。分析可能由于 发酵初期,通气量比较大,导致罐内CO2在水中的含量略有所升高,致使pH略有所下降,之 后AN02开始生长利用无机氮源NaNO 3, pH上升。之后由于菌体生长非常迅速,通气量略有 不足,致使菌体进行无氧呼吸产酸,PH又开始下降,之后菌体生长进入到稳定期,在无机氮 源被利用和溶氧双重影响下,pH继续上升直到发酵结束。
[0041] 上述结果表明细黄链霉菌AN02的培养条件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0042] 由图4可以看出,发酵4天的上清液的溶藻效果最好,溶藻效果添加量200:1与 500:1效果几乎相当。分析第三天的时候发酵尚未结束,溶藻产物开始分泌产生,但产生的 量不足;到了第五天,发酵时间过长,分泌的产物可能又被菌体部分分解。可见,发酵时间控 制在4天,其上清中的溶藻效果最好。
[0043] 通过上述实施例得出使细黄链霉菌AN02活性物质分泌量最大的工业化发酵的条 件如下:
[0044] 培养基配方:玉米淀粉25g/L、蔗糖18g/L、硝酸钠 I. 25g/L、氯化钠0. 75g/L、磷酸 氢二钾0. 6g/L、硫酸镁0. 5g/L、硫酸亚铁0. 01g/L。
[0045] 发酵条件:在IOL的发酵罐中,装填量70%、接种量10%,搅拌速度为150r/min, 通气量为9L/min,发酵温度为28. (TC,采用聚醚类消泡剂lmL。发酵至第4天时对铜绿微囊 藻的溶藻效率最高。
【主权项】
1. 一种溶藻链霉菌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下配方的培养基 在发酵罐中发酵:玉米淀粉25g/L、蔗糖18g/L、硝酸钠I. 25g/L、氯化钠0. 75g/L、磷酸氢二 钾0. 6g/L、硫酸镁0. 5g/L、硫酸亚铁0. 01g/L。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藻链霉菌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溶藻链霉菌为细黄链霉菌AN0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藻放线菌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 酵罐中发酵的条件为:装填量70%、接种量10%,发酵温度为28. (TC,搅拌速度为150r/min, 通气量为9L/min,采用聚醚类消泡剂,不补料不调节pH,发酵4天。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藻放线菌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 罐为IOL发酵罐,聚醚类消泡剂的量为lmL。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藻链霉菌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发酵方法,属于水体净化领域。一种溶藻链霉菌活性物质的工业化发酵方法,为细黄链霉菌AN02使用如下配方的培养基在10L发酵罐中培养,玉米淀粉25g/L、蔗糖18g/L、硝酸钠1.25g/L、氯化钠0.75g/L、磷酸氢二钾0.6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01g/L;发酵罐中发酵的条件为:装填量70%、接种量10%,发酵温度为28.0℃,搅拌速度为150r/min,通气量为9L/min,采用聚醚类消泡剂1mL,不补料也不调节pH,发酵4天。使用本发明方法发酵使细黄链霉菌AN02溶藻活性物质的分泌量最大化,使AN02发酵液的溶藻效率明显提升。
【IPC分类】C02F3/34
【公开号】CN105217799
【申请号】CN201410275495
【发明人】程凯, 向斯, 许珂, 吴刚, 赵以军, 李祝
【申请人】湖北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