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185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包括缸筒,在缸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和后端盖,与缸筒相配的活塞杆自前端盖的中心孔伸出,前端盖和后端盖与缸筒之间、前端盖与活塞杆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上设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四进出油口,后端盖上设有第二进出油口和第三进出油口,各进出油口螺纹连接有连接头或丝堵。安装时根据需要确定进出油口的数量,即选则单进单出或双进双出或单进双出或双进单出,可实现活塞杆的慢进慢回或快进快回或慢进快回或快进慢回的多种往复动作,不选则的进出油口可利用丝堵封堵。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调节方便。
【专利说明】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缸结构,特别是一种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油缸结构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盖,与油缸相配的活塞杆一端至端盖中心孔伸出并连接相关部件,在两端的端盖上均加工有一个进出油口,进出油口螺纹连接有管接头,通过管接头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活寒杆往复运动的速度一般是靠阀组来调节的,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调节方便的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发明的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包括缸筒,在缸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和后端盖,与缸筒相配的活塞杆自前端盖的中心孔伸出,前端盖和后端盖与缸筒之间、前端盖与活塞杆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上设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四进出油口,后端盖上设有第二进出油口和第三进出油口,各进出油口螺纹连接有连接头或丝堵。
[0005]本发明的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由于缸筒两端分别有两个进出油口,安装时根据需要确定进出油口的数量,即选则单进单出或双进双出或单进双出或双进单出,可实现活塞杆的慢进慢回或快进快回或慢进快回或快进慢回的多种往复动作,不选则的进出油口可利用丝堵封堵。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调节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不的右视不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A-A断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2、3所示:6为缸筒,在缸筒6的前端依次设有前端盖5、套I,套I外侧螺纹连接有前法兰3,在缸筒6的后端依次设有后端盖10、安装板12,安装板12、后端盖10、前端盖5、前法兰3上插入有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2有四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上述各件通过固定螺栓2夹紧固定。
[0008]与缸筒6内侧配有活塞8,活塞杆7的一端通过背帽9与活塞8固定连接,活塞杆7自前端盖5、套I的中心孔伸出,前端盖5和后端盖10与缸筒6之间、前端盖5与活塞杆7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前端盖5上设有第一进出油口 4和第四进出油口 14,后端盖10上设有第二进出油口 11和第三进出油口 13,各进出油口均与缸筒6的内腔相连通,各进出油口螺纹连接有液压管路用连接头或丝堵。
[0009]本发明的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由于缸筒6两端分别有两个进出油口,安装时根据需要确定进出油口的数量,即选则单进单出或双进双出或单进双出或双进单出,可实现活塞杆的慢进慢回或快进快回或慢进快回或快进慢回的多种往复动作,不选则的进出油口可利用丝堵封堵。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调节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进出口数量调节活塞杆往返速度的油缸结构,包括缸筒(6),在缸筒(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有前端盖(5)和后端盖(10),与缸筒(6)相配的活塞杆(7)自前端盖(5 )的中心孔伸出,前端盖(5 )和后端盖(10 )与缸筒(6 )之间、前端盖(5 )与活塞杆(7 )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5)上设有第一进出油口(4)和第四进出油口(14),后端盖(10)上设有第二进出油口(11)和第三进出油口(13),各进出油口螺纹连接有连接头或丝堵。
【文档编号】F15B15/20GK103671353SQ20131062122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陈鑫, 邢晓辉, 李全民, 康子岳, 赵凯, 罗景松 申请人:大连华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