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液压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352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液压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恢复存储能量功能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技术背景静液压驱动机构经常用于驱动商用车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在制动过程中, 一定的动能通过静液压驱动机构进行存储然后进行恢复。AT 395 960 B提议在包含液压泵的闭合回路中使用静液压驱动机构,该液压泵 ^f义在一个方向上输送流量。位于输送侧,连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线3各 与高压存储装置相连。第二存储装置,表现为低压存储装置,与相对液压泵 位于吸入侧的工作线路相连。高压存储装置和低压存储装置分别与输送侧和 吸入侧的工作线路恒定相连。在正常驱动状态下,液压泵将流量输送至输送 侧的工作线路。液压马达可调节,并在第一方向上旋转进行驱动。如果车辆 处于超速模式,首先调节液压马达的进口容积,以便使进口容积接近零。为 了实现制动作用,液压马达在相反方向上旋转。从而,液压马达将流量输送 至相对液压泵位于输送侧的工作线3各。线路上提供单向阔。液压马达输送的增压介质被输送至高压存储装置。这意 味着,如果高压存储装置内的压力升高,车辆的动能将被转化为压能。通过 从低压存储装置移走增压介质来补偿流量容积。如果要恢复存储的能量,增压介质将从高压存储装置移走。如前述驱动 状态,此时,液压马达转回至其初始方向。液压马达释》t增压介质的压力时, 液压马达产生输出力矩。由液压马达输送的增压介质通过容积补偿输送至低 压存储装置。
已知驱动机构具有的缺点在于,为了移走增压介质,增压介质从高压存 储装置直接作用在液压马达上。根据提议的动能恢复驱动机构,液压马达必 须额外地转过其中立位置。这导致液压回路中的一些流量方向发生逆转。向 液压马达直接提供增压介质不允许力矩同时增大,所述力矩增大通过利用高 压存储装置中的压力和驱动液压泵的马达的扭矩实现。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液压驱动机构,在其中可恢复存储的能 量,同时利用驱动马达提供驱动力矩。本目的根据本发明并具有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的静液压驱动机构实现。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第 一工作线 路与液压马达的第 一 工作线路连接相连,通过第二工作线路与液压马达的第 二工作线路连接相连。进一步地,静液压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存储装置,用于 存储压能,以及第二存储装置。为了恢复存储在第一存储装置的压能,第一 存储装置,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为液压泵的输送方向,与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 相连,所述工作线路位于输送方向的吸入侧。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才几构, 有利的是,存储在第一存储装置中的高压增压介质,由位于吸入侧并与液压 泵相连的工作线路提供。可能的是,同时增大力矩,由于在吸入侧额外增大 了液压泵的压力,可能的是,驱动液压泵的驱动马达的驱动力矩作用在液压 泵上。以压能形式存储的机构动能的恢复不是直接在液压马达处完成而是间 接完成。液压马达本身,与此对照的是,与正常驱动状态下相同,仅靠液压 泵产生的工作线路压力工作。本发明的有利展开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例如,有利的是,为了恢复存储在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压能,为能够获得 流量容积的补偿,液压马达的下游工作线路连接与第二存储装置相连。通过 连接液压泵下游连接和第二存储装置,产生液压平衡,在所述液压平^f中, 增压介质从第一存储装置中移出,通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输送到低压存储装
置,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相互串联。进一步有利的是,在制动过程中为了充满第一存储装置,液压马达的第 一或第二工作线路连接与第一存储装置相连,所述工作线路连接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为下游流量方向。可能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存储装置与液压马 达的下游连接相连,这个事实使得在液压回路中不用逆转流量的方向就可以 充满第一存储装置。为了连接工作线路连接与第一和第二工作线路,以及为 了连接第一和第二存储装置与第一工作线路或第二工作线路和第一工作线 路连接或第二工作线路连接,有利地提供座阀。根据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 先导阀通过控制压力作用于座阀。进一步地,第二存储装置优选与保压线路相连。保压线路与增压介质源 相连。增压介质源通过保压线路与第二存储装置相连,其作用在于,确保第 二存储装置中的最小压力。尤其有利的是,增压介质,例如通过泄露流失, 可以从增压介质源再次得到加满。尤其优选的是,增压介质源为供给装置。为了第二存储装置作为增压介 质源的供给装置的使用,可能的是,利用供给装置通过第一和第二工作线路 充满液压回路,利用供给装置维持第二存储装置中的最小压力。在这种情况 下,供给装置优选包括供给泵,所述供给泵将流量输送到供给线路。尤其优 选地,供给线路通过换向阀与保压线路相连。这意味着,如果由于启动换向 阀而导致第二存储装置中的压力下降,增压介质通过保压线路从供给线路供 给到第二存储装置。第二存储装置中压力足够时,供给线路与保压线路之间 的连接通过换向岡以 一 种简单的方式断开。同样有利的是,供给线路通过单向阀与保压线路直接相连。在这种排列 方式下,单向阀朝向保压线路方向张开。这意味着,第二存储装置中形成的 压力不能逃逸到供给系统。供给系统仅补偿泄漏。然而,如果液压系统中压 力充足,液压回路不能从供给系统中断开。根据优选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通过蓄压 限制阀直接相互连接。如果高压存储装置已经完全充满,液压制动仍然可以
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蓄压限制阀张开,由液压马达输送的增压介质的压力 通过蓄压限制阀在第二存储装置方向上释放。闭合液压回路产生,从而不再 需要容积补偿。


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的优选实例实施例,表现在附图中,并基于以下的描述而进行详细说明。在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和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1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根据 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例如,为商用车辆的驱动机构。然而,本发明并 不仅限于商用车辆。相反,任何用到静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机构都包含在根 据本发明的体现中。静液压驱动才/L构1包括驱动马达2。驱动马达2通过驱动轴4驱动液压 泵3。液压泵3为可调节静液压活塞装置,该装置设计为在两个方向都可以 输送流量。根据设定的输送方向,液压泵3将流量输送至第一工作线^各5或 者第二工作线;洛6。通过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二工作线路6可以实现与液压 马达7的连接。液压马达7具有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和第二工作线路连接9。 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与第一工作线路5相连。相应地,第二工作线路连4矣9 与第二工作线路6相连。如果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如下所述,和第二工作 线路连接9分别与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二工作线路6相连,则液压泵 3和液压马达7在闭合液压回路彼此相连。当液压马达7受作用时,液压马 达7产生的输出力矩通过输出轴10,例如,传递给车轴或者下游开关装置。提供第一调节装置11,用于调节液压泵3的输出量。相应地,液压马
达7的进油量通过第二调节装置12调节。第一调节装置11和第二调节装置 12分别作用在液压泵3和液压马达7的调节装置上。第一连接线^各13与液压马达7的第一工作线^各连才妻8相连。液压马达 7的第二工作线路连接9与第二连接线路14相连。第一连接线路13通过第 一座阀15与第一工作线路5相连。第二连接线路14通过第二座阀16与第 二工作线路6相连。图1示出的静液压回路中的所有座阀构造相同。为了清楚,在下文4义对 第一座阀15的结构进行详细论述。第一座阀15包括活塞17。活塞17具有根据压力工作的控制面18。闭 合弹簧19的作用力也作用在控制面18上。因此,控制压力产生的液压力和 闭合弹簧19的作用力都作用在控制面18上,从而推动第一座阀15朝向闭 合方向。形成于活塞17上的密封边20以密封方式与密封垫21协作。第一 座阀15闭合时,第一座阀15内部的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相互分离。 第一工作线路5的压力作用于第一腔室22,第一连接线路13的压力作用于 第二腔室23。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内部的盛行压力以液压力的形式 作用在活塞17上,该液压力朝向第一座阀15的张开方向作用。如果控制面 18上的液压力降低,第一腔室22内的液压力和第二腔室23内的液压力大 于作用在闭合方向上的闭合弹簧19的作用力,第一座阀15处于张开位置。 在第一座阀15的张开位置,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相互连接,因此, 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一连接线路13之间连通,流量通过该连通线路。第一 座阀15张开时,增压介质通过液压泵3输送到第一工作线路5,作用于液 压马达7的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为了影响作用在第一座阀15的控制面18上的控制压力,提供第一先导 阀24。第一先导阀24属于二位三通阀,按照阀簧25的作用力作用在第一 方向。电磁石26的作用力作用在反方向。电磁石26中的差分制动器被使用。 同样可能的是,液压力以与阀簧25作用力相反的方向作用于第一先导阀24 上。根据阀簧25作用力和电磁石26作用力的关系函数,第一先导阀24处 子第一联接位置27或者处于第二联接位置28。这里,阀簧25推动第一先 导阀24朝向第一联接位置27。在第一联接位置27处,第一先导阀25将第 一控压线路29和第一供压线路分支32连接起来。在第一先导阀24的第一联接位置27处,第一供压线路分支32内的盛 行压力通过第一控压线路29供给,所述控压线路与第一座阀15的控制面 18相连接。因此,如果第一座阀24处于由阀簧25预先确定的第一联接位 置27处,第一座阀15被推向闭合状态。相反地,如果电磁石26靠控制信 号作用,由电磁石26产生的作用力与阀簧25的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在第 一先导阀24上,将第一先导阀24拉向第二联接位置28。在第二联接位置 28处,第一控压线路29与第一泄压线路30相连。第一控压线路29的盛行 压力通过第一泄压线路30被释放到油箱31中。相应地,作用在第一座阀 15的控制面18上的液压力降低,在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的液压力作 用下,第一座阀15被拉向张开位置。通过给电;兹石26施加电流,在第一工 作线路5和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之间形成连接。产生作用于控制面18的所需压力由第一供压线路分支32和第一座阀 24提供。为实现此目的,第一供压线路分支32与供压线路34相连。供压 线路34与活页阀35的输出端相连。活页阀35的作用在于,按照后续所述 方式,在每种情况下,给系统提供最高可用压力。提供第二先导阀36,用于对第二座阀16起作用。第二先导阀36和第 一先导阀24具有类似结构。为了清楚,重复描述将省略。第二控压线路27 通过第二先导阀36与第二供压线路分支38相连。在此位置,第二先导阀 36由弹簧控制。如果根据电磁石的控制信号作用,第二先导阀36将被拉向 第二联接位置,在此位置,第二控压线路37与第二泄压线路39相连。如果 第二先导阀36根据控制信号作用,由于第二控压线路27的压力被释放到油 箱31中,因此,作用在第二座阀16控制面上的控制压力降低。因此,如果 控制信号作用于先导阀36,第二座阀16被拉向张开位置。在第二座阀16 的张开位置,第二连接线路14与第二工作线路6彼此相连。
在正常驱动状态下,控制信号作用在第一先导阀24和第二先导阀36上。 从而,第一控压线路29的压力和第二控压线路37的压力被释放到油箱31 中,第一座阀15和第二座阀16被拉向各自的张开位置。由于液压泵3和液 压马达7本质上以静液压齿4仑形式排列,从而形成闭合液压回if各。通过第一 调节装置11调节液压泵3的输出量或者通过第二调节装置12调节液压马达 7的进油量,可以调节静液压齿轮的传动比。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1进一步包括第一存储装置40和第二存 储装置41。第一存储装置40为高压存储装置。第二存储装置41为低压存 储装置。优选地,存储装置40、 41都采用液压/气压存储,增压介质供给时, 可压缩容积可以 一皮压缩。第一存储装置40通过高压存储线路33与静液压回路相连。高压存储线 路33分为第一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2和第二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3。在第一 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2上设置有第三座阀44。在第二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3 上设置有第四座阀45。同样可能的是,第三座阀44和第四座阀45分别通 过第三控压线路48和第四控压线路49,根据控制压力朝向闭合方向作用。 在闭合方向,闭合弹簧分别作用在第三座阀44和第四座阀45上。如果第三座阀44处于闭合位置,第一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2被断开。如 果第四座阀45处于闭合位置,第二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3被断开。第一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2通向第一工作线路5。相应地,第二高压存 储线路分支43通向第二工作线3各6。如果第三座阀44和第四座阀45各自 处于闭合位置,第 一工作线路5和第 一存储装置40之间没有流量通过的线 路连接,同样,第二工作线路6和第一存储装置40之间也没有线路连接。在第三先导阀46的第一联接位置,第三控压线路48与第三供压线路分 支50相连。第三先导阀46在此联接位置方向上通过阀簧作用。电i兹石作用 在反方向,根据已经描述过的方式,电磁石将第三先导阀46推向与阀簧作 用力相反的方向。电磁石根据控制信号作用将第三先导阀46拉向第二联接 位置。在此位置,第三控压线路48与第三泄压线路52相连,因此,第三控 压线路48中的压力被释放到油箱31中。由于盛行在第一高压存储线路分支 42中的压力,第三座阀44被拉向张开位置。在第三座阀44的张开位置, 第 一工作线路5通过第 一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2和高压存储线路33与第一存 储装置40相连。依照上面所述的排列方式,第四座阀45通过第四先导阀47净皮激励。第 四控压线路49通过第四先导阀47与第四供压线路分支51或者与第四泄压 线路53相连。在第四先导阀47的静止位置,第四先导阀47将第四控压线 路49和第四供压线路分支51连接起来。当电磁石作用时,第四先导阀47 移至第二联接位置,此时,第四控压线路49与第四泄压线路53相连。才艮据 已经描述的方式,这将导致第四座阀45处于张开位置。在第四座阀45的张 开位置,第二工作线路6通过第二高压存储线路分支43与第一存储装置40 相连。第二存储装置41为低压存储装置,通过低压存储线路54与液压回路相 连。低压存储线路54分为第一低压存储线路分支55和第二低压存储线路分 支56。在第一低压存储线路分支55上设置有第五座阀57。在第二低压存储 线路分支56上设置有第六座阀58。第一低压存储线路分支55通向第一连 接线路13。第二低压存储线路分支56通向笫二连接线路14。因此,如果第 五座阀57处于闭合位置,第一连接线路13与低压存储线路54之间的连接 断开。相似地,第六座阀58断开第二连接线路54与低压存卩诸线路54之间 的连接。第五座阀57通过第五先导阀59被激励。为了给第五座阀57在其闭合 方向上提供液压力,第五先导阀59将第五控压线路61与第五供压线路分支 63连接起来。与此相反的是,如果在电磁石处有控制力作用于第五先导阀 59,第五先导阀59,与阀簧的作用力相反,被拉向第二联接位置,此时, 第五控压线路51与第五泄压线路65相连。由于盛行在第五控压线路61内 的压力被释放到油箱31中,第五座阀57张开,第一连接线路13通过第一 低压存储线路分支55与低压存储线路54相连,进而与第二存储装置41相 连。以相应的方式,第六座阀58通过第六先导阀60被激励。在第六先导阀 60的静止位置,该位置同样由阀簧确定,第六控压线路62通过第六先导阀 60与第六供压线路分支64相连。与此相反的是,如果控制信号作用在第六先导阀60上,第六先导阀60 由电f兹石被拉向另一极限位置,该位置与阀簧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在此才及限 位置,第六控压线3各62与第六泄压线路66相连。增压介质通过第六泄压线 路60从第六控压线路62释放到油箱31中,这导致了作用于第六座阀58的 控制力下降。通过降低作用在第六座阀58闭合方向上的控制力,作用在相 反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及由第二低压存储线路分支56压力产生的作用力超 重。因此,第六座阀58被拉向张开位置,在此位置处,与第二低压存储线 路分支56之间存在流量通过的线路连接。第一至第六供压线路分支32, 38, 50, 51, 63和64都与供压线^各34 相连。供压线路34与活页阀35的输出端相连。存储连接线路67和马达连 接线^各68分别通向活页阀35的两个^T入端。盛行在高压存储线路33内的压力以及因此盛行在第一存储装置40内的 压力通过存储连接线路67作用在活页阀35的输入端。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 二工作线路6中较高的压力通过泵连接线路68作用在活页阀35的另一输入 端。这意味着,活页阀35在其输出端提供分别用于激励座阀15, 16, 44, 45, 57, 58的可用最高压力。静液压驱动机构1进一步包括供给装置69。供给装置69包括供给泵70。 供给泵70仅在一个方向上输送流量,优选地,采用恒流泵的形式。供给泵 70与可调液压泵3 —起排列在传动轴4上,因此,由驱动马达2驱动。供 给泵70将增压介质从油箱31吸出,输送到供给线路71。供给线路71分为 与第一工作线路5相连的第一供给线路分支72和与第二工作线路6相连的 第二供给线路分支73。在第一供给线路分支72上提供第一单向阀74。在第 二供给线路分支73上提供第二单向阀75。单向阀74和75以下述方式排列,
即,如果供给线路71的压力分别大于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二工作线路6的 工作线路压力,单向阀74和单向阀75分别朝向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二工作 线3各6方向张开。为了保护静液压驱动机构1,平行地在每种情况下,设置有作为第一单 向阀74和第二单向阀75的延长部分的压力限制阀,如果发生严重高压,这 些压力限制阀将工作线路5、 6中的压力释放到供给线路71方向。供给装置69通过保压线路76与第二存储装置41相连。为此,保压线 路76将换向阀77的输出端与低压存储线路54连接起来。根据压力弹簧78 的作用力和作用在相反方向的液压力,换向阀77处于第一联接位置或者第 二联接位置。如果液压力大于压力弹簧78的作用力,换向阀77将供给线路 71与排泄线路81连接起来。排泄线路81通过第一压力限制岡80与油箱31 相连。如果作用在换向阀77上的液压力降低到压力弹簧7 8的作用力以下, 压力弹簧78将换向阀77推向另一联接位置,此时,供给线路71与保压线 路76相连。保压线路76的压力通过比较线路79提供给测量面。通过这种方式,换 向阀77根据盛行在第二存储装置41的压力处于第一或第二联接位置。保压 线路76通过第二压力限制阀82与油箱31相连。一旦第二存储装置41的压力降到由压力弹簧78设定的值之下,换向阀 77被拉向联接位置,在此连接位置,供给线路71与保压线路76相连。在 此联接位置,增压介质由供给泵70输送到第二存储装置41。因此,第二存 储装置41内的压力升高直至达到足够的压力,作用在换向阀77上的液压力 将换向阀77拉向相反的联接位置。在此相反的联接位置,盛行在供给装置 69内的压力通过压力限制阀80得到限制。优选地,第一压力限制阀80调 节到,例如,20巴。与之对照的是,第二压力限制阀82调节到较高压力, 例如,40巴,与换向阀77的换向压力相一致。借助于供给装置69与第二存储装置41之间的连接,因而可以确保的是, 在静液压驱动才几构1的再生过程中,由于泄漏从回3各漏出的增压介质可以得
到再次的供给。正如开始所描述的,在正常驱动状态下,提供闭合液压回^各,液压泵3和液压马达7排列其中。为实现此目的,控制信号作用在第一先导阀24和 第二先导阀36上。第一座阀15和第二座阀16处于张开位置,闭合液压回 路包括第一工作线路5,第一连接线路13,第二连接线路14和第二工作线 ^各6。在以下描述中,没定,正向循环意p未着增压介质由液压泵3 4!r送到第 一工作线路5。相应地,在正向循环中,第一工作线路5为输送侧的工作线 路,第二工作线路6为吸入侧的工作线路。作为正向循环的出发点,所涉及的机构首先要变为超速模式以及被制 动。在超速模式下,第一存储装置40用于存储机构的动能。为此原因,增 压介质不得不通过液压马达7被输送到第一存储装置40,此时的液压马达7 担当泵。在制动过程中,增压介质从第二存储装置41移出,由液压马达7 抽到第一存储装置40中。为此,在所述的正向循环情况下,控制信号作用 在第五先导阀59上。从而,第五座阀57处于张开位置,增压介质由液压马 达7从第二存储装置41中吸出,通过第一低压存储线路分支55输送到第一 工作线路连接8。由液压马达7从第二存储装置41中吸出的增压介质通过 液压马达7输送到第二连接线^各14中。控制信号同样作用于在第二先导阀36上,因此,第二座阀16也处于张 开位置。进一步地,控制信号作用在第四先导阀47上,由于第二高压存储 线路分支43上的压力,第四座阀45也处于张开位置。与此相反的是,其他 的先导阀46, 24和60仅通过它们各自的阀簧力作用,与它们关联的座阀 44, 15和58处于闭合位置。通过在第二工作线路6方向侧的第二连接线路14,进而通过第二高压 存储线路分支43,液压马达7输送的增压介质被输送到第一存储装置40。制动过程之后,增压介质以高压状态存储在第一存储装置40中。这里, 存储的压能由机构减速过程中的动能产生。所述制动过程之后,在正向循环 方向需要再次加速,增压介质必须以适合的方式从第一存储装置40供给到
静液压驱动机构1。根据本发明,增压介质从第一存储装置40移到吸入侧 的工作线路。在每种情况下,在正向循环中,吸入侧的工作线路为第二工作线路6。为了移出增压介质并恢复能量,控制信号作用在第四先导阀47上。 第四座阀45处于张开位置,增压介质从第一存储装置40供给到第二工作线 路6中,进而供给到液压泵3的吸入侧。处于初始压力的液压泵3从第二工 作线路6吸出流量,另外,可以由驱动马达2的扭矩驱动。这就导致力矩增 大,驱动马达2以低功率工作。其结果是节省燃料。第一工作线路5中的工 作线路压力作用在液压马达7上。为此,控制信号作用在第一先导阀24上, 因此第一座阀15处于张开位置。因此,液压马达7的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 与输送侧的工作线路5相连。在第二工作线路连接9处,从液压马达7形成 下游的增压介质在输出轴10处释放压力,产生输出扭矩,并且,该增压介 质通过张开的第六座阀58被输送到第二存储装置41。为使第六座阀58张 开,控制信号作用在第六先导阀60上。其他的座阀(16, 44和57)各自处 于闭合位置,其中,也没有控制信号作用于与它们关联的先导阀(36, 46 和59 )。相应地,反向循环过程中也存在动能的存储和动能的恢复。反向循环导 致-及入侧和输送侧的工作线^各相对液压泵3反向。相应i也,,人上述例子的出 发点开始,在反向循环中,第二工作线路6相对液压泵3为输送侧的工作线 ^^,第一工作线J各5相对液压泵3变为吸入侧的工作线路。因此,通过液压 马达7的流量方向也发生改变,结果就是,在反向循环中,液压马达7的第 一工作线路连接8为下游工作线路连接,第二工作线路连接9为液压马达7 的上游工作线路连接。为了再次清楚地描述各自联接情况,正向循环和反向 循环中的加速过程和制动过程中的情况表示在下表中。为了简明,仅给出了 控制信号作用的先导阀。这意味着,其他任何的先导阀都不接收控制信号, 与它们关联的座阀都处于闭合位置。具有电流(先导阀) 张开(座阀)
正向力口速24,47,6015,45,58正向制动36,47,5916,45,57反向力口速36,46,5916,44,57反向制动24,46,6015,44,58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r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里,相同的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任何重复的描 述将于省略。和图i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在图2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情况下,仅提供一个供给压力限制阀80,代替第一压力限制阀80和第二压力限制阀82。 供给压力限制阀80,通过供给压力限制线路83与供给线路71相连。进一 步 地,供给线路71与保压线路76相连。从供给线路71向保压线^各76过渡过 程中,提供第三单向阀84。该单向阀有利地也可用于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单向阀84朝向保压线路76张开。通过供给压力限制阀80,,供给 线路71中的压力被限制在最高许用供给压力,例如,25巴。如果,第二存 储装置41中的压力超过所述的最高许用供给压力,第三单向阀84返回至其 闭合位置,从而将第二存储装置41从改进的供给装置69,断开。然而,如果 第二存储装置41中的压力降低至供给压力之下,例如因为泄露,第三单向 阀84张开,借助供给泵70,第二存储装置41从改进的供给装置69,得到填 充。进一步地,与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二工作线 路6中较高的压力不直接通过液压泵3供给到活页阀35。更确切地,提供 额外的活页阀89。额外的活页阀89通过第一活页阀线路87与第一工作线 路5相连。额外的活页阀89通过第二活页阀线路88与第二工作线路6相连。, 两条工作线路压力中的较高压力应用在额外活页阀89的输出端,该输出端 通过活页阀连接线路68,与活页阀35的输入端相连。从而,如图1中的示例
性实施例,两条工作线路中的较高压力通过活页阀35与存储连接线路67的 压力相比较,供给到供压线^各34。进一步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先导阀24,和第二先导阀36,,与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比较,第一联接位置27,和第二联接位置28,进行了位置互 换。这意味着,在第一先导阀24,的静止状态下,该静止状态由阀簧25确定, 第一供压线路分支32与第一控压线路29相连。相应地,在第二先导阀36, 的静止位置,第二供压线路分支38与第二控压线路37相连。结果就是,在 正常静液压驱动状态下,第一座阀15和第二座阀16各自处于张开位置,通 过第一工作线路5,第二工作线路6,第一连接线路13和第二连接线路14, 液压泵3和液压马达7在简单的闭合液压回路汇中彼此相连。电流流经先导 阀24,和36,的电》兹石不是必须的。为了保护第一工作线路5和第二工作线路6不超过过高工作线路压力, 第一并联压力限制阀85与第一单向阀74并联排列。如果第一工作线路5的 压力超过由第一并联压力限制阀85的弹簧调节的值,第一并联压力限制阀 85朝向供给线路71方向张开。以类似的方式提供第二并联压力限制阀86。第二并联压力限制阀86与 第一单向阀75并联排列。如果第二工作线路6的压力超过由第二并联压力 限制阀86的弹簧调节的临界值,第二并联压力限制阀86张开。根据本发明的静液压驱动机构l"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如图3所示, 动能的恢复仅提供在循环的一个方向上。该循环方向对应前述的正向循环, 其中,液压泵3将流量输送到第一工作线路5。此类静液压驱动机构l,,的结 构费用,只在循环的一个方向上提供能量恢复,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削减。 从而,尤其地,不再需要第一先导阀24,和第一座阀15,第三先导阀46,第 三座阀44以及相应的线路也不再需要。图3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基于 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其他的部件与根据图2已经描述过的那些 部件一致。另外,在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安全线路90。安全线路90将低
压存储线路54与高压存储线路33连接起来。蓄压限制阀91设置在安全线 路90中。蓄压限制阀91保护第一存储装置40不超过未可许的过高压力。 同时,可能的是,即使第一存储装置40充满的情况下,静液压驱动l"仍能 执行静液压制动。为此,蓄压限制阀簧92用于调节第一存储装置40的压力 极限值。此极限值对应第 一存储装置40在最大充满情况下的压力。第一存储装置40的存储压力,盛行于与安全线路90相连的高压存储线 路33,通过测量线路93提供给蓄压限制阀91的压力测量面。压力测量面 产生的静液压压力与蓄压限制阀簧92的作用力相反。如果第一存储装置40 完全充满,蓄压限制阀91张开,将高压存储线路33与低压存储线路54连 接起来。这意味着,在超速模式下,增压介质不再通过液压马达7输送给第 一存储装置40,而是通过排列在低压存储线路54后面的安全线路90和蓄 压限制阀91实现。由此产生闭合液压回路,在此回路中,蓄压限制阀91对 流量容积进行节流,从而产生制动作用。这意味着,即使第一存储装置40 完全充满,静液压制动仍然可以执行而没有必要进行容积补偿。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示例性实施例。相反地,尤其可能的是,在所示 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的各特征可以具体按照任何所希望的方式相互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静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泵(3),所述液压泵通过第一工作线路(5)与液压马达(7)的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相连,通过第二工作线路(6)与液压马达(7)的第二工作线路连接(9)相连;包括第一存储装置(40),用于保存压能;第二存储装置(41),其特征在于,为了恢复存储在第一存储装置(40)的压能,所述第二存储装置(41),至少在一个方向为液压泵(3)的输送方向,与位于输送方向吸入侧的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5,6)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为了恢复存储在第一存储装置(40)的压能,上游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 连接(8, 9)与相对液压泵(3)位于输送侧的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5, 6) 相连,相应的下游工作线路连接(9, 8)与第二存储装置(41)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为了充满第一存储装置(40),第一存储装置(40),至少一个方向为 流量方向,与液压马达(7)的下游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连接(8, 9)相连, 液压马达(7 )的上游第二或第一工作线路连接(9, 8 )与第二存储装置(41 ) 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第一存储装置(40)与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5, 6)连接起来, 和/或将第二存储装置(41)与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连接(8, 9)连接起来, 和/或将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连接(8, 9)与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5, 6)连 接起来,提供座阀(15, 16, 44, 45, 57, 58 )。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先导阀(24, 24,, 36, 36,, 46, 47, 59, 60)通过控制压力作用于座 阀(15, 16, 44, 45, 57, 58 )。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第二存储装置(41)与保压线路(76)相连,所述保压线路(76)与增 压介质源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增压介质源为供给装置(69)。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供给装置(69)包括将流量输送至供给线路(71)的供给泵(70)。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供给线路(71)通过换向阀(77)与保压线路(76)相连。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供给线路(71)通过单向阀与保压线路(76)相连,所述单向阀朝向保 压线路(76)张开。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静液压驱动才几构, 其特征在于,第一存储装置(40)与第二存储装置(41)通过蓄压限制阀(91)直接 互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液压驱动机构。所述静液压驱动机构(1)包括液压泵(3)和液压马达(7)。液压泵(3)通过第一工作线路(5)与液压马达(7)的第一工作线路连接(8)相连,通过第二工作线路(6)与液压马达(7)的第二工作线路连接(9)相连。进一步地,静液压驱动机构(1)包括第一存储装置(40),用于存储压能,第二存储装置(41)。为了恢复保存在第一存储装置中的压能,第二存储装置,至少一个方向为输送方向,与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5,6)相连,所述第一或第二工作线路在输送方向上相对液压泵(3)位于吸入侧。
文档编号F15B21/14GK101155997SQ200680011912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斯蒂芬·穆彻勒, 马蒂亚斯·穆勒 申请人:博世力士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