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6252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增压发动机为提高功率,增压后的空气需要冷却,从而降低进气温度,提高进气效率。通常进气歧管和中冷器采用分别单独安装,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由于管路较长且走向复杂,给系统带来了压损,同时冷却后的增压空气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温度升高,影响进气效率,造成发动机动力响应性差,而且该布置方式会占用较多的空间资源,给整车布置带来困难。

虽然当前有些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是和中冷器集成在一起的,但都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冷却后的增压空气从稳压腔出来后通过进气支管连接气缸盖或者缸体,结构复杂;中冷器冷却效率低,目前的产品都是顺流或者逆流设计,即冷却介质流向和增压空气流向相同或者相反,属于单流程设计,流动性不好,存在较多死水区,冷却效率不够高;散热单元结构复杂,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贯穿所有横向水道并与所有横向水道均连通,生产工艺复杂;总成生产及装配工艺复杂,进气歧管由多个壳体焊接而成,总成及中冷器不易安装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可简化制作工艺、提高冷却效率、改善发动机性能的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包括歧管壳体,所述的歧管壳体注塑而成固定于发动机缸体上,歧管壳体侧面固定有中冷器,所述的中冷器包括置于歧管壳体内的散热单元,歧管壳体侧面设有通入增压器的高温增压空气的进气管,散热单元下方具有连通进气管的进气腔,散热单元上方具有将散热单元冷却后的增压空气通入缸体的稳压腔,散热单元一侧设有进水腔和回水腔,散热单元另一侧设有连接腔,中冷器的壁板上固定有将冷却水通入进水腔的进水导管、将流过散热单元吸热后经连接腔进入回水腔的冷却水导出中冷器的出水导管。

优选地,所述的散热单元具有翅片状的水冷板,所述的水冷板依次垂直排列。

为消除安装连接所产生的较大负荷,防止应力过大,所述的歧管壳体用于和缸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孔上套装有承受负荷应力的金属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的中冷器集成在进气歧管的歧管壳体中,将中冷器由常规的风冷式改为高效率的水冷式,取消了以往中冷器到进气歧管之间的连接管路,提高了发动机的瞬态响应性能;另外不仅缩小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体积,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约的空间也提升了车辆整车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中冷器壁板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歧管壳体 2.中冷器 3.散热单元 4.进气管 5.进气腔 6.稳压腔 7.进水腔 8.回水腔 9.连接腔 10.进水导管 11.出水导管 12.金属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集成中冷器的进气歧管,包括歧管壳体1,所述的歧管壳体1注塑而成固定于发动机缸体上,在歧管壳体1用于和缸体固定连接的连接孔上套装有金属衬套12,用于承受进气歧管安装螺栓的负荷,防止进气歧管法兰应力过大而损坏。位于歧管壳体1侧面固定有中冷器2,所述的中冷器2包括置于歧管壳体1内的散热单元3,所述的散热单元3具有翅片状的水冷板,所述的水冷板依次垂直排列。

在歧管壳体1侧面设有通入增压器的高温增压空气的进气管4,散热单元3下方具有连通进气管4的进气腔5,散热单元3上方具有将散热单元3冷却后的增压空气通入缸体的稳压腔6,散热单元3一侧设有进水腔7和回水腔8,散热单元3另一侧设有连接腔9,中冷器2的壁板上固定有将冷却水通入进水腔7的进水导管10、将流过散热单元3吸热后经连接腔9进入回水腔8的冷却水导出中冷器2的出水导管11。

位于中冷器2的顶板上设有螺栓安装孔和加强筋结构,通过螺栓将中冷器2固定在歧管壳体1上,加强筋可以起到提高刚性的作用。

位于歧管壳体1和中冷器2之间、歧管壳体1和发动机缸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以防止发动机工作时压缩空气产生泄露。

先将歧管壳体1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再将中冷器2安装在歧管壳体1的内腔中。工作时,来自于发动机增压器的高温增压空气通过进气管4进入进气腔5,然后经散热单元3的水冷板进行冷却后进入稳压腔6,经中冷后的增压空气从稳压腔6直接进入缸体;中冷器2的冷却水经进水导管10进入进水腔7,然后经散热单元3流入连接腔9,连接腔9内的冷却水经散热单元10进入回水腔8,然后经出水导管11流出中冷器2。

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所用的中冷器2集成在进气歧管的歧管壳体1中,将中冷器2由常规的风冷式改为高效率的水冷式,取消了以往中冷器2到进气歧管之间的进气支管,使得从稳压腔6出来的增压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缸体,缩短了气路,简化了零件结构,便于布置。同时冷却水的走向采用双流程结构,冷却水的流向和增压空气的流向垂直,增大了冷却水的流经面积,有效降低了增压器后空气温度,提高了冷却效率和发动机充气效率,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性能,提高了发动机的瞬态响应性能;由于集成化设计,不仅缩小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体积,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约的空间也提升了车辆整车设计的自由度。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