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103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炉风机的辅助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插入 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避免风机轴承过热而受损。
背景技术
冷轧企业的硅钢退火涂层机组、热镀锌机组以及连退机组的退火炉均 采用插入式风机进行冷却退火。请参阅图l所示,插入式风机的叶轮l通过风机的传动轴2穿入退火炉3内,传动轴2上还套设有风机轴承冷却装 置10,该冷却装置10包括保温套11和散热片12,保温套ll套设在传动 轴2上, 一侧端面通过安装板111与退火炉3的炉壁外侧连接固定;散热 片12固定设与传动轴2上,并设于保温套11与风机轴承4之间,能够随 传动轴2进行转动,用于对风机轴承4的冷却散热,减少炉内热辐射对风 机轴承4的影响,从而降低其工作温度。为了防止炉内气氛通过传动轴2 泄漏,在传动轴2上的散热片12和保温套11之间还套设有盘根密封垫13, 盘根密封垫13—侧与保温套11的外侧端面相抵。但是,由于该风机的传 动轴2的材质为耐热钢,其传热性能好,在风机运行过程中,炉内的大量 高温热量沿传动轴2传至风机轴承4,而散热片12的散热性能较差,无法 较好的对风机轴承4进行冷却,因此一旦风机轴承4工作温度过高,会导 致风机轴承4受损,从而大大降低了风机轴承4的使用寿命。另外,在风 机运行时,盘根密封垫13是随传动轴2—起运转,易导致盘根密封垫13 与传动轴2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造成炉内的气氛(如高温空气或惰性气体) 沿盘根密封垫13与传动轴2之间的间隙泄漏至炉外,影响周围环境安全。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冷却效果差、风机轴承过热易损坏以及气 密性能差、易发生泄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有利于提高对传动轴的冷却效果,避免风 机轴承过热而受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包括保温套和盘根密封垫,并分别套设于 风机的传动轴上,该冷却装置还包括水冷部件,水冷部件套设于保温套与 盘根密封垫之间的传动轴上,水冷部件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 一侧 端面与保温套一侧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 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设于水冷部件一恻端面的下部;所述的出水管设于相应 侧端面的上部。该冷却装置还包括气密部件,气密部件套设于水冷部件与盘根密封垫 之间的传动轴上,气密部件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 一恻端面与水冷 部件一恻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与盘根密封垫一侧端面相抵,该端面上 还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气密部件的内圈壁上还开有出气口。所述的水冷部件的外径小于保温套的外径,并大于气密部件的外径; 所述的气密部件的外径大于盘根密封垫的外径。所述的水冷部件、气密部件以及保温套的内径均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包括保温 套、盘根密封垫和水冷部件,水冷部件套设于保温套与盘根密封垫之间的 传动轴上,水冷部件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 一侧端面与保温套一侧 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该冷却装置通过内部通有冷却水的水冷部件对传动轴进行有效冷却,提高 了冷却效果,避免了炉内高温热量沿传动轴传至风机轴承,降低了风机轴 承的工作温度,防止风机轴承过热而受损;通过通有密封气体的气密部件, 不但能够起到气体密封作用,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从而避免发生泄漏, 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冷却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的结构以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20同 样包括保温套21和盘根密封垫23,保温套21和盘根密封垫23分别套设 于风机的传动轴2上,保温套21 —侧端面上设有安装板211,并通过安装 板211与退火炉3 (参阅图1)外壁连接固定;不同的是,该冷却装置20 还包括水冷部件22,水冷部件22套设于保温套21与盘根密封垫23之间 的传动轴2上,水冷部件22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 一侧端面与保温 套21 —恻端面通过焊接相固定;另 一恻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 的进水管221和出水管222,进水管221设于水冷部件22 —侧端面的下 部,而出水管222设于相应侧端面的上部.该冷却装置20还包括气密部 件24,气密部件24套设于水冷部件22与盘根密封垫23之间的传动轴2 上,气密部件24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 一侧端面与水冷部件22 — 侧端面焊接相固定;另一侧端面与盘根密封垫23—侧端面相抵,该端面的 上部还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241,进气管241的接头可采用螺 紋式或法兰式接头;气密部件24的内圈壁上还开有数个出气口 242,图2 中所示的出气口 242呈上下左右均句分布的四对,共八个.水冷部件22 的外径小于保温套21的外径,并大于气密部件24的外径;气密部件24 的外径大于盘根密封垫23的外径,并且水冷部件22、气密部件24以及保 温套21的内径均相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可在保温套21的一侧端面开 一凹槽,将水冷部件22和气密部件24焊接固定于该凹槽内,使三者固定 为一体,并使水冷部件22和气密部件24的相应侧端面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这样能够更好的套设于风机该处的传动轴2上。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21向水冷部件22的内部空腔通入冷却水,并 通过冷却水自身的重力充满整个空腔,并从出水管222流出,从而对该处的传动轴2进行水冷,大大提高了冷却效果,从而隔绝了炉内高温热量沿传动轴2传至风机轴承4 (同见图1),降低了风机轴承4的工作温度, 防止风机轴承4过热而受损,从而延长了风机轴承4的使用寿命。同时, 根据退火炉3内的气氛,通过进气管241对气密部件24的内部空腔通入 相应的密封气体,如当炉内气氛为高温空气时,则选择通入空气;当炉内 气氛为高温惰性气体时(通常为氮气),则选择通入惰性气体,通入后的 密封气体通过气密部件24的内圈壁上的出气口 242流出,并沿传动轴2 流入退火炉3内,从而在传动轴2周围空隙间形成气体密封,并与盘根密 封垫23形成两道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有效的防止了炉内、外气氛 的泄漏,保证了周围环境安全,并且密封气体对传动轴2也起到了进一步 冷却作用,从而更增强了冷却效果。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 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套包括保温套和盘根密封垫,并分别套设于风机的传动轴上,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装置还包括水冷部件,水冷部件套设于保温套与盘根密封垫之间的传动轴上,水冷部件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一侧端面与保温套一侧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水管设于水冷部件一侧端面的下部;所述的出水管设于相应恻端面的上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冷却装置还包括气密部件,气密部件套设于水冷部件与盘根密封垫之间的传动轴上,气密部件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 一侧端面与水冷 部件一侧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与盘根密封垫一侧端面相抵,该端面上 还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气管;气密部件的内圈壁上还开有出气口。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冷部件的外径小于保温套的外径,并大于气密部件的外径;所述的气密部件的外径大于盘根密封垫的外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冷部件、气密部件以及保温套的内径均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入式风机轴承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保温套、盘根密封垫和水冷部件,水冷部件套设于保温套与盘根密封垫之间的传动轴上,水冷部件为圆环型,内部为空腔结构,一侧端面与保温套一侧端面相连接;另一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内部空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该冷却装置通过内部通有冷却水的水冷部件对传动轴进行有效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避免了炉内高温热量沿传动轴传至风机轴承,降低了风机轴承的工作温度,防止风机轴承过热而受损;通过通有密封气体的气密部件,提高了密封性能,并增强了冷却效果,从而避免发生泄漏。
文档编号F04D29/58GK201173215SQ20082005624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曹世宙, 郑建伟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