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031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压开关柜加工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密封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SF6(六氟化硫)中压开关柜加工制造过程中,首先,要将密闭的开关柜充气箱内原空气抽出,并达到-0.06Mpa以上的真空度压力后,充入达到0.045Mpa压力的纯度为99.9%SF6气体,才能达到SF6中压开关柜行业的要求。所以,抽真空充气设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随着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和城市及农材电网的迅速发展,以SF6充气柜的开关设备得到迅猛的发展,应用面越来越广泛。对抽真空充气设备的使用也是越来越普遍。

目前,抽真空充气设备与SF6开关柜绝大多数是利用橡胶圈来实现密封连接后完成抽充工艺。当抽真空度压力达-0.06Mpa时,一般的橡胶圈是很难承受保证密封的。另外橡胶圈随着使用频度、质量老化、安装技巧等因素直接影响抽充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密封性强、实用性高的密封接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接头装置,包括有:一螺柱,所述螺柱沿轴心方向设置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由延伸至螺柱上端面的第一锥台形孔和延伸至螺柱下端面的柱状孔构成,所述第一锥台形孔的顶面与螺柱上端面对应重合,底面与柱状孔平滑过渡连通,且所述第一锥台形孔的顶面面积大于底面面积;一对接头,所述对接头前部形成有一第一锥台,所述第一锥台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所述第一锥台的顶面对应所述螺柱的上端面,当螺柱与对接头连接时,所述第一锥台对应抵接于所述锥台形孔中;所述对接头中部外侧设置有一台阶;所述对接头后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对接头尾部形成有一第二锥台,所述第二锥台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所述第二锥台的底面连接所述对接头的后部,所述第二锥台上设有凸环;所述对接头沿轴心方向设置有一贯穿对接头的第二通孔;一设有内螺纹通孔的锁紧内螺套;一锁紧外螺套,所述锁紧外螺套与锁紧内螺套相互连接固定,将所述台阶限制于所述锁紧内螺套与锁紧外螺套之间;一挤压螺母,所述挤压螺母前端面设有内螺纹孔,后端面设有第二锥台形孔,所述第二锥台形孔的底面与挤压螺母后端面对应重合,顶面与所述内螺纹孔连通,且所述第二锥台形孔的顶面面积大于底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对接头中部设有扁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锁紧内螺套与锁紧外螺套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锁紧外螺套套接于锁紧内螺套外。

优选地,所述螺钉为M4盘头螺钉。

优选地,所述锁紧内螺套外表面设置有螺丝孔,所述锁紧外螺套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内螺套的螺丝孔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锁紧外螺套套接于锁紧内螺套外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锁紧内螺套外表面的螺丝孔为两个,所述锁紧外螺套外表面的通孔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锥台形孔内壁的光洁度达到1.6。

优选地,所述挤压螺母为外六方螺母。

优选地,所述螺柱、对接头、挤压螺母均采用紫铜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述密封接头装置利用配套的的第一锥台形孔与第一锥台,通过螺纹连接进行锁紧挤压后密封。与现有技术的常规橡胶圈对接密封相比,通过第一锥台形孔与第一锥台对接紧压密封,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其次密封接头装置采用结构合理内外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最后,密封接头装置与抽真空充气设备匹配通用性强,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接头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接头装置的初装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接头装置与SF6中压开关柜对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连接中压开关柜与抽真空充气设备的密封接头装置包括:螺柱1、锁紧内螺套2、对接头3、锁紧外螺套4、M4盘头螺钉5、挤压螺母6。所述螺柱1、对接头3、挤压螺母6均是紫铜材质经精加工制备而成。

所述螺柱1的一端面为上端面104,另一端面为下端面103。所述螺柱1是中通结构,所述螺柱1沿轴心方向设置有一第一通孔101,该第一通孔101由延伸至螺柱1上端面104的第一锥台形孔105和延伸至螺柱1下端面103的柱状孔构成,所述第一锥台形孔105的顶面与螺柱1上端面104对应重合,底面与柱状孔平滑过渡连通,且所述第一锥台形孔105的顶面面积大于底面面积。所述第一锥台形孔105内壁的光洁度达到1.6。所述螺柱1的外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102。装配时,螺柱1的下端面103与中压开关柜密封焊接,所述第一通孔101与所述中压开关柜的气箱内部相通。

所述对接头3的一端为前部107,另一端为尾部114,前部107与尾部114之间分别为中部109、后部112。所述对接头3为一中通结构,所述对接头3沿轴心方向设置有一贯穿对接头的第二通孔106,该第二通孔106连通所述对接头3的前部107、中部109、后部112和尾部114。所述对接头3前部107形成有一与螺柱1的的第一锥台形孔105对应的第一锥台108,所述第一锥台108的外壁表面光洁度达1.6。所述第一锥台108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所述第一锥台108的顶面对应所述螺柱1的上端面104,当螺柱1与对接头3连接时,所述第一锥台108对应抵接于所述第一锥台形孔105中。所述对接头3的中部109外侧设置有一台阶110和扁位结构111。所述对接头3后部112外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113,所述对接头3尾部114形成有一与抽真空充气设备的引出软气管7对接的第二锥台115,所述第二锥台115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所述第二锥台115的底面连接所述对接头3的后部,所述第二锥台115上设有凸环116。

所述锁紧内螺套2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内螺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螺丝孔。所述锁紧外螺套4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锁紧内螺套2的螺丝孔相互配合的两个通孔,所述锁紧外螺套4套接于锁紧内螺套2外并通过M4盘头螺钉5连接固定。

所述挤压螺母6为外六方螺母,所述挤压螺母6前端面117设有内螺纹孔118,后端面120设有第二锥台形孔119,所述第二锥台形孔119的底面与挤压螺母6后端面120对应重合,顶面与所述内螺纹孔118连通,且所述第二锥台形孔119的顶面面积大于底面面积。

密封接头装置的装配分为两个步骤,先进行密封接头装置的初装,再将密封接头装置与SF6中压开关柜进行对接。

如图1、图2所示,密封接头装置的初装过程如下:所述锁紧外螺套4套入对接头3的中部109台阶110处,前端112套接于锁紧内螺套2外并与所述锁紧内螺套2平齐,所述锁紧内螺套2外表面的两个螺丝孔分别与所述锁紧外螺套4外表面的两个通孔相对应,然后用2颗M4盘头螺钉5将锁紧外螺套4与锁紧内螺套2连接紧固,将所述台阶110限制于所述锁紧内螺套2与锁紧外螺套4之间。这样对接头3可在锁紧外螺套4中同心旋转运动而不脱离开。然后将抽真空充气设备的引出软气管7套入挤压螺母6,引出软气管7的接口端121直接插入所述对接头3尾部114第二锥台115并包裹所述凸环116,然后锁紧挤压螺母6。随着锁紧挤压螺母6,挤压螺母6后端120的第二锥台形孔119内壁挤压软气管7的胶壁122,使胶壁122与所述凸环116紧密接触,达到完全密封效果。初装步骤简单,不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安装快捷,简便。

完成初装后,再将密封接头装置与SF6中压开关柜进行对接。

如图2、3所示,密封接头装置与SF6中压开关柜进行对接的过程如下:将密封接头装置的锁紧内螺套2套入焊接于SF6中压开关柜200的螺柱1上,用开口钣手一只钣手拧紧锁紧外螺套4,同时,再用另一只钣手卡住对接头3设置于中部109的扁位111,旋转拧入过程中,对接头3是不会跟着旋转的,这样就避免了对接密封处光洁的第一锥台形孔105内壁与第一锥台108外壁因磨擦刮伤导致漏气。当锁紧外螺套4拧入时,对接密封处的光洁软韧的紫铜第一锥台形孔105内壁与第一锥台108外壁相互贴合挤压,随着锁紧压强增加使其达到完全紧密接触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密封接头装置与抽真空充气设备的引出软气管7的连接,利用抽真空充气设备的引出软气管7的特性,增加凸环116和挤压螺母6后端120的第二锥台形孔119,随着锁紧挤压螺母6,挤压螺母6后端120的第二锥台形孔119内壁挤压软气管7的胶壁122,达到完全密封效果;密封接头装置与SF6中压开关柜200的连接,利用配套的光洁的优质紫铜第一锥台形孔105内壁与第一锥台108外壁,通过螺纹连接进行锁紧挤压后密封。与现有技术的常规橡胶圈对接密封相比,通过光洁的软韧紫铜锥台形孔、锥台对接紧压密封,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其次密封接头装置采用结构合理内外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最后,密封接头装置与抽真空充气设备匹配通用性强,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