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

文档序号:5274005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箔生产中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处理是铜箔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对铜箔进行粗化处理、固化处理、防氧化等处理。因表面处理槽体多,流程长,容易出现的缺陷较多,毛面红道就是其中之一。毛面红道部位粗化比正常部位多,铜镏体明显大于正常部位,严重影响铜箔的质量。含有毛面红道较多的铜箔只能划为B级铜箔或废箔,严重影响处理箔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同时采取以下措施:
①提高粗化上液温度至35-40°C;
②降低粗化电流至2400-2800A;
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保持洁净;
④打磨粗化入槽挤液辊,使其表面无脏污,竖道色差;
⑤更换粗化入槽导电辊为辊面平整的粗化入槽导电辊;
⑥更换粗化入槽挤液辊为邵氏硬度60°-70°的粗化入槽挤液辊。本发明从各个方面分析造成毛面红道的原因:
①粗化上液温度在20-25°C,粗化电流在2900-3500A。发明人对毛面红道位置及正常部位分别进行了电镜分析,电镜照片分别见图1和图2。从电镜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毛面红道部位粗化比正常部位多,铜镏体明显大于正常部位;
②粗化入槽导电辊卫生不良,在辊面出现轻镀铜现象,污染箔面;
③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不良,长时间运行在辊面出现老化,弹性变差;
④粗化入槽挤液辊精度欠佳,在挤液时出现一边紧,一边松,易出现打折;
⑤粗化入槽挤液辊硬度为邵氏80°-90°,硬度过高;
分析原因后,表面处理采取了以下措施以解决毛面红道问题:
①提升粗化上液温度(35-40°C)降低粗化铜瘤体高度;
②适当降低粗化电流,降低粗化粗糙度;
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
④打磨粗化入槽挤液辊;
⑤更换粗化入槽导电辊,避免因辊面不平,粗化入槽挤液辊挤压不均造成红道;
⑥更换硬度较低的粗化入槽挤液辊(邵氏60°-70°),减轻粗化入槽挤液辊对箔的挤压。本发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毛面红道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图1:改进之前,毛面红道部位电镜照片。图2:改进之前,正常部位电镜照片。图3:铜箔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改进之前,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原箔经过预处理之后,依次经过粗化、水洗、固化、水洗、防氧化处理,其中粗化参数:电解液:硫酸铜10-30g/L,电流2900-3500A,上液温度20-25 °C,流量10-15m3/h,粗化入槽挤液辊:邵氏硬度80°-90° ;固化参数:电解液:硫酸铜 40-80g/L,电流 3400-3600A,上液温度 25_30°C,流量 8_10m3/h ;。在上述工艺基础之上,作如下改进:
①提高粗化上液温度至35-40°C;
②降低粗化电流至240 0-2800A;
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保持洁净;
④打磨粗化入槽挤液辊,使其表面无脏污,竖道色差;
⑤更换粗化入槽导电辊为辊面平整的粗化导电辊;
⑥更换粗化入槽挤液辊为邵氏硬度60°-70°的粗化入槽挤液辊。采取以上措施后,毛面红道问题解决。
权利要求
1.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粗化上液温度至35-40°C;②降低粗化电流至2400-2800A;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保持洁净;④打磨粗化入槽挤液辊,使其表面无脏污,竖道色差;⑤更换粗化入槽导电辊为辊面平整的粗化入槽导电辊;⑥更换粗化入槽 挤液辊为邵氏硬度60°-70°的粗化入槽挤液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铜箔生产中表面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清除铜箔表面处理中毛面红道缺陷的方法。同时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粗化上液温度至35-40℃;②降低粗化电流至2400-2800A;③打扫粗化入槽导电辊及粗化入槽挤液辊卫生,保持洁净;④打磨粗化入槽挤液辊,使其表面无脏污,竖道色差;⑤更换粗化入槽导电辊为辊面平整的粗化入槽导电辊;⑥更换粗化入槽挤液辊为邵氏硬度60o-70o的粗化入槽挤液辊。本发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毛面红道问题,减少了B级和废箔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C25F1/04GK103088397SQ2013100488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何成群, 赵原森, 柴云, 李龙飞, 孟社超, 习庆峰, 高松, 乔亚峰, 赵姣姣, 周赞雄 申请人: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