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0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及其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润滑系统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常是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分别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起动系统。其中,润滑系统由机油泵、集滤器、限压阀、油道、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组成。 在润滑系统中,机油滤清器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也称机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及水分等杂物,使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干净清洁的润滑油,其分为粗机油滤清器和细机油滤清器,它们是并联在油道中。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对油道中的机油起到冷却的作用。在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中,缸体油道内的机油首先进入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机油滤清器进行过滤,最后再回流到上述缸体油道中,以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实现对发动机的零部件的润滑。但是,由于润滑系统渗漏或空气中的颗粒尘埃进入,以及系统磨损粉尘脱落等会导致润滑系统的机油和冷却液中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容易堆积在机油冷却器上,长时间可能导致机油冷却器堵塞,造成机油流通不畅或不通,严重时导致机油润滑系统失效,从而造成发动机故障。此外,上述杂质也较容易堆积在机油滤清器上,长时间可能导致机油滤清器堵塞,同样会造成机油流通不畅或不通,严重时导致机油润滑系统失效,从而造成发动机故障。再者,传统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均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造成缸体结构复杂,缸体的制造成本高,且可靠性低。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以避免因机油或冷却液中的杂质对机油冷却器造成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而减少发动机故障的发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以避免因机油或冷却液中的杂质对机油冷却器造成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而减少发动机故障的发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连通于发动机的缸体油道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入油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出油道;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缸体油道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旁通油道,所述第一旁通油道和所述冷却器输入油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旁通油道内设置有第一安全阀。优选的,上述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与所述缸体油道之间的第二旁通油道,所述第二旁通油道和所述冷却器输出油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二旁通油道内设置有第二安全阀。基于上述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优选的,上述发动机中,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安装座,且所述润滑系统的机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优选的,上述发动机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缸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连通于发动机的缸体油道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入油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出油道;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缸体油道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旁通油道,所述第一旁通油道和所述冷却器输入油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旁通油道内设置有第一安全阀。应用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发动机时,当所述润滑系统的机油和冷却液中的杂质堆积在所述机油冷却器上,导致所述机油冷却器堵塞时,机油不能通过所述机油冷却器流通,此时所述缸体油道的机油压力增大,当其达到一定值时,所述第一安全阀被打开,所述缸体油道的机油通过所述第一旁通油道直接进入所述机油滤清器进行过滤,该过程机油不需要经过所述机油冷却器,最后流入所述缸体油道中,避免了因机油冷却器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而减少了发动机故障的发生。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避免了因机油或冷却液中的杂质对机油冷却器造成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而减少了发动机故障的发生。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冷却器3,机油滤清器4和连通于发动机的缸体I油道与机油冷却器3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入油道,以及连通于机油冷却器3的出油口与机油滤清器4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出油道;还包括连通于缸体I油道与机油滤清器4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旁通油道5,第一旁通油道5和冷却器输入油道并列设置,且第一旁通油道5内设置有第一安全阀6。应用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发动机时,当润滑系统的机油和冷却液中的杂质堆积在机油冷却器3上,导致机油冷却器3堵塞时,机油不能通过机油冷却器3流通,此时缸体I油道的机油压力增大,当其达到一定值时,第一安全阀6被打开,缸体I油道的机油通过第一旁通油道5直接进入机油滤清器4进行过滤,该过程机油不需要经过机油冷却器3,最后流入缸体I油道中,机油的流动方向如 图4中的箭头所示;避免了因机油冷却器3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而减少了发动机故障的发生。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还包括 连通于机油冷却器3的出油口与缸体I油道之间的第二旁通油道7,第二旁通油道7和冷却器输出油道并列设置,且第二旁通油道7内设置有第二安全阀8。在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时,当润滑系统的机油和冷却液中的杂质堆积在机油滤清器4上,导致机油滤清器4堵塞时,机油不能通过机油滤清器4流通,此时机油冷却器3的出油口的机油压力增大,当其达到一定值时,第二安全阀8被打开,机油冷却器3的出油口流出的机油通过第二旁通油道7直接进入缸体I油道中,该过程机油不需要经过机油滤清器4,机油的流动方向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避免了因机油滤清器4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一步减少了发动机故障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上述的发动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避免了因机油或冷却液中的杂质对机油冷却器3造成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而减少了发动机故障的发生,该优点是由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也避免了因机油滤清器4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一步减少了发动机故障的发生。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中,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I上的安装座2,且润滑系统的机油滤清器4和机油冷却器3均设置在安装座2上。此时,机油滤清器4和机油冷却器3通过安装座2设置在缸体I上,与现有技术中两者直接设置在缸体I上相比,简化了缸体I的结构,使其制造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可靠性。为了减少机油的泄漏,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中,安装座2与缸体I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00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 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冷却器(3),机油滤清器(4),连通于发动机的缸体(I)油道与所述机油冷却器(3)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入油道,以及连通于所述机油冷却器(3)的出油口与所述机油滤清器(4)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出油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通于所述缸体(I)油道与所述机油滤清器(4)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旁通油道(5),所述第一旁通油道(5)和所述冷却器输入油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旁通油道(5)内设置有第一安全阀(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通于所述机油冷却器(3)的出油口与所述缸体(I)油道之间的第二旁通油道(7),所述第二旁通油道(7)和所述冷却器输出油道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二旁通油道(7)内设置有第二安全阀(8)。
3.一种发动机,包括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为上述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缸体(I)上的安装座(2),且所述润滑系统的机油滤清器(4)和机油冷却器(3)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缸体(I)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连通于发动机的缸体油道与机油冷却器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入油道,以及连通于机油冷却器的出油口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之间的冷却器输出油道;还包括连通于缸体油道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旁通油道,第一旁通油道和冷却器输入油道并列设置,且第一旁通油道内设置有第一安全阀。当机油冷却器堵塞时,机油可以利用其压力打开第一安全阀,通过第一旁通油道进入机油滤清器中,避免了因机油冷却器堵塞而导致的机油润滑系统失效的发生,进而减少了发动机故障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润滑系统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2578817SQ20122020690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王坚钢, 庞进军, 韦锦顺, 晏根, 马永兵, 郭明, 俞奎 申请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