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278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人力驱动的代步工具,或用于需人力驱动的其它器械或场合的手脚并用做功的驱动装置,特别地说是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手脚并用的人力驱动装置。
手脚并用的自行车国外已有人提出,如美国专利US--4,437,677;US--3,895,825和中国专利901104418等。但这些方案中的手脚操作杠杆都在上下一根长杆上,使下端的脚踏的运动曲线与上端手把的运动曲线受到本身结构的限制,无法达到手脚在水平操作的最佳位置,而且为了使一根杆的下端的脚操作杠杆有前后运动的空间而使前轮过份前伸,不仅车身过长,稳定性也受到很大影响;其它方面如手做功与方向控制难以协调,具有复杂的动力传动转换系统、方向控制系统等复杂结构,严重影响了其实用性。
本人的专利申请“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专利申请号931019583,公开号CN1078698A)已在结构上有了彻底的突破一方面手脚操作杠杆由在一条直线上只具有一个公共转动轴变为手脚操作杠杆分离且各有一个转动轴,而且脚操作杠杆分为左右两根后可安置有前叉、前轮而使整体缩短,重心前移,手脚操作杠杆的协调统一又通过一连动连杆实现;另一方面,方向的操作是使用了与手做功使车前行的力互不叠加、相于的垂直于手操作杠杆端面竖直方向的上下操作力,保证了方向操作与驱动运动互不干涉。由此,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手脚操作杠杆的转动臂,使人在水平最佳运动的驱动操作姿势时,手操作杠杆上的手把及脚操作杠杆上的脚踏的运动曲线符合手脚在前后及上下范围内的运动曲线。这样,本装置在本质上克服了其它各种此类型车的缺点,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但在本人申请的该装置中还在一些结构不尽合理,造成工艺性、使用性、经济性不理想其中所提出的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单向旋转运动的几种方式和结构,如弹簧储能式,它对弹簧性能的要求较高,重量也较大,而且该结构是一个方向储能、一个方向释放能量,要想在储能过程中多储存能量还需要重新调整弹簧的张紧力,不能够随意地发挥手脚用力做功的大小;又如双组棘轮式,其有传动间隙;液压式体积重量大、成本高,这些方案或多或少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缺陷;该装置中提出的主架中的前梁、后梁、后叉、座位都是固定联于一体的,使得制造困难、成本高,后梁上端与座位的连接为固定联接,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身材的人骑坐,座位的结构也不能很好地使人充分用力做功,该结构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本装置适于骑行的性能要求,具有不合理性;所提出的手把的结构不够简单,使制造工序较多,同时也未能很好地将变速、制动等控制手柄简洁有机地置于一体;所提出的该装置用于自行车时前叉的位置还太前,不仅前叉、车身都较长,更重要的是使得车子在骑行时的稳定性不够理想;所提出的方向控制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简单、合理的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克服上述提出的问题和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合理,工艺性更强,使用性能更优,以达到普及实用化要求的优化人力驱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对多个部位进行了改进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单向旋转运动的传动系统结构改为非常简单的一种曲柄连杆机构;将为一整体的主架结构改为前梁、后梁、后叉、座位几个分立部件,并安装了避震器,后梁上端与座位前后的位置变为可调,而且座位后方加了小靠背,可更好发挥人体用力做功潜力;手把中的手握由两简单的V型空心管构成,而且一些附加控制手柄也很好的置于一体;前叉的位置从前梁的最前端移到了前梁的中前部位;方向控制也只使用了几个导轮和操作线简单实现。
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单向旋转运动的传动系统采用了非常简洁的一种曲柄连杆机构,它只包含一个连杆、一个曲柄和一个或数个助越过死点的弹簧连杆的一端与做功传力部件摇板活联接,另一端与曲柄活联接,曲柄的另一端与链盘相接,同时在连杆与曲柄活联接处和前梁或适合部位之间装有弹簧,这种结构可使做功传力部件摇板运动产生的力经连杆和曲柄传递给链盘,使链盘产生旋转运动,而弹簧的作用可使连杆与曲柄无法保持在一条直线的状态,以越过力矩不零的状态,即越过死点,具体地说,死点在左边时,弹簧使连杆与曲柄的活连接点保持在死点的下方;死点在右边时,弹簧使连杆与曲柄的活连接点在死点的上方。这样,连续满幅运动时,连杆就能始终对曲柄产生一个逆时针力矩并带动链盘逆时针旋转而带动车轮等做功;不是满幅运动时,由于链盘顺时针运动不能做功,可很快使连杆与曲柄位置复原,开始新的做功运动。这种结构可使操作者既可全幅运动,也可小幅运动,就象普通自行车的踏满圈和踏半圈一样,给骑行者带来方便。
该装置的主架结构改为前梁、后梁、后叉、座位几个分立部件,前梁与后梁为固定联接,前梁、后梁与后叉之间变为活联接,后梁与后叉上有支座,供安装避震器,后梁上端有导槽或卡具,座位上也有相应的导槽或卡具,使座位能相对后梁前后移动,座位后方还加有一个小靠背,使人在以臀部为支点脚向前蹬时能阻止臀部后移,更好地让人用力做功。该结构中,前梁与后梁都是双扁管时,其联连可通过焊接或本身为一体的材料;如后梁选用单管,则双扁管的前梁和单管的后梁的联接需使用接头,如用冂型耳片通过焊接即可将前后梁固牢,并且该耳片后端两侧开有孔洞,可与后叉前端上的套管通过上螺栓或轴活联接。上述所采用的避震器可以是弹簧式的,它由弹簧、上下弹簧支座、支管、可在支管内移动的支杆以及支杆上位于弹簧支座下方用以调节弹簧弹力的螺母和装于支管内的缓冲弹簧组成。上述结构的骑坐和避震方式符合本装置,能更好地发挥人体运动做功潜能,特别是其用于代步工具时需上下避震而不左右晃动,骑行舒适安全;前梁、后梁、后叉部件分立后所需的大部分材料可直接选择现有型材,经少量加工即可使用,这对降低成本也有帮助。
该装置的手把由左右两个用空管弯成V型的手握和可与活动安装在手操作杠杆前支架上的转向导轮固定安装的盖型梁组成。V型手握供手抓握的两侧都是向内倾斜的,这符合手自然抓握的状态;盖型梁的作用是连接两手握又与转向导轮安装固定,同时也对转向导轮起个遮盖作用,所以其两端形状与两手握一侧端口匹配,中部有用以固定联接转向导轮的螺孔支架;当然,手握与盖型梁之间可无端口相接,本身是一体的。两手握另一侧分别套有供手抓握的软套,其上还可装有变速器和闸把等。手把的这种结构不仅可满足手推拉手把前后用力做功,也可满足手把上下用力带动转向导轮用以方向控制,又由于V型手握下端可自然阻挡手向下滑落,起到了安全防范的作用。所以该改进结构既简单又实现了多种功用有机融于一体,给制造也带来方便。
本装置可广泛用于代步工具,对用于自行车的本装置,其前叉部分与前梁的连接部位由前梁的最前端移到了前梁的中前部,它们的联接使用了一耳片,该耳片上端与前梁焊接,下方开孔穿有支管并焊牢,支管两端装有钢珠、钢碗并将转动套通过档装于其中,前叉立管通过位于立管顶端的楔形帽和底部的螺杆预紧在转动套内壁中。经此移动后,在保持同一前倾角的情况下自行车的骑行稳定性由于重心相对前移等原因增加了很多,而且整个装置的长度减小,结构紧凑,用于联接前叉与前梁的一些部件长度也相应减短,这些都很大地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和实用性,降低了材料费和加工成本。
对于用于代步工具的本装置,其方向控制系统也主要通过数个导轮与操作线就可实现与手把固定联接的转向导轮活联接于前支架上,手把上下转动就可带动转向导轮左右旋转;操作线绕于该转向导轮上,然后从手操作杠杆的空心管末端穿出,经导向轮导向,即改变操作线的方向;经导向的操作线再通过安装于固定罩板上的换向导轮换向,换向后的操作线再紧绕于能带动转动套及前叉左右旋转的控制导轮上。该结构由于操作线是一封闭线路,转向导轮带动操作线随手操作杠杆绕导向轮往复运动时,操作线长度的变化应较小,所以导向轮的位置应使手操作杠杆处于中间位置时,导向轮与操作线的切点大致位于手操作杠杆与前梁活联接部位,精确的位置是使与手操作杠杆上端联接的转向导轮的中心在随手操作杠杆运动的40度角左右范围内形成的弧与导向轮形成的渐开线的弧最重合。封闭操作线的松紧度可通过在操作线端头加可旋入旋出的螺杆和螺杆套,也可将与转动套固定联接的控制导轮做成上下两独立导轮,各独立导轮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其中一个独立导轮的比另一个的通孔数多一个或数个,各独立导轮轮沿有一处被切去一块,以使操作线两端的固定端头能卡在该部位,两独立导轮中的一个与转动套是固定联接的,另一个可自由转动,这样,分别卡住了操作线两固定端头的两独立导轮通过相对转动便可撑紧操作线,这时只需在一重合得最好的上下两通孔中插入螺栓防止两独立导轮相对转动即可。上述结构中,当手操作杠杆的空心管为一根且其宽度较小时,需在该空心管上端安装固定夹板,再在其上两边安放小导轮用以压窄操作线进入空心管的宽度;另外在操作线进入换向导轮换向前,为了不使换向后两操作线互相影响,需在高度上错开,所以可在固定罩板上安装一调位小导轮,以改变和提高一路操作线。本方向控制系统的结构所需导轮加工容易,对精度都无特殊要求,加工成本低,操作线可选用钢丝绳,总体结构简单,具有传动无间隙,传动灵敏度高的特点。
由于采用了上述各种优化和改进方案,本装置各改进结构部件的生产更宜于普及规模化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或相应降低,而且使本装置在各方面的使用性能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图1为本装置用于自行车外观图;图2为本装置用于自行车结构原理图;图3为手操作杠杆的空心管为单管时结构图;图4为转向导轮与手把盖形梁、方向操作线联接位置关系图;图5为后梁为单管时与双管的前梁及与后叉连接结构图;图6为手把结构图;图7为手操作杠杆的空心管为双管及手操作杠杆与手把、前梁联接结图;图8为方向控制线经导向轮、换向轮最终进入控制导轮带动前叉旋转原理结构图;图9为一种避震器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以自行车为例对本发明装置进行详述。
本装置由手操作杠杆(9)、手把(3)、连动连杆(76)、前叉(72)、脚操作杠杆(75)、前梁(1)、后梁(33)、避震器(38)、后叉(39)、座位(34)、传动系统、方向控制系统等组成。
本装置的传动系统,即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单向旋转运动的机构采用的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曲柄连杆机构,它包含一个连杆(45)、一个曲柄(44)和一个或数个帮助越过死点的弹簧(43,43.1)参见图2,连杆(45)一端与做功传力部件摇板(14)活连接,另一端与曲柄(44)活联接于(42),曲柄(44)的另一端与链盘(41)中心固定相接,同时在连杆(45)与曲柄(44)的活联接处(42)和前梁或适合部位(a,b)之间装有弹簧(43,43.1)。弹簧(43,43.1)的作用是使连杆(45)与曲柄(44)无法保持在一条直线的作态,以越过力矩为零的状态,即越过死点,具体地说,死点在左边时,弹簧(43,43.1)使连杆(45)与曲柄(44)的活连接点保持在死点的下方,这样连杆(45)受到摇板(14)向后运动的力的作用时将会对曲柄(44)产生一个力矩不为零的逆时针方向力矩,使曲柄(44)和与之相连的链盘(41)逆时针旋转;当旋转至右边死点时,弹簧(43)的推力与弹簧(43.1)的拉力将使连杆(45)与曲柄(44)的活连接点保持在死点上方(42),这时连杆(45)受到摇板(14)向前运动的拉力时也将会对曲柄(44)产生一个力矩不为零的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使曲柄(44)和与之相连的链盘(41)逆时针旋转,链盘(41)的逆时针旋转可带动车轮等运动做有用功,从而将摇板(14)向前或向后运动的水平往复运动转变成了单向旋转运动而做有用功;当连杆(45)与曲柄(44)旋转,其活连接点未达到右边死点,连杆(45)就受到摇板(14)向前的拉力时,连杆(45)对曲柄(44)将产一个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矩,此时链盘(41)也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带动车轮等上的棘轮做打滑运动而不做有用功,从而可使曲柄(44)迅速回到起始位置,连杆(45)与曲柄(44)的活连接点仍位于左边死点下方,开始新的做功状态,这就象普通自行车踏半圈一样。为了调整连续运动时的运动幅度,连杆(45)的长度可以是可调的,它与摇板(14)活联接端用有内螺纹的套(47)联接,选定好套(47)与连杆(45)旋入的深度后背紧螺帽(46)即可;为了调整手操作杠杆(9)等的初始位置,摇板(14)与连杆(45)的活联接位置也可以是可调的,参见图7,它使用了有螺纹的叉杆(29),叉杆(29)可从固定在摇板(26)上的螺纹套(27)中旋进旋出,选择好适当的深度后背紧螺帽(28);摇板(14)与连杆(45)的连接位置的调整也可通过使摇板(14)上的孔为长孔(22),参见图3,选择好摇板(14)与连杆(45)的连接位置后固紧即可。一般说说来,手脚操作杠杆(9,75)的运动幅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可以选定在同一较佳角度内,其初始位置也可确定在一较佳位置上,并且座位(34)可前后调整,所以连杆(45)和摇板(14)的尺寸确定好后也可以固定下来,不必是可调的。摇板(14)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形状为-L型,其下部是两有一定距离的夹板(20),夹板下方左右两边分别有孔(21,22)以和与脚操作杠杆(75)活联接的连动连杆(76)及与曲杆(44)活联接的连杆(45)通过上螺栓和轴承活联接;夹板(20)上部与相隔距离较宽的联接板(15)通过过渡板(19)及加强板(18)联接,其另一端与手操作杠杆(9)的单管的空心管(13)末端套接,中间部位开有孔并可固定有螺母(16),该部位是整个手操作杠杆(9)与前梁(1)活联接的部位,参见图7,经过前梁(1)对应部位上的轴承(24)用螺栓(25)将螺母(16)联接。图7中的空心管(23)是两根,摇板(14)可直接由两平行一定距离的L字型夹板(26)构成,它可与两空心管(23)联接。
本装置前梁(1)与后梁(33)为固定联接,前梁(1)、后梁(33)与后叉(39)之间变为活联接,即后叉(39)与前梁(1)、后梁(33)形成的夹角是可变的,见图2,后梁(33)与后叉上有支座(37、40)可供安装避震器(38),后梁(33)上端接有可前后调动的带小靠背的座位(34)。其中的避震器方式效果好,且只是上下避震无左右摇晃,对用于自行车骑行时的平衡性有好处。参见图5,如前梁(1)为双扁管,后梁(33)为一空心管(13)时,双管的前梁(1)与单管的后梁(33)的固定联接可通过接头联接实现,这里采用冂型耳片(29),通过焊接可将双管的前梁(1)与单管的后梁(33)牢固地联接在一起;同时该冂型耳片(29)后端两侧可开有孔洞(30),可与后叉(39)前端上的套管(31)通过上螺栓或轴(32)活联接;参见图2,后梁(33)空心管的上端通过上螺栓(35.1)装有卡具(35)并通过上紧螺栓(35.1)可固紧与该卡具套接的套管(36);座位(34)上固定有小靠背(34.2),该靠背可发挥人体做功潜能又不会防碍身体的运动,座位(34)底部固定有卡具(34.1)通过上紧螺栓可与套管(36)紧固联接;套管(36)后方也可紧固安装货箱等卡具结构可方便联接、移动座位(34)的前后位置以适应不同操作者。前梁(1)与后梁(33)都是由两相互平行成一定距离的扁管组成时,可通过焊接或本身为一体而成固定连接方式,此时在双扁管的适当位置对称开孔,后叉(39)前端亦相应开孔,通过上螺栓使后叉(39)与后梁(33)活联接,后梁(33)上方亦可安装卡具或导槽与座位形成可前后调整联接方式。该结构中的避震器(38),见图9。可由弹簧(84)、支管(82)、支杆(86)、固定在支管(82)上的上弹簧支座(83)可在支杆(86)上下移动的下弹簧支座(87)和位于下弹簧支座(87)下方可用以调节该支座上下位置而调节弹簧力的螺母(88)组成;支管(82)上端有孔(81),支杆(86)下端接有有孔(90)的套杆(89)用来和支座(37、40)活联接;为了使支杆(86)在支管(82)内向下滑动时有缓冲,支管(82)内还装有缓冲弹簧(85)。
本装置的手把(3)上的握手(4)是两类似V字型的两外侧向内倾斜的空心管,见图6,该外侧装有供手抓握的软套(5),其两端装有控制手柄如变速控制器(6)、闸把(2)等;手握(4)两外侧向内倾斜是使手抓握舒适,符合手自然抓握的状态,而手握(4)为V型最主要的是其底部可自然阻挡手向下滑落,起到了安全防范的作用。两手握(4)的内侧两端口与一盖形梁(7)相固定,盖形梁(7)上有用于固定联接转向导轮(48)的螺孔支架(8),盖形梁(7)对转向导轮(48)也起到了一个遮盖作用,盖形梁(7)与两手握(4)结构上也可以是一体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没有盖形梁(7),参见图7,两手握(4)的内侧两端口直接固定在转向导轮(48)上。参见图4,导向导轮(48)通过通轴承或钢碗(52)钢珠(51)和轴螺栓(53)等安装于手操作杠杆(9)上的前支架(10)上,可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参见图7所以手握(4)上下受力将会带动导向导轮(48)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用于方向的控制;而手握(4)受向前向后的推拉力作用时,将通过转向导轮(48)、前支架(10)使手操作杠杆(9)受力而前后运动。
对于用于自行车的本装置,其前叉(72)与前梁(1)的联接部位由前梁(1)的最前端移到了前梁(1)的中前部。见图2,一般在距前梁(1)顶端1/4-1/3前梁长为宜。其联接使用了耳片(64),参见图8,耳片(64)上端与前梁(1)焊接,下方开孔穿有支管(68)并焊接牢固,支管(68)两端装有钢珠、钢碗(66),转动套(69)装于支管(68)内,其上端有螺纹,可上档(65),下端固定有控制导轮(58,59);前叉立管(70)插于转动套(69)内壁并通过上紧螺杆(71)使楔形帽(67)张撑立管(70)使其与转动套(69)内壁预紧联接,这种结构可防止方向操作系统在车轮受大的外斩冲击而遭到破坏。前叉(72)后移,用于联接前叉(72)与前梁的的一些部件长度相应减短,整车长度亦减小而重心相对前移,明显的提高了骑行稳定性。
本装置的方向控制系统主要通过数个导轮与操作线实现参见图4,与手把(3)固定联接的转向导轮(48)活联接于前支架(10)上,手把(3)上下转动就可带动转向导轮(48)左右旋转;操作线(50)绕于该转向导轮(48)上,然后从手操作杠杆的空心管(13)末端穿出,参见图8,经导向轮(54)导向,即改变操作线(50)的方向;经导向的操作线(50)再通过安装于固定罩板(57)上的换向导轮(56)换向,换向后的操作线(50)再紧绕于能带动转动套(69)及前叉(72)左右旋转的控制导轮(58,59)上。该结构由于操作线(50)是一封闭线路,转向导轮(48)带动操作线(50)随手操作杠杆(9)绕导向轮(54)往复弯绕运动时,操作线(50)长度变化应较小,所以导向轮(54)的位置应使手操作杠杆(9)处于中间位置时,导向轮(54)与操作线(50)的切点大致位于手操作杠杆(9)与前梁(1)活联接部位(25),精确的位置是使与手操作杠杆(9)上端联接的转向导轮(48)的中心在随手操作杠杆(9)运动的40度角左右范围内形成的弧与导向轮(48)形成的渐开线的弧最重合。封闭操作线(50)端头的联接及松紧度调节可在操作线(50)各端头分别固定螺杆和螺杆套,通过调整螺杆进入螺杆套的深度来实现,也可将与转动套(69)固定联接的控制导轮做成上下两独立导轮(58,59),各独立导轮上均匀分布有通孔(62),其中一个独立导轮(58)的比另一个(59)的通孔数多个一个或数个,各独立导轮(58,59)轮沿有一处被切去一块,以使操作线(50)两端的固定端头(61)能卡在该部位(60),两独立导轮中的一个(59)与转动套(69)是固定相接的,另一个(58)可自由转动,这样,分别卡住了操作线(50)两固定端头(61)的两独立导轮(58,59)通过相对转动便可撑紧操作线(50),这时只需在重合得最好的上下两通孔中插入螺栓(63)防止独立导轮(58,59)相对转动即可。上述结构中,当手操作杠杆(9)的空心管(13)为一根且其宽度较小时,参见图4和图3,需在该空心管(13)上端安装固定夹板(12),再在其上两边安放小导轮(49)用以压窄操作线(50)进入空心管(13)的宽度;另外参见图8,在操作线(50)进入换向导轮(56)前,为了错开一定高度,在固定罩板(57)上安装了一调位小导轮(55),使其中一路(50.1)以较高高度进入换向导轮(56),使换向后两操作线(50)运动时不相互影响。
由于上述结构各方面的突破和改进,本装置的实用性大大增强,操作性能更加优越,首先人坐于座位(34),手抓住手把(3)上的手握(4),脚踏于脚踏(73)、脚后跟勾于脚靠(74),当双手用力向后拉手把(3)、脚用力向前蹬脚踏(73)或手用力向前推手把(3)、脚后跟用力向后勾脚靠(74)时,连动连杆(76)都会使手脚操作杠杆(9,75)谐调运动并通过摇板(14)带动连杆(45)运动,连杆(45)又推动或拉动曲柄(44)做圆周运动,弹簧(43,43.1)又帮助越过死点,使曲柄(44)能连续逆时针旋转并同时带动链盘(41)同方向旋转而转化为有用功,用于自行车时可驱动后轮使车向前行驶,此时双手在一起向前或向后推拉手把(3)的同时可上下旋转手把(3),很容易控制方向并保持平衡,而前叉(72)位置的后移对平衡性有了很大帮助,也使体积减少;避震器的加入对平衡和骑坐舒适性也有很大帮助,而本装置结构上的改进也相应地降低了一些工艺复杂性,使本装置可更广泛和普及地应用到许多需人力驱动的场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它是由手操作杠杆、手把、连动连杆、前叉、脚操作杠杆、前梁、后梁、座位、后叉、传动系统和方向控制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是由连杆(45)、曲柄(44)和弹簧(43,43.1)组成;连杆(45)的一端与传力部件摇板(14)活联接,另一端与曲柄(44)活联接,曲柄(44)的另一端与链盘(41)相接,在连杆(45)与曲柄(44)活联按的部位(42)和前梁部位(a)或/和适合部位(b)之间装有弹簧(43,4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板(14)为L型,其下方夹板(20)下端分别有孔(21,22),其上方联接板(15)中部开孔并固有螺母(16);对于间隔宽度不同的夹板(20)和联接板(15),其联接还使用了过渡板(19)及加强板(18)。
3.一种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它是由手操作杠杆、手把、连动连杆、前叉、脚操作杠杆、前梁、后梁、座位、后叉、传动系统和方向控制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前梁(1)的末端与后梁(33)下端固定连接,前梁(1)末端与后叉(39)前端是活联接,在后叉(39)中前端及后梁(33)中部附近有支座(40,37)并联接有避震器(38);后梁(33)上端固定安装有也可前后移动的座位(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座位(34)后方装有小靠背(3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后梁(33)是由一根空心管组成,后梁(33)与前梁(1)的固定联接使用了冂型耳片(29),该耳片后端开有孔洞(30)可与后叉(39)前端上的套管(31)通过轴(32)活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和5所述装,其特征在于后梁(33)上端通过螺栓(35.1)安有卡具(35),卡具(35)将套管(36)固紧,安有卡具(34.1))的座位(34)卡紧于套管(36)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避震器(38)是由弹簧(84)、支管(82)、支杆(86)、固定在支管(82)上的上弹簧支座(83)、可在支杆(86)上下移动的下弹簧支座(87)和位于其下方的螺母(88)组成;支管(82)上端有孔(81)、支杆(86)下端接有有孔(90)的套杆(89),支管(82)中还安有缓冲弹簧(85)。
8.一种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它是由手操作杠杆、手把、连动连杆、前叉、脚操作杠杆、前梁、后梁、座位、后叉、传动系统和方向控制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把(3)上的手握(4)是一类似于V字型的两外侧向内倾斜的空心管,该外侧两端装有供手抓握的软套(5)、控制手柄如变速控制器(6)和闸把(2);手握(4)另两端和用于固定转向导轮(48)的盖形梁(7)相固定为一体或直接和转向导轮(48)固定。
9.一种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它是由手操作杠杆、手把、连动连杆、前叉、脚操作杠杆、前梁、后梁、座位、后叉、传动系统和方向控制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前叉(72)与前梁(1)的连接位置在前梁(1)中前方,一般以距前梁(1)顶端1/4-1/3前梁长为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梁(1)与前叉(72)的联接使用了耳片(64),耳片上端与前梁(1)焊接,下方开孔穿有支管(64)并焊牢,支管(68)两端装有钢珠、钢碗(66)并将转动套(69)通过档(65)装于其中,前叉立管(70)插于转动套(69)内壁,楔形帽(67)位于立管(70)顶端并在其与立管(70)下端上有螺杆(71)。
11.一种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它是由手操作杠杆、手把、连动连杆、前叉、脚操作杠杆、前梁、后梁、座位、后叉、传动系统和方向控制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方向控制系统的转向导轮(48)与手把(2)固定连接,并与前支架(10)活联接,操作线(50)绕于该导轮(48)上,然后从手操作杠杆(9)的空心管(13)末端穿出,经导向轮(54)导向后,再通过安装于固定罩板(57)上的换向导轮(56)换向,操作线(50)最后绕紧于能带动转动套(69)及前叉(72)一起左右旋转的控制导轮(58,59)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操作杠杆(9)的空心管(13)为一根,该手操作杠杆(9)中的空心管(13)上端固定有夹板(12),其上两边可安有小导轮(49),以将操作线(50)压窄距离后进入空心管(13)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导轮(57,58)为两独立导轮组成,各独立导轮上均匀分布有通孔(62),其中一独立导轮比另一个的通孔数多一个或数个,各独立导轮轮沿有中断(60),以使操作线(50)两端的固定端头(61)能卡于该处(60);两独立导轮中的一个与转动套(69)固定联接,另一个可自由转动,通过相对转动各独立导轮便可撑紧操作线(50),这时便可在重合得最好的上下两通孔上插入螺栓(63)固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运动机能的人力驱动装置,它基于专利申请号931019583公开号CN1078698A之上。其传动系统改为连杆、曲柄、帮助越过死点的弹簧结构;主架结构改为前后梁和后叉,并在后梁与后叉之间安装了避震器;手把的结构由两V形手握组成,同时将一些控制手柄置于其上;前叉的位置合理地从前梁的最前端移于了前梁的中前方;方向控制通过几个导轮和操作线可靠实现。由此使本装置具备了普及、规模生产的使用、结构特性。
文档编号F03G5/08GK1133395SQ95104108
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0日
发明者魏森海 申请人:魏森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