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60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测井密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油气井发生高压溢流时的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进行套管探伤的测井作业时,常会遇到油气井发生高压(一般为高于15兆帕)溢流的情况。为此,在对上述油气井进行测井作业时,常需要在井口安装防喷器,以防止油气井发生井喷事故。

实际中,在进行套管探伤的测井作业时,需要向套管中下入40臂井径测井仪,以检测套管是否有变形、穿孔或内壁腐蚀等情况。一般地,下入的40臂井径测井仪需要穿过防喷管。具体的,安装在井口的防喷器具有与套管相连通的中心通道,40臂井径测井仪穿过该中心通道进入套管中。

通常,为驱动40臂井径测井仪正常工作,其上端需要连接有传输电能的电缆,40臂井径测井仪下入到套管中后,电缆至少部分地容置在该中心通道中。一般情况下,电缆具有相应地的标准规格尺寸,例如,套管探伤作业中,常见的电缆为11.8mm、7.6mm,而常用于套管探伤作业的闸板防喷器的中心通道的尺寸一般为66.7mm。这样,容置在中心通道中的电缆与中心通道之间细形成有间隙,从而导致封井不严,防喷效果不佳。而为了弥补封井不严,常采用的措施可以为在防喷器上安装防喷管,以加高井口,提高井筒内液柱的静压力,以期达到提高防喷效果。然而,这样的弥补措施增加了井口装置的复杂性,实际操作也较为繁琐。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该封堵装置能够在遇到油气井发生高压溢流的情况时,较佳地封堵防喷器的中心通道,从而达到防喷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用于对防喷器的中心通道进行封堵;其包括:

纵长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沿其纵长延伸方向设置有用于供电缆穿设的通道,所述本体的外壁与所述中心通道的内壁相适配;

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端;当所述本体插设在所述中心通道中时,所述密封机构顶固在所述防喷器上;

套设在所述本体外的辅助封堵机构,所述辅助封堵机构能与所述防喷器相连接,并能罩设所述中心通道。

优选地,所述辅助封堵机构包括主体部和周向翼部;所述主体部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供所述本体穿设;所述周向翼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并斜向下延伸,所述周向翼部用于与所述防喷器相连接,并能罩设所述中心通道。

优选地,所述周向翼部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优选地,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本体外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辅助封堵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呈下端敞开的筒状,所述辅助封堵机构的上端通过敞开的下端进入所述第一紧固件中;呈筒状的所述第一紧固件的顶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供所述本体穿设。

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在所述本体靠近下端的侧壁上;

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本体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顶抵。

优选地,还包括:

呈螺旋状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端;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套设在所述本体靠近上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密封件进行限位。

优选地,还包括刚性垫片,所述刚性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本体的上端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件外。

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件呈圆筒状,呈圆筒状的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限位件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设置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相适配的本体,当需要进行套管探伤的测井作业时,用于向40臂井径测井仪传输电能的电缆可以穿设在本体的通道中,由设置在本体下端的密封件对本体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与防喷器相连接的辅助封堵机构可以罩设在中心通道上,从而可以对本体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进行进一步密封,从而较佳地实现对防喷器的中心通道的封堵,尽可能地避免了在进行套管探伤的测井作业时,遇到油气井发生高压溢流的情况,从而达到防喷的目的。

其它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中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例示的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封堵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部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可以用于对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进行封堵。其可以包括:纵长延伸的本体1,所述本体1沿其纵长延伸方向设置有用于供电缆穿设的通道11,所述本体1的外壁与所述中心通道11的内壁相适配;密封机构2,所述密封机构2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下端;当所述本体1插设在所述中心通道11中时,所述密封机构2顶固在所述防喷器上;套设在所述本体1外的辅助封堵机构3,所述辅助封堵机构3能与所述防喷器相连接,并能罩设所述中心通道11。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封堵装置,通过设置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相适配的本体1,当需要进行套管探伤的测井作业时,用于向40臂井径测井仪传输电能的电缆可以穿设在本体1的通道11中,由设置在本体1下端的密封件对本体1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进行密封,同时与防喷器相连接的辅助封堵机构3可以罩设在中心通道11上,从而可以对本体1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进行进一步密封,从而较佳地实现对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的封堵,尽可能地避免了在进行套管探伤的测井作业时,遇到油气井发生高压溢流的情况,从而达到防喷的目的。

实践证明,利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封堵装置,封井效果较佳。实际中,可以不必在防喷器上安装防喷管,从而大大简化井口装置的结构,操作简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喷器和40臂井径测井仪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1的外壁与防喷器中心通道11的内壁相适配,可以为本体1的外径尺寸与防喷器中心通道11的内径向尺寸相等。这样,本体1的外壁可以较佳地与中心通道11的内壁相贴合。相较于电缆穿设在中心通道11中的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大大缩小间隙,从而可以实现封井防喷。

密封机构2可以对本体1外壁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内壁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进行密封。实际中,防喷器可以为闸板防喷器,其具有闸板。当本体1容置在该闸板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中时,密封机构2可以位于闸板的下方。如图1所示,密封机构2可以包括:第一限位件21,所述第一限位件21套设在所述本体1靠近下端的侧壁上;第一密封件22,所述第一密封件22套设在所述本体1靠近下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密封件2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21相顶抵。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21大致可呈圆台状,呈圆台状的第一限位件21设置有穿孔,以供本体1穿设。第一密封件22大致可呈环形,呈环形的第一密封件22套设在本体1外,并与第一限位件21相顶抵,实现固定和限位,第一密封件22可以由软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类材料制成。

能够罩设中心通道11的辅助封堵机构3可以对本体1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进行进一步密封。具体的,所述辅助封堵机构3可以包括主体部31和周向翼部32;所述主体部31中设置有空腔311,所述空腔311供所述本体1穿设;所述周向翼部32设置在所述主体部31的下端并斜向下延伸,所述周向翼部32用于与所述防喷器相连接,并能罩设所述中心通道1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1大致可呈纵长延伸的柱状,主体部31中设置的空腔311内壁与本体1外壁相适配,如此当本体1穿设在空腔311中时,可以实现两者的密封配合。具体的,举例为,本体1和主体部31可以为螺纹密封连接。这样,在保证两者在接合处具有较佳地密封性外,还可以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

为了防止油气井井下高压经本体1与防喷器的中心通道11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上溢作用在辅助封堵机构3上,导致辅助封堵机构3与本体1发生连接断脱,可以在本体1外套设第一紧固件4,第一紧固件4可以与辅助封堵机构3相连接,从而对辅助封堵机构3施加紧固力,降低其与本体1发生连接断脱的可能。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紧固件4大致可呈下端敞开的筒状,辅助封堵机构3的上端通过敞开的下端进入第一紧固件4中。第一紧固件4的顶壁设置有开口41,开口41供本体1穿设。呈筒状的第一紧固件4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内螺纹,辅助封堵机构3靠近上端的外壁(即主体部31靠近上端的外壁)设置有与该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旋合,第一紧固件4可以对主体部31的上端施加径向紧固力,从而提高辅助封堵机构3与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翼部32大致可呈伞裙状,如此,可以较佳地罩设中心通道11。周向翼部3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连接孔321,多个连接孔321可以供紧固销钉或螺钉穿设,以实现周向翼部32与防喷器的连接。较佳地,多个连接孔321可以沿周向均匀布设在周向翼部32上,从而紧固销钉或螺钉可以均匀地对周向翼部32施加紧固力,提高紧固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装置还可以包括:呈螺旋状的第二密封件5,所述第二密封件5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上端;第二限位件6,所述第二限位件6套设在所述本体1靠近上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件6用于对所述第二密封件5进行限位。通过在本体1的上端设置包括第二密封件5和第二限位件6的另一个密封机构2,可以对本体1的上端进行密封,避免油气井井下高压液流在本体1上端发生溢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件5呈螺旋状,如此在其中部形成通道11,以便于电缆穿过。第二密封件5也可以由软弹性材料例如橡胶类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件6大致可呈筒状,呈筒状的第二限位件6的下端敞开,本体1的上端通过敞开的下端进入第二限位件6中。第二限位件6的顶壁上可以设置有供电缆穿过的开口6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拆卸,第二限位件6可以包括多个限位部,多个限位部相拼合以形成第二限位件6。具体的,多个限位部大致可以为圆筒的一部分,其可以包括大致呈圆弧状的侧壁和呈扇形的顶壁,多个呈扇形的顶壁上可以设置有豁口,多个呈圆弧状的侧壁可以拼接形成第二限位件6的侧壁,设置有豁口的多个呈扇形的顶壁可以拼接形成第二限位件6的顶,多个豁口拼接形成供电缆穿过的开口。

为了防止电缆穿过第二密封件5时,第二密封件5在电缆的带动下下移而导致其丧失密封作用,在第二密封件5和本体1的上端之间还可以设置刚性垫片7。刚性垫片7大致可呈与圆饼状或片状,其具有一定刚性。举例为,刚性垫片7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将刚性垫片7设置在第二密封件5的下方,可以对第二密封件5起到刚性支撑的作用,避免第二密封件5在电缆的带动下发生下移。

为了对第二限位件6进行固定,本申请的封堵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紧固件8,第二紧固件8可以套设在第二限位件6外。具体的,第二紧固件8大致可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呈圆筒状的第二紧固件8的内壁可以设置有内螺纹,第二限位件6外壁上可以设置有与该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将第二紧固件8旋合在第二限位件6外,实现第二限位件6的紧固。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封堵装置的使用方法。

1、将本体1、第一密封件22、第一限位件21连接到一起;

2、将辅助封堵机构3坐封在井口防喷器上,通过紧固销钉或螺钉将辅助封堵机构3与井口防喷器相固定;

3、将原有的封井管用绳索连接,并连接在测井车电缆上;

4、将本体1旋入辅助封堵机构3,并安装第一紧固件4;

5、依次压上第二密封件5、第二限位件6、第二紧固件8;

6、打开井口防喷器,将封井管提出井口;

7、封闭辅助封堵机构3;

8、依次打开第二紧固件8、第二限位件6、第二密封件5,取出原封井管;

9、下入40臂井径测井仪,封好压上第二密封件5、第二限位件6、第二紧固件8;

10、开始测井作业;

11、测井完毕后取出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1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部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