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预先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816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预先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附加润滑系统。
目前,对一般汽车及各式内燃机易产生空气污染,如何减少对空气污染,首先需让其燃烧完全,但是,往往是内燃机保养不佳或者使用超过年限,因此常常在道路上发现很多排放黑烟的乌贼车,导致最终使车辆提前报废。
又因一般内燃机在停机后,位于各机件间的机油因重力因素,都流回到最下层的油底壳中,因而,当再次瞬间启动内燃机时,因各部分机件在无润滑下启动运作,导致所产生的磨损将比较经润滑后再启动时大上好几万倍。
特别是,诸如一般小客车、货车、因经常启动、停止的反覆次数相当频繁,使得各部分机件在无法有效润滑下,导致严重磨损,所以往往行程的里程达到20万公里后,就有马力不足、冒黑烟等事情,甚至无法再使用而报废,相对如一般长程运输用的大客车或拖车,因其启动次数少,而令内燃机内的各机件皆能大都保持在正常润滑情况下,该车辆便能行驶百万公里的里程数。
进而,为了减少并改善空气污染,虽然目前汽车业已逐渐开发以电池代替汽、柴油的电动车,然而,目前仍无法有效地克服提供电池较大蓄电量及加速等情况下,还存在废电池如何处理,其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
鉴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预先润滑系统,它是在内燃机外侧设置以其油缸连通主油道的一套润滑油路装置,以供在内燃机未启动前,对内燃机中各部零件进行润滑。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燃机预先润滑系统包括主油道,其特征是设有连通主油道的液压缸,该液压缸内滑配合一活塞杆,该活塞杆末端设有一排齿,靠近排齿末端处设有液压缸的感知器,又在排齿前、后端处设有与感知器相配合的二微动开关,在排齿上啮合在动力输出轴末端的一齿轮,又该动力输出轴连接一可移动式驱动马达。
所述主油道与液压缸之间设有一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的一端连通主油道,另一端连接机油压力开关,还有一端连通液压缸。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内燃机各配合机件间的磨损降低,又由于使内燃机燃烧较完全,废气排放减少,改善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延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另外,不需要对各种内燃机本体作任何更改,便可安装,使和广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与内燃机润滑系统连接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外观图;图3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在内燃机启动前状态图;图4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在内燃机启动过程中的状态图;图5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在内燃机启动完结状态图;图6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在内燃机启动引擎转速升高时的状态图;图7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在内燃机启动正常运转后的状态图;图8为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启动电路示意图;图中S1.机油压力开关S2.三通接头S3.油压软管1.主油道2.预先润滑系统21.液压缸211.活塞杆212.排齿2121.感知器22.微动开关23.驱动马达231.动力输出轴232.齿轮24.微动开关25.电瓶26.高压线圈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主要在一般内燃机在要启动,欲令贮油底壳中机油在借机油泵而自油底壳吸取机油后,令机油经机油滤清器、机器冷却器,而令机油进入主油道1,再借主油道将机油送到内燃机需润滑的各机件(如主轴承、凸轮轴承、正时齿轮、正时机油喷嘴、活塞喷嘴)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可将主油道1上原提供安装机油压力开关S1处,改装以一个三通接头S2,并令该三通接头S2得以提供一端保持与主油道1连接,一端仍再接以机油压力开关S1后,而另一端再行以油压软管S3外接该预先润滑系统液压缸21;本实施例是由一液压缸21、该液压缸21内滑配合的塞杆211,该活塞杆211末端设有一排齿212,该排齿212近末端处设有液压缸21的感知器2121,又在排齿212前、后端处设有与感知器2121相配合的微动开关22、24,以及用其动力输出轴231末端设置的齿轮232与排齿212啮合的可往复移动的驱动马达23组成。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如图1-8所示,当启动顺序钥匙第一段时,由电瓶25供电流通过高压线圈26(柴油为燃料电磁阀)预先润滑系统2,电闸A将电流通入预先润滑系统2中的驱动马达23,而令驱动马达23的动力输出轴231末端所设置的齿轮231啮合驱动液压缸21的活塞杆211末端所设的排齿212,而将液压缸21内的机油先行注入主油道中,并使排齿212推到最末端,并使其末端的感知器2121与微动开关22配合动作(如图4所示);当微动开关22的动作电闸B工作,使其电闸A停止连带驱动马达23停止,进而,令引擎启动马达电闸线路经由钥匙电闸B而后启动(因电闸B动作时,电闸A需先动作驱动马达23,而令该驱动马达23的动力输出轴231末端所设置的齿轮232啮合驱动液压缸21,又活塞杆211末端所设的排齿212,将液压缸21内机油先行注入主油道1中,并使排齿212推最末端且与微动开关22配合动作时,(亦即引擎启动马达的启动必须在预先润滑系统2工作完成后才能动作);最后,当启动完毕,电闸B保持通电防止电闸A的动作,引擎到达工作转数,并使内部机油泵压力建立,以接替后续的各机件润滑工作时,极少部份的机油便经三通接头S2而流向预先润滑系统2的液压缸21中(如图6所示),使液压缸21退回原位并蓄储(约300CC)机油量,活塞杆211末端连接的排齿212末端感知器2121碰触微动开关24而归定位,以作下次启动准备(如图7所示)提供借预先润滑系统的设计下,机件运转较为灵活,活塞气密效果佳,发动内燃机更为容易,各配合机件间的磨损降低,燃烧较完全,并符合废气排放标准下,并适度延长整个内燃机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燃机预先润滑系统包括主油道,其特征是设有连通主油道的液压缸,该液压缸内滑配合一活塞杆,该活塞杆末端设有一排齿,靠近排齿末端处设有液压缸的感知器,又在排齿前、后端处设有与感知器相配合的二微动开关,在排齿上啮合在动力输出轴末端的一齿轮,又该动力输出轴连接一可移动式驱动马达。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预先润滑系统包括主油道,其特征是所述主油道与液压缸之间设有一三通接头,该三通接头的一端连通主油道,另一端连接机油压力开关,还有一端连通液压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附加润滑系统。它主要设有连通主油道的液压缸,该液压缸内滑配合一活塞杆,该活塞杆末端设有一排齿,靠近排齿末端处设有液压缸的感知器,又在排齿前、后端处设有与感知器相配合的二微动开关,在排齿上啮合在动力输出轴末端的一齿轮,又该动力输出轴连接一可移动式驱动马达。从而,内燃机各配件间磨损降低,废气排放量减少,改善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1M5/02GK1284602SQ99109689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6日
发明者杨浤源 申请人:杨浤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