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线上下料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326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线上下料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镀线上下料架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镀线的上下料位置处,由于需要上料的位置比较高,且常常高于人的身高,传统的上料方式是人走上阶梯将料送至需要上料的工位,这种上下料方式工作效率极低。因此,出现了采用气顶上下料的方式与皮带输送的上下料方式。

采用气顶的上下料方式,必须具备压缩空气提供动力,且气量必须要足,才能将气缸顶起,使用要求高,使用受限,且难以实现左右同步,对于长行程操作而言,左右不同步会导致操作难以实现,甚至会出现危险。

采用皮带输送的上下料方式,由于皮带寿命短,需要频繁的更换皮带,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线上下料架升降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电机提供动力,并采用升降滚珠丝杆带动的方式,保证机架两端的升降机构同步进行,定位精确,且定位点可调,同时可点动操作,为电镀线的上下料操作提供更准确更便利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镀线上下料架升降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动电机、架设于机架内底部两端上的电机主轴、及分别设置于机架两端的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升降滚珠丝杆、分别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两侧边的升降导杆、及同时套设于升降滚珠丝杆与升降导杆上的一上下料承载结构;所述电机主轴一端与传动电机连接,且该电机主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齿轮,所述升降滚珠丝杆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侧边设置有一近接开关机构,该近接开关机构包括一近接开关座、及设置于近接开关座上的近接开关,其中,该近接开关座通过一锁固板固定于机架上,该近接开关通过一固定螺母固定于近接开关座上;在所述上下料承载结构上且位于近接开关侧边设置有一感应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侧边还设置有一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开关座、设置于限位开关座上的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的转块、连接于转块上的拔杆、及设置于转块上的压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料承载结构包括V型座安装板、设置于V型座安装板一侧上的若干V型座、及设置于V型座安装板另一侧上的升降滚珠丝杆安装座与若干直线轴承,其中,所述V型座通过一V型座夹板固定于V型座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两端分别架设有三块连接板,分别为上连接板、中连接板与下连接板;所述升降滚珠丝杆一端固定于机架上端,另一端由上至下依次插入升降滚珠丝杆安装座、上连接板、中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并通过第二齿轮与电机主轴的第一齿轮相啮合,且该升降滚珠丝杆与升降滚珠丝杆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升降导杆一端固定于机架上端,另一端插入直线轴承中,并固定连接于上连接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主轴通过若干带立式座轴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杯脚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为圆锥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电机通过一电机安装座板安装于机架底部侧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座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型座安装板上的直线轴承有4个,每一升降导杆依次插入两个直线轴承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传动电机驱动的方式,由于电镀线本身有电提供,为升降装置提供动力,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不会因为动力源缺乏而影响正常运作;

(2)采用同一个传动电机提供动力,并采用电机主轴两端的第一齿轮与机架两端升降滚珠丝杆的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升降滚珠丝杆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从而保证机架两端的升降机构保持同步,不管是对于短行程还是长行程运作,都能保证设备正常运作;

(3)采用升降滚珠丝杆带动上下料承载结构上下移动的方式,定位精确,且定位点可调,同时可点动操作,为电镀线的上下料操作提供更准确更便利的操作;

(4)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对上下料承载结构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左右上下料承载结构固定于机架上的某一位置上,便于上下料操作。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线上下料架升降装置,包括机架1、一传动电机2、架设于机架1内底部两端上的电机主轴3、及分别设置于机架1两端的升降机构4,其中,所述传动电机2通过一电机安装座板21安装于机架1底部侧边,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一升降滚珠丝杆41、分别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41两侧边的升降导杆42、及同时套设于升降滚珠丝杆41与升降导杆42上的一上下料承载结构43;所述电机主轴3一端与传动电机2连接,且该电机主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齿轮31,所述升降滚珠丝杆41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齿轮3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411,优选的,该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均411为圆锥齿轮。

具体的,所述上下料承载结构43包括V型座安装板432、设置于V型座安装板432一侧上的若干V型座433、及设置于V型座安装板432另一侧上的升降滚珠丝杆安装座434与若干直线轴承435,其中,所述V型座433通过一V型座夹板436固定于V型座安装板432上,优选的,该V型座433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机架1两端分别架设有三块连接板,分别为上连接板11、中连接板12与下连接板13;所述升降滚珠丝杆41一端固定于机架1上端,另一端由上至下依次插入升降滚珠丝杆安装座434、上连接板11、中连接板12与下连接板43,并通过第二齿轮411与电机主轴3的第一齿轮31相啮合,且该升降滚珠丝杆41与升降滚珠丝杆安装座434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所述升降导杆42一端固定于机架1上端,另一端插入直线轴承435中,并固定连接于上连接板11上。所述V型座安装板432上的直线轴承435有4个,每一升降导杆42依次插入两个直线轴承435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轴3通过若干带立式座轴承7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底部设置有若干杯脚垫8。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机架1侧边设置有一近接开关机构5,该近接开关机构5包括一近接开关座51、及设置于近接开关座51上的近接开关52,其中,该近接开关座51通过一锁固板53固定于机架1上,该近接开关52通过一固定螺母54固定于近接开关座51上;在所述上下料承载结构43上且位于近接开关52侧边设置有一感应片431。

同时,如图4所示,所述机架1侧边还设置有一限位机构6,该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开关座61、设置于限位开关座61上的本体62、设置于本体62上的转块63、连接于转块63上的拔杆64、及设置于转块63上的压片6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镀线上下料架升降装置,在机架1两端的升降机构4上的V型座433上横置一横杆,用于挂工件。当需要上下料时,通过传动电机2、电机主轴3、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411的配合作用,驱动升降滚珠丝杆41带动上下料承载结构43上下移动,向下可以降低到人可操作的位置处,即上连接板11位置处;将物料从V型座433的横杆上取下,或将物料放置于V型座433的横杆上后,向上移动可以上升至需要挂工件位置的高度,实现物料的上下料操作。在上下料承载结构4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近接开关机构5与限位机构6起到对上下料承载结构43进行限位的作用,使左右上下料承载结构43固定于机架1上的某一位置上,便于上下料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采用传动电机驱动的方式,由于电镀线本身有电提供,为升降装置提供动力,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不会因为动力源缺乏而影响正常运作;

(2)采用同一个传动电机提供动力,并采用电机主轴两端的第一齿轮与机架两端升降滚珠丝杆的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升降滚珠丝杆的上下移动同步进行,从而保证机架两端的升降机构保持同步,不管是对于短行程还是长行程运作,都能保证设备正常运作;

(3)采用升降滚珠丝杆带动上下料承载结构上下移动的方式,定位精确,且定位点可调,同时可点动操作,为电镀线的上下料操作提供更准确更便利的操作;

(4)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对上下料承载结构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左右上下料承载结构固定于机架上的某一位置上,便于上下料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