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0935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废气净化技术,特别是涉及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更有效地净化摩托车排放的废气,摩托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已有所应用,废气再循环装置的次级进气管安装在发动机气缸上,使得外部空气通过二次控制阀后经过次级进气管被导入至发动机气缸的排气道内,以增加废气的燃烧效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传统技术中,整根次级进气管都位于发动机气缸的一侧边(车宽方向的一侧),这使得机车在行驶时,由发动机散热片向后散发的热空气传递至次级进气管表面;并且由于次级进气管直接与发动机气缸相连,来自发动机的高温热量也将传递至次级进气管,这些热量致使次级进气管内气流温度较高,与次级进气管相连接的二次控制阀出气胶管很容易被烧损或老化,同时也降低了次级进气管的进气效率。另外,传统技术中因次级进气管的安装点数量相对较少(一般为两个,设置在与发动机气缸二次进气口相对接的法兰盘上),这容易导致次级进气管内气流流动带来较大的振动,进而产生较大的二次补气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进气管内气流温度较低,充气效率高,二次补气阀出气胶管不被烧损、不易老化的摩托车废气再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其包括从机车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和从机车头管向下方延伸的下行管,发动机气缸位于主车架和下行管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发动机气缸在车宽方向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一连通发动机排气道的二次进气口,二次进气口通过次级进气管与二次补气阀相连,所述二次补气阀安装在主车架上、并且位于所述下行管的后方,所述次级进气管包括与二次进气口对接的第一回旋部以及与第一回旋部相连接的直段部,所述直段部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前侧并跨过发动机气缸的中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次进气口设置在沿机车前进方向的发动机气缸右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阀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右侧,所述直段部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同二次补气阀的出气胶管相对接的第二回旋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进气口设置在沿机车前进方向的发动机气缸右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阀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左侧,所述直段部的另一端同二次补气阀的出气胶管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回旋部的出气端位置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上设置有两个安装点,所述直段部上设置有一安装支耳,该安装支耳固定在发动机气缸上。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回旋部为U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二次补气阀安装在主车架上、并且位于所述下行管的后方,次级进气管包括与二次进气口对接的第一回旋部以及与第一回旋部相连接的直段部,该直段部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前侧并跨过发动机气缸的中部,摒弃了传统技术中将整根次级进气管都配置于发动机气缸一侧的结构,避免了整根次级进气管被发动机散热片向后散发的的热空气所覆盖,次级进气管长度的增加使得其冷却面积增加,并且次级进气管横跨地位于气缸前侧,迎风面积大,防止次级进气管内气流温度过高,确保与次级进气管相连接的二次控制阀出气胶管不被烧损、不易老化,也提高了次级进气管的进气效率;同时,次级进气管安装点的个数由原来的两个增加为3个,提高了次级进气管的强度,减缓了管内气流带来的振动,改善了次级进气管补气时的噪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安装方便,与次级进气管相连的二次控制阀出气胶管不被烧损、不易老化,进气效率高,补气噪声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二次补气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次级进气管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右视图;图7是图5的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次级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右视图;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f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从机车头管I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2和从机车头管I向下方延伸的下行管3,发动机气缸4位于主车架2和下行管3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发动机气缸4在车宽方向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一连通发动机排气道的二次进气口(图中未示出),二次进气口通过次级进气管6与二次补气阀5相连,所述二次补气阀5安装在主车架2上、并且位于所述下行管3的后方,参见图4,二次补气阀5通过连接螺栓52固定在L型安装支架9上,L型安装支架9通过螺栓91连接安装在主车架2上。将二次补气阀5安装在主车架2上,安装刚度高,在机车行驶时振动小,将二次补气阀5安装在下行管3的后方,使得下行管3对二次补气阀5具有保护作用,所述次级进气管6包括与二次进气口对接的第一回旋部61以及与第一回旋部61相连接的直段部62,所述直段部62位于发动机气缸4的前侧并跨过发动机气缸4的中部,其中前侧指的是以机车前进方向作为前方,机车前进方向参见图1和图7中箭头所示,将直段部62设置在发动机气缸4的前侧,避免了整根次级进气管被发动机散热片向后散发的的热空气所覆盖,而将次级直段部62跨过发动机气缸4的中部,保证了该次级进气管6具有足够的长度,大大的增加了次级进气管6的冷却面积和迎风面积,使得次级进气管6内的气流走至二次补气阀5的进气胶管51处时,高温气流得到了足够的冷却,进气胶管51不会被烧损或老化。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次级进气管6这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次级进气管的进气效率。在所述第一回旋部61的出气端位置设置有法兰盘7,法兰盘7上设置有两个安装点71,在所述直段部62上设置有一安装支耳8,该安装支耳8固定在发动机气缸4上,安装支耳8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点81,法兰盘7 —体成型或焊接于次级进气管6的第一回旋部61出气端位置,法兰盘7通过螺栓连接通固定在发动机气缸4上,安装支耳8焊接固定在次级进气管6的直段部62外壁上,安装支耳8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发动机气缸4上,相对于传统技术中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使得次级进气管6的安装点数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了 3个,安装支耳8提高了次级进气管6的安装强度,减缓了管内气流带来的振动,改善了次级进气管6补气时的噪声。根据实际发动机的构造,所述二次进气口一般设置在沿机车前进方向的发动机气缸4右侧壁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二次补气阀5位于发动机气缸4的右侦牝所述直段部62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同二次补气阀5的出气胶管51相对接的第二回旋部63,第一回旋部61和第二回旋部63都优选设置成U型结构,合理利用空间并提高次级进气管表面的冷却面积。当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废气再循环装置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二次补气阀5位于发动机气缸4的左侧,所述直段部62的另一端同二次补气阀5的出气胶管51连接。以上两种实施例都摒弃了传统技术中将整根次级进气管6都配置于发动机气缸4一侧的结构,避免了整根次级进气管6被发动机散热片向后散发的热空气所覆盖,次级进气管6长度的增加使得管内冷却面积增加,防止次级进气管6内气流温度较高,确保与次级进气管6相连接的二次控制阀出气胶管51不被烧损、不易老化,也提高了次级进气管6的进气效率;同时,次级进气管6的个数由原来的两个增加为3个,提高了次级进气管6的安装强度,减缓了管内气流带来的振动,改善了次级进气管6补气时的噪声。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从机车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车架和从机车头管向下方延伸的下行管,发动机气缸位于主车架和下行管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发动机气缸在车宽方向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一连通发动机排气道的二次进气口,二次进气口通过次级进气管与二次补气阀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阀安装在主车架上、并且位于所述下行管的后方,所述次级进气管包括与二次进气口对接的第一回旋部以及与第一回旋部相连接的直段部,所述直段部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前侧并跨过发动机气缸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进气口设置在沿机车前进方向的发动机气缸右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阀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右侧,所述直段部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同二次补气阀的出气胶管相对接的第二回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进气口设置在沿机车前进方向的发动机气缸右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阀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左侧,所述直段部的另一端同二次补气阀的出气胶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旋部的出气端位置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上设置有两个安装点,所述直段部上设置有一安装支耳,该安装支耳固定在发动机气缸上。
5.根据权利要求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回旋部为U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骑式机车废气再循环装置,其包括主车架、下行管以及发动机气缸,发动机气缸在车宽方向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一连通发动机排气道的二次进气口,二次进气口通过次级进气管与二次补气阀相连,所述二次补气阀安装在主车架上、并且位于所述下行管的后方,所述次级进气管包括与二次进气口对接的第一回旋部以及与第一回旋部相连接的直段部,所述直段部位于发动机气缸的前侧并跨过发动机气缸的中部,摒弃了传统技术中将整根次级进气管都配置于发动机气缸一侧的结构,增加了次级进气管的冷却面积,防止次级进气管内气流温度较高,确保与次级进气管相连接的二次控制阀出气胶管不被烧损、不易老化,也提高了次级进气管的进气效率。
文档编号F01N3/30GK202883059SQ20122054581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姜文龙, 王建中, 杨百全 申请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