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罐快插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1135发布日期:2020-04-14 20:1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炭罐快插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检测设备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炭罐快插转接头。



背景技术:

在进行蒸发污染物排放中的炭罐预处理(炭罐吸附到临界值)试验、炭罐老化试验以及炭罐初始工作能力试验,均需要反复拆装炭罐的连接软管。而且不同的碳罐的接口尺寸均不一样,据统计,国五标准的碳罐吸附口多采用9.49mm规格,脱附口多采用7.89mm规格;国六标准的碳罐吸附口多采用15.82mm规格,脱附口采用11.80mm规格,不同规格尺寸;在对不同碳罐进行测试时,需要反复更换连接软管和卡箍,增加测试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炭罐快插转接头,包括转接头和炭罐接口,所述的转接头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竹节管体、弹性卡箍,所述第二腔体前端连接第一腔体、后端连接竹节管体,所述第二腔体内沿轴向往竹节管体依次设置有挡圈、第一密封胶圈、隔离环、第二密封胶圈,所述挡圈、第一密封胶圈、隔离环、第二密封胶圈通过依次组合形成密封区域;所述弹性卡箍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弹性卡箍包括两组开口相对的弧形弹性压臂、设置在弧形弹性压臂内侧的弧形压合锁块、分别设置在两组弧形弹性压臂两端的按压块及固定块,所述第一腔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通孔及固定通孔,所述按压块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滑动通孔内,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固定通孔内;炭罐接口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端部及法兰锁台,所述炭罐接口通过法兰锁台向两侧挤压弧形压合锁块、扩张两组弧形弹性压臂,从而插入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中,通过密封端部与密封区域相互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卡箍在法兰锁台挤压通过弧形压合锁块后,通过两组弧形弹性压臂向内侧收缩恢复、弧形压合锁块从法兰锁台远离密封端部的一侧将法兰锁台锁定在第一腔体内,从而锁紧炭罐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炭罐快插转接头具有拼接便捷、可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密封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详细技术方案达到目的:

一种炭罐快插转接头,包括转接头和炭罐接口,所述的转接头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竹节管体、弹性卡箍,所述第二腔体前端连接第一腔体、后端连接竹节管体,所述第二腔体内沿轴向往竹节管体依次设置有挡圈、第一密封胶圈、隔离环、第二密封胶圈,所述挡圈、第一密封胶圈、隔离环、第二密封胶圈通过依次组合形成密封区域;

所述弹性卡箍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弹性卡箍包括两组开口相对的弧形弹性压臂、设置在弧形弹性压臂内侧的弧形压合锁块、分别设置在两组弧形弹性压臂两端的按压块及固定块,所述第一腔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通孔及固定通孔,所述按压块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滑动通孔内,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固定通孔内;

炭罐接口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端部及法兰锁台,所述炭罐接口通过法兰锁台向两侧挤压弧形压合锁块、扩张两组弧形弹性压臂,从而插入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中,通过密封端部与密封区域相互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卡箍在法兰锁台挤压通过弧形压合锁块后,通过两组弧形弹性压臂向内侧收缩恢复、弧形压合锁块从法兰锁台远离密封端部的一侧将法兰锁台锁定在第一腔体内,从而锁紧炭罐接口。

其中,所述炭罐快插转接头还包括防脱弹片,所述按压块自然状态下凸出于滑动通孔外侧部分设置有横向贯穿按压块的弹片安装槽孔,所述防脱弹片内嵌设置在弹片安装槽孔内且防脱弹片两端凸出与弹片安装槽孔两端抵压在滑动通孔的外侧面上,所述防脱弹片在法兰锁台挤压通过弧形压合锁块时或向第一腔体内侧按压按压块时,通过向内弯曲的弹性形变适应按压块向第一腔体内侧的滑动,并在炭罐接口插接到位后通过弹性形变恢复原状,避免在弧形弹性压臂失效后,炭罐接口从弹性卡箍内松脱。

其中,所述滑动通孔远离第一腔体内侧一端两边上相对的设置向内侧倾斜的渐变斜面,以便适应防脱弹片的弹性形变,所述防脱弹片两端均设置有弯卷部,所述弯卷部向第一腔体内侧反向弯卷。

其中,所述防脱弹片为铍铜弹片或不锈钢弹片,采用铍铜弹片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而采用不锈钢弹片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其中,所述炭罐快插转接头还包括固定插销,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横向贯穿固定通孔的第一销孔,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与第一销孔配合、横向贯穿固定块的第二销孔,所述固定块通过将两组固定插销同时插设在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内,从而固定在固定通孔内。

其中,所述挡圈靠近第一腔体一侧设置有内倾的压合密封斜面,所述密封端部中部外侧设置有渐变密封斜面,所述炭罐接口与炭罐快插转接头连接时,所述压合密封斜面与渐变密封斜面相互抵压密封,从而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拼接便捷、可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密封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竹节管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竹节管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竹节管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腔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卡箍正面结构示意图(左)、弹性卡箍侧面结构示意图(右)。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卡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卡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脱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竹节管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含弹性卡箍)。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腔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含弹性卡箍)。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炭罐接口结构示意图。

10、第一腔体,11、滑动通孔,12、渐变斜面,13、固定通孔,14、第一销孔,20、第二腔体,21、挡圈,22、压合密封斜面,23、第一密封胶圈,24、隔离环,25、第二密封胶圈,30、竹节管体,31、尾部密封胶圈,41、弧形弹性压臂,42、弧形压合锁块,43、按压块,44、弹片安装槽孔,45、固定块,46、第二销孔,47、防脱弹片,48、弯卷部,51、密封端部,52、渐变密封斜面,53、法兰锁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一种炭罐快插转接头,包括转接头和炭罐接口,所述的转接头包括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20、竹节管体30、弹性卡箍,所述第二腔体20前端连接第一腔体10、后端连接竹节管体30,所述第二腔体20内沿轴向往竹节管体30依次设置有挡圈21、第一密封胶圈23、隔离环24、第二密封胶圈25,所述挡圈21、第一密封胶圈23、隔离环24、第二密封胶圈25通过依次组合形成密封区域;

所述弹性卡箍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10内,所述弹性卡箍包括两组开口相对的弧形弹性压臂41、设置在弧形弹性压臂41内侧的弧形压合锁块42、分别设置在两组弧形弹性压臂41两端的按压块43及固定块45,所述第一腔体10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通孔11及固定通孔13,所述按压块43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滑动通孔11内,所述固定块45固定设置在固定通孔13内;

炭罐接口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端部51及法兰锁台53,所述炭罐接口通过法兰锁台53向两侧挤压弧形压合锁块42、扩张两组弧形弹性压臂41,从而插入到第一腔体10与第二腔体20中,通过密封端部51与密封区域相互密封连接,所述弹性卡箍在法兰锁台53挤压通过弧形压合锁块42后,通过两组弧形弹性压臂41向内侧收缩恢复、弧形压合锁块42从法兰锁台53远离密封端部51的一侧将法兰锁台53锁定在第一腔体10内,从而锁紧炭罐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炭罐快插转接头还包括防脱弹片47,所述按压块43自然状态下凸出于滑动通孔11外侧部分设置有横向贯穿按压块43的弹片安装槽孔44,所述防脱弹片47内嵌设置在弹片安装槽孔44内且防脱弹片47两端凸出与弹片安装槽孔44两端抵压在滑动通孔11的外侧面上,所述防脱弹片47在法兰锁台53挤压通过弧形压合锁块42时或向第一腔体10内侧按压按压块43时,通过向内弯曲的弹性形变适应按压块43向第一腔体10内侧的滑动,并在炭罐接口插接到位后通过弹性形变恢复原状,避免在弧形弹性压臂41失效后,炭罐接口从弹性卡箍内松脱。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通孔11远离第一腔体10内侧一端两边上相对的设置向内侧倾斜的渐变斜面12,以便适应防脱弹片47的弹性形变,所述防脱弹片47两端均设置有弯卷部48,所述弯卷部48向第一腔体10内侧反向弯卷。

作为优选,所述防脱弹片47为铍铜弹片或不锈钢弹片,采用铍铜弹片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而采用不锈钢弹片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炭罐快插转接头还包括固定插销,所述第一腔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横向贯穿固定通孔13的第一销孔14,所述固定块45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与第一销孔14配合、横向贯穿固定块45的第二销孔46,所述固定块45通过将两组固定插销同时插设在第一销孔14与第二销孔46内,从而固定在固定通孔13内。

作为优选,所述挡圈21靠近第一腔体10一侧设置有内倾的压合密封斜面22,所述密封端部51中部外侧设置有渐变密封斜面52,所述炭罐接口与炭罐快插转接头连接时,所述压合密封斜面22与渐变密封斜面52相互抵压密封,从而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实施例具有拼接便捷、可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密封性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