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曲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61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擎的曲轴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引擎的曲轴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引擎的曲轴箱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提升引擎输出的功
率及提升车辆空间使用自由度的曲轴箱结构。背景技术
摩托车引擎的润滑系统l,如图1所示,该润滑系统1基本上是由相连通的机油箱 10、机油泵11、以及输送管路12所构成,借由机油泵11的抽送机油箱10内,不断经由输送 管路12流至引擎E适当处如摇臂E3、曲轴2、活塞E1以及汽缸E2内壁间,以润滑引擎E,最 后机油将再被回收至机油箱10内,如此重复循环使用,以达润滑引擎E的目的。 其中,为减少活塞E1于引擎E的汽缸E2作往复运动时产生阻抗,进而影响到引擎 E的功率输出及机油温度的提高,因此业者于引擎E的曲轴箱E4外设置机油箱IO,请参阅 图2所示,借由机油泵11来抽送机油,以润滑整体引擎E ;借此可避免于曲轴箱E4内积蓄 机油,以免运转中曲轴的配重块(图式中未绘出)撞击积蓄的机油而产生机油温度升高及 大量气化的缺失;但,现有上述机油箱10的配置仍无法有效的避免,活塞E1于引擎E的汽 缸E2下行时的阻抗,因此仍会影响到引擎E的功率输出。 现有引擎E借由上述的机油箱10及曲轴箱E4的配置,虽然可以免于曲轴箱E4内 积蓄机油,但将上述机油箱10设置于曲轴箱E4之外,对于小型的摩托车而言,造成了车辆 空间使用上的极度困难。 有鉴于现有引擎E借由上述的机油箱10及曲轴箱E4的配置缺失,所以,要如何开 发出引擎E的曲轴箱E4的构造,一方面可以积存机油、来令摩托车空间使用自由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又能避免活塞E1于引擎E的汽缸E2作复运动下行时阻抗的产生,以及避免影响 到引擎E的功率输出与避免机油温度提高的缺失产生,实为目前车辆制造业者所亟待解决 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曲轴箱结构,该引擎是于汽缸本体的 一端设置有曲轴箱,该汽缸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汽缸头,该汽缸本体内设有一活塞,该活塞借 由一连杆与曲轴箱内的曲轴相连接;该曲轴箱至少具有一右曲轴箱及一左曲轴箱,右曲轴 箱设有一右曲轴箱盖,该左曲轴箱上设有左曲轴箱盖,该曲轴箱内至少设有一机油泵,其主 要在于曲轴箱的支承壁上凸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上设有单向阀,借由该分隔壁可将曲 轴箱至少界定出第一及第二容室,并借由单向阀使第一容室的气体可以单向的连通第二容 室,以及借由该机油泵抽取第一容室的机油,来令第一容室形成一不积存机油的干式容室, 借此供曲轴的配重块及平衡装置容置的第一容室内并无积存机油,使供曲轴的配重块及平 衡装置容置的第一容室内并无积存机油,因此当引擎运作活塞下行时,可避免阻抗的产生, 进而可提升引擎输出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的曲轴箱结构,该引擎是于汽缸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该汽缸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汽缸头,该汽缸本体内设有一活塞,该活塞借 由一连杆与曲轴箱内的曲轴相连接;该曲轴箱至少具有一右曲轴箱及一左曲轴箱,右曲轴 箱设有一右曲轴箱盖,该左曲轴箱上设有左曲轴箱盖,该曲轴箱内至少设有一机油泵,其主 要在于曲轴箱的支承壁上凸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上设有单向阀,借由该分隔壁可将曲 轴箱至少界定出第一及第二容室,并借由单向阀使第一容室的气体可以单向的连通第二容 室,以及借由该机油泵抽取第一容室的机油,来令第一容室形成一不积存机油的干式容室, 借此可将引擎润滑用的机油积存于第二容室内,进而可提升车辆空间使用的自由度。


图l是引擎润滑 图2是现有机油 图3是本实用新 图4是本实用新 图5是本实用新 图6是本实用新 图7是图6的另 1润滑系统
2曲轴 E引擎
3引擎
4汽缸本体
5曲轴箱
6曲轴
7减速齿轮组
示意图。
箱与曲轴箱的配置示意图。
型的引擎剖视示意图。
型的曲轴箱剖视示意图。
型的机油泵配置示意图。
型的机油油气通路示意图。
一实施例。
IO机油箱 ll机油泵
12输送管路
El活塞 E3摇臂
41汽缸头 42汽缸头盖 421迷宫机构 4211排气口 43活塞 44连杆 45凸轮轴
51右曲轴箱 512支承壁 5122流道 52左曲轴箱 522支承壁 524通孔 53分隔壁 54单向阀
6a配重块
71发电机
E2汽缸 E4曲轴箱
511右曲轴箱盖 5121承座孔
521左曲轴箱盖 523流孔
61平衡装置[0038] 8机油泵驱动轴[0040] Rl第一容室
72尚合器
81第一机油泵
R2第二容室
82第二机油泵 R3第三容室 R4第四容室[0042] W机油油气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0044] 首先,请先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引擎3主要于汽缸本体4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5,该汽缸本体4的另一端设有汽缸头41。 该汽缸本体4内设有一活塞43,该活塞43借由一连杆44与曲轴箱5内的曲轴6相连接。 该曲轴箱5至少具有一右曲轴箱51及一左曲轴箱52 : 请配合图3、4参阅,右曲轴箱51设有一右曲轴箱盖511,该左曲轴箱52设有一左曲轴箱盖521 ;由于右曲轴箱51与左曲轴箱52对应面是成相对应状,是以有关曲轴箱5的基本构造仅以右曲轴箱51来说明,如图3所示、该右曲轴箱51的支承壁512上设有数个承座孔5121,该承座孔5121可供曲轴6及减速齿轮组7等构件承座,另该支承壁512于曲轴6与减速齿轮组7之间凸设一分隔壁53 (于实施时该分隔壁53可以由左右曲轴箱51、52的支承壁512、522相对凸设而成,或由任一边支承壁凸设而成),该分隔壁53上至少设有一个单向阀54,借由该分隔壁53可将右曲轴箱51至少界定出二容室R1、R2,分别为可供曲轴6的配重块6a及平衡装置61容置的第一容室Rl,以及供减速齿轮组7容置的第二容室R2,该第一容室Rl是借由该单向阀54来与第二容室R2连通,借由该单向阀54可限制该第二容室R2的气体无法流向第一容室Rl,而该第一容室Rl的机油油气,则可借由该单向阀54流入第二容室R2内;并借由机油泵82来抽取第一容室R1的机油,借此来令该第一容室R1可形成不存积机油的干式容室,而润滑整体引擎3用的机油,则大部分积存于第二容室R2内,因此该第二容室R2为有积存机油的湿式状态的容室。 另请配合图4、5参阅,该右曲轴箱51借由右曲轴箱盖511与右曲轴箱51的支承壁512可界定出一第三容室R3,该第三容室R3可供发电机71或离合器72等机件容置(图示中是以离合器72示出),该第三容室R3借由一流道5122来与第二容室R2相连通,借此该第三容室R3所积存的机油可以自由的流至第二容室R2内,因该第三容室R3与第二容室R2相连通,而亦是为积存有机油的湿式容室;而该左曲轴箱52借由左曲轴箱盖521与左曲轴箱52的支承壁522可界定出一第四容室R4,该第四容室R4可供发电机71或离合器72等机件容置(图示中是以发电机71示出),该第四容室R4借由一通孔524与第二容室R2连通,借此该第四容室R4所积存的机油可以自由的流至第二容室R2内,因该第四容室R4与第二容室R2相连通,而亦为积存有机油的湿式容室。 次请参阅图5所示,于曲轴6及减速齿轮组7之间,且位于曲轴6的下方设有一机油泵驱动轴8,该机油泵驱动轴8横跨过曲轴6的配重块6a,且与曲轴6成平行设置;于该机油泵驱动轴8的二侧分别设有第一机油泵81及第二机油泵82,该第一机油泵81及第二机油泵82即是借由一机油泵驱动轴8所驱动来抽取机油,借此该第一机油泵81及第二机油泵82恰可位于曲轴6的配重块6a的二侧,亦即该第一机油泵81是可被设置于第三容室R3内,该第二机油泵82是可被设置于第四容室R4内;由于该第三容室R3积存有机油,因此整体引擎3所需要的润滑机油即可借由第一机油泵81抽送至整体引擎3需润滑处,因此该第一机油泵81是以一正压机油泵来实施;该第二机油泵82是位于第四容室R4内,该第二机油泵82是借由流孔523与第一容室Rl连通,并借此来抽取回流至第一容室Rl的机油,因此为确保第一容室Rl的干式容室形态,所以该第二机油泵82抽取机油量(即机油抽取的循环量)必需大于第一机油泵81,因此该第二机油泵82可以以一负压机油泵实施,以能确保第一容室Rl的干式容室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请配合图3、4、5、6参阅,当引擎3在运转时,该曲轴6会被活塞43驱动而转动,曲轴6则可带动减速齿轮组7运作,借此来令车辆行进。另整体引擎3所需的润滑机油则是借由第一机油泵81自第三容室R3中抽取,再借由润滑油路(图示中未绘出)送至引擎3需润滑处,如凸轮轴45、曲轴6、活塞43以及汽缸本体4内壁间,而润滑过后的机油,再回到第二容室R2内积存,借此得以令引擎3可以正常的运作;当引擎3运作后所产生的机油油气可借由机油油气通路W排至汽缸头盖42上,并借由汽缸头盖42上的迷宫机构421将该机油油气中的机油部分借由机油油气通路W予以回收至第二容室R2内,另一部分则由汽缸头盖421上排气口 4211排放于大气中;有关于此部分,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如图7所示,可以于机油油气通路W上设一管路来另接一迷宫机构421,借此同样的可回收机油油气中的机油。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该分隔壁53可将曲轴箱5至少界定出二容室R1、R2,分别为可供曲轴6的配重块6a及平衡装置61容置的第一容室Rl,以及供减速齿轮组7容置的第二容室R2,且该第一容室Rl是借由一单向阀54来与第二容室R2单向的连通,另借由第二机油泵82来抽取回流至第一容室R1的机油;借此,可将引擎3润滑用的机油积存于第二容室R2内,来令第一容室Rl可形成一不积存机油的干式容室,由于供曲轴6的配重块6a及平衡装置61容置的第一容室Rl内并无积存机油,因此当引擎3运作活塞43下行时可减少阻抗的产生,进而提升引擎3的输出功率。因此当活塞43下行时所造成的第一容室Rl内机油油气的膨胀压力,恰可借由该单向阀54的设置,来将该油气压力排泄到第二容室R2内,借此可令活塞43于汽缸本体41内的往复运动更为顺畅,更可提升引擎3的输出功率。[0052]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借由该分隔壁53可将曲轴箱5至少界定出二容室Rl、 R2,分别为可供曲轴6的配重块6a及平衡装置61容置的第一容室Rl,以及供减速齿轮组7容置的第二容室R2,借此可将引擎3润滑用的机油积存于第二容室R2内,因此无须另设一机油箱来积存机油,借此可以提升车辆的空间使用自由度,同时可避免机油温度的提高。[0053] 再者,本实用新型借由于曲轴6及减速齿轮组7之间,且位于曲轴6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机油泵81及第二机油泵82,该第一机油泵81是设置于第三容室R3内,该第二机油泵82是设置于第四容室R4内,借此引擎3所需的润滑机油由第一机油泵81自第三容室R3内抽取,而于第四容室R4设有第二机油泵82,借由该第二机油泵82来将第一容室Rl回流的机油抽送至第二容室R2或其他引擎3需润滑处,以确保第一容室Rl为不积存机油的干式容室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确实能改善习用的缺失,而能达成所诉求的目的与功效。
权利要求一种引擎的曲轴箱结构,该引擎是于汽缸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该汽缸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汽缸头,该汽缸本体内设有一活塞,该活塞借由一连杆与曲轴箱内的曲轴相连接;该曲轴箱至少具有一右曲轴箱及一左曲轴箱,右曲轴箱设有一右曲轴箱盖,该左曲轴箱上设有左曲轴箱盖,该曲轴箱内至少设有一机油泵;其特征在于该曲轴箱的支承壁上凸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上设有单向阀,借由该分隔壁将曲轴箱至少界定出第一及第二容室,借由单向阀使第一容室的气体能够单向的通向第二容室,以及借由该机油泵抽取回流至第一容室的机油,借此来令第一容室形成一不积存机油的干式容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室为积存机油的湿 式容室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右曲轴箱与右曲轴箱盖能 够界定出一第三容室。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左曲轴箱与左曲轴箱盖能 够界定出一第四容室。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与第二容室借由流道 相连通,亦为一积存机油的湿式容室。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与第二容室借由通孔 相连通,亦为一积存机油的湿式容室。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室容置有曲轴的配 重块及平衡装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室容置有减速齿轮组。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油泵包括有第一机油泵 及第二机油泵。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曲轴下方设有机油泵驱动轴。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油泵驱动轴是横跨曲 轴的配重块,并与曲轴平行。
12.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油泵及第二 机油泵是被机油泵驱动轴所驱动。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油泵及第二机油泵 恰是位于曲轴的配重块的二侧。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油泵借由一流孔与 第一容室相通。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油泵是位于第三容室。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油泵是位于第四容室。
17.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机油泵为一正压机油泵。
18.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油泵为一负压机油泵。
19.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油泵的机油抽取量 大于第一机油泵。
2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引擎具有油气回收的迷宫 机构。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引擎的曲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迷宫机构外接于机油油气通路上。
专利摘要一种引擎的曲轴箱结构,该引擎于汽缸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另一端设有汽缸头,该汽缸本体内设有一活塞,该活塞借由一连杆与曲轴箱内的曲轴相连接;该曲轴箱具有右曲轴箱及左曲轴箱,右曲轴箱设有右曲轴箱盖,该左曲轴箱上设有左曲轴箱盖,该曲轴箱内设有机油泵,曲轴箱的支承壁上凸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上设有单向阀,借由该分隔壁可将曲轴箱至少界定出第一及第二容室,借由单向阀使第一容室的气体单向的连通第二容室,以及借由该机油泵抽取第一容室的机油,来令第一容室形成一不积存机油的干式容室,借此供曲轴的配重块及平衡装置容置的第一容室内并无积存机油,因此当引擎运作活塞下行时可减少阻抗的产生,进而提升引擎输出的功率。
文档编号F01M13/04GK201526386SQ20092021911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
发明者刘承恩, 李俊贤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