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3199发布日期:2018-08-14 18:0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雾霾天数的占比越来越大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部门制定出严格的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指标,市场上也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脱硫除尘装置、设备;目前,锅炉系统广泛采用的湿法脱硫险尘装置主要有喷淋塔、旋流板塔、鼓泡塔、文丘里等,也有采用组合塔的形式来进一步提高脱硫的工作效率,如文丘里+旋流板塔组合、喷淋+托盘组合等,但脱硫除尘后的烟气其夹带着含硫水雾排放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采用旋转的钢丝网捕集脱硫除尘后烟气中的水雾,避免了水雾随烟气一同排出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循环水箱、喷淋室、除雾室、进气管、排烟管,所述循环水箱下部一侧设有排污槽,所述排污槽截面为V形,所述排污槽一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和排污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循环水箱一侧设有喷淋室,所述喷淋室一侧设有进气管,循环水箱上部一侧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出水管上设有若干支管,所述支管位于喷淋室内部,所述支管下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位于进气管上部,循环水泵将循环水箱中的喷淋液输送到雾化喷头中,对含硫烟气进行脱硫除尘;所述喷淋室一侧设有除雾室,所述除雾室外部为方形,内部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喷淋室底部一侧与循环水箱贯通,另一侧通过除雾室的出水口与除雾室贯通,喷淋室和除雾室间设有烟道,烟道进气口位于出水口上部,烟道出气口位于除雾室上端;所述除雾室上部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部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若干钢丝网,经喷淋脱硫除尘后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除雾室中,电机带动转轴上的钢丝网转动,一方面产生扰动气流,使烟气沿除雾室内壁作旋转运动,烟气中的水雾被除雾室内壁捕集后落下,另一方面,钢丝网直接与烟气接触而捕集烟气中的水雾,增强了烟气的除雾效果;所述除雾室一侧设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与除雾室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淋室内部设有布气板,所述布气板位于进气管上部,布气板增强了废气在喷淋室分布的均匀性,增大了废气与喷淋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废气的脱硫除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淋室内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位于进气管下部,且填料层位于烟道口的上部,喷头的喷淋液喷洒在填料层上将填料层打湿,而烟气穿过填料层时与填料层中的喷淋液再次接触,增强了废气的脱硫除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有叶片,所述叶片位于钢丝网下部,叶片随转轴一同转动,不仅增强了烟气的除雾效果,而且提高了烟气排放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上部一侧设有烟管除尘装置,所述烟管除尘装置包括内筒、外筒、排水管,所述排烟管上部一侧设有内筒,排烟管上端与内筒上端间隙布置,所述内筒外部一侧设有外筒,内筒下端与外筒底部间隙布置,所述外筒下部一侧设有排水管,净化后的废气从排烟管中进入内筒后经两次折流从外筒流出,废气中的烟尘和水雾在惯性的作用下每经一次折流得到一定的去除,增强了烟气的除尘和除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采用旋转的钢丝网捕集脱硫除尘后烟气中的水雾,避免了水雾随烟气一同排出造成环境污染;

2)喷淋室内部设有布气板,布气板位于进气管上部,布气板增强了废气在喷淋室分布的均匀性,增大了废气与喷淋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废气的脱硫除尘效果;

3)喷淋室内部设有填料层,填料层位于进气管下部,且填料层位于喷淋液上部,喷头的喷淋液喷洒在填料层上将填料层打湿,而烟气穿过填料层时与填料层中的喷淋液再次接触,增强了废气的脱硫除尘效果;

4)转轴上设有叶片,叶片位于钢丝网下部,叶片随转轴一同转动,不仅增强了烟气的除雾效果,而且提高了烟气排放的效率;

5)排烟管上部一侧设有烟管除尘装置,净化后的废气从排烟管中进入内筒后经两次折流从外筒流出,废气中的烟尘和水雾在惯性的作用下每经一次折流得到一定的去除,增强了烟气的除尘和除雾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烟气流向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中A局部放大图;

图中:11-循环水箱,12-排污阀,13-排污管,14-进水管,15-循环水泵,16-出水管,17-支管,18-雾化喷头,19-喷淋室,20-布气板,21-进气管,22-填料层,23-烟道,24-除雾室,25-电机,26-转轴,27-钢丝网,28-叶片,29-出水口,30-排烟管,31-烟管除尘装置,32-排水管,33-外筒,34-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循环水箱11、喷淋室19、除雾室24、进气管21、排烟管30,所述循环水箱11下部一侧设有排污槽12,所述排污槽12截面为V形,所述排污槽12一侧设有排污管13,所述排污管13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和排污管13上均设有阀门;所述循环水箱11一侧设有喷淋室19,所述喷淋室19一侧设有进气管21,循环水箱11上部一侧设有循环水泵15,所述循环水泵15出水管16上设有若干支管17,所述支管17位于喷淋室19内部,所述支管17下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雾化喷头18,所述雾化喷头18位于进气管21上部,循环水泵15将循环水箱11中的喷淋液输送到雾化喷头18中,对含硫烟气进行脱硫除尘;所述喷淋室19一侧设有除雾室24,所述除雾室24外部为方形,内部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喷淋室19底部一侧与循环水箱11贯通,另一侧通过除雾室24的出水口29与除雾室24贯通,喷淋室19和除雾室24间设有烟道23,烟道23进气口位于出水口29上部,烟道23出气口位于除雾室24上端;所述除雾室24上部一侧设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下部一侧设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上设有若干钢丝网27,经喷淋脱硫除尘后的烟气通过烟道23进入除雾室24中,电机25带动转轴26上的钢丝网27转动,一方面产生扰动气流,使烟气沿除雾室24内壁作旋转运动,烟气中的水雾被除雾室24内壁捕集后落下,另一方面,钢丝网27直接与烟气接触而捕集烟气中的水雾,增强了烟气的除雾效果;所述除雾室24一侧设有排烟管30,所述排烟管30与除雾室24下端连接。

所述喷淋室19内部设有布气板20,所述布气板20位于进气管21上部,布气板20增强了废气在喷淋室19分布的均匀性,增大了废气与喷淋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废气的脱硫除尘效果。

所述喷淋室19内部设有填料层22,所述填料层22位于进气管21下部,且填料层22位于烟道口的上部,喷头的喷淋液喷洒在填料层22上将填料层22打湿,而烟气穿过填料层22时与填料层22中的喷淋液再次接触,增强了废气的脱硫除尘效果。

所述转轴26上设有叶片28,所述叶片28位于钢丝网27下部,叶片28随转轴26一同转动,不仅增强了烟气的除雾效果,而且提高了烟气排放的效率。

所述排烟管30上部一侧设有烟管除尘装置31,所述烟管除尘装置31包括内筒33、外筒34、排水管32,所述排烟管30上部一侧设有内筒33,排烟管30上端与内筒33上端间隙布置,所述内筒33外部一侧设有外筒34,内筒33下端与外筒34底部间隙布置,所述外筒34下部一侧设有排水管32,净化后的废气从排烟管30中进入内筒33后经两次折流从外筒34流出,废气中的烟尘和水雾在惯性的作用下每经一次折流得到一定的去除,增强了烟气的除尘和除雾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