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撇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41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撇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撇渣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渣是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常见的东西,通常要对产生的浮渣进行清理。传统的用于进行浮渣清理的撇渣机构不能够根据浮渣量自动灵活调节撇渣板,导致浮渣量大时,撇渣力不足。并且,撇渣板采用金属材质,容易腐蚀,撇渣板与桁架的连接相对较复杂。

另外,用于收集浮渣的集渣斗周边无堰边,撇到集渣斗上方的浮渣容易受到水力的影响跑渣,并且,集渣斗堰边基本与液面齐平,导致集渣斗收集到的浮渣容易流失。

如何提高撇渣机构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和除渣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撇渣装置,能够根据浮渣量自动灵活的调节撇渣板,并且除渣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撇渣装置,设于沉淀池上,所述撇渣装置包括撇渣板、桁架、集渣斗,以及撇渣板调节机构;

所述桁架设于所述沉淀池上方,并与所述撇渣板相连接,所述集渣斗设于所述沉淀池内,并与撇渣板相配合,所述撇渣板调节机构设于所述桁架上,并与撇渣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桁架的长度与沉淀池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桁架两端设有滚轮,所述沉淀池上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第一导轨。

优选地,所述包括集渣箱,以及与所述集渣箱相连接的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所述集渣箱设于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与集渣箱的上端面相连接,相对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三导轨的一端与集渣箱的上端面相连接,相对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集渣箱的上端面高于沉淀池液面,并设有收集浮渣的浮渣入口。

优选地,所述集渣箱、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弯曲形成坡度。

优选地,所述集渣箱、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的两侧设有集渣挡板,所述集渣挡板与撇渣板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撇渣板包括撇渣板本体,以及与所述撇渣板本体相垂直连接、位于撇渣板本体同侧的撇渣挡板。

优选地,所述撇渣板上覆盖橡胶板。

优选地,所述撇渣板调节机构包括电机、连接件,以及支撑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电机相连接,相对端与撇渣板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桁架相连接,相对端与撇渣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撇渣装置,撇渣板调节灵活,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根据浮渣量自动调节深入液面的深度,即使浮渣量大时也能够进行浮渣的清除,有效地提高了除渣效率;所述集渣斗上设有集渣挡板,能够阻止水流对浮渣的冲击,减少浮渣的损失;集渣斗上的导轨具有一定的坡度,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集渣斗高处液面时与撇渣板不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力,提高除渣效率,所述撇渣板和集渣斗采用防腐材质,具有耐腐蚀的优点,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渣斗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沉淀池,2、桁架,21、滚轮,3、集渣斗,31、集渣箱,311、浮渣入口,312、浮渣出口,32、第二导轨,33、第三导轨,34、集渣挡板,4、撇渣板,41、撇渣板本体,411、橡胶板,42、撇渣挡板,5、撇渣板调节机构,51、电机,52、连接件,5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撇渣装置,设于沉淀池1上,所述撇渣装置包括桁架2、集渣斗3、撇渣板4,以及撇渣板调节机构5。

撇渣板4用于对沉淀池1液面上的浮渣进行采集;桁架2设于沉淀池1上方,并与撇渣板4相连接,用于驱动撇渣板4在沉淀池1中滑动,进而对沉淀池1液面上的浮渣进行采集;集渣斗3设于沉淀池1内,并与撇渣板4相配合,用于收集撇渣板4采集的浮渣;撇渣板调节机构5设于桁架2上,并与撇渣板4相连接,用于根据浮渣量自动调节撇渣板4深入沉淀池1液面的高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为圆形,桁架2设于沉淀池1上方,沉淀池1中心处设有旋转支撑杆,旋转支撑杆与桁架相连接,使得桁架2能够进行中心旋转。优选地,桁架2的长度与沉淀池1的直径尺寸相同,并且桁架2两端设有滚轮21,沉淀池1的上端部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第一导轨,使得桁架2能够以沉淀池1的中心为中心进行中心旋转。当然,桁架2的长度还可以与沉淀池1的半径尺寸相同,在其自由端设置滚轮,以沉淀池1的中心为旋转中心进行中心旋转。

如图3所示,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集渣斗3设于沉淀池1内,并且高于液面一定高度,本实施例中,集渣斗3高于液面80~100毫米。通过使集渣斗3高于液面能够防止水流对集渣斗3的冲击,减少浮渣的流失,提高除渣效率。集渣斗3包括集渣箱31,以及与集渣箱31相连接的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集渣箱31设于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之间,第二导轨32的一端与集渣箱31的上端面相连接,相对端为自由端,第三导轨33的一端与集渣箱31的上端面相连接,相对端为自由端。集渣箱31的上端面设有浮渣入口311,底面设有浮渣出口312,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用于为撇渣板4提供运行轨道,使其能够沿着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运动,将浮渣送入至集渣箱31中。

优选地,撇渣板4在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上运行时,为了防止撇渣板4与高出液面一定高度的集渣箱31突然撞击而使收集的浮渣再次流失,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弯曲形成一定的坡度,所述坡度范围为1/8~1/5,使撇渣板4能够缓慢经过集渣箱31的上端面,确保收集的浮渣都能够进入集渣箱31中。

为了使集渣斗3能够最大化的收集浮渣,集渣箱21、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的两侧设有集渣挡板34,集渣挡板34能够阻挡水流的冲击,减少浮渣的流失,同时,集渣挡板34与撇渣板4相配合,能够使得撇渣板采集的浮渣全部进入集渣箱31中。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撇渣板4包括撇渣板本体41,以及与撇渣板本体41相垂直连接、位于撇渣板本体41同侧的撇渣挡板42,撇渣挡板42用于挡住撇渣板4收集的浮渣,防止其在导轨上运动时导致浮渣的流失,最大化的采集浮渣。本实施例中,撇渣板4由不锈钢材质或者碳钢防腐材质制成,具有耐腐蚀的有点。优选地,为了防止撇渣板4能够更好的耐腐蚀,撇渣板本体41上覆盖橡胶板411,橡胶板411一方面能够减少液体对撇渣板4的腐蚀,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撇渣板4与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更加紧密的贴合,防止撇渣板4在第二导轨32和第三导轨33上运动时浮渣从缝隙中流失。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撇渣板调节机构5包括电机51、连接件52,以及支撑件53,连接件52一端与电机51相连接,相对端与撇渣板4相连接,电机51能够根据浮渣量驱动连接件52进一步调节撇渣板4进入液面的高度。

支撑件53的一端与桁架2相连接,相对端与撇渣板4相连接,使得撇渣板4在运行时有一定的刚度,使其能够在浮渣层较厚、浮渣量较大时,撇渣板4不会因为浮渣量大而产生翻起。

优选地,连接件52为钢丝绳,支撑件53为螺纹钢筋。

具体的,当液面浮渣量大时,此时,电机旋转,驱动钢丝绳,进一步将撇渣板下降至相应的高度,进行浮渣采集;在撇渣板不断对液面上的浮渣进行采集后,液面浮渣量会逐渐减少,此时,电机会旋转,带动钢丝绳,进一步将撇渣板抬升至相应的高度,进行浮渣采集;通过不断的进行调整撇渣板深入液面的高度,使得浮渣的都能够被采集,提高撇渣装置的除渣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撇渣装置,撇渣板4能够根据浮渣量自动调节深入液面的深度,调节灵活,即使浮渣量大时也能够进行浮渣的清除;集渣斗3上设有集渣挡渣板,使得进入集渣斗3的浮渣不会因为水流的原因而流失,同时,集渣斗3设有一定坡度的导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集渣斗3高出液面较大时不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力,使浮渣流失。撇渣板4和集渣斗3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者碳钢防腐材质等防腐材质,具有耐腐蚀的优点,进一步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