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7244发布日期:2019-04-09 20:4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重整是化工行业中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催化重整工艺以石脑油为原料,经过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不仅可以提高汽油辛烷值,也可以制备低分子芳烃,为不同化工生产过程提供芳烃原料,同时催化重整的副产物氢气可以作为加氢过程的原料。[解娅男.石脑油催化重整装置的仿真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4.]随着石油深加工的发展,加氢裂化和各类油品精制等工艺过程对氢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催化重整不仅仅是提高汽油标号的工艺过程,同时对提高整个炼油厂的油品质量和收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反应物中的硫会使催化剂失活,原料油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硫醇、硫醚、噻盼等。脱杂质反应中,速度最快的是脱硫反应,其中硫醇、硫醚清除速度较快,噻吩最难清除,脱硫反应整体表现为弱放热反应。

而采用了核壳结构的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硫性,分子筛膜的疏水性是影响其催化和分离性能的重要参数,不同疏水性的分子筛具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吸附性能。例如,同样具有mfi结构,非疏水性的silicalite-1分子筛膜可用于醇水分离,而亲水性的zsm-5分子筛膜不具备选择性透醇能力[董洪峰,无模板剂合成mfi型分子筛膜及性能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6-01.];疏水改性后的介孔mcm-41可作为废水中vocs有选择性吸附的高效吸附剂[zhaoxs,lixb,zhuyc,etal.identificationofupregulatedgenesinthethymusof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byc-dna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j].bloodpressure.1998,7:316-323.]。由此可以推断,分子筛壳层的亲水性(或疏水性)对于不同极性的毒物、反应物和产物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吸附和渗透效果,在壳层孔道内的渗透和扩散速率都会受到壳层疏水性的影响,从而影响核-壳催化剂抗中毒性能和催化性能。基于反应物、产物和毒物的分子极性差异,调控壳层材料的疏水性来实现核-壳催化剂对小分子毒物进行阻隔是可行的。当壳层疏水性与毒物分子有差异时,产生的互相排斥作用导致壳层的有效扩散孔径减小,此时采用“当量孔径”来计算扩散系数,而当量孔径的大小与壳层疏水性大小有关。因此,合理利用分子筛壳层的孔道特性,同时改变壳层表面的疏水性(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望进一步提高分子筛壳层的选择性,扩展核-壳催化剂的抗中毒应用范围,并提高其催化性能。

在目前的报道中,分子筛疏水性调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分子筛的硅铝比调控;

对于硅铝结构的分子筛而言,材料疏水性能与sio2/al2o3(即硅铝比)直接相关。al3+点位对疏水性分子的吸附至关重要[marchesel,chenjs,wrightpa,etal.formationofhydroniumatthebroenstedsiteinsapo-34catalysts[j].j.phys.chem.,19938109-8112.]。一般而言,疏水性分子与阳离子作用强于中性或阴离子,si-o是共价键,al-o含40%的共价键和60%的离子键。此外,在分子筛骨架结构中,由于铝原子是正三价的,所以alo4四面体中有一个氧原子的价电子没有得到中和,导致整个alo4四面体带有一个负电荷,因此在沸石骨架的空隙中必然存在补偿电荷阳离子,即为bronsted酸点位,这些阳离子就成为疏水性点,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在分子筛中,硅铝比值越大,疏水性越强。选择不同的铝源也可进行进行疏水性调控,不同阴离子与al3+之间的结合强度主要影响al3+在分子筛骨架形成时所排布的位置,从而影响其疏水性位的产生。因此,分子筛的硅铝比调控可在合成过程中控制,还可以通过合成后脱铝改性实现调控,不仅进一步调控硅铝比,而且可调整分子筛表面硅羟基的种类和数量,实现疏水性的调控。

2.分子筛表面修饰和改性;

分子筛膜合成后,可通过调控分子筛表面的硅羟基(si-oh)数量来调节分子筛膜的疏水性,如采用h2o2进行液相氧化方法脱除模板剂,制得的膜在分子筛孔及晶间孔内含有大量硅羟基,这些硅羟基只允许疏水性分子扩散通过膜[masudat,otanis,tsujit,etal,preparationofhydrophilicandacid-proofsilicalite-1zeolitemembraneanditsapplicationtoselectiveseparationofwaterfromwatersolutionsofconcentratedaceticacidbypervaporation[j].sep.sci.techno.,2003,32:181~189.]。或者加入弱碱,如na2co3和低浓度的naoh同样能达到脱硅提高亲水性的目的,而不改变分子筛的结构。

分子筛膜还可以用硅羟基与有机物分子通过硅氧键键合,从而连接在分子筛表面或孔道中,即在表面接枝有机官能团。常见的有有机硅烷偶连剂改性和表面活性剂改性。如可以用不同硅烷化试剂(如氯硅烷、烷氧基硅烷和硅胺)与分子筛表面的硅羟基反应而在表面接枝有机官能团,或表面嫁接金属茂合物,主要通过利用表面硅羟基与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共价结构来实现。对于微孔分子筛膜,这种改性只发生在分子筛外表面,修饰分子大于孔道尺寸而不能进入分子筛孔道,只改善壳层外表面的疏水性[niuh,caiy.preparationofoctadecylandaminomixedgroupmodifiedtitanatenanotubesanditsefficientadsorptiontoseveralionicorionizableorganicanalytes[j].anal.chem.,2009,81:9913-9920.]。对于介孔分子筛膜,改性后得到的有机-无机介孔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介孔分子筛孔大小可进行精确控制,同时孔道被赋予一定的疏水性。

表面活性剂也可对壳层表面进行疏水性改性。表面活性剂种类繁多(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及两性),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改性。这种改性方法制备简单,且能明显的提高材料的疏水化特性,但作为复合催化材料,改性后壳层疏水性对催化环境比较敏感。

3.分子筛结构引入杂原子。

在分子筛合成时直接引入杂原子,是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直接将金属离子或金属有机物前躯体加入到分子筛反应胶液中去,金属原子同晶取代分子筛骨架中的硅原子,使分子筛具备不同的疏水性。引入的杂原子主要以主族金属、过渡金属、镧系杂原子。分子筛可以通过浸渍,离子交换的方法将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无机酸、杂多酸等负载到分子筛上,使其呈现不同强度的疏水性,以达到不同的分离目的。

介孔核壳催化剂的优势在于其相对微孔核壳催化剂而言,更大的介孔对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影响较小,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较小,同时可以适用于较大反应分子的应用。但同样较大的介孔会较大幅度增加了毒物分子在壳层的扩散速率,降低了核壳催化剂的抗中毒性能。因此,本发明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用一种可调节核壳催化剂介孔壳层表面疏水性强弱的方法,实现提高其抗中毒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介孔壳层疏水性的技术,疏水性调节能够明显提高核壳结构的抗中毒性,并且解决疏水性调节过程不影响核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修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的可调节疏水改性

(1)、取合成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1~5克,平均壳层厚度为9~11μm;

(2)、配制40ml摩尔浓度为0.1~0.5%的氨水溶液,然后放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在室温下浸渍1~3小时后取出,在20~60℃的烘箱内烘干8~10小时;

(3)、配制摩尔浓度为0.1~2%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30ml,放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放入锥形瓶中,保持10-50秒将溶液倒出,将处理后的ni/al2o3-msu-1催化剂取出,并控干液体;

(4)、在聚四氟乙烯釜中放入去20ml离子水,然后在液面上放置聚四氟乙烯孔板支架,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放置于支架上,密封聚四氟乙烯釜外的不锈钢套,然后放置于100~150℃的烘箱内,合成12~48小时,合成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催化剂固体;

(5)、步骤(4)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固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或冲洗三次,并放置在20~60℃的烘箱内烘干2~5小时,然后将其置于马弗炉中,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650℃,灼烧6-12小时后,以1~5℃/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获得可调节疏水改性的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

第二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调节

调节方法为:在第一步的步骤(3)中,通过调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的浓度,来改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介孔msu-1孔道及外表面的丰度和分布,通过提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提高msu-1壳层的疏水性;但过高的浓度会导致其渗透进核心催化剂区域,会进一步影响核心区的催化活性,因此要适当调节。

进一步地,第二步中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调节由以下调节方法替代,调节方法为:将第一步中步骤(5)得到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重复步骤3、4、5若干次;重复次数越多,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msu-1壳层表面分布越均匀,msu-1壳层表面疏水性越强;但是如果重复次数过多,会导致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msu-1壳层孔道内产生堆积堵孔现象,会大幅度降低msu-1壳层的渗透率,进而影响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因此重复改性的步骤要适当;调节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方法是调节改性次数,通过多次表面改性,减少改性过程中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msu-1壳层表面分布不均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介孔壳层疏水性的技术,疏水性调节能够明显提高核壳结构的抗中毒性,并且解决疏水性调节过程不影响核心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介孔核-壳催化剂ni/al2o3-msu-1的分子筛壳层具有介孔孔道,对毒物分子的分子尺寸筛分性能较差。本发明在此基础上,要扩展其抗中毒的能力,一方面要用壳层疏水性对小分子毒物进行抗中毒,另一方面要考虑壳层疏水性抗中毒的同时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本发明基于ni/al2o3-msu-1的基础上,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调节其疏水性能和抗中毒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对小分子毒物的阻隔作用示意图;

图2是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疏水改性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修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的可调节疏水改性

(1)、取合成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1克,平均壳层厚度为9μm;

(2)、配制40ml摩尔浓度为0.1%的氨水溶液,然后放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在室温下浸渍1小时后取出,在20℃的烘箱内烘干8小时;

(3)、配制摩尔浓度为0.1%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30ml,放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放入锥形瓶中,保持10秒将溶液倒出,将处理后的ni/al2o3-msu-1催化剂取出,并控干液体;

(4)、在聚四氟乙烯釜中放入去20ml离子水,然后在液面上放置聚四氟乙烯孔板支架,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放置于支架上,密封聚四氟乙烯釜外的不锈钢套,然后放置于100℃的烘箱内,合成12小时,合成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催化剂固体;

(5)、步骤(4)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固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或冲洗三次,并放置在20℃的烘箱内烘干2小时,然后将其置于马弗炉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灼烧6小时后,以1℃/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获得可调节疏水改性的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

第二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调节

调节方法为:在第一步的步骤(3)中,通过调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的浓度,来改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介孔msu-1孔道及外表面的丰度和分布,通过提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提高msu-1壳层的疏水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的可调节疏水改性

(1)、取合成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3克,平均壳层厚度为10μm;

(2)、配制40ml摩尔浓度为0.3%的氨水溶液,然后放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在室温下浸渍2小时后取出,在40℃的烘箱内烘干9小时;

(3)、配制摩尔浓度为1%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30ml,放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放入锥形瓶中,保持30秒将溶液倒出,将处理后的ni/al2o3-msu-1催化剂取出,并控干液体;

(4)、在聚四氟乙烯釜中放入去20ml离子水,然后在液面上放置聚四氟乙烯孔板支架,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放置于支架上,密封聚四氟乙烯釜外的不锈钢套,然后放置于125℃的烘箱内,合成30小时,合成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催化剂固体;

(5)、步骤(4)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固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或冲洗三次,并放置在40℃的烘箱内烘干3.5小时,然后将其置于马弗炉中,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灼烧9小时后,以3℃/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获得可调节疏水改性的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

第二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调节

调节方法为:在第一步的步骤(3)中,通过调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的浓度,来改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介孔msu-1孔道及外表面的丰度和分布,通过提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提高msu-1壳层的疏水性;但过高的浓度会导致其渗透进核心催化剂区域,会进一步影响核心区的催化活性,因此要适当调节。

实施例三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调节介孔核-壳催化剂壳层疏水性的表面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的可调节疏水改性

(1)、取合成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5克,平均壳层厚度为11μm;

(2)、配制40ml摩尔浓度为0.5%的氨水溶液,然后放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在室温下浸渍3小时后取出,在60℃的烘箱内烘干10小时;

(3)、配制摩尔浓度为2%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30ml,放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放入锥形瓶中,保持50秒将溶液倒出,将处理后的ni/al2o3-msu-1催化剂取出,并控干液体;

(4)、在聚四氟乙烯釜中放入去20ml离子水,然后在液面上放置聚四氟乙烯孔板支架,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放置于支架上,密封聚四氟乙烯釜外的不锈钢套,然后放置于150℃的烘箱内,合成48小时,合成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催化剂固体;

(5)、步骤(4)得到的ni/al2o3-msu-1催化剂固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浸泡或冲洗三次,并放置在60℃的烘箱内烘干5小时,然后将其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0℃,灼烧12小时后,以5℃/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获得可调节疏水改性的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

第二步、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调节

调节方法为:在第一步的步骤(3)中,通过调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的浓度,来改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介孔msu-1孔道及外表面的丰度和分布,通过提高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提高msu-1壳层的疏水性。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一至三的第二步中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调节由以下调节方法替代,调节方法为:将第一步中步骤(5)得到ni/al2o3-msu-1介孔核壳催化剂,重复步骤3、4、5若干次;重复次数越多,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msu-1壳层表面分布越均匀,msu-1壳层表面疏水性越强;但是如果重复次数过多,会导致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msu-1壳层孔道内产生堆积堵孔现象,会大幅度降低msu-1壳层的渗透率,进而影响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因此重复改性的步骤要适当;调节ni/al2o3-msu-1核-壳催化剂疏水性的方法是调节改性次数,通过多次表面改性,减少改性过程中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msu-1壳层表面分布不均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