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及其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06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及其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及其阀门。
背景技术
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作用是对曲轴箱内油气进行分离,分离的气体通过进气系统进入燃烧室,机油回到油底壳参与循环。在现有技术中,分离出的机油通过设置在曲轴箱通风系统与油底壳之间的管路回到油底壳,繁杂的管路造成了布置凌乱、发动机不紧凑,成本增加。而且,分离出的机油易通过管路窜回进气系统进入燃烧室,导致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功能失效,机油消耗量增加,发动机排放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及其阀门,其解决了繁杂的管路造成的布置凌乱、发动机不紧凑,成本增加的问题以及分离出的机油易通过管路窜回进气系统进入燃烧室,导致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功能失效,机油消耗量增加,发动机排放不合格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曲轴箱和油底壳之间设置有回油装置。进一步,所述回油装置包括设置在缸体(2)内缸体上的回油孔(21),所述回油孔
(21)上端与曲轴箱通风系统回油口直接连接,所述回油孔(21)下端通向油底壳。进一步,还包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油孔(21)下端的凹槽内。进一步,所述单向阀是膜片式单向阀(I);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包括上壳体
(11)、膜片(12)和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连接在一起,通油孔
(14)贯通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所述膜片(12)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之间的空腔(17)内将贯通所述上壳体(11)的通油孔(14)和所述下壳体
(13)的通油孔(14)隔开,所述膜片(12)通过上下移动实现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的开启与关闭。进一步,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与所述回油孔(21)下端的凹槽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一种膜片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1)、膜片(12)和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连接在一起,通油孔(14)贯通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所述膜片(12)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之间的空腔(17)内将贯通所述上壳体(11)的通油孔(14)和所述下壳体(13)的通油孔(14)隔开,所述膜片(12)通过上下移动实现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注塑成型,通过卡扣形式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膜片(12)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所述膜片(12)的厚度为
O.2mm-0. 5mm该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及其阀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发明在缸体上设置回油孔直接通向曲轴箱,曲轴箱通风系统分离出来的机油直接进入该孔,避免繁杂的管路,保障发动机的布置紧凑,成本降低。(2)本发明在回油孔末端安装膜片式单向阀,保障曲轴箱通风系统回油的可靠性,油底壳内的油不能通过回油孔窜回进气系统,保障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图I :本发明膜片式单向阀总成结构示意 图2 :本发明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I一膜片式单向阀;11 一上壳体;12—膜片;13 —下壳体;14一通油孔;15—连接孔;16—密封槽;17—空腔;2—缸体;21—回油孔;3—0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2示出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在缸体2上铸造出回油孔21,回油孔21上端直接连接曲轴箱零件,下端加工凹槽便于安装膜片式单向阀1,箭头表示回油方向。本发明中缸体上铸造回油孔,直接通向曲轴箱通风系统回油口,曲轴箱通风系统分离出来的机油直接进入该孔,避免了繁杂的管路连接。如图I和图2所示,膜片式单向阀I包括上壳体11、膜片12、下壳体13 ;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采用塑料注塑成型;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之间预留有安装膜片12的空腔17,膜片12在空腔17内有一定的向下移动的空间,膜片式单向阀I处于闭合状态时,膜片12处于原位将贯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的通油孔14阻断,膜片式单向阀I处于开启状态时,膜片12下移将贯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的通油孔14接通,可供机油流回油底壳;膜片1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厚度O. 2-0. 5mm,本发明中采用不锈钢材料;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通过卡扣形式连接。膜片式单向阀I上还设置有连接孔15,利用螺栓将膜片式单向阀I固定在缸体2上;膜片式单向阀I上还设置有密封槽16,回油孔21下端的凹槽与膜片式单向阀I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3进行密封。密封槽也可设置在凹槽内壁上。当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无回油的情况下,膜片12处于原位置,对回油孔21进行封闭,避免油底壳内油、气通过回油孔窜回进气系统进到存在负压的燃烧室。当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回油时,机油通过回油孔21进入膜片式单向阀1,当膜片式单向阀I内累积的机油重力大于膜片的弹力后,膜片12向下移动,通油孔14打开,机油回到油底壳。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膜片式单向阀技术,保障了曲轴箱通风系统回油的可靠性;油底壳内的油气不会通过管路窜回进气系统进到存在负压的燃烧室,保障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曲轴箱和油底壳之间设置有回油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装置包括设置在缸体(2)内缸体上的回油孔(21),所述回油孔(21)上端与曲轴箱通风系统回油口直接连接,所述回油孔(21)下端通向油底壳。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油孔(21)下端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所述的任一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是膜片式单向阀(I);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包括上壳体(11)、膜片(12)和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连接在一起,通油孔(14)贯通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所述膜片(12)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之间的空腔(17)内将贯通所述上壳体(11)的通油孔(14)和所述下壳体(13)的通油孔(14)隔开,所述膜片(12)通过上下移动实现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的开启与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注塑成型,通过卡扣形式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2)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所述膜片(12)的厚度为O. 2mm-0. 5mm。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一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与所述回油孔(21)下端的凹槽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8.一种膜片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1)、膜片(12)和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 )连接在一起,通油孔(14)贯通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所述膜片(12)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之间的空腔(17)内将贯通所述上壳体(11)的通油孔(14)和所述下壳体(13)的通油孔(14)隔开,所述膜片(12)通过上下移动实现所述膜片式单向阀(I)的开启与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片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和所述下壳体(13)注塑成型,通过卡扣形式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膜片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12)采用金属材料,所述膜片(12)的厚度为O. 2mm-0. 5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曲轴箱和油底壳之间依次设置有回油装置和单向阀。回油装置包括设置在缸体(2)上的回油孔(21),回油孔(21)上端与曲轴箱通风系统回油口直接连接,回油孔(21)下端通向油底壳。单向阀固定安装在回油孔(21)下端的凹槽内。单向阀是膜片式单向阀(1),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连接在一起,通油孔(14)贯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膜片(12)安装在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之间的空腔(17)内将贯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的通油孔(14)隔开,膜片(12)在空腔(17)内可向下移动,通过膜片(12)下移与复位实现阀门的开启与关闭。
文档编号F01M13/00GK102619589SQ2012101007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姜维, 李亚南, 杜宇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