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497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气滤清器由上盖、下盖、滤芯组成。其滤芯在空气滤清器腔室中只是 在滤芯内侧设有环形限位壁而外侧没有限位壁,滤芯膨胀后无法约束,容易导致滤芯的组 织结构密度变稀,无法保证滤清效果;同时,滤芯是一个中央为凹形的半封闭体,较浪费材 料。现有技术中空气滤清器的废气导流槽上需要焊接废气导流盖板,既多工序又需较多材 料。上盖和下盖的扣合结构中,挂扣只是在空气滤清器上盖壁上突出的一块凸缘,挂扣与壁 面是一体的所以杠杆比小,装配拆装时比较费力;同时由于挂扣外围没有防护装置,挂扣容 易被外力撞击开并导致上盖脱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材料的空气滤清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盖、下盖、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为中空的环形滤芯;所述下盖上设有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 上留有通气缺口,滤芯卡放在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之间;所述下盖上另设进气口和出气口 ; 所述下盖与上盖、滤芯在滤芯的内外侧分别形成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 经过外腔室进入滤芯过滤,再进入内腔室并从出气口排出。滤芯采用中空环形状,可节省滤 材;滤芯被卡放在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之间构成的相应限位环槽内,能保证滤芯在上下盖 形成的腔室中位置不移动、膨胀后不走形不影响过滤效果。上述空气滤清器下盖上在出气口一侧还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封闭端底部设 有废气管穿过所述下盖底部;所述上盖的内顶面对应所述导流槽设有导流槽盖板;上盖与 下盖闭合后,所述导流槽盖板相应盖住所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废气管与所述下盖一体成 型;所述定位壁、限流板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型。这样的设计,使现有技术中需要单独焊接的 导流盖板被一体设计制造在上盖上,减少了焊接工序、节省了盖板材料。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卡放滤芯的所述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上的通气道,为 壁上所预留的缺口,当然也可以是预留的很多小孔,目的是让未净化的空气先穿过限位外 壁,进入滤芯,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再穿过限位内壁,进入内腔室通过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数量为一个以上,可设在所述外腔室中下盖上的任何位置。 可根据进气量的大小在设置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进气口,设计上较为灵活。上述空气滤清器,在所述上盖的上结合面内侧,一端设有上盖卡,另一端设有U形 弹性搭扣,弹性搭扣的可按压一侧的中段部设有搭扣凸台;所述下盖下结合面内侧,对应上 盖卡设置卡槽,对应弹性搭扣设置搭扣槽,上盖与下盖闭合时,上盖卡插入卡槽,将弹性搭 扣按压、其搭扣凸台卡入搭扣槽内。由于搭扣的操作端为U形可按压一侧,其杠杆比在,搭扣扣合及解扣较省力也更容易,安装拆卸空气滤清器上盖会更方便。为了防止搭扣被外力撞击而解扣从而使空气滤清器上盖的脱落,所述下盖上在搭 扣槽的外侧设有一底部向外凸出的U形竖壁搭扣保护壁,搭扣保护壁的底面与下盖的基面 一致,其高度与弹性搭扣卡合后的高度基本一致。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简化结构、增强可靠性、节省工序、节省材料、安装拆卸方便等 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空气滤清器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图1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为上盖,2为下盖,3为滤芯,11为导流槽盖板,13为上盖卡,14为弹性搭 扣,21为进气口,22为内腔室,23为外腔室,M为出气口,25为导流槽,26为卡槽,27为搭扣 槽,28为搭扣保护壁,29为搭扣凸台,201为通气道,31为限位内壁,32为限位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给出的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上盖1、下盖2、滤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滤 芯3为中空的环形滤芯;所述下盖2上设有限位内壁31和限位外壁32,限位内壁31和限位 外壁32上留有通气道201,滤芯3卡放在限位内壁31和限位外壁32之间;所述下盖2上 另设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M ;所述下盖2与上盖1、滤芯3在滤芯的内外侧分别形成内腔室 22和外腔室23 ;所述进气口 21进入的空气经过外腔室22进入滤芯3过滤,再进入内腔室 22并从出气口 M排出。参见图1 3,所述下盖2上在出气口 M —侧设有导流槽25,所述导流槽25的封 闭端底部设有废气管26穿过所述下盖2底部;所述上盖1的内顶面对应所述导流槽25设 有导流槽盖板11 ;上盖1与下盖2闭合后,所述导流槽盖板11相应盖住所述导流槽25。如图1 3所示,所述导流槽25、废气管沈与所述下盖2 —体成型;所述导流槽 盖板11与所述上盖1 一体成型。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内壁31和限位外壁32上的通气道201为壁上留出的缺口。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口 21数量优选为五个(其中两个稍大),形状为圆孔,包括 21、21a、21b、21c (另一个图上未标出),分别设在所述外腔室23中下盖2的四个角上。如图1 4所示,所述上盖1的上结合面内侧,一端还设有上盖卡13,另一端设有 U形弹性搭扣14,弹性搭扣14的可按压一侧的中段部设有搭扣凸台四;所述下盖2下结合 面内侧,对应上盖卡13设置卡槽沈,对应弹性搭扣14设置搭扣槽27,上盖1与下盖2闭合 时,上盖卡13插入卡槽沈,将弹性搭扣14按压、其搭扣凸台四卡入搭扣槽27内。如图1 2所示,所述下盖2上在搭扣槽27的外侧设有一底部向外凸出的U形竖 壁搭扣保护壁观,搭扣保护壁观的底面与下盖2的基面一致,其高度与弹性搭扣14卡合后 的高度基本一致。
4[0024] 如图2所示,安装时,先将滤芯3卡入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之间,再将上盖1上的 上盖卡13对应插入下盖2中的相应卡槽沈,按压弹性搭扣14至弹性搭扣被卡在下盖2上 的搭扣槽27内。拆卸时,手指放入下盖2的搭扣保护壁的U形孔内,按压并提起弹性搭扣 14使之解扣,再将上盖1从卡槽沈中取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盖(1)、下盖O)、滤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3)为中 空的环形滤芯;所述下盖⑵上设有限位内壁(31)和限位外壁(32),限位内壁(31)和限 位外壁(32)上留有通气道001),滤芯(3)卡放在限位内壁(31)和限位外壁(32)之间; 所述下盖( 上另设进气口 和出气口 04);所述下盖( 与上盖(1)、滤芯C3)在滤 芯的内外侧分别形成内腔室0 和外腔室;所述进气口 进入的空气经过外腔室 (22)进入滤芯(3)过滤,再进入内腔室02)并从出气口 04)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 上在出气口04) — 侧设有导流槽(25),所述导流槽0 的封闭端底部设有废气管06)穿过所述下盖(2)底 部;所述上盖⑴的内顶面对应所述导流槽05)设有导流槽盖板(11);上盖⑴与下盖 (2)闭合后,所述导流槽盖板(11)相应盖住所述导流槽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25)、废气管06)与所 述下盖( 一体成型;所述导流槽盖板(11)与所述上盖(1) 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内壁(31)和限位外壁 (32)上的通气道001)为壁上留出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数量至少为一 个,可设在所述外腔室中下盖( 上的任何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上结合面内侧,一 端还设有上盖卡(13),另一端设有U形弹性搭扣(14),弹性搭扣(14)的可按压一侧的中段 部设有搭扣凸台09);所述下盖( 下结合面内侧,对应上盖卡(1 设置卡槽( ),对应 弹性搭扣(14)设置搭扣槽(27),上盖(1)与下盖(2)闭合时,上盖卡(13)插入卡槽(26), 将弹性搭扣(14)按压、其搭扣凸台09)卡入搭扣槽(XT)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 上在搭扣槽(XT)的 外侧设有一底部向外凸出的U形竖壁搭扣保护壁( ),搭扣保护壁08)的底面与下盖(2) 的基面一致,其高度与弹性搭扣(14)卡合后的高度基本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上盖、下盖、滤芯,滤芯为中空的环形滤芯;下盖上设有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上留有通气缺口,滤芯卡放在限位内壁和限位外壁之间;下盖上另设进气口和出气口;下盖与上盖、滤芯在滤芯的内外侧分别形成内腔室和外腔室;进气口进入的空气经过外腔室进入滤芯过滤,再进入内腔室并从出气口排出。上盖和下盖通过搭扣结构扣紧,搭扣一端设有保护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拆卸方便、节省材料等特点。
文档编号F02M35/024GK201884161SQ20102058605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梅家军, 范永鹏, 谭清, 陈桂林, 高进 申请人: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