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旋风分布式氧化铝下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949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旋风分布式氧化铝下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铝电解槽的下料系统通常采用定时定容下料器进行间隔式下料,但这种间隔式下料存在很明显的缺点。首先,由于下料点下料过程为集中投放式,导致氧化铝容易聚集在下料点附近,造成下料前氧化铝浓度低,下料后氧化铝浓度突然增高,即氧化铝浓度的波动大,这会导致槽热平衡波动大,电流效率降低。其次,由于目前铝电解槽普遍采用低过热度工艺路线,而点式下料系统单次加入大量氧化铝,使氧化铝溶解过程更加困难,未溶解的氧化铝沉入铝液,造成下料口正下方铝液层中堆积大量氧化铝沉淀,沉淀随着铝液的流动覆盖炉底,使炉底压降升高,能耗增加,严重者可导致炉膛畸形,从而缩短铝电解槽使用寿命。

因为现有技术中的电解槽间隔式下料系统存在上述的铝电解槽稳定性差、电流效率低、能耗高、槽使用寿命短及氧化铝浓度分布不均的问题。所以,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铝电解槽下料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铝电解下料系统,使氧化铝能够均匀的分散分布下料,从而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更加均匀分布,以达到增加电解槽稳定性,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延长槽寿命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电解旋风分布式氧化铝下料系统,包括下料套筒、旋转导杆和驱动系统;旋转导杆从上至下贯穿设置于下料套筒内,旋转导杆内设有中心物料通道,旋转导杆位于下料套筒出料端的部分呈圆台形;下料套筒和旋转导杆的下端伸入铝电解槽;系统设有两处进料口,分别位于旋转导杆和下料套筒的上端;

旋转导杆由驱动系统驱动。

旋转导杆圆台形部分的外壁上覆盖有多个分散拨片,所述分散拨片为上窄下宽板片状;分散拨片板长方向沿着旋转导杆圆台形部分的外壁的母线方向,多个分散拨片沿旋转导管圆台形部分的周向布设以完全覆盖旋转导管圆台形部分的外壁。

所述分散拨片表面为斜螺纹条状。

旋转导杆的上部设置在外套管内,外套管固定在外部支架上;氧化铝物料从外套管的上端进入旋转导杆内的中心物料通道外套管与旋转导杆外壁之间设有密封环,防止氧化铝物料在旋转导杆与外套管连接的地方泄漏。

旋转导杆的上部与下料套筒上端面连接的位置设有转盘轴承,转盘轴承的外圈下端与下料套筒固定,转盘轴承的内圈与旋转导杆固定,随旋转导杆转动。这样旋转导杆就能固定下来,进行稳定的旋转。

所述下料套筒的上端侧方位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为管状,且下管壁弯折(向下倾斜),弯折的管壁能便于氧化铝物料流入下料套筒。

调速电机根据铝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及氧化铝物料的下料量调节转速,从而对旋转导杆的转速进行控制,来优化氧化铝物料的分散效果。

本发明的原理为:旋转导杆呈通管状结构与下料套筒同芯设置并穿过下料套筒内部,旋转导杆内部设有中心物料通道,旋转导杆上管端为转动式,所述的分散锥是旋转导杆下管端顺延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的分散拨片设置在旋转导杆下端圆台形外壁上。从两处进料口进入下料系统的氧化铝物料,受重力作用下落,并被旋转导杆提供的离心力分散,下料套筒内的氧化铝物料进一步经过旋转导杆的圆台形外壁分散,落到覆料盖以下的铝电解槽;通过以上方案,实现氧化铝物料在下料过程均匀伞状分散。

有益效果:

下料套筒出料端的旋转导杆圆台形外壁上的分散拨片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随旋转导杆旋转,下料套筒进料端进入的氧化铝物料受重力作用落到分散拨片上,旋转的分散拨片将氧化铝物料迅速分散开来,氧化铝物料呈伞状均匀进入到电解槽内,分散拨片上的斜螺纹能更好的将氧化铝物料分散开。通过旋转导杆的中心物料通道与分散拨片进入铝电解槽的氧化铝物料能够均匀分布,该系统可直接用于现有系统的间断式下料,这使得铝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得以均匀分布,从而优化电解槽的各项指标,达到增加电解槽稳定性,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延长槽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料套筒,2、旋转导杆,3、分散拨片,4、中心物料通道,5、覆盖料,6、转盘轴承,7、外套管,8、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铝电解旋风分布式氧化铝下料系统,包括下料套筒(1),下料套筒(1)内设置有旋转导杆(2),旋转导杆(2)上位于下料套筒(1)的出料端位置设有分散拨片(3),驱动系统驱动旋转导杆(2)旋转,为下料套筒(1)内通过的物料提供均匀分散的动能。

氧化铝物料从下料套筒(1)的进料端进入,物料受重力作用下落,旋转的分散拨片(3)形成的离心力将物料分散开来,使得氧化铝物料进入铝电解槽后处于均匀悬浮状态,并呈伞状均匀分布落入到电解槽内,使得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分布均匀,而不是某一点浓度很高。

具体地,所述的旋转导杆(2)呈通管状结构,贯穿下料套筒(1)内部并与下料套筒(1)同芯设置;旋转导杆(2)内部设有中心物料通道(4),旋转导杆(2)与驱动系统相连,通过驱动系统驱动旋转导杆(2)旋转;旋转导杆(2)的下部顺延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旋转导杆圆台形部分的外壁周向布设有多个分散拨片(3),以完全覆盖圆台形部分的外壁,分散拨片(3)板长方向沿着旋转导杆(2)圆台形部分的外壁的母线方向分布。通过分散拨片(3)分散开来及由下料套筒(1)进入到铝电解槽的氧化铝物料,能够大面积地均匀地落入电解质内,使槽内的氧化铝浓度能够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拨片(3)为上窄下宽板片状且表面为斜螺纹条状。分散拨片(3)表面的斜螺纹条状设置使得分散拨片(3)在旋转的时候会使物料获得横向的作用力,这样可以让物料分散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料套筒(1)的出料端及旋转导杆(2)的下端需穿过覆盖料(5)层进行连续下料,整个下料系统的进料口有两处,一处是中心物料通道(4)的上端,另一处是下料套筒(1)的上端,所述下料套筒(1)的上端侧方位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下部管壁弯折,弯折的管壁能便于物料流入下料套筒(1)。

为了使旋转导杆(2)稳定高效的旋转,旋转导杆(2)上管端转动式设置在外套管(7)内,而外套管(7)固定在外部支架上,外套管(7)与旋转导杆(2)之间连有密封环(8),旋转导杆(2)又转盘轴承(6)相连接,转盘轴承(6)内圈与旋转导杆(2)固定,转盘轴承(6)外圈下端与下料套筒(1)固定,这样旋转导杆(2)就能固定下来,进行稳定的旋转。

具体地,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调速电机,调速电机带动旋转导杆(2)进行旋转,所述的调速电机可根据铝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及氧化铝的下料量来调节速度,对旋转导杆(2)的转速进行控制,来优化氧化铝物料的分散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