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8945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



背景技术:

深沟球轴承适用于高转速甚至极高转速的运行,轴承两端通常使用密封圈进行密封,但使用过程中,内圈产生转动,密封圈与外圈均为静止状态,密封圈与内圈之间会因转动产生摩擦,使密封圈与内圈的抵触端产生磨损,从而影响密封性,且现有的保持架负重较大,保持架与钢球之间的润滑难以保证,导致保持架与轴承内的钢球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润滑效果好的密封深沟球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对应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上的沟道、置于沟道上的钢球、用于固定钢球的保持架,其特征是: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内圈外壁的两端上设有第一卡槽,外圈内壁的两端上设有与第一卡槽正对的第二卡槽,密封圈包括与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槽适配的第二卡接部、置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之间的密封部,第一卡接部与密封部的连接端上设有弹性槽,弹性槽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呈逐渐减小,第一卡接部相对于第一卡接部与密封部连接端的另一端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填充有润滑脂,第一卡槽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过程中,内圈转动,密封圈与外圈均静止,密封圈与内圈之间会因转动产生摩擦,即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卡槽产生摩擦,所以在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卡槽抵触的一端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填充润滑脂,既能降低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槽的之间的摩擦力,也能通过润滑脂增加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槽之间转动时的密封,第一卡槽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增大,便于第一卡接部的安装,安装后由于槽底较窄,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卡槽的卡合效果更好,弹性槽使第一卡接部与密封部之间具有更好的韧性,便于第一卡接部的卡合,内圈转动时,也能避免带动密封圈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持架包括环形的基架,基架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钢球的限位柱,基架另一侧设有第一油道,限位柱内设有与第一油道连通的第二油道,限位柱内还设有与第二油道连通的第三油道,第三油道的两端分别贯穿限位柱上与钢球相抵触的两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依次连通,便于润滑油填充在上述油道内,且由于第三油道的两端分别贯穿限位柱上与钢球相抵触的两侧面,可以增加钢球与限位柱表面之间的润滑,降低摩擦,且保持架为单侧固定结构,可以降低保持架的重量,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也可以降低保持架的重量,从而降低钢球转动时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内设有骨架层,骨架层靠近第二卡接部的一侧设有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层可以对密封圈起到定型加强的作用,加强部置于靠近第二卡接部的一侧,可以增加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卡槽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圈内壁的两端上设有第一加强壁,外圈外壁的两端上设有第二加强壁,第一加强壁和第二加强壁均成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加强壁和第二加强壁均为弧形结构,可以增加表面积,分散表面应力,从而增加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实施例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实施例中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实施例图3中的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内圈,2-外圈,3-钢球,4-保持架,5-密封圈,6-第一卡接部,7-第二卡接部,8-密封部,9-弹性槽,10-弧形槽,20-基架,21-限位柱,22-第一油道,23-第二油道,24-第三油道,30-骨架层,31-加强部,40-第一加强壁,41-第二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密封深沟球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对应设置在内圈1和外圈2上的沟道、置于沟道上的钢球3、用于固定钢球3的保持架4,其特征是:还包括密封圈5,所述内圈1外壁的两端上设有第一卡槽,外圈2内壁的两端上设有与第一卡槽正对的第二卡槽,密封圈5包括与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一卡接部6、与第二卡槽适配的第二卡接部7、置于第一卡接部6和第二卡接部7之间的密封部8,第一卡接部6与密封部8的连接端上设有弹性槽9,弹性槽9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呈逐渐减小,第一卡接部6相对于第一卡接部6与密封部8连接端的另一端上设有弧形槽10,弧形槽10内填充有润滑脂,第一卡槽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过程中,内圈1转动,密封圈5与外圈2均静止,密封圈5与内圈1之间会因转动产生摩擦,即第一卡接部6与第一卡槽产生摩擦,所以在第一卡接部6与第一卡槽抵触的一端上设有弧形槽10,弧形槽10内填充润滑脂,既能降低第一卡接部6与第二卡槽的之间的摩擦力,也能通过润滑脂增加第一卡接部6与第二卡槽之间转动时的密封,第一卡槽的槽宽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增大,便于第一卡接部6的安装,安装后由于槽底较窄,使第一卡接部6与第一卡槽的卡合效果更好,弹性槽9使第一卡接部6与密封部8之间具有更好的韧性,便于第一卡接部6的卡合,内圈1转动时,也能避免带动密封圈5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持架4包括环形的基架20,基架20一侧设有用于固定钢球3的限位柱21,基架20另一侧设有第一油道22,限位柱21内设有与第一油道22连通的第二油道23,限位柱21内还设有与第二油道23连通的第三油道24,第三油道24的两端分别贯穿限位柱21上与钢球3相抵触的两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和第三油道24依次连通,便于润滑油填充在上述油道内,且由于第三油道24的两端分别贯穿限位柱21上与钢球3相抵触的两侧面,可以增加钢球3与限位柱21表面之间的润滑,降低摩擦,且保持架4为单侧固定结构,可以降低保持架4的重量,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和第三油道24也可以降低保持架4的重量,从而降低钢球3转动时的负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5内设有骨架层30,骨架层30靠近第二卡接部7的一侧设有加强部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层30可以对密封圈5起到定型加强的作用,加强部31置于靠近第二卡接部7的一侧,可以增加第二卡接部7与第二卡槽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圈1内壁的两端上设有第一加强壁40,外圈2外壁的两端上设有第二加强壁41,第一加强壁40和第二加强壁41均成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加强壁40和第二加强壁41均为弧形结构,可以增加表面积,分散表面应力,从而增加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