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78510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货机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旋转盘、设置在基座上的出杯装置、设置在基座上的落盖装置、设置在基座上的压盖装置、设置在基座上的注汁装置,旋转盘通过传动轴与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四个环节归纳到了一个旋转盘上完成,省去了中转位,减少了电机的使用数量,在结构上使得更简单、合理,不但减少了许多复杂的机械结构带来的故障,而且还大大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和成本,节省了整个产品生产时间,提高了经营效益;设置接触开关用于计数;螺旋轮旋转从而将最底下的杯子与其他杯子或将最底下的盖子与或其他盖子分离,最后使得杯子或盖子从出口通孔落下,实现每次出杯或落盖时均为一个。
【专利说明】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货机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国内及国外市场上的一些售货机,可以实现自动出杯、注汁、落盖和压盖,但在其结构是出杯装置下面配备一个可旋转的用于接杯子的旋转盘,落盖装置下面配备另一个可旋转的用于接盖子的旋转盘,两个旋转盘分开设置,两个旋转盘需要两个电机,每个旋转盘需要配备相应的旋转机构,其需要的动力源较多,成本较高,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易因机械结构复杂而带来较多的故障,使得生产时间延长,经营效益不高,整体结构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的空间,运输和使用都较为的不方便;且每次出杯或落盖时不能将出一次杯或落一次盖的信息传送出去,从而实现装置自动计数的目的;在全自动出杯和落盖的时候常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杯子、盖子落下的情况,无法确保每次都是一个一个的出杯和落盖。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动力源多、零部件多、体积较大、不能实现计数的目的、无法确保每次都是一个一个出杯或落盖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动力源较少、零部件较少、体积较小、可计数的出杯或落盖均为一个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旋转盘、设置在基座上的出杯装置、设置在基座上的落盖装置、设置在基座上的压盖装置、设置在基座上的注汁装置,旋转盘通过传动轴与电机连接;出杯装置、注汁装置、落盖装置、压盖装置以旋转盘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旋转盘上方,出杯装置、注汁装置、落盖装置、压盖装置上均设有出口通孔,旋转盘上以旋转中心为中心对称设有若干个工位,工位的中心位置可与出杯装置、落盖装置、压盖装置、注汁装置上的出口通孔的中心位置对齐。
[0006]作为优选,出杯装置和落盖装置均包括齿轮固定盘、设置在齿轮固定盘上的主动内齿轮、接触开关、与接触开关连接的电机摆轮、用于连接电机摆轮和主动内齿轮的链接片。
[0007]作为优选,电机摆轮上设有与链接片铰接的第一支脚和设置在接触开关旁的第二支脚,齿轮固定盘外侧设有齿轮支脚,齿轮支脚与链接片铰接。
[0008]作为优选,电机摆轮连接有电机。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齿轮固定盘上的螺旋轮,螺旋轮与主动内齿轮啮合。
[0010]作为优选,螺旋轮包括旋转轴、与旋转轴固定连接的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的螺旋齿,螺旋齿上设有螺旋槽,齿轮与主动内齿轮啮合。
[0011]作为优选,螺旋槽的纵向高度大于一个杯子或一个盖子的边缘凸起的高度且小于两个杯子或两个盖子的边缘凸起的高度。
[0012]作为优选,出口通孔设置在齿轮固定盘上位于主动内齿轮中部。
[0013]作为优选,基座包括上平台和设置在上平台下方的下平台,旋转盘设置在下平台,出杯装置、注汁装置、落盖装置、压盖装置设置在上平台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环节的顺序是I出杯、2注汁、3落盖和4压盖,将四个环节归纳到了一个旋转盘上完成,省去了中转位,减少了电机的使用数量,在结构上使得更简单、合理,不但减少了许多复杂的机械结构带来的故障,而且还大大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和成本,节省了整个产品生产时间,提高了经营效益;电机带动电机摆轮旋转,电机摆轮通过第一支脚带动链接片旋转,链接片带动主动内齿轮在一定夹角内做往复摆动,当电机旋转一周,电机摆轮摆动一周,且第二支脚碰触接触开关一次,接触开关接通一次,从而计数一次,确保后续环节的正常作业;主动内齿轮旋转带动螺旋轮旋转,杯子或盖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存储管上落下,杯子或盖子下部穿过出口通孔,最底下的杯子或盖子上边缘下端抵在螺旋齿上端,螺旋轮旋转时,螺旋齿旋转上移从而螺旋槽旋转卡住最底下的杯子或盖子的边缘,继续旋转从而将最底下的杯子与其他杯子或将最底下的盖子与或其他盖子分离,最后使得杯子或盖子从出口通孔落下,实现每次出杯或落盖时均为一个。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6]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去掉上平台上部的结构图。
[0018]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9]图5是齿轮固定盘上的部件的结构图。
[0020]图6是图1的俯视图。
[0021 ] 图7是螺旋轮的结构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23]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一基座、2—出杯装置、3—落盖装置、4 一旋转盘、5—压盖装置、6—注汁装置、7—上平台、8—下平台、9 一传动轴、10—工位、11一齿轮固定盘、12一存储管、13—主动内齿轮、14一接触开关、15一电机摆轮、16—链接片、17—定位通孔、19一第一支脚、20—第二支脚、21—齿轮支脚、22—螺旋轮、23—旋转轴、24一齿轮、25一螺旋齿、26一螺旋槽、27一安装柱、28—出口通孔、29—边缘凸起、30一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I上的旋转盘4、设置在基座I上的出杯装置2、设置在基座I上的落盖装置3、设置在基座I上的压盖装置5、设置在基座I上的注汁装置6。
[0027]基座I包括上平台7和设置在上平台7下方的下平台8,旋转盘4设置在下平台8,旋转盘4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旋转盘4中部设有传动轴9,传动轴9下部套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电机的电机齿轮啮合,旋转盘4以传动轴9的中心对称设有两个或四个工位10,在本实施例中,工位10为两个。工位10上设有杯座。
[0028]出杯装置2、注汁装置6、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以传动轴9为中心对称设置在上平台7上。出杯装置2、注汁装置6、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上均设有出口通孔28,在旋转盘4旋转时,出杯装置2、注汁装置6、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上的出口通孔28中心可先后与旋转盘4上的工位10中心对齐。
[0029]出杯装置2和落盖装置3均包括齿轮固定盘11、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方的存储管12、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的主动内齿轮13、接触开关14、与接触开关14连接的电机摆轮15、用于连接电机摆轮15、主动内齿轮13的链接片16、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的螺旋轮22。接触开关14固定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主动内齿轮13与齿轮固定盘11旋转连接。
[0030]电机摆轮15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电机摆轮15下部连接有电机,电机摆轮15上设有定位通孔17,电机的输出轴套入定位通孔17从而带动电机摆轮15旋转。
[0031]电机摆轮15上设有与链接片16 —端铰接的第一支脚19和设置在接触开关14旁的第二支脚20,齿轮固定盘11外侧设有齿轮支脚21,齿轮支脚21与链接片16另一端铰接。电机旋转,带动电机摆轮15旋转,电机摆轮15通过第一支脚19带动链接片16旋转,链接片16带动主动内齿轮13在一定夹角内做往复摆动;当电机旋转一周,电机摆轮15摆动一周,且第二支脚20碰触接触开关14 一次,接触开关14接通一次,从而计数一次,确保后续环节的正常作业。
[0032]电机摆轮15上的链接片16带着主动内齿轮13的齿轮支脚21在一定的夹角内做往复旋转,主动内齿轮13单向摆动一次,则螺旋轮22旋转180度;当主动内齿轮13反向摆动一次时,螺旋轮22再反向旋转180度,从而实现分离的杯子30或盖子的目的。
[0033]螺旋轮22与齿轮固定盘11旋转连接。螺旋轮22位于主动内齿轮13内侧,螺旋轮22包括旋转轴23、与旋转轴23固定连接的齿轮24、与转轴固定连接的螺旋齿25,螺旋齿25上设有螺旋槽26,螺旋齿25位于齿轮24上端。螺旋槽26的纵向高度大于一个杯子30或一个盖子的边缘凸起29的高度且小于两个杯子30或两个盖子的边缘凸起29的高度,因此螺旋齿25旋转时螺旋槽26只能卡住一个杯子30的边缘或一个盖子的边缘,继续旋转从而将杯子30与杯子30或盖子与盖子分尚。螺旋槽26为单层开口螺旋状。齿轮固定盘11上位于主动内齿轮13内围设有若干安装柱27,安装柱27内设有安装通孔,旋转轴23套在安装通孔内,齿轮24与主动内齿轮13啮合。在本实施例中,螺旋轮22的个数为6个。
[0034]出口通孔28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位于主动内齿轮13中部。
[0035]主动内齿轮13摆动一次,带动螺旋轮22旋转180度,从而将杯子30或盖子分离出;在主动内齿轮13反向摆动一次,带动螺旋轮22反向旋转180度,实现螺旋轮22上移重新卡住另一个杯子30或盖子的边缘凸起29。具体操作如下:杯子30或盖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存储管12上落下,杯子30或盖子下部穿过出口通孔28,最底下的杯子30或盖子上边缘下端抵在螺旋齿25上端,螺旋轮22旋转时,螺旋齿25旋转上移从而螺旋槽26旋转卡住最底下的杯子30或盖子的边缘,螺旋齿25继续旋转从而将最底下的杯子30与其他杯子30或将最底下的盖子与或其他盖子分离,最后使得杯子30或盖子从出口通孔28落下,实现每次出杯或落盖时均为一个。
[0036]出杯装置2与落盖装置3的原理相同,只是螺旋轮22的尺寸有区别。
[0037]整个环节的顺序是I出杯、2注汁、3落盖和4压盖,将四个环节归纳到了一个旋转盘4上完成,省去了中转位,减少了电机的使用数量,在结构上使得更简单、合理,不但减少了许多复杂的机械结构带来的故障,而且还大大缩小了设备的体积和成本,节省了整个产品生广时间,提闻了经营效益。
[0038]旋转盘4与电机连接,电机以90°的角度作规律动作,旋转盘4上以传动轴9旋转中心为圆心对称设有两个工位10,旋转盘4旋转时,工位10中心可先后与出杯装置2、注汁装置6、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上的出口通孔28中心对齐,使得每一次出杯、落盖都在预定位置;只需一个旋转盘4,且旋转盘4的旋转只需要一个动力源来,使得结构更加简化,效率更加快捷,成本更低。
[0039]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包括基座(I)、设置在基座(I)上的旋转盘(4)、设置在基座(I)上的出杯装置(2)、设置在基座(I)上的落盖装置(3)、设置在基座(I)上的压盖装置(5)、设置在基座⑴上的注汁装置(6),其特征在于:旋转盘(4)通过传动轴(9)与电机连接;出杯装置(2)、注汁装置¢)、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以旋转盘(4)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旋转盘(4)上方,出杯装置(2)、注汁装置¢)、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上均设有出口通孔(28),旋转盘(4)上以旋转中心为中心对称设有若干个工位(10),工位(10)的中心位置可与出杯装置(2)、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注汁装置(6)上的出口通孔(28)的中心位置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杯装置(2)和落盖装置(3)均包括齿轮固定盘(11)、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的主动内齿轮(13)、接触开关(14)、与接触开关(14)连接的电机摆轮(15)、用于连接电机摆轮(15)和主动内齿轮(13)的链接片(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摆轮(15)上设有与链接片(16)铰接的第一支脚(19)和设置在接触开关(14)旁的第二支脚(20),齿轮固定盘(11)外侧设有齿轮支脚(21),齿轮支脚(21)与链接片(16)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摆轮(15)连接有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的螺旋轮(22),螺旋轮(22)与主动内齿轮(13)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轮(22)包括旋转轴(23)、与旋转轴(23)固定连接的齿轮(24)、与转轴固定连接的螺旋齿(25),螺旋齿(25)上设有螺旋槽(26),齿轮(24)与主动内齿轮(13)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槽(26)的纵向高度大于一个杯子(30)或一个盖子的边缘凸起(29)的高度且小于两个杯子(30)或两个盖子的边缘凸起(29)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出口通孔(28)设置在齿轮固定盘(11)上位于主动内齿轮(13)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杯落盖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I)包括上平台(7)和设置在上平台(7)下方的下平台(8),旋转盘(4)设置在下平台(8),出杯装置(2)、注汁装置出)、落盖装置(3)、压盖装置(5)设置在上平台(7)上。
【文档编号】G07F11/72GK204178460SQ201420606232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陈俊臻 申请人:陈俊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