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7210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的制造工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活塞有圆盘形、圆柱形和圆筒形三种形式。在液压缸中,活塞在压力油的推动下作功。活塞的封闭端面承受工作流体的压力,并与缸盖、缸壁构成燃烧室或压缩容积。活塞上装有活塞环或胶质密封圈以防止流体泄漏。现有的活塞都是采用铸铁溶液一次性浇铸而成,不仅成本高,而且制作成的活塞硬度低、不耐磨、韧性差、容易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可制作出硬度大、耐磨性能高、韧性好、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的活塞。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圆筒状的模具加热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内表面涂上一层覆膜砂,覆膜砂的厚度为2-3毫米;3、将模具的两端封堵,在其一端留下浇铸口 ;4、第一次浇铸,将熔炼好的镍络白口铸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内腔,同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模具作轴心转动,转速为600-800转/分;浇铸时间5-8分钟,厚度为15-18 毫米;5、第一次浇铸完成后20秒内,即进行第二次浇铸;将熔炼好的灰口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腔内,模具继续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作轴心转动,转速为600-800转/分;浇铸时间8-10分钟,厚度为40-45毫米;6、第二次浇铸完成后,冷却,取出即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两次浇铸的制作工艺,第一次浇铸采用镍络白口铸铁熔液制作成硬度大、耐磨性好的外层,第二次浇铸采用灰口铁溶液作成韧性大、不易断裂的内层。采用上述工作制作成的液压缸活塞硬度大、耐磨性能高、韧性好、不容易断裂,使用寿命比现有工艺制作的液压缸活塞提高15-20倍。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圆筒状的模具加热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内表面涂上一层覆膜砂,覆膜砂的厚度为2-3毫米;
3、将模具的两端封堵,在其一端留下浇铸口 ;4、第一次浇铸,将熔炼好的镍络白口铸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内腔,同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模具作轴心转动,转速为600-800转/分;浇铸时间5-8分钟,厚度为15-18 毫米;5、第一次浇铸完成后20秒内,即进行第二次浇铸;将熔炼好的灰口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腔内,模具继续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作轴心转动,转速为600-800转/分;浇铸时间8-10分钟,厚度为40-45毫米;6、第二次浇铸完成后,冷却,取出即可。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圆筒状的模具加热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内表面涂上一层覆膜砂,覆膜砂的厚度为2-3毫米;(3)将模具的两端封堵,并在其一端留下浇铸口;(4)第一次浇铸,将熔炼好的镍络白口铸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内腔,同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模具作轴心转动,转速为600-800转/分;浇铸时间5-8分钟,厚度为15-18 毫米;(5)第一次浇铸完成后20秒内,即进行第二次浇铸;将熔炼好的灰口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腔内,模具继续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作轴心转动,转速为600-800转/分;浇铸时间8-10分钟,厚度为40-45毫米;(6)第二次浇铸完成后,冷却,取出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活塞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圆筒状的模具加热到210度-230度;2、在模具的内表面涂上一层2-3毫米的覆膜砂;3、将模具的两端封堵,在其一端留下浇铸口;4、第一次浇铸,将熔炼好的镍络白口铸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内腔,同时,通过动力机构带动模具作轴心转动,转速为600-800转/分;浇铸时间5-8分钟,厚度为15-18毫米;5、第一次浇铸完成后20秒内,即进行第二次浇铸;将熔炼好的灰口铁熔液通过浇铸口注入模具腔内,模具继续作轴心转动,转速不变;浇铸时间8-10分钟,厚度为40-45毫米;6、冷却,取出即可。采用上述工作制作成的液压缸活塞硬度大、耐磨性能高、韧性好、不容易断裂,使用寿命比现有活塞提高15-20倍。
文档编号F16J1/00GK102380598SQ20111035252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张立庆 申请人:张立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