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张紧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涂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420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材张紧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涂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线材张紧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线材自调整装置和具有该调整装置的涂胶设备。



背景技术:

各种线材可被供给诸多不同种类的机器和装置,也可以将线材用来进行加工例如在表面涂胶镀膜等。供给到机器或者装置的线材因缺少张力可导致线材在进入送线器之前弯曲、松弛或打结,特别对于线材的加工容易造成但如果张力过猛则容易发生线材承受过大的力而断裂,所以在线材运输过程当中需要对线材保持一个合适的张紧力。

例如授权公告号CN 101541462 B提供了一种线材张紧装置,该线材张紧装置用于将张力施加于供给到送线器的线材。该线材张紧装置包括第一张紧构件和第二张紧构件,它们被定位在第一轴上以用于接收位于二者之间的线材。第一张紧构件和第二张紧构件适于在第一轴上的某个位置与线材的相对侧接合,从而当线材由送线器沿着与第一轴基本垂直的方向拉动时,将张紧力施加给线材。但是这种线材张紧装置仅仅提供了提供给线材提供张力,但是并没有给出当张力过紧的自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调节张力松和紧的线材张紧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材张紧调整装置,包括一竖直板,在竖直板上固设有第一导辊,所述第一导辊竖直上方固设有第二导辊,所述竖直板于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的一侧设置有与竖直板相枢接的摆杆,在摆杆的下端设置有调整辊,所述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调整辊的连线能围合形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线材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第一导辊穿入、通过调整辊并从第二导辊穿出,所述调整辊相对于第一导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辊,还包括,与调整辊相连接的调整线,所述调整线的另一端置于第三导辊的下端并设置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材依次穿过第一导辊、调整辊和第二导辊,并且围合成一个三角形,并且设置有调整线,调整线的一段与调整辊相连接,调整线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起到了保持线材的张紧力,即在线材的张紧力出现松动或者过紧之后,调整辊在摆杆下的配重块实现相依的自动向上或者向下的位移,进而控制调整辊在摆杆的作用下做左右摆动,实现自动将张紧力进行反馈调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调整辊设置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连线的中垂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调整辊设置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连线的中垂线上,起到了调整辊对于线材的作用力更加平均稳定,避免出现线材断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导辊竖直上方的第一驱动辊,与所述第一驱动辊相平行设置有第二驱动辊,在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驱动辊,所述第三驱动辊由电机驱动并带动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和第三驱动辊的连线能围合形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从第二导辊穿出的线材依次穿入第一驱动辊和第三驱动辊并从第二驱动辊中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由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和第三驱动辊形成三角形状,能提供稳定的输出动力,并且线材依次穿过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和第三驱动辊,通过上下穿插的线材能进一步保持张紧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辊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辊的背面和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相联动,在所述第三驱动辊的上方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第三驱动辊通过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辊和传动轴于竖直板的背面均设置有皮带轮并通过皮带相联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以第三驱动辊为基准与下方的驱动电机联动,并在上方能与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通过皮带相联动,起到了通过第三驱动辊的过渡,使驱动机构的结构配和更加紧密,结构配和程度更高,传动效果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辊设置在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连线的中垂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三驱动辊设置在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连线的中垂线上,起到了整个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并且由第三驱动辊输出的动力能更加平均地分摊到第一驱动辊和第二驱动辊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一导辊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导辊,与所述第四导辊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有一绕线盘,所述绕线盘由第一送丝电机驱动,在所述第二驱动辊的下方设置有与第四导辊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五导辊,所述第五导辊的一侧设置有退线盘,所述退线盘由第二送丝电机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张紧调整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绕线盘和退线盘,并且绕线盘和退线盘均通过送丝电机进行驱动,进而起到线材能在绕线盘当中稳定的输送至张紧调整装置内进行调整张紧,在传输过程当中能自动反馈调节张紧程度,最后通过退线盘自动输出,并且驱动装置设置在绕线盘和退线盘的中央,起到了驱动力的平均分配。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调整辊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磁性件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当配重块上升至上方的第一接近开关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下降或控制送丝电机的转速上升,当配重块下降至下方的第二接近开关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上升或控制送丝电机的转速下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张紧力过大时,即配重块上升高度较高,十分容易导致线材断裂,通过摆杆和调整辊的微调已经不能实现有效调整张紧力,在调整辊下方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当配重块上升第一接近开关的时候,即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下降或者控制送丝电机的转速上升,即能及时起到线材张紧力得到变小,及时有效的避免线材断裂,当张紧力过小时,即配重块下降位置较低,线材运输不稳定,当配重块到达第二接近开关的时候,即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上升或者控制送丝电机的转速下降,即能及时起到线材张紧力变大,起到了在微调的基础上,在较大张紧变动范围发生的同时,能通过传感器的检测来实现调节电机旋转速度进而控制张紧力。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调节线材张力松和紧的涂胶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涂胶设备,包括机柜,在机柜内设置具有上述所述的线材张紧调整装置,在机柜内设置有涂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此张紧装置应用在涂胶设备上,起到了对于在线材涂胶过程当中运行更加平稳,并且在张紧力发生变化的时,能起到自动反馈并及时调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机柜内设置有多组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多组毛刷,毛刷的设置能起到对于在进入到涂胶装置之前进行预先清刷,保证了线材表面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线材张紧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线材张紧调整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涂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竖直板;11、第一导辊;12、第二导辊;13、调整辊;131、摆杆;14、第三导辊;15、第一接近开关;16、第二接近开关;17、隔板;2、调整线;21、配重块;3、驱动装置;31、第一驱动辊;32、第二驱动辊;33、第三驱动辊;4、驱动电机;41、传动轴;42、齿轮;43、皮带轮;44、皮带;5、绕线盘;51、第四导辊;6、退线盘;61、第五导辊;71、72、送丝电机;8、机柜;81、毛刷;82、涂胶装置;9、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线材张紧调整装置,包括一竖直板1,在竖直板1上固设有第一导辊11,第一导辊11竖直上方固设有第二导辊12,竖直板1于第一导辊11和第二导辊12的一侧设置有与竖直板1相枢接的摆杆131,在摆杆131的下端设置有调整辊13,第一导辊11、第二导辊12和调整辊13的连线能围合形成一个三角形,调整辊13设置在第一导辊11和第二导辊12连线的中垂线上。

在调整辊13相对于第一导辊11和第二导辊12一侧设置有第三导辊14,一调整线2(可以为棉线)的一端与调整辊13相连接,另一端置于第三导辊14的下端并设置有配重块21。在第二导辊12竖直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辊31和与第一驱动辊31相平行设置的第二驱动辊32,在第一驱动辊31和第二驱动辊3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驱动辊33,第一驱动辊31、第二驱动辊32和第三驱动辊33的连线能围合形成一个三角形。第三驱动辊33设置在第一驱动辊31和第二驱动辊32连线的中垂线上。

第三驱动辊33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4,第三驱动辊33的背面和驱动电机4的转轴通过皮带44相联动,在第三驱动辊33的上方设置有传动轴41,传动轴41与第三驱动辊33通过齿轮42相啮合,第一驱动辊31、第二驱动辊32和传动轴41于竖直板1的背面均设置有皮带轮43并通过皮带44相联动。以第三驱动辊33为基准与下方的驱动电机4联动,并在上方能与第一驱动辊31和第二驱动辊32通过皮带44相联动,起到了通过第三驱动辊33的过渡,使驱动机构的结构配和更加紧密,结构配和程度更高,传动效果更加稳定。

其中,线材9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从第一导辊11穿入、通过调整辊13并从第二导辊12穿出,从第二导辊12穿出的线材9依次穿入第一驱动辊31和第三驱动辊33并从第二驱动辊32中穿出。

线材9依次穿过第一导辊11、调整辊13和第二导辊12,并且围合成一个三角形,并且设置有调整线2,调整线2的一段与调整辊13相连接,调整线2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21,配重块21起到了保持线材9的张紧力,即在线材9的张紧力出现松动或者过紧之后,调整辊13在摆杆131下的配重块21实现相依的自动向上或者向下的位移,进而控制调整辊13在摆杆131的作用下做左右摆动,实现自动将张紧力进行反馈调节。通过将调整辊13设置在第一导辊11和第二导辊12连线的中垂线上,起到了调整辊13对于线材9的作用力更加平均稳定,避免出现线材9断裂。

第一导辊11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导辊51,与第四导辊51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有一绕线盘5,绕线盘5由送丝电机驱动,在第二驱动辊32的下方设置有与第四导辊51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五导辊61,第五导辊61的一侧设置有退线盘6,退线盘6由送丝电机驱动。绕线盘5中的线材9通过第四导辊51穿入第一导辊11,再经过张紧调整装置以及驱动装置3后,从第二驱动辊32中穿出,进入到第五导辊61,最后由退线盘6进行收集。进而起到线材9能在绕线盘5当中稳定的输送至张紧调整装置内进行调整张紧,在传输过程当中能自动反馈调节张紧程度,最后通过退线盘6自动输出,并且驱动装置3设置在绕线盘5和退线盘6的中央,起到了驱动力的平均分配。

在本实施例当中,在第一导辊11、第二导辊12、第三导辊14、第四导辊51、第五导辊61、第一驱动辊31、第二驱动辊32和第三驱动辊33上均匀分布有多条凹槽,这样可以使张紧装置可以同时通过多条线材9。与此相适配具有多条调整线2,也具有与调整线2相适配数量的配重块21。

调整辊13下方设置有多块隔板17,隔板17内用于配重块2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且在每一块配重块21上设置有所述用于检测磁性件的第一接近开关15和第二接近开关16,配重块21位于第一接近开关15和第二接近开关16之间,在张紧力过大时,即配重块21上升高度较高,十分容易导致线材9断裂,通过摆杆131和调整辊13的微调已经不能实现有效调整张紧力,在调整辊13下方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15和第二接近开关16,当配重块21上升第一接近开关15的时候,即控制驱动电机4的转速下降或者控制送丝电机的转速上升(驱动电机4和送丝电机均为伺服电机),即能及时起到线材9张紧力得到变小,及时有效的避免线材9断裂,当张紧力过小时,即配重块21下降位置较低,线材9运输不稳定,当配重块21到达第二接近开关16的时候,即控制驱动电机4的转速上升或者控制送丝电机的转速下降,即能及时起到线材9张紧力变大,起到了在微调的基础上,在较大张紧变动范围发生的同时,能通过传感器的检测来实现调节电机旋转速度进而控制张紧力。

实施例2:

请参照附图2,一种涂胶设备,特别适用于超滤膜丝的涂胶设备,包括机柜8,在机柜8的内部设置有实施例1中的线材张紧调整装置,在第二导辊12与第一驱动辊31之间设置有多组毛刷81,在第二驱动辊32和第五导辊61之间设置有涂胶装置82。毛刷81的设置能起到对于在进入到涂胶装置82之前进行预先清刷,保证了线材9表面的清洁。此设备在线材9涂胶过程当中运行更加平稳,并且在张紧力发生变化的时,能起到自动反馈并及时调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