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R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38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EGR冷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EGR冷却器。



背景技术:

EGR冷却器是一种新兴的环保产品,安装在汽车EGR系统中用于回流废气冷却。 ERG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则是一种用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中氮氧化物的技术和方法,为汽车尾气排放达到欧IV、V标准必须采用的产品。

冷却器的原理及作用:汽车在燃烧过程中,将产生500~600°左右的高温,需对废气降温后才能回流,否则达不到排放效果,这一个过程则在冷却器中完成。若对EGR 气体不加以冷却,则炙热的回流废气将加热进气,导致缸内燃烧温度和压力的大幅度升高,抵消了EGR降低NOX的作用,严重时还将对发动机机体的结构产生破坏。

EGR冷却器的冷却对象是再循环废气,其温度高,而且要求换热器在较小的换热面积下实现大的热量传递。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06071761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GR冷却器总成》,又如,公开号为CN 103104377A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EGR 冷却器》。然而,在上述专利中,壳体内供高温废气通过的冷却管为圆形,高温废气的冷却接触面积较小,废气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EGR冷却器,较大程度提高高温废气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EGR冷却器,包括中空的壳体,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端盖,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端盖,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相对两个固定板上开设有多组相对的安装孔,所述相对的安装孔内设置有中空的横槽扁平管。

作为改进,所述扁平管上沿管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槽,通过设置横槽,一方面提高了扁平管内高温废气的冷却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在扁平管的外部对冷却水具有扰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冷却效果。

优选地,所述扁平管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一排长条形的横槽,所述偏平管的相对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另一排长条形的横槽,所述扁平管一侧外壁上的横槽与另一侧外壁上的横槽交错布置,从而最大程度地扩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水的扰流作用。

再改进,所述壳体为方管,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通过在壳体的外壁上设置凹槽,则在壳体的内部形成凸起,这些凸起对冷却水具有扰流作用。

再改进,所述进水管设置于壳体上靠近进气端盖的一端,所述出水管设置于壳体上靠近出气端盖的一端,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上,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冷却效果。

再改进,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插装于壳体之上,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壳体的连接密封处采用钎焊焊接在一起,便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安装,同时,提高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密封效果。

再改进,所述固定板采用钎焊焊接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进气端盖和所述出气端盖的内壁上形成有抵靠台阶,所述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插装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固定板压紧抵靠于所述抵靠台阶上,通过设置抵靠台阶,有助于压紧固定板,对固定板具有固定定位作用,另外,便于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的安装。

再改进,所述进气端盖的进气口处形成有一缩颈,通过在进气端盖上设置缩颈,整个进气端盖成喇叭状,便于高温废气稳定均匀进入各个扁平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冷却管设计成扁平管的结构,扩大了冷却管的内侧面积,增大了废气与冷却水传递热量的冷却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EGR冷却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EGR冷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扁平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中的EGR冷却器,包括中空的壳体1、进气端盖3、出气端盖4、进水管21、出水管22、固定板5和扁平管6。

其中,进气端盖3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出气端盖4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所述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其中,壳体1采用内高压成型,外使得壳体1凸凹成型效率高、成本低,保证冷却器壳体1耐压强度提高,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21设置于壳体1上靠近进气端盖3的一端,所述出水管22设置于壳体1上靠近出气端盖4的一端,所述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2位于所述壳体1的同一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两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5,相对两个固定板5上开设有多组相对的安装孔51,优选地,每个安装孔51在固定板5上阵列布置,每个安装孔51的形状与所述扁平管6的外壁相适配,所述相对的安装孔51内设置有中空的扁平管6,扁平管6上沿管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槽61,通过设置横槽61,一方面提高了扁平管6内高温废气的冷却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在扁平管6的外部对冷却水具有扰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冷却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扁平管6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一排长条形的横槽,所述偏平管6的相对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另一排长条形的横槽,所述扁平管6一侧外壁上的横槽与另一侧外壁上的横槽交错布置,从而最大程度地扩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水的扰流作用。

另外,优选地,所述壳体1为方管,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11,通过在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凹槽11,则在壳体1的内部形成凸起,这些凸起对冷却水具有扰流作用。同时,所述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2插装于壳体1之上,所述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2与壳体1的连接密封处采用钎焊焊接在一起,便于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 的安装,同时,提高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的密封效果。

此外,所述固定板5采用钎焊焊接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所述进气端盖3和所述出气端盖4的内壁上形成有抵靠台阶41,所述进气端盖3和出气端盖4插装于所述壳体1 的两端,所述固定板5压紧抵靠于所述抵靠台阶41上,通过设置抵靠台阶41,有助于压紧固定板5,对固定板5具有固定定位作用,另外,便于进气端盖3和出气端盖4的安装。

最后,所述进气端盖3的进气口处形成有一缩颈31,通过在进气端盖3上设置缩颈31,整个进气端盖3成喇叭状,便于高温废气稳定均匀进入各个扁平管6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冷却管设计成扁平管6的结构,扩大了冷却管的内侧面积,增大了废气与冷却水传递热量的冷却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