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280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下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油气分离器,属石油天然气开采工具。
目前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对于油气含量比较高,气体影响较严重的抽油井,常常在抽油泵下方安装油气分离器(通常称为气锚),使抽油泵不受气体的影响,提高泵效,但是现有的油气分离器的分离室容积小,与抽油泵的排量不匹配,使得油气分离过程中因时间太短而影响分离的效果,影响了泵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井下油气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井下油气分离器由中心管和外管组成,中心管的底部开有下进液孔,外管套在中心管的外部与其形成一个腔室,外管的顶端与中心管之间有排气孔,外管上部的侧壁上开有进液孔,在中心管上套有螺旋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中心管外套上螺旋片后使环型空间截面积增大,提高了油气分离能力,分离效果好,从根本上解决了气体对泵的影响,能有效地提高抽油泵的泵效,增加原油产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井下油气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2-排气孔、3-进液孔、4-中心管、5-螺旋片、6-外管、7-套管、8-下进液孔;如
图1所示,井下油气分离器由中心管4和外管6组成,中心管4的底部开有下进液孔8,外管6套在中心管4的外部与其形成一个腔室,外管6的顶端与中心管4之间有排气孔2,外管6上部的侧壁上开有进液孔3,中心管4上套有螺旋片5。螺旋片5增加了油气分离的空间,延长了油气分离的时间,保证了油气的充分分离。
使用时,将井下油气分离器接在泵下下入井内,开启泵后,井下气液混合物由进液孔进入腔室内,由于腔室下部采用螺旋结构,气液混合物在螺旋机构内部螺旋向下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因气液密度的不同,气体沿着倒螺旋体内侧上行,浮到腔室环形空间顶部时,经排气孔排到油套环形空间,而液体沿着倒螺旋机构外侧下行,经中心管进入泵筒。
权利要求1.一种井下油气分离器由中心管(4)和外管(6)组成,中心管(4)的底部开有下进液孔(8),外管(6)套在中心管(4)的外部与其形成一个腔室,外管(6)的顶端与中心管(4)之间有排气孔(2),外管(6)上部的侧壁上开有进液孔(3),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管(4)上套有螺旋片(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油气分离器。它由中心管和外管组成,中心管的底部开有下进液孔,外管的顶端与中心管之间有排气孔,外管上部的侧壁上开有进液孔,在中心管上套有螺旋片。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中心管外套上螺旋片后使环型空间截面积增大,提高了油气分离能力,分离效果好,从根本上解决了气体对泵的影响,能有效地提高抽油泵的泵效,增加原油产量。
文档编号E21B43/34GK2471930SQ00267118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2日
发明者吴进, 赵普春, 张寿根, 童广岩, 周玉超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