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768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性地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生装置,特别涉及能够调 节记录条件且能够稳定实现高密度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映像的录像及音响的录音、个人电脑的数据保存等,种种可记录的信息记录 介质正在实用化。例如,主要而言用于音响录音及个人电脑数据保存的CD、用于映像录像及 个人电脑数据保存的DVD早已普及,近年来,能够录制以数字播送为首的高图像品质的高 清晰度电视映像的BD(Blu_ray Disc)正在出售。上述的映像、音响、或个人电脑的数据之类的信息作为用户数据被记录于信息记 录介质。具体而言,对用户数据首先附加错误校正码(也称纠错码),调制为由具有规定范 围的长度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构成的数据列。数据列通过光束的利用被记录于信息记录介 质的轨道。另外,根据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信息,生成模拟再生信号,该模拟再生信号从 通过向轨道照射光束而包含与数据列、即记录标识符及间隔对应的信息的反射光中生成。 由再生信号生成二值化信号即数据列,进行解码后,实施错误校正,由此得到用户数据。图1表示用于在信息记录介质上形成记录标识符的各种信号的图。图1的(a)部 分表示成为记录数据作成时的基准信号的、周期Tw的信道时钟信号。图1的(b)部分表示 基于信道时钟信号调制了应记录的信息的调制码即NRZI (Non Return to Zero Inverting) 信号。例如,在BD的情况下,NRZI信号是通过利用以周期Tw为基准的2T (2 X Tw) 8T 长度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来调制应记录的信息而得到的。在图1的(b)部分中,作为NRZI 信号部分的一个例子,表示2T标识符-2T间隔-4T标识符的图案。图1的(c)部分及(d)部分分别表示基于NRZI信号所生成的记录激光器的记录 脉冲列及在信息记录介质所形成的数据列(记录标识符列)。各长度的记录标识符由至少包含初脉冲(也叫做报头脉冲)的记录脉冲列形成。 记录标识符根据长度还包含终脉冲、及位于初脉冲和终脉冲之间的1个以上的中间脉冲。 初脉冲的脉冲宽度Ttop及终脉冲的脉冲宽度Tlp分别根据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来设定。中 间脉冲的脉冲宽度Tmp在任一长度的记录标识符中都设定为相同。记录脉冲列的等级、即激光器强度分为如下几类具有在记录标识符的形成所需 要的加热效果的峰值功率PP201、具有冷却效果的底部功率Pb202、冷却功率Pc203及间隔 部的记录功率即间隔功率Ps204。峰值功率Pp201、底部功率Pb202、冷却功率Pc203及间隔 功率Ps204相对于消光电平205进行设定,该消光电平205是在激光消光时所检出的且作 为基准电平。另外,底部功率Pb202和冷却功率Pc203通常设定为同等的激光器功率。但是,冷 却功率Pc203为了进行记录标识符终端部的热量调节,也可以设定为与底部功率Pb202不 同的值。另外,由于在间隔部不需要形成记录标识符,因此通常将间隔功率Ps204设定为
6较低的激光器功率(例如,与再生功率及底部功率等同等)。但是,在重写型光盘(例如, DVD-RAM及BD-RE)中,需要消除现存的记录标识符来形成间隔部。另外,在追记型光盘(例 如,DVD-R及BD-R)中,有时会予以用于形成下一记录标识符的预热功率。因此,也可以将 间隔功率Ps204设定为较高的激光器功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将间隔功率Ps204 设定为比峰值功率Pp201高的值。在照射了规定功率的激光时所形成的记录标识符,依赖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 录层的特性。因此,在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有其信息记录层所适合的记录脉冲列的各激光 器功率值及脉冲宽度等、记录时的激光器发光条件。因而,如果能够将信息记录介质内部所 记录的记录脉冲的各激光器功率及脉冲宽度适当地再现、且将激光照射到信息记录介质的 信息记录层,就能够形成记录标识符。但是,在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的特性及记录装置激光器发光特性上,存在 针对每个信息记录介质、及每个记录装置的离散偏差。另外,热量的影响也因使用环境而不 同。另外,有时也受到来自相邻的记录标识符的热干扰。因此,记录装置通常至少在每次装 填新的信息记录介质时,按照能够正确地形成记录标识符的方式,通过进行试记录,对所得 到的再生信号进行评价,且基于评价结果对记录激光器的脉冲形状进行微调。例如,在各长 度的记录标识符中,设定用于调节记录标识符的始端位置的记录开始位置偏置量dTtop、用 于调节终端位置的记录终止位置偏置量dTs,在试记录时,调节这些偏置量。另外,构成记录脉冲列的记录脉冲除上述的多脉冲波形以外,也可以如图2的 (a)、(b)及(c)部分所示那样是单脉冲波形、L型脉冲波形或堡槽(castle)型脉冲波形。 通常,在单脉冲波形中,记录标识符越长,积蓄的热量越多;在L型脉冲波形中,记录标识符 越长,积蓄的热量越少。在堡槽型脉冲波形中,记录标识符终端部的热量可进行调节。在多 脉冲波形中,积蓄的热量不因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而变化,是恒定不变的。考虑这些方面,根 据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的膜特性、特别是所积蓄的热量的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波形。 0013近年来,随着映像的高精细化,正在寻求更大容量的信息记录介质。为了提高这样 的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需要使记录信息的记录标识符的大小更微小。但是,当记录标 识符变小时,记录标识符的最短标识符长度就接近光学分辨率的极限,码间干扰的增大及 SNR(Signal Noise Ratio)的劣化会更显著。其结果是,不能正确地检出记录标识符的始端 边缘及终端边缘的位置,难以从再生信号中将所记录的信息正确地解码。因此,在从由微小的记录标识符记录有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再生信息的情况 下,通常利用 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方式等处理再生信号。PRML 方式是将部分响应(PR)和最大似然解码(ML)组合后的技术,是如下方式对在产生了已知 的码间干扰的情况下的再生信号的波形进行推定,从所推定的波形中选择最准确的波形的 再生信号序列。另外,当记录标识符变小时,产生如下的热干扰记录标识符的终端的热量在间隔 部分进行传导,对下一记录标识符的始端的温度上升赋予影响,相反地,下一记录标识符的 始端的热量对上一记录标识符的终端的冷却过程赋予影响。在产生这种热干扰的情况下, 需要通过进行试记录来进行间隔补偿。间隔补偿是指根据前方间隔或后方间隔的长度,使 记录脉冲的记录参数(例如,dTtop)改变。
作为考虑了码间干扰及热干扰的影响的现有记录脉冲的控制方法,可举出例如专 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利用在进行了正确调制时所得到的正解位列、和 正解位列的一位移位后的最易贻误的贻误位列,将再生信号和两位列的欧几里德距离分别 计算出,由此对适应均衡的再生信号进行评价,检出每一图案的边缘的偏移方向和偏移量。 而且,由应形成的记录标识符的标识符长度和前后的间隔长度所分类的适应性的记录参 数,根据每一图案所对应的上述边缘的偏移方向及偏移量而被最佳化。在专利文献2中,在相对于正解位列及贻误位列移位一位的边缘部分,通过将适 应均衡的再生信号的振幅值和由两位列所计算出的振幅期望值之差值进行定量化,来检出 边缘的偏移方向和偏移量。与专利文献1同样,由前后的间隔长度和标识符长度所图表化 的适应性的记录参数,根据上述每一图案所对应的上述边缘的偏移方向及偏移量而被最佳 化。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通过rai2221ML方式对再生信号进行处理。利用 图3进一步对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记录脉冲的控制进行说明。从信息记录介质中读出来的信息,由光头2生成作为模拟再生信号。模拟再生信 号由前置放大部3放大,被AC耦合后而被输入到AGC部4。在AGC部4,按照后级的波形均 衡部5的输出成为规定振幅的方式进行振幅调节。振幅调节后的模拟再生信号由波形均衡 部5进行波形整形、且被输入到A/D转换部6。A/D转换部6按照与从PLL部7输出的再生 时钟同步的方式对模拟再生信号进行抽样。PLL部7从由A/D转换部6抽样的数字再生信 号中抽出再生时钟。由A/D转换部6的抽样所生成的数字再生信号被输入到ra均衡部8。ra均衡部8 按照记录时及再生时的数字再生信号的频率特性成为最大似然解码部9的假想的特性(例 如,PR(1,2,2,1)均衡特性)的方式对数字再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节。最大似然解码部9对 从I3R均衡部8输出的被波形整形后的数字再生信号进行最大似然解码,生成二值化信号。 使PR均衡部8及最大似然解码部9组合后的再生信号处理技术是PRML方式。边缘移位检出部10接收从ra均衡部8输出的被波形整形后的数字再生信号、和 从最大似然解码部9输出的二值化信号。边缘移位检出部10根据二值化信号判别状态迁 移,根据判别结果和转移度量(metric)求出解码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边缘移位检出部10 基于二值化信号按记录标识符的始终端边缘的每一图案进行可靠性的分配,求出记录补偿 参数的距最佳值的偏移(以下,为边缘移位,也称边缘偏移)。利用具有规定记录图案的数据列,进行试记录,信息记录控制部15按照根据每 一图案的边缘移位量判断为需要变更的信息,对可设定变更的记录参数进行变更。可设 定变更的记录参数事先确定,例如在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部,是记录开始位置偏置量 dTtop ;在终端边缘部,是记录终止位置偏置量dTs。例如,信息记录控制部15按照图4所 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对记录参数进行变更。图4表示由记录标识符及前方间隔的长度所 分类的始端边缘有关的记录参数、及由记录标识符及前方间隔的长度所分类的终端边缘有 关的记录参数。在图4中,记录标识符M(i)、前方间隔S(i-l)、后方间隔S(i+1)各符号意味着图 5所示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时间序列。符号M表示记录标识符,符号S表示间隔,任意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时间序列用符号i表示。与如图4所示那样所分类的记录参数对应的记录标识符用M(i)表示。如图5所 示,记录标识符M(i)的前方间隔是S(i-l),再前方的记录标识符是M(i-2),再前方的间隔 是S(i-3);记录标识符M(i)的后方间隔是S(i+1),再后方的记录标识符是M(i+2),再后方 的间隔是S(i+3)。始端边缘位于记录标识符M(i)和前方间隔S (i-1)之间,如图4所示,dTtop的值 由它们的长度的组合所相应的图案进行分类。例如,在前方间隔的长度是3T、记录标识符 的长度是4T的情况下,图案是3Ts4Tm。终端边缘位于记录标识符M(i)和后方间隔S(i+1) 之间,如图4所示,dTs的值由这它们的长度的组合所相应的图案进行分类。例如,在记录 标识符的长度是3T、后方间隔的长度是2T的情况下,图案是3Tm2Ts。如图4所示,按始端 边缘及终端边缘合计就存在32种记录参数。信息记录控制部15为了对例如前方间隔是3T且记录标识符是4T的记录标识符 的始端边缘进行调节,将3Ts4Tm的记录参数(例如,dTtop)进行变更;为了对后方间隔是 2T且记录标识符是3T的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进行调节,将3Tm 2Ts的记录参数(例如, dTs)进行变更。记录图案发生部11生成由所输入的应记录的信息调制后的NRZI信号。记录补偿 部12以由信息记录控制部15所变更的记录参数为基础,按照NRZI信号生成记录脉冲列。 记录功率设定部14进行峰值功率Pp、底部功率Pb等各记录功率设定。激光器驱动部13根 据记录脉冲及由记录功率设定部14设定的记录功率,对光头2的激光器发光动作控制。这样,对信息记录介质1进行试记录,按照减小边缘移位量的方式控制记录脉冲 形状。因而,通过利用PRML方式及记录参数的间隔补偿的记录控制方法,可以形成更适当 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33507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112509号公报当进一步推进信息记录介质的高密度化时,码间干扰及SNR劣化就更成为问题。 因此,需要对从信息记录介质得到的再生信号通过更高级的PRML方法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通过高级的PRML方法对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进行适 当的再生,需要通过试记录将记录标识符的边缘位置以更高的精度进行调节、且按照使信 号再生时的错误率降低的方式对记录条件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及记录再生装置,其能够调节记录条 件以便在考虑高级的PRML方式下使进行最大似然解码时的错误发生的概率成为最小,且 能够稳定地实现高密度记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进行高密度记录的情况 下,能够进行记录信息的错误率降低的记录,且实现更稳定的记录再生系统。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包含轨道,其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 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条件记录区域,其能够记录用于将 所述数据列记录于轨道的记录条件,其中,在以所述数据列所包括的、且基于所述记录条件 应形成于所述轨道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当,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第一间隔的长 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当所述第 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 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 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定的长度是所述数据列的所述记录标识符的最短 长度。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 所述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合下的分类中,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的种类数比所述第二间隔的 长度的种类数多。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 缘的位置的参数,所述第一间隔是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间隔。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 缘的位置的参数,所述第一间隔是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间隔。本发明的再生装置,对上述任一项规定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其中,所述信息 记录介质包含用于存储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有关的盘片信息的PIC区域,所述再生装置 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执行以下再生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向所述PIC区 域照射激光,对所述盘片信息进行再生;通过向所述轨道照射激光,对基于所述记录条件所 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基于在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记录条件,将由多个记录标 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于所述信息 记录介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束,对所述 记录条件进行再生;记录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 录,在以所述数据列所包括的、且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应形成于所述轨道的记录标识符为第 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时,所述记录条件 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一间隔与 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是规定长度以下 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第二间隔 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 相邻接。本发明的评价装置,其对记录有记录参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评价,该记录参数 用于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和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 数据列,其中,在以所述数据列所包括的、且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应形成于所述轨道的记录标 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时,所述 记录参数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 一间隔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是规定 长度以下时,所述记录参数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 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 录标识符相邻接,所述评价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根据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所再生的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生成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二 值化信号进行解码;根据所述二值化信号,将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 状态迁移列与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度量分别计算出;将所述差分度量检出而作为边缘移 位;基于所述边缘移位,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否满足规定的品质进行判定。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其对由上述评价装置判定为满足规定的品质的信息记录 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中的至少一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其包含可记录记录条件的记录条件记录区域,且记录由 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其 中,所述记录条件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 标识符的始端边缘的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 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后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 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 识符的终端边缘的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至 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前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 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本发明的再生装置,对上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 含用于存储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有关的盘片信息的PIC区域,所述再生装置具备再生信 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执行以下再生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向所述PIC区域照射激光, 对所述盘片信息进行再生;通过向所述轨道照射激光,对基于所述记录条件所记录的信息 进行再生。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基于在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记录条件,将由多个记录标 识符和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于所述信息 记录介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束,对所述 记录条件进行再生;记录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 录,所述记录条件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 标识符的始端边缘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的 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后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 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 识符的终端边缘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的至 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前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 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本发明的评价装置,其对记录有记录参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评价,该记录参数 用于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 数据列,其中,所述记录参数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 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 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后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 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 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 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前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所述评价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 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根据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所再生的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生成 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二值化信号进行解码;根据所述二值化信号,将最准确的 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移列与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度量分别计算出;将 所述差分度量检出而作为边缘移位;基于所述边缘移位,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否满足规 定的品质进行判定。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其对由上述评价装置判定为满足规定的品质的信息记录 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中至少一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包含轨道,其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 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PIC区域及所述轨道的横向变位 (wobbling)中的至少一方,该PIC区域记录有用于将所述数据列记录于轨道的记录条件, 所述轨道的横向变位记录有所述记录条件,其中,所述记录条件包含用于调节记录脉冲波 形中的冷却脉冲的终端位置之参数,所述记录脉冲波形用于形成所述记录标识符,所述参 数通过利用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间隔的长 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本发明的再生装置,其对上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其中,所述再生装置具备再 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执行以下再生中至少一个通过向所述PIC区域照射激 光,对所述盘片信息进行再生;通过向所述轨道照射激光,对基于所述记录条件所记录的信 息进行再生。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基于在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记录条件,将由多个记录标 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于所述信息 记录介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束,对所述 记录条件进行再生;记录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 录,所述记录条件包含用于调节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冷却脉冲的终端位置之参数,所述记录 脉冲波形用于形成所述记录标识符,所述参数通过利用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 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本发明的评价装置,其对记录有记录参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评价,所述记录参 数用于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 的数据列,其中,所述记录条件包含用于调节记录脉冲波形的冷却脉冲的终端位置之参数, 所述记录脉冲波形用于形成所述记录标识符,所述参数通过利用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 和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评价装置具 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根据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所再生的信号,利用PRML 信号处理方式,生成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二值化信号进行解码;根据所述二值 化信号,将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移列与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 度量分别计算出;将所述差分度量检出而作为边缘移位;基于所述边缘移位,对所述信息 记录介质是否满足规定的品质进行判定。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其对由上述评价装置判定为满足规定的品质的信息记录 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中至少一方。本发明的记录控制装置,其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其具有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该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按数据图案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包含相对于 所记录的数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记录条件的 分类通过利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 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且,通过利用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不 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进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 由此,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的分类只在所述第一间 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图案的分类中,根据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 和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二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进一步进行 分类。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间隔的长度的分类只在所述第二记录标识 符的长度在所述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定的长度是所述数据列的最短长度。另外,本发明的记录控制装置,其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其具有记录补偿 参数确定部,该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按数据图案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包含相 对于所记录的数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记录条 件的分类通过利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 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且,通过利用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 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进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由 此,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间隔的长度的分类只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 符的长度在所述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图案的分类中,根据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 和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于而与所述第二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进一步进 行分类。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的分类只在所述第二间 隔的长度在所述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定的长度是所述数据列的最短长度。另外,本发明的记录控制方法,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按数据图案对记录 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包含相对于所记录的数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 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记录条件的分类通过利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 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 且,通过利用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 的长度,进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由此,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为,基于所述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的分类只在 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图案的分类中,根据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 和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二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进一步进行分类。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间隔的长度的分类只在所述第二记录标识 符的长度在所述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定的长度是所述数据列的最短长度。另外,本发明的记录控制方法,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按数据图案对记录 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包含相对于所记录的数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 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记录条件的分类通过利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 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 且,通过利用与所述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进 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由此,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间隔的长度的分类只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 符的长度在所述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图案的分类中,根据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 和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于而与所述第二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进一步进 行分类。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的分类只在所述第二间 隔的长度在所述规定的长度以下时实施。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规定的长度是所述数据列的最短长度。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所再生的 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生成数字信号,且对二值化信号进行解码;记录控制部,其 基于所述数字信号及二值化信号,调节用于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的记录参 数,将信息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控制部具备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该 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按数据图案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包含相对于所记录的数 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记录条件的分类通过利 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 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且,通过利用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不相邻接而与 所述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进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由此,对信息 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所再生的 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生成数字信号,且对二值化信号进行解码;记录控制部,其 基于所述数字信号及二值化信号,调节用于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的记录参 数,将信息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控制部具备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该 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按数据图案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包含相对于所记录的数 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记录条件的分类通过利 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 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且,通过利用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 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进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由此,对信息记录介 质进行信息记录。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信号处理部具备边缘移位检出部,该边缘移位检出部根据所述二值化信号,将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移列与 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度量分别计算出;基于所述二值化信号,按记录标识符的始终端边缘 的图案将所述差分度量进行分配,对各图案求出记录参数的距最佳值的边缘移位,另外,按 照边缘移位接近规定的目标值的方式调节所述记录参数。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中的数据图案的分类、和所述 边缘移位检出部中的图案的分类相同。本发明的记录再生方法具备再生信号处理步骤,其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所再生 的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进行数字信号的生成,且对二值化信号进行解码;记录控 制步骤,其基于所述数字信号及二值化信号,调节用于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 的记录参数,将信息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控制步骤具备记录补偿参数 确定步骤,该记录补偿参数确定步骤按数据图案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包含相 对于所记录的数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记录条 件的分类通过利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 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且,通过利用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 符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进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 类,由此,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另外,本发明的记录再生方法具备再生信号处理步骤,其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 所再生的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进行数字信号的生成,且对二值化信号进行解码; 记录控制步骤,其基于所述数字信号及二值化信号,调节用于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 息记录的记录参数,将信息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控制步骤具备记录补 偿参数确定步骤,该记录补偿参数确定步骤按数据图案对记录条件进行分类,该数据图案 包含相对于所记录的数据列的、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个间隔;所述按数据图案的 记录条件的分类通过利用所述数据列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 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进行,并且,通过利用与所述第一间 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进一步对记录条件进行分 类,由此,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生信号处理步骤具备边缘移位检出步骤,该边缘 移位检出步骤根据所述二值化信号,将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 移列与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度量分别计算出;基于所述二值化信号,按记录标识符的始终 端边缘的图案将所述差分度量进行分配,对各图案求出记录参数的距最佳值的边缘移位, 按照边缘移位接近规定的目标值的方式调节所述记录参数。在某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记录补偿参数确定步骤中的数据图案的分类、和所 述边缘移位检出步骤中的图案的分类相同。根据本发明,关于用于将数据列记录于轨道的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成为记录对象 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及其前方或后方所邻接的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在成为记录对 象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的情况下,也利用再后方或再前方所邻接的间隔 的长度进行分类。因此,即使记录标识符微小化且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提高,在考虑形 成邻接的记录标识符时的热量的影响下,也能够以更高精度将具有适当形状的记录标识符 记录于适当位置。
因而,通过利用本发明调节记录条件,对于需要高级的PRML方式的高密度记录, 能够进行记录信息错误率降低的记录,由此提供更稳定的记录再生系统。


图1是对用于形成包含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数据列的记录脉冲波形及记录功率 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对记录脉冲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图3是说明现有记录控制装置的图;图4是对现有记录参数的图表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对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时间序列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RL(1,7)记录码和均衡方式PR(1,2,2,2,1)ML 规定的状态迁移规则的图;图7是与图6所示的状态迁移规则对应的格架图;图8是表示PR12221ML的状态迁移列图案的图;图9是表示PR12221ML的状态迁移列图案的图;图10是表示PR12221ML的状态迁移列图案的图;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I3R均衡理想波形之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I3R均衡理想波形之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图10所示的I3R均衡理想波形之一例的图;图14是采用PR12221ML方式的信号评价装置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冊(1,2,2,2,1)ML的检出图案14的差分度量的按详细图案的分类的 图;图16是表示PR(1,2,2,2,1)ML的检出图案12A的差分度量的按详细图案的分类 的图;图17是表示ra(l,2,2,2,l)ML的检出图案12B的差分度量的按详细图案的分类 的图;图18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图案图表;图19是对与图18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图20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另一图案图表;图21是对与图20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图22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另一图案图表;图23是对与图22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图24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另一图案图表;图25是对与图24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图26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另一图案图表;图27是对与图26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图28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另一图案图表;图29是对与图28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图30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另一图案图表;0114]图31是对与图30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0115]图32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参数的另一图案图表;0116]图33是对与图32所示的图案图表对应的记录脉冲进行说明的图0117]图3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方框图;0118]图35是表示本发明可以使用的记录脉冲波形之一例的图;0119]图36是表示本发明可以使用的记录脉冲波形之另一例的图;0120]图37是表示本发明可以使用的记录脉冲波形之另一例的图;0121]图38是表示可应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构成例的示意图;0122]图39是表示单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构成的示意图;0123]图40是表示2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构成的示意图;0124]图41是表示3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构成的示意图;0125]图42是表示4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构成的示意图;0126]图43是表示信息记录介质的物理构成的示意图;0127]图44是表示激光束光点和在轨道所记录的标识符的示意图;0128]图45是表示激光束光点和在轨道所记录的标识符的另一示意图;0129]图46是表示向轨道上所记录的标识符列照射光束的情形的示意图0130]图47是表示OTF和最短记录标识符的关系的曲线图;0131]图48是表示OTF和最短记录标识符的关系的另一曲线图;0132]符号说明0133]1信息记录介质0134]2光头0135]3前置放大器0136]4AGC部0137]5波形均衡部0138]6A/D转换部0139]7PLL部0140]8PR均衡部0141]9最大似然解码部0142]10边缘移位部0143]11记录图案发生部0144]12记录补偿部0145]13激光器驱动部0146]14记录功率设定部0147]15信息记录控制部0148]16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0149]100信息记录再生装置0150]101记录控制部0151]102再生信号处理部0152]201峰值功率
202 底部功率203 冷却功率204 间隔功率205 消光电平701,704,707 图案检出部702,705,708 差分度量运算部703,706,709 存储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通过放慢激光束的扫描速度、即 线速度,将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缩短。由此,例如,在12cm的光盘中,每一信息记录层的记录 容量能够从25GB的记录容量提高到33. 3GB。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从再生信号的波形中选择最准确的信号序列,采用更高级 的PRML方式。具体而言,用PR12221ML方式进行处理,将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信息进行 再生。在采用高级的PRML方式的情况下,再生信号的评价也需要更高级别的方法。原因 是,当信息记录介质高密度化时,比检出系统的分辨率更短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出现,信息 记录介质的记录品质不仅需要考虑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位置偏移,而且也需要考虑记录标 识符自身的位置偏移、间隔自身的位置偏移、和以至少各一个以上的记录标识符和间隔的 组合为一组的位置偏移。对于这些偏移,会检出包含多个边缘的图案。例如,在记录标识符 自身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由于记录标识符始端及终端的两相邻端之间存在间隔,因此始 端的边缘和终端的边缘被同时检出。另外,在以记录标识符A-间隔B那种各一个标识符和 间隔的组合为一组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由于以间隔A-标识符A-间隔B-标识符B的、在 各自相邻处还有各一个间隔和标识符存在,因此检出全部共3个边缘。在现有rai221ML方式中,为了评价再生信号的边缘位置,考虑到对检出一个边缘 时有关的记录品质进行评价,但在rai2221ML方式中,需要对检出上述那种包含多个边缘 偏移的图案时的记录品质进行评价。在本发明中,以由与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完成的美国 专利申请11/964. 825及国际公开第2008/081820A1号公报公开的、MLSE(Maximum Likel ihoodSequence Error)为指标,对再生信号的边缘位置进行评价。在此作为参照而援用美 国专利申请11/964. 825的公开全部。首先,参照图6及图7对rai2221ML方式进行简单地说明。图6是表示由RLL(1, 7)记录符号和均衡方式?1 (1,2,2,2,1)规定的状态迁移规则的状态迁移图。图7是对应于 图6所示的状态迁移规则的格架图。通过PR12221ML和RLL(1,7)的组合,解码部的状态数限制为10,其状态迁移的路 径数达到16,再生级是9级。参照图6所示的PR12221ML的状态迁移规则,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表述,表现为如下 10种状态称某时刻的状态s(0,0,0,0)为SO ;称状态S(0,0,0,1)为S1 ;称状态S(0,0,1, 1)为 S2 ;称状态 S(0,1,1,1)为 S3 ;称状态 S(l,l,l,l)为 S4 ;称状态 S(1,1,1,0)为 S5 ;称状态 S(1,1,0,0)为 S6 ;称状态 S(1,0,0,0)为 S7 ;称状态 S(1,0,0,1)为 S8 ;称状态 S(0, 1,1,0)为S9。在此,记载于括弧中的“0”或“1”表示时间轴上的信号序列,表示从某状态 起在下一时刻通过状态迁移可达到哪种状态。另外,当将该状态迁移图沿时间轴展开时,就 得到图7所示的格架图。在图7所示的rai2221ML的状态迁移中,在从某时刻的规定状态向另一时刻的规 定状态迁移时可取两个状态迁移那样的状态迁移列图案(状态的组合)就有无数个。但是, 引起错误的可能性高的图案被限定于难以判别的特定的图案。当关注该特别易发生错误的 图案时,PRl222IML的状态迁移列图案可以归纳为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图8 图10的第一列表示易发生错误的两个状态迁移分支后再汇合的状态迁移 (Smk_9 — Snk)。第二列表示发生该状态迁移的迁移数据列Ovi,…,bk)。迁移数据列中的X表 示在这些数据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高的位,在判定为该状态迁移错误时,该X数(! X也同 样)成为错数。在迁移数据列中,X是1或0的一方对应于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另一 方对应于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移列。在图9及图10中,! X表示X的位反转。从维特比解码部进行解调的解调数据列中,通过与该迁移数据列进行比较(X的 部位是Don' t care),能够抽出易发生错误的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和第二准确的第二 状态迁移列。第三列表示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状态迁移列。第四列表示在经由了各自的状态迁移的情况下的两个理想的再生波形(ra等效 理想值),第五列表示该两个理想信号的欧几里德距离的二次方(路径间的欧几里德距 罔)。图8表示可取两个状态迁移的状态迁移图案的、欧几里德距离的二次方是14的状 态迁移图案,具有18种。这些图案相当于光盘的记录标识符和间隔的切换部分(记录标识 符的始端边缘及终端边缘)。换言之,就是边缘一位移位错误的图案。作为一个例子,对图7所示的状态迁移规则中的从S0(k_5)到S6(k)的状态迁移 路径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序列迁移为“0,0,0,0,1,1,1,0,0”的一个路径被检出, 当考虑将再生数据的“0”替换为间隔部分、将“1”替换为标识符部分时,相当于4T间隔以 上长度的间隔、3T标识符、2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记录序列的I3R均衡理想波形之一例的图。将图8所示的 记录序列的ra均衡理想波形作成图11的A路径波形进行表示。同样,图12是表示图9所 示的I3R均衡理想波形之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图10所示的ra均衡理想波形之一例的图。在图11、图12及图13中,横轴表示样本时间(记录序列的每一时刻都进行抽样), 纵轴表示再生信号级。如上所述,在rai2221ML方式中,理想的再生信号级具有9级(0级 8级)。图7所示的状态迁移规则的从S0(k_5)到S6(k)的状态迁移路径中的另一个路 径的记录序列的迁移“0,0,0,0,0,1,1,0,0”,当考虑将再生数据的“0”替换为间隔部分、将 “ 1 ”替换为标识符部分时,相当于5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2T标识符、2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将该路径的ra等效理想波形在图11中作成B路径波形进行表示。图8所示的欧几里德距离是14的图案的特征为其特征在于一定含有一个边缘信息这一点。图9表示欧几里德距离的二次方是12的状态迁移图案,具有18种。这些图案相 当于2T标识符或2T间隔的移位错误,是两位错误的图案。作为一个例子,对图7所示的状态迁移规则的从SO (k-7)到SO (k)的状态迁移路 径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序列迁移成“0,0,0,0,1,1,0,0,0,0,0”的一个路径被检
出,当考虑将再生数据的“0”替换为间隔部分、将“1”替换为标识符部分时,相当于4T间隔 以上长度的间隔、2T标识符、5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将该路径的ra等效理想波形在图12 中作成A波形进行表示。另一个路径的记录序列的迁移“0,0,0,0,0,1,1,0,0,0,0”,当考虑将再生数据的 “0”替换为间隔部分、将“1”替换为标识符部分时,相当于5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2T标识 符、4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将该路径的ra等效理想波形在图12中作成B路径波形进行 表示。图9所示的欧几里德距离是12的图案的特征为一定含有两个2T上升沿及2T下降 沿的边缘信息。图10表示另一种欧几里德距离的二次方是12的状态迁移列图案,具有18种。这 些图案相当于2T标识符和2T间隔连续的部位,是3位错误的图案。作为一个例子,对图7所示的状态迁移规则的从SO (k-9)到S6 (k)的状态迁移路 径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记录序列迁移成“0,0,0,0,1,1,0,0,1,1,1,0,0 ”的一个路径 被检出,当考虑将再生数据的“0”替换为间隔部分、将“ 1 ”替换为标识符部分时,相当于4T 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2T标识符、2T间隔、3T标识符、2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将该路径的 I3R等效理想波形在图13中作成A路径波形进行表示。另一个路径的记录序列的迁移“0,0,0,0,0,1,1,0,0,1,1,0,0”,当考虑将再生数 据的“0”替换为间隔部分、将“1”替换为标识符部分时,相当于5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2T 标识符、2T间隔、2T标识符、2T间隔以上长度的间隔。将该路径的I3R等效理想波形在图13 中作成B路径波形进行表示。图10所示的欧几里德距离的二次方是12的图案的特征为至 少含有3个边缘信息。图14表示在利用rai2221ML方式处理再生信号时的、对再生信号的品质进行评价 的信号评价装置的构成。再生信号的品质通过记录标识符的边缘位置进行评价。在图14 的信号评价装置中,在与图3的记录控制装置相同的构成元件上附加相同的参照代码,省 略同样的说明。另夕卜,记录码采用RLL(1,7)码的RLL(Run Length Limited)码。在图14中,边缘移位检出部10具备14图案检出部701、12A图案检出部704、12B 图案检出部707,其检出与图8 (14图案)、图9(12A图案)、图10(12B图案)相应的图案; 差分度量运算部702、705、708,其对各图案的度量差进行运算;存储部703、706、709,其将 由上述差分度量运算部所运算出的各图案的位置偏移指标进行累积保持。另外,在此的PR 均衡部8具有按照再生系统的频率特性成为PR(1,2,2,2,1)均衡特性的方式所设定的频率 特性。图案检出部701、704、707将图8、图9、图10的迁移数据列和二值化数据进行比 较,在该二值化数据与图8、图9、图10的迁移数据列一致的情况下,基于图8、图9、图10,选 择最准确的状态迁移列1和第二准确的状态迁移列2。基于该选择结果,在差分度量运算部702、705、708中,对状态迁移列的理想值(PR均衡理想值参照图8、图9、图10)与数字再生信号的距离即度量进行运算,还对根据两个 状态迁移列所运算的度量彼此之差进行运算,另外,该度量差由于具有正值和负值,因此被 进行绝对值处理。另外,图案检出部701、704、707基于二值化数据,将用于向图15、图16、图17所示 的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及终端边缘的图案所分配的脉冲信号进行生成,并输出到存储部 703、706、709。存储部703、706、709基于从图案检出部701、704、707输出的脉冲信号,将由差分 度量运算部702、705、708所求出的各自的图案的度量差按图15、图16、图17所示的每一图
案进行累加运算。在此,对图15、图16、图17的详细的图案分类进行详解。图15、图16、图17的符 号M及S表示上述的图5所示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时间序列。符号! 2Tm表示记录标识 符是2T以外(例如,3T标识符)的记录标识符。同样,间隔长度在2T间隔以外的则是! 2Ts。符号xTm是具有任意长度的记录标识符,符号xTs是任意的间隔,在RL(1,7)记录码 时是2T 8T的长度。另外,各图案号分别对应于图8、图9、图10记载的图案号。如图15所示,通过14检出图案,将由一个间隔和一个标识符构成的一个边缘偏移 进行分类。14检出图案的始端是表示与时刻i的标识符和时刻i_l的间隔有关的边缘偏 移,14检出图案的终端是表示与时刻i的标识符和时刻i+Ι的间隔有关的边缘偏移。如图16所示,通过12A检出图案,将图14的14检出图案中的2T标识符及2T间 隔的情况的分类还通过一个前时刻、或一个后时刻的标识符及间隔分情况而定。就12A检出图案的始端而言,将夹在时刻i_l和时刻i+Ι的间隔之间的时刻i的 2T标识符的偏移,根据时刻i+Ι的间隔的长度进行分类;或将夹在时刻i和时刻i_2的标识 符之间的时刻i_l的2T间隔的偏移,根据时刻i_2的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就12A检出 图案的终端而言,将夹在时刻i_l和时刻i+Ι的间隔之间的时刻i的2T标识符的偏移,根 据时刻i_l的间隔的长度进行分类;或将夹在时刻i和时刻i+2的标识符之间的时刻i+1 的2T间隔的偏移,根据时刻i+2的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在图17所示的12B检出图案中,将图16的12A检出图案的2T标识符及2T间隔相 连续的图案的情况的分类,还通过一个前时刻、或一个后时刻的标识符及间隔分情况而定。 具体而言,将在一个标识符及一个间隔之间所夹设的、二个连续的2T标识符和2T间隔的连 续2T的偏移进行分类。就12B检出图案的始端而言,将夹在时刻i+2的标识符和时刻i_l的间隔之间的、 时刻i的2T标识符和时刻i+Ι的2T间隔的偏移,根据时刻i+2的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 或将夹在时刻i_3的间隔和时刻i的标识符的之间的、时刻i_2的2T标识符和时刻i+Ι的 2T间隔的偏移,根据时刻i_3的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就12B检出图案的终端而言,将夹在时刻i+Ι的间隔和时刻i_2的标识符之间的、 时刻i的2T标识符和时刻i-Ι的2T间隔的偏移,根据时刻i_2的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 或将夹在时刻i的标识符和时刻i+3的间隔的之间的、时刻i+Ι的2T间隔和时刻i+2的2T 标识符的偏移,根据时刻i+3的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这样,通过图14所示的装置,除了包含一个边缘偏移的在标识符及间隔之间的位 置偏移被指标化以外,还可将包含二个边缘偏移的标识符自身的偏移及间隔自身的偏移这样的三个边缘偏移的、以一个标识符和一个间隔的组合为一组的偏移,按各自的数据图案 被指标化。由此,在检出包含多个边缘偏移的图案时,通过判断相对于最准确的路径边缘如 何偏移,可以进行记录品质的评价,可以判断错误率高的图案。但是,本发明涉及在信息记录介质上形成记录标识符时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 再生信号的评价方法不局限于上述的方法。也可以利用称为SAM(Siipuence Ampl itude Margin)的指标值等其他的指标值或评价方法,对边缘偏移的程度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 果,调节记录标识符的边缘偏移。本发明以这样求出的与记录标识符的边缘偏移有关的指标为评价基准,按照减小 记录标识符的边缘偏移的方式,对记录条件进行调节。记录标识符的边缘是记录标识符和 间隔的边界。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如参照图4所述,根据边缘所邻接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 的长度,将记录条件分类。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考虑因记录标识符微小化而在形成邻接的记录标识符时 附加的热之影响,根据用于调节边缘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邻接的间隔的长度、及与该间隔 邻接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或根据用于调节边缘的记录标识符及夹着该记录标识符的前后 之间隔的各自的长度,将记录参数进行变更。下面,依次对本发明的能够调节记录控制方法 及记录条件且能够稳定地实现高密度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 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能够调节记录控制方法及记录条件且能够稳定地实现高密度 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作为应调节的记录条件,对记录脉冲条件 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为记录功率条件等其他的记录参数。另外,下面,对记录标识符的始端 边缘及终端边缘的位置的控制条件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为由始端边缘及终端边缘所决定的 记录脉冲宽度(例如,Ttop)。在本实施方式中,再生信号的处理利用PR12221ML方式,记录 码采用 RLL(1,7)码等 RLL(Run Length Limited)码。<与始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1>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1与始端边缘有关,该调节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以具有 应调节的始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 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不相邻接而 与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将记录条件进行分类。图18是表示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1所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之 记录参数的图表。在图18中,成为记录参数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如上述的参照图4所述那 样由记录标识符M(i)表示。关于其他的间隔或记录标识符,也采用同样的符号。在图16 中,M(i-2)中的符号! 2Tm表现记录标识符为2T标识符以外(例如,3T标识符)的记录标 识符。同样,间隔长度在2T间隔以外就为! 2Ts。符号xTm表示无需特别限定记录标识符 的长度的情况。关于下述的符号xTs,也同样表示无需特别限定间隔的长度的情况。但是, 在RLL(1,7)记录码的情况下,为2T 8T的长度。对与图4不同的符号表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图表内的记录标识符 和其前后的间隔或记录标识符的关系的表现较复杂。因此,在各图案的表现中,只对成为记
22录参数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M(i)赋予Τ。例如,在前方间隔S(i-l)为3Τ间隔、记录标识符 M(i)为2T标识符时,表现为图案3s2Tm。另外,关于与图4同样的图案表现,赋予括弧()。 因而,图案3s2Tm表现为(3s2Tm)。这些符号在下述的其他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中使用的图 案图表中也采用。如图18的图案图表所示,前方间隔S(i-l)为最短间隔(2Ts)以外、即3T间隔以 上的情况与现有的图案图表图4相同。只在前方间隔为最短间隔的情况下,图案表现根据 再前方的标识符M(i-2)的长度而不同。即,根据该最短间隔前方的标识符长度的差别,进 行使记录参数不同的设定。该理由是,在前方间隔为最短间隔的情况下,最易受形成比前方间隔再前方的记 录标识符时的热影响。另外,也起因于高密度记录的最短标识符的大小非常小的事实。BD 的记录再生系统中的最短标识符长度及最短间隔长度在25GB记录中为约149nm、在33. 4GB 记录中为约112nm。对于束斑的大小约250nm而言,在33. 4GB记录中,即使最短标识符及最 短间隔连续的图案2m2s也被含在束斑内。另外,在高密度记录中,当记录标识符长度变短 时,记录标识符的宽度方向的扩展也变得极端小。在最短标识符的形成时,积蓄于记录膜内 的热量最少,向下一记录标识符所给予的热量也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高密度记 录中能够形成更适当的记录标识符的方式,根据最短间隔的再前方的标识符长度的差别, 将记录参数分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方的标识符长度的差别以最易受热干扰的影响的最 短标识符2Tm和其以外的记录标识符! 2Tm来进行分类,但这是考虑了具有记录参数的电 路的规模的情况,在可以忽略电路规模的情况下,优选可以将3T标识符以上的记录标识符 个别地分开设定。特别是,在记录标识符M(i)为3T标识符以上的情况下,如果前方的记录标识符长 度为最短标识符2Tm,则本记录条件是对迁移数据列的图案为图10所示的12B图案(严格 地讲,也包含与2T连续图案有关的12A图案)的记录条件;如果前方的记录标识符长度为 最短标识符以外的标识符! 2Tm,则本记录条件是对迁移数据列的图案如图9所示的与2T 连续图案无关的12A图案的记录条件。因而,在进行上述的以MLSE为指标的评价的情况下, 能够分别评价12A图案(与2T连续图案无关)和12B图案(包含与2T连续图案有关系的 12A图案),且可以独立地调节这两个图案的记录条件。图19表示使与前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的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有关的记录参数 变更的记录脉冲。图19的(a)部分表示图案2m2s2Tm的NRZI信号,图19的(b)部分表示 与图案2m2s2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19的(c)部分表示图案4m2s2Tm的NRZI 信号,图19的(d)部分表示与图案4m2s2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19的(e)部 分表示图案2m2s3Tm的NRZI信号,图19的(f)部分表示与图案2m2s3Tm的NRZI信号相应 的记录脉冲;图19的(g)部分表示图案4m2s3Tm的NRZI信号,图19的(h)部分表示与图 案4m2s3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19的(i)部分表示图案2m2s4Tm的NRZI信 号,图19的(j)部分表示与图案2m2s4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19的(k)部分 表示图案4m2s4Tm的NRZI信号,图19的(1)部分表示与图案4m2s4Tm的NRZI信号相应的 记录脉冲;图19的(m)部分表示图案2m2s5Tm的NRZI信号,图19的(η)部分表示与图案 2m2s5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19的(ο)部分表示图案4m2s5Tm的NRZI信号,图19的(ρ)部分表示与图案4m2s5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成为调节记录参数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在图19的(a)及(c)部分为2T标识符、 在图19的(e)及(g)部分为3T标识符、在图19的⑴及(k)部分为4T标识符、在图19 的(m)及(ο)部分为5T标识符。图19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成为 调节记录参数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都为2T标识符)的前方间隔都为最短间隔,但表示再 前方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最短标识符即2T标识符或其以外的标识符的差别。因此,在记 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如图19的(b)及(d)部分所示,也根据NRZI信号的图案,分别设定 记录脉冲的记录参数。在图19的(b)及(d)部分,记录标识符为2T标识符,但关于其他的 记录标识符也同样,根据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在此,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通过初脉冲的上升沿边缘位置dTpsl及初脉冲的下 降沿边缘位置dTpel的记录参数,被调节到适当的边缘位置。因而,dTpsl及dTpel就分别 具有按照图18所示的图案图表所分类的值。即,存在dTpsl的图表及dTpel的图表。在本 实施方式中,通过dTpsl及dTpel的记录参数对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进行调节,但也可以 仅使初脉冲的上升沿边缘位置dTpsl变化。<与始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_2>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2也与始端边缘有关,在调节方法1-1中,特征为在前 方的记录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再前方间隔的长度,将记录参数分类。即,在 以具有应调节的始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 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不相邻 接而与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及第一间隔不相邻 接而与第二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将记录条件进行分类。图20是对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1所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进行 表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图20的粗线框为对图18的图表进行扩充的图案。对该扩充后的 图案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2中,在前方的记录标识符M(i_2)为最短标 识符的情况下,根据再前方的间隔S(i-3)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具体而言,通过间 隔S(i-3)的长度为2T或其以外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由此,例如,在位于记录标 识符M(i)的前方的2T连续图案2m2s整体上进行位移位的错误中,在2T为3个连续的图 案2s2m2s的情况、和2T为2个连续的图案! 2s2m2s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 因而,能够更适当地设定对2T连续图案的记录参数,能够减小错误原因即2T连续图案的错 位。图21表示使与前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且前方的记录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之记录 标识符的始端边缘有关的记录参数变更的记录脉冲。图21的(a)部分为图案2s2m2s2Tm 的NRZI信号,图21的(b)部分为与图案2s2m2s2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1的 (c)部分为图案3s2m2s2Tm的NRZI信号,图21的(d)部分为与图案3s2m2s2Tm的NRZI信 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1的(e)部分为图案2s2m2s3Tm的NRZI信号,图21的(f)部分为与 图案2s2m2s3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1的(g)部分为图案3s2m2s3Tm的NRZI 信号,图21的(h)部分为与图案3s2m2s3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1的(i)部 分为图案2s2m2s4Tm的NRZI信号,图21的(j)部分为与图案2s2m2s4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1的(k)部分为图案3s2m2s4Tm的NRZI信号,图21的(1)部分为与图案 3s2m2s4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1的(m)部分为图案2s2m2s5Tm的NRZI信号, 图21的(η)部分为与图案2s2m2s5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1的(ο)部分为图 案3s2m2s5Tm的NRZI信号,图21的(ρ)部分为与图案3s2m2s5T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 脉冲。成为记录参数调节之对象的记录标识符,在图21 (a)及(c)部分为2T标识符、在 图21 (e)及(g)部分为3T标识符、在图21⑴及(k)部分为4T标识符、在图21 (m)及(ο) 部分为5Τ标识符。图21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相对于前方的记录 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即2T标识符更前方的间隔的长度、为最短间隔即2T间隔或其以外的 间隔(在此,为3T间隔)的差别。因此在记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如图21的(b)及(d) 部分所示,也根据NRZI信号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脉冲的记录参数。在图21的(b)及(d) 部分,记录标识符为2T标识符,但关于其他记录标识符也同样,根据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 参数。<与始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_1>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1与始端边缘有关,该调节方法的特征为在以具有应 调节的始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 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和与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一记录 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将记录条件进行分类。更具体而言,在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更长的情况下,利用第一记 录标识符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另 一方面,在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长度以下的情况下,利用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 第一间隔的长度、和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第一间隔不相邻接 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图22是对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1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进行表 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如图22所示,可知如果记录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以外、即3T标识符 以上,则记录条件的分类与图4所示的分类相同。只在记录标识符M(i)为最短标识符的情 况下,图案表现随着后方的间隔S(i+1)的长度而不同。即,根据该最短标识符后方的间隔 的长度为2T或其以外,来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如图22所示,在记录标识符M(i)为最短标 识符的情况下,记录参数通过前方间隔S(i-l)为2T、3T、4T及5T以上四个种类而被分类, 另外,通过后方间隔S(i+1)为2Τ或其以外这样的两个种类进行分类。另外,在记录标识符 M(i)为3T以上的情况下,记录参数通过前方间隔S(i-l)为2T、3T、4T及5T以上这样的四 个种类而被分类,后方间隔S(i+1)未被用于分类,为一种。因而,与记录标识符M(i)的长 度无关,前方间隔的长度的种类数比后方间隔的长度的种类数多。如上所述,高密度记录的最短标识符的大小比其他记录标识符小。因此,在即使前 方间隔长而后方间隔也短的情况下,后方的记录标识符形成时的热量会进行传导。即,在记 录标识符形成之后,因后形成的记录标识符的热影响而使先形成的记录标识符变形。在这 种情况下,热影响通常与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有关系,但在高密度记录中,由于记录标识 符非常小,因此不仅对终端边缘有影响,而且也对始端边缘有影响。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 按照在高密度记录中能够形成更适当的记录标识符的方式,根据最短标识符的再后方的间隔长度的差别,将记录参数进行分类。即,本记录条件按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第一记录 标识符的始端边缘的位置之参数,但按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的至少一 个条件,即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长度以下的情况,根据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 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规定的长度更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另外,在本条件下,通过导热影响大的最短间隔2Ts和其以外的间隔! 2Ts将后方 的间隔长度的差别进行分类。这是考虑了具有记录参数的电路规模的情况,在可以忽略电 路规模的情况下,优选可以将3T间隔以上的间隔个别地分类设定。特别是,在前方的间隔S(i-l)为3T间隔以上的情况下,如果后方的间隔长度为最 短间隔2Ts,则本记录条件是与迁移数据列的图案为图10所示的12B图案(严格地讲,也 包含与2T连续图案有关的12A图案)相应的记录条件,如果后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以外的 间隔! 2Ts,则本记录条件是与迁移数据列的图案为图9所示的与2T连续图案无关的12A 图案相应的记录条件。因而,在进行上述的以MLSE为指标的评价的情况下,能够分别评价 12A图案(与2T连续图案无关)和12B图案(包含与2T连续图案有关系的12A图案),且 这两个图案的记录条件可以独立地调节。图23表示使与夹在前方间隔及后方间隔之间的最短标识符的始端边缘有关的记 录参数变更的记录脉冲。图23的(a)部分表示图案2s2Tm2s的NRZI信号,图23的(b)部 分表示与图案2s2T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3的(c)部分表示图案2s2Tm4s 的NRZI信号,图23的(d)部分表示与图案2s2Tm4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3的 (e)部分表示图案3s2Tm2s的NRZI信号,图23的(f)部分表示与图案3s2Tm2s的NRZI信 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3的(g)部分表示图案3s2Tm4s的NRZI信号,图23的(h)部分表示 与图案3s2Tm4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3的(i)部分表示图案4s2Tm2s的NRZI 信号,图23的(j)部分表示与图案4s2T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3的(k)部 分表示图案4s2Tm4s的NRZI信号,图23的(1)部分表示与图案4s2Tm4s的NRZI信号相应 的记录脉冲;图23的(m)部分表示图案5s2Tm2s的NRZI信号,图23的(η)部分表示与图 案5s2T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3的(ο)部分表示图案5s2Tm4s的NRZI信 号,图23的(ρ)部分表示与图案5s2Tm4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成为记录参数调节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的前方间隔,在图23的(a)及(C)部分为 2T间隔、在图23的(e)及(g)部分为3T间隔、在图23的(i)及(k)部分为4T间隔、在图 23的(m)及(ο)部分为5T间隔。图23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成为记录参数调节的对象的 记录标识符的前方间隔均为最短间隔(2T间隔),但后方间隔的长度为最短间隔即2T间隔 或其以外的间隔。因此,在记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如图23的(b)及(d)部分所示,也根 据NRZI信号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脉冲的记录参数。在此,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根据初脉冲的上升沿边缘位置dTps2及初脉冲的下 降沿边缘位置dTpe2的记录参数,被调节到适当的边缘位置。因而,dTps2及dTpe2分别具 有按照图22所示的图案图表所分类的值。即,存在dTps2的图表及dTpe2的图表。在本实 施方式中,根据dTps2及dTpe2的记录参数,来调节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但也可以仅使 初脉冲的上升沿边缘位置dTps2变化。
<与始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_2>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2也与始端边缘有关,在调节方法2-1中,特征为在后 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的情况下,根据再后方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将记录参数进行分类。S卩,特征为在以具有应调节的始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 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与第 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和第一 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二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将记录条件进行分类。图24是对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2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进行表 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图24的粗线框为对图22的图表进行扩充的图案。对该扩充后的图 案进行说明。如图24所示,在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2中,在后方的间隔S (i+1)为最短间隔的 情况下,根据再后方的记录标识符M(i+2)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具体而言,根据后 方的记录标识符M(i+2)的长度为2T或其以外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由此,例如, 在由记录标识符M(i)和后方间隔构成的2T连续图案2m2s整体上进行位移位的错误中,在 2T为3个连续的图案2m2s2m的情况、和2T为2个连续的图案2m2s ! 2m的情况下,可以设 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因而,能够更适当地设定对2T连续图案的记录参数,能够减小错误原 因即2T连续图案的错位。图25表示使与夹在前方间隔及最短间隔的后方间隔之间的最短标识符的始端边 缘有关的记录参数变更的记录脉冲。图25的(a)部分为图案2s2Tm2s2m的NRZI信号,图 25的(b)部分为与图案2s2Tm2s2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5的(c)部分为图案 2s2Tm2s3m的NRZI信号,图25的(d)部分为与图案2s2Tm2s3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 冲;图25的(e)部分为图案3s2Tm2s2m的NRZI信号,图25的(f)部分为与图案3s2Tm2s2m 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5的(g)部分为图案3s2Tm2s3m的NRZI信号,图25的(h) 部分为与图案3s2Tm2s3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5的(i)部分为图案4s2Tm2s2m 的NRZI信号,图25的(j)部分为与图案4s2Tm2s2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5的 (k)部分为图案4s2Tm2s3m的NRZI信号,图25的(1)部分为与图案4s2Tm2s3m的NRZI信 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5的(m)部分为图案5s2Tm2s2m的NRZI信号,图25的(n)部分为与 图案5s2Tm2s2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5的(o)部分为图案5s2Tm2s3m的NRZI 信号,图25的(p)部分为与图案5s2Tm2s3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成为记录参数调节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的前方间隔,在图25的(a)及(c)部分为 2T间隔、在图25的(e)及(g)部分为3T间隔、在图25的⑴及(k)部分为4T间隔、在图 25的(m)及(0)部分为5T间隔。图25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后 方的记录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的长度为最短标识符即2T标识符和其以外的标识符(在此, 为3T标识符)的差别。因此,在记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也根据图25的(b)及图25(d)的各图案,分别 设定记录参数。在图25(b)及(d)中,前方间隔为2T间隔,但关于其他的前方间隔也同样, 根据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与终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_1>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1与终端边缘有关,该调节方法的特征为在以具有应调节的终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 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不相邻接而与第一 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将记录条件进行分类。图26是对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1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进行表 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如图26的图案图表所示,后方间隔S(i+1)为最短间隔(2T)以外、 即3T间隔以上的情况与现有的图案图表图4相同。只在后方间隔为最短间隔的情况下,随 着再后方的标识符M(i+2)的长度而图案表现不同。即,根据该最短间隔后方的标识符长度 的差别,进行使记录参数不同的设定。这与前方间隔为最短间隔的情况同样,原因是,在后方间隔中也如此,热干扰的影 响在最短间隔时最大。特别是,在记录标识符M(i)为3T标识符以上的情况下,如果后方 的记录标识符长度为最短标识符2Tm,则本记录条件是与迁移数据列的图案为图10所示的 12B图案(严格地讲,也包含与2T连续图案有关的12A图案)相应的记录条件,如果后方的 记录标识符长度为最短标识符以外的标识符! 2Tm,则本记录条件是与迁移数据列的图案 为图9所示的同2T连续图案无关的12A图案相应的记录条件。因而,在进行上述的以MLSE 为指标的评价的情况下,能够分别评价12A图案(与2T连续图案无关)和12B图案(包含 与2T连续图案有关系的12A图案),且这两个图案的记录条件可以独立地调节。图27表示使与后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的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有关的记录参数 变更的记录脉冲。图27的(a)部分表示图案2Tm2s2m的NRZI信号,图27的(b)部分表示 与图案2Tm2s2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7的(c)部分表示图案2Tm2s4m的NRZI 信号,图27的(d)部分表示与图案2Tm2s4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7的(e)部 分表示图案3Tm2s2m的NRZI信号,图27的(f)部分表示与图案3Tm2s2m的NRZI信号相应 的记录脉冲;图27的(g)部分表示图案3Tm2s4m的NRZI信号,图27的(h)部分表示与图 案3Tm2s4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7的(i)部分表示图案4Tm2s2m的NRZI信 号,图27的(j)部分表示与图案4Tm2s2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7的(k)部分 表示图案4Tm2s4m的NRZI信号,图27的(1)部分表示与图案4Tm2s4m的NRZI信号相应的 记录脉冲;图27的(m)部分表示图案5Tm2s2m的NRZI信号,图27的(η)部分表示与图案 5Tm2s2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7的(ο)部分表示图案5Tm2s4m的NRZI信号, 图27的(ρ)部分表示与图案5Tm2s4m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成为记录参数调节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在图27的(a)及(c)部分为2T标识符、 在图27的(e)及(g)部分为3T标识符、在图27的⑴及(k)部分为4T标识符、在图27 的(m)及(ο)部分为5T标识符。图27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相对 于后方间隔为最短间隔的2T间隔再后方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最短标识符即2T标识符和 其以外的记录标识符(在此,为4T标识符)的差别。因此,在记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也 根据图27(b)及图27(d)的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在图27(b)及图27(d)中,记录标 识符为2T标识符,但关于其他的记录标识符也同样,根据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在此,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根据记录终止位置偏置量dCpl的记录参数,被调节 到适当的边缘位置。在该情况下,图24的图案图表中存在上述dCpl的图表。在本实施方 式中,根据dCpl的记录参数,来调节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但也可以仅使终脉冲的下降 沿边缘位置dLpe (只记载于图27(b))变化。但是,关于单脉冲的2T标识符,上述dTpel及上述dTpe2以脉冲设定条件互相竞争。因而,单脉冲记录中的脉冲的下降沿边缘位置dLpe 在不适用上述dTpel及上述dTpe2的情况下可使用。<与终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_2>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2也与终端边缘有关,在调节方法1-1中,特征为在后 方的记录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再后方的间隔的长度,将记录参数进行分类。 即,该调节方法的特征为在以具有应调节的终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 情况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 与第一记录标识符不相邻接而与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 识符及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二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将记录条件进行 分类。图28是对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2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进行表 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图28的粗线框为对图26的图表进行扩充的图案。对该扩充后的图 案进行说明。如图28所示,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1-2中,在后方的记录标识符M(i+2)为最短标 识符的情况下,根据再后方的间隔S(i+3)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具体而言,通过后 方的间隔S(i+3)的长度为2T或其以外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由此,例如,在位于 记录标识符M(i)的后方的2T连续图案2s 2m整体上进行位移位的错误中,在2T为3个连 续的图案2s2m2s的情况、和2T为2个连续的图案2s2m ! 2s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不同的记 录参数。因而,能够更适当地设定对2T连续图案的记录参数,能够减小错误原因即2T连续 图案的错位。图29表示使与后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且后方的记录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的记录 标识符的终端边缘有关的记录参数变更的记录脉冲。图29的(a)部分为图案2Tm2S2m2S 的NRZI信号,图29的(b)部分为与图案2Tm2S2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9的 (c)部分为图案2Tm2s2m3s的NRZI信号,图29的(d)部分为与图案2Tm2s2m3s的NRZI信 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9的(e)部分为图案3Tm2S2m2S的NRZI信号,图29的(f)部分为与 图案3Tm2s2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9的(g)部分为图案3Tm2s2m3s的NRZI 信号,图29的(h)部分为与图案3Tm2S2m3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9的(i)部 分为图案4Tm2S2m2S的NRZI信号,图29的(j)部分为与图案4Tm2S2m2S的NRZI信号相应 的记录脉冲;图29的(k)部分为图案4Tm2S2m3S的NRZI信号,图29的(j)部分为与图案 4Tm2S2m3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9的(1)部分为图案5Tm2S2m2S的NRZI信号, 图29的(m)部分为与图案5Tm2S2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29的(ο)部分为图 案5Tm2s2m3s的NRZI信号,图29的(ρ)部分为与图案5Tm2s2m3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 脉冲。成为记录参数调节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在图29 (a)及(c)部分为2T标识符、在 图29(e)及(g)部分为3T标识符、在图29⑴及(k)部分为4T标识符、在图29 (m)及(ο) 部分为5Τ标识符。图29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相对于后方的记录 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即2T标识符再后方的间隔的长度为最短间隔即2T间隔和其以外的间 隔(在此,为3T间隔)的差别。因此,在记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也根据29的(b)及(d) 部分的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在图29的(b)及(d)部分,记录标识符为2T标识符,但关于其他的记录标识符也同样,根据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与终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1>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1与终端边缘有关,该调节方法的特征为在以具有应 调节的终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 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和与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一记录 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将记录条件进行分类。更具体而言,在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更长的情况下,利用第一记 录标识符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另 一方面,在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长度以下的情况下,利用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 第一间隔的长度、与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 合进行分类。图30是对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1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进行表 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如图30所示,可知如果记录标识符为最短标识符以外、即3T标识符 以上,则记录条件的分类与图4所示的分类相同。只在记录标识符M(i)为最短标识符的 情况下,随着前方的间隔S(i-l)的长度而图案表现不同。即,通过该最短标识符前方的间 隔的长度为2T或其以外,来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如图30所示,记录参数根据后方间隔 S(i+1)为2T、3T、4T及5T以上四个种类而被分类,另外,根据前方间隔S(i-l)为2T或其 以外两个种类而被分类。在记录标识符M(i)为3T以上的情况下,记录参数根据后方间隔 S(i+1)为2T、3T、4T及5T以上四个种类而被分类,前方间隔S(i-l)未被用于分类,为一种。 因而,与记录标识符M(i)的长度无关,前方间隔的长度的种类数比后方间隔的长度的种类 数多。如上所述,高密度记录的最短标识符的大小比其他记录标识符小。因此,在即使后 方间隔长而前方间隔也短的情况下,再前方的记录标识符形成时的热量会进行传导。即,受 到先形成的记录标识符的热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热影响通常与记录标识符的前端边缘有 关系,但在高密度记录中,由于记录标识符非常小,因此不仅对始端边缘有影响,而且也对 终端边缘有影响。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在高密度记录中能够形成更适当的记录标识 符的方式,根据最短标识符的再前方的间隔长度的差别,将记录参数进行分类。S卩,本记录条件按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第一记录 标识符的终端边缘的位置之参数,但按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的至少一 个条件,即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长度以下的情况,根据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 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规定的长度更长,进一步被分类为两个。另外,在本条件中,通过导热影响大的最短间隔2Ts和其以外的间隔! 2Ts将前方 的间隔长度的差别进行分类。这是考虑了具有记录参数的电路规模的情况,在可以忽略电 路规模的情况下,优选可以将3T间隔以上的间隔个别地分类设定。特别是,在后方的间隔S(i+1)为3T间隔以上的情况下,如果前方的间隔长度为最 短间隔2Ts,则本记录条件是与迁移数据列的图案为图10所示的12B图案(严格地讲,也包 含与2T连续图案有关的12A图案)相应的记录条件,如果前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以外的间 隔! 2Ts,则本记录条件是与迁移数据列的图案为图9所示的同2T连续图案无关的12A图 案的记录条件。因而,在进行上述的以MLSE为指标的评价的情况下,能够分别评价12A图案(与2T连续图案无关)和12B图案(包含与2T连续图案有关系的12A图案),且这两个 图案的记录条件可以独立地调节。图31表示使与夹在前方间隔及后方间隔之间的最短标识符的终端边缘有关的记 录参数变更的记录脉冲。图31的(a)部分表示图案2s2Tm2s的NRZI信号,图31的(b)部 分为与图案2s2T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c)部分为图案4s2Tm2s的NRZI 信号,图31的(d)部分为与图案4s2T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e)部分 为图案2s2Tm3s的NRZI信号,图31的(f)部分为与图案2s2Tm3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 脉冲;图31的(g)部分为图案4s2Tm3s的NRZI信号,图31的(h)部分为与图案4s2Tm3s 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⑴部分为图案2s2Tm4s的NRZI信号,图31的(j) 部分为与图案2s2Tm4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k)部分为图案4s2Tm4s的 NRZI信号,图31的⑴部分为与图案4s2Tm4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m)部 分为图案2s2Tm5s的NRZI信号,图31的(n)部分为与图案2s2Tm5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 录脉冲;图31的(0)部分为图案4s2Tm5s的NRZI信号,图31的(p)部分为与图案4s2Tm5s 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成为记录参数调节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的后方间隔,在图31的(a)及(c)部分为 2T间隔、在图31的(e)及(g)部分为3T间隔、在图31的(i)及(k)部分为4T间隔、在图 31的(m)及(0)部分为5T间隔。图31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前方间隔的长度为最短间隔 即2T间隔和其以外的间隔(在此为4T间隔)的差别。因此,在记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 也根据图31(b)及图31(d)的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在图31(b)及图31(d)中,后方 间隔为2T间隔,但关于其他后方间隔也同样,根据各图案,设定记录参数。在此,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根据记录终止位置偏置量dCp2的记录参数,被调节 到适当的边缘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图28的图案图表中存在上述dCp2的图表。在本实施 方式中,根据上述dCp2的记录参数,来调节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但也可以仅使终脉冲 的下降沿边缘位置dLpe (只记载于图31(b))变化。但是,关于单脉冲的2T标识符,上述 dTpel及上述dTpe2以脉冲设定条件互相竞争。因而,单脉冲记录的脉冲的下降沿边缘位置 dLpe在不适用上述dTpel及上述dTpe2的情况下可使用。<与终端边缘有关的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2)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2也与终端边缘有关,在调节方法2-1中,特征为在前 方的间隔为最短间隔的情况下,根据再前方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将记录参数分开。S卩,该调节方法的特征为在以具有应调节的终端边缘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 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 隔的长度、与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与第一记 录标识符和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第二间隔相邻接的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将记录条 件进行分类。图32是对本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2使用的记录条件的具体的分类方法进行表 示的记录参数的图表。图32的粗线框为对图30的图表进行了扩充的图案。对该扩充后的 图案进行说明。如图32所示,在记录条件的调节方法2-2中,在前方的间隔S(i-l)为最短间隔的
31情况下,根据再前方的记录标识符M(i_2)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具体而言,根据前 方的记录标识符M(i_2)的长度为2T或其以外的长度,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由此,例如, 在由记录标识符M(i)和前方间隔构成的2T连续图案2s 2m整体上进行位移位的错误中, 在2T为3个连续的图案2m2s2m的情况、和2T为2个连续的图案! 2m2s2m的情况下,可以 设定不同的记录参数。因而,能够更适当地设定对2T连续图案的记录参数,能够减小错误 原因即2T连续图案的错位。图31表示使与夹在后方间隔及最短间隔的前方间隔之间的最短标识符的终端边 缘有关的记录参数变更的记录脉冲。图31的(a)部分为图案2m2S2Tm2S的NRZI信号,图 31的(b)部分为与图案2m2S2T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c)部分为图案 3m2s2Tm2s的NRZI信号,图31的(d)部分为与图案3m2s2Tm2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 冲;图31的(e)部分为图案2m2s2Tm3s的NRZI信号,图31的(f)部分为与图案2m2s2Tm3s 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g)部分为图案3m2s2Tm3s的NRZI信号,图31的(h) 部分为与图案3m2S2Tm3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i)部分为图案2m2S2Tm4S 的NRZI信号,图31的(j)部分为与图案2m2S2Tm4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 (k)部分为图案3m2S2Tm4S的NRZI信号,图31的(1)部分为与图案3m2S2Tm4S的NRZI信 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m)部分为图案2m2S2Tm5S的NRZI信号,图31的(η)部分为与 图案2m2s2Tm5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图31的(ο)部分为图案3m2s2Tm5s的NRZI 信号,图31的(ρ)部分为与图案3m2S2Tm5S的NRZI信号相应的记录脉冲。成为记录参数调节的对象的记录标识符的后方间隔,在图31 (a)及(c)部分为2T 间隔、在图31(e)及(g)部分为3T间隔、在图31(i)及(k)部分为4T间隔、在图31 (m)及 (ο)部分为5T间隔。图31的(a)及(c)部分所示的二个NRZI信号表示前方的记录标识 符为最短标识符的长度是最短标识符即2T标识符和其以外的记录标识符(在此,为3T标 识符)的差别。因此,在记录相同的2T标识符时,也根据图31的(b)及(d)部分的各图案,分别 设定记录参数。在图31的(b)及(d)部分,后方间隔为2T间隔,但关于其他的后方间隔也 同样,根据各图案,分别设定记录参数。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成为记录对象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及与前方或后方 邻接的间隔的长度之组合,对用于将数据列记录于轨道的记录条件进行分类,在成为记录 对象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以下的情况下,也利用与再后方或前方邻接的间隔 的长度进行分类。因此,即使记录标识符微小化且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增大,也能够考 虑形成邻接的记录标识符时的热影响且更高精度地将具有适当的形状的记录标识符记录 于适当的位置。另外,只在成为记录对象的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以下的情况下,对记 录条件的分类进行细化,因此分类不会冗余,能够以适当的参数规模实现记录条件的调节。 因而,记录调节所需要的记录装置的电路规模及存储记录参数的区域不会过大,另外,记录 条件的调节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会过长。(第二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再生装置、评价装置、记录方法及再生方法的实施方 式进行说明。
32
图34是表示作为记录装置、再生装置及评价装置发挥功能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100的构成的方框图。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0具备记录控制部101和再生信号处理部102。记录控制部101包含光头2、记录图案发生部11、记录补偿部12、激光器驱动部 13、记录功率设定部14、信息记录控制部15、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16。再生信号处理部102 包含光头2、前置放大部3、AGC部4、波形均衡部5、A/D转换部6、PLL部7、I3R均衡部8、最 大似然解码部9、边缘移位检出部10。在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0中搭载有信息记录介质1。信息记录介质1是光学性地 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信息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光头2使透过物镜的激光在信息记录介质1的信息记录层上的轨道会聚。在进行 记录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规定的记录功率的激光,将记录标识符形成于轨道。在进行再生的 情况下,接受通过再生功率的激光照射轨道所得到的反射光,生成表示信息记录介质1所 记录的信息之模拟再生信号。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7 0.9,更优选为0.85。激光的波长 为410nm以下,更优选为405nm。前置放大部3将模拟再生信号以规定的增益进行放大、并输出到AGC部4。AGC部 4利用事先设定的目标增益,按照从A/D转换部6输出的再生信号的等级成为一定等级的方 式,将再生信号放大并输出到波形均衡部5。波形均衡部5具有将再生信号的高频遮断的LPF特性、和将再生信号的规定频带 放大的滤波特性,并将再生信号的波形整形为所望的特性,且输出到A/D转换部6。PLL部 7生成与波形均衡后的再生信号同步的再生时钟,输出到A/D转换部6。A/D转换部6与从PLL部7输出的再生时钟同步地对再生信号进行抽样,将模拟再 生信号转换为数字再生信号,输出到I3R均衡部8、PLL部7及AGC部4。PR均衡部8具有按照再生系统的频率特性成为最大似然解码部9的假想的特性 (例如,PR(1,2,2,2,1)均衡特性)的方式所设定的频率特性,对再生信号执行I3R均衡处理 以抑制高频噪音及付加意图性的码间干扰,并输出到最大似然解码部9。ra均衡部8也可 以具备 FIR(Finite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利用 LMS(The Least-Mean Square)算法, 适应性控制抽头(tap)系数(参照“适应信号处理算法”培风馆)。最大似然解码部9为例如维特比解码器,对再生信号进行解码而输出二值化数 据,该再生信号是利用基于根据部分响应的型式所意图性地付加的码规则来推定更准确的 序列的最大似然解码方式、由I3R均衡部8所ra均衡化的再生信号。通过解调二值化数据, 可以得到信息记录介质1所记录的信息即用户数据。边缘移位检出部10接收从ra均衡部8输出的被波形整形后的数字再生信号、和 从最大似然解码部9输出的二值化信号。边缘移位检出部10将图8 图10所示的迁移数 据列和二值化信号进行比较,在该二值化信号与图8 图10所示的迁移数据列一致的情况 下,基于图8 图10,选择最准确的状态迁移列1和第二准确的状态迁移列2。基于该选择结果,对状态迁移列的理想值(ra均衡理想值参照图8 图10)和数 字再生信号的距离即度量进行运算。另外,对根据二个状态迁移列所运算的度量之差进行 运算。最后,边缘移位检出部10基于二值化信号按记录标识符的始终端边缘的图案分配上 述度量差,对各图案求出记录补偿参数的距最佳值的边缘移位。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16将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所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构成的数据列、按包含至少一个记录标识符和至少一个间隔的数据图案进行 分类,按数据图案确定记录条件。具体而言,利用数据列中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 前方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还通过与第一记录标识符不相邻接 而与第一间隔相邻接的第二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按所分类的数据图案分配记录条 件。或者,利用数据列中包含的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 或后方相邻接的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还通过与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上述第 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的第二间隔的长度进行分类,按所分类的数据图案分配记录条件。即,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16确定按数据图案所分类的记录条件即记录参数的图 案图表。另外,该图案图表的确定无需按记录动作进行确定,根据记录的信息记录介质1的 种类及记录倍速等条件、及再生信号处理的PRML方式可被唯一地确定。信息记录控制部15按照由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16确定的图案图表,进行记录参 数的设定变更。但是,信息记录控制部15根据由边缘移位检出部10检出的边缘移位量,判断记录 参数的设定变更所需的部位。因此,优选边缘移位检出部10的图案分类、和记录补偿参数 确定部16的图案图表的分类相同。记录图案发生部11将应记录的信息进行调制,生成数据列即NRZI信号。记录补 偿部12以由信息记录控制部15变更的记录参数为基础,按照NRZI信号,生成记录脉冲列。 记录功率设定部14进行峰值功率Pp、底部功率Pb等各记录功率设定。激光器驱动部13按 照记录脉冲列及由记录功率设定部14设定的记录功率,对光头2的激光器发光动作进行控 制。接着,对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34所示,当装填信 息记录介质1时,光头2移动到用于调节最佳记录参数的记录区域。该记录区域是例如记 录功率及记录脉冲调节用的试记录区域(0PC区域),该记录功率及记录脉冲是设在信息记 录介质的最内周的。记录图案发生部11为了进行试记录,作为数据列将记录调节用图案生成、并输出 到记录补偿部12。信息记录控制部15使记录再生装置内部(例如,存储器)所存储的初始 记录条件适用于由记录补偿参数确定部16确定的图案图表的记录条件,进行记录脉冲及 记录功率的记录参数的设定。记录条件也可以记录于信息记录介质1的PIC区域。在这种 情况下,也可以向PIC区域照射激光,从信息记录介质1获取记录条件的信息,适用于初始 记录条件。记录补偿部12以从信息记录控制部15输出的记录参数的记录脉冲形状为基础, 按照记录调节用参数,生成激光器发光波形的记录脉冲列。记录功率设定部14根据信息记录控制部15的初始记录条件,进行峰值功率Pp、底 部功率Pb等各记录功率设定。激光器驱动部13按照由记录补偿部12生成的记录脉冲列、及由记录功率设定部 14设定的记录功率,对光头2的激光器发光动作进行控制,将记录数据记录于信息记录介 质1。
接着,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0将所记录的记录数据进行再生。光头2生成表示从信息记录介质1读出的信息的模拟再生信号。模拟再生信号由 前置放大部3放大并进行AC耦合后、被输入到AGC部4。在AGC部4,按照后级的波形均衡 部5的输出成为一定振幅的方式调节增益。从AGC部4输出的模拟再生信号由波形均衡部 5进行波形整形。波形整形后的模拟再生信号被输出到A/D转换部6。A/D转换部6与从 PLL部7输出的再生时钟同步地对模拟再生信号进行抽样。PLL部7从由A/D转换部6抽 样的数字再生信号中抽出再生时钟。通过A/D转换部6的抽样而生成的数字再生信号被输入到I3R均衡部8。PR均衡 部8将数字再生信号的波形进行整形。最大似然解码部9将从ra均衡部8输出的被波形 整形后的数字再生信号进行最大似然解码,生成二值化信号。边缘移位检出部10接收从ra均衡部8输出的被波形整形后的数字再生信号、和 从最大似然解码部9输出的二值化信号。另外,边缘移位检出部10求出记录补偿参数的距 最佳值的偏移即边缘移位。边缘移位被输出到信息记录控制部15。信息记录控制部15根据由边缘移位检出部10检出的边缘移位量、和存储于信息 记录再生装置内部(例如,存储器)的边缘移位的目标值之比较结果,对按照存在例如与目 标值的差比规定值(例如,误差20%)大的记录参数等的方式被判断为需要设定变更的记 录参数进行变更。边缘移位是记录参数的距最佳值的偏移,因此目标值优选为0。通过以上的动作,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100对信息记录介质1进行记 录动作,将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检出边缘移位量,按照边缘移位量接近目标值的方式更 新调节记录条件,由此能够进行记录条件的最佳化。另外,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上述记录动作按照考虑了高级PRML方式的图案图表 进行记录动作,因此不是如现有那样对相对于一个间隔和记录标识符的边缘偏移的记录, 而成为考虑了多个标识符和间隔的边缘部的记录。因此,能够对需要高级PRML方式的高密 度记录进行使记录信息的错误率降低的记录,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记录再生系统。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记录再生动作,采用了包含再生信号处理部102的信 息记录再生装置,但也可以作为仅具有只进行记录控制的记录控制部101的记录装置而构 成。以上,上述实施方式的图案图表中,将5T以上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长度归纳为 一个类型,但也可以分别对从5T到最长标识符的记录标识符及间隔进行设定。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各图案使记录脉冲的边缘位置进行变化,但也可 以根据图案使记录脉冲整体移位。在这种情况下,记录调节所使用的记录参数得以减少,因 此能够减小保存记录参数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内的存储容量。另外,上述图案图表中所分类的记录条件也可以记载于信息记录介质内。由此,记 录补偿参数确定部16无需确定相对于每一信息记录介质的种类及记录倍速的图案图表, 可以减小电路规模。另外,在对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最佳记录条件按照图案图表进行记载 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记录参数的调节消减、或调节时间的缩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边缘移位的目标值采用0,但也可以按各制造厂的信息记录介 质的种类及记录倍速、或图案图表中包含的特定的图案进行设定。目标值在例如信息记录 再生装置的制造工序中被存储。另外,通过还继续存储新开发的信息记录介质所相应的目标值,可以实现与新型信息记录介质的对应,因此目标值优选存储于重写型的存储器。另 外,与新型信息记录介质相应的目标值,可以通过对记录再生装置100由成为最佳的记录 参数形成的记录标识符进行再生来确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由最短标识符长度为2的码和均衡方式冊(1,2,2,2, 1)所规定的状态迁移规则进行最大似然解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在使用最短标识符长度为2或3的码和均衡方式ra(C0、Cl、C0)的情况、使 用最短标识符长度为2或3的码和均衡方式PR(C0、C1、C1、C0)的情况、及使用最短标识符 长度为3的码和均衡方式ra(C0、Cl、C2、‘ C1、C0)的情况下,也可适用。C0、C1、C2为任 意的正数。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图案图表中,只对最短标识符长度的标识符及间隔 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即使不是最短标识符长度,对最短标识符 的其次长度的标识符及间隔、再长的标识符及间隔也可适用。上述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介质不局限于⑶、DVD、BD等光盘,对 MO (Magneto-Optical Disc)等光磁介质、及使根据数字信号的记录码(0或1)连续的长度 即极性间隔所形成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长度或相位变化而 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也可适用。另外,本发明的记录再生装置的一部分,作为对用于向信息记录介质记录信息的 记录脉冲形状进行调节的记录条件调节装置,可以制造为单芯片化的LSI (半导体集成电 路)或其一部分的功能件。另外,在记录再生装置的一部分作为单芯片化的LSI被制造的 情况下,能够大幅度地缩短用于调节记录参数的信号处理时间。(关于记录波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记录脉冲列的记录脉冲具有多脉冲波形,但也可以采用 其他波形的记录脉冲。下面,参照图35 图37对本发明中可利用的记录脉冲在包含多脉 冲波形的状态下进行说明。向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按照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应记录的信 息(用户数据、或源数据),生成多个记录调制码,照射脉冲状的光束,形成具有与多个记 录调制码分别对应的长度的多个记录标识符、及间隔(记录标识符和记录标识符之间的间 隔),下面,就基于怎样的记录波形才发出脉冲状的光束而言,对三个例子进行说明。在图 35 图37的任一图中,为了方便说明,采用最短标识符为2T(T为基准时钟、调制的基准周 期)的情况,但不局限于此。另外,在图1的说明中,对记录标识符及间隔的长度为2T 8T 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图35 图37包含9T的长度。该9T是作为同步码(同步码序列) 而使用的图案。通常,在数据(原始数据即源数据/调制前的二进制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的情 况下,被分割为规定的尺寸,按规定尺寸所分割的数据被再分割为规定长度的帧,按每帧插 入规定的同步码/同步码序列(帧同步区域)。按帧所分割的数据被记录成按照与记录介 质的记录再生信号特性一致的规定的调制规则所调制的数据码序列(帧数据区域)。另一方面,帧间所插入的同步码/同步码序列不适用上述规定的调制规则,因此 可以包含由其调制规则约束的码长以外的图案。该同步码/同步码序列是对在再生所记录 的数据时的再生处理时刻进行确定的。在作为规定的调制规则例如采用1-7调制的情况下,标识符的长度限制为2T 8T,因此作为其同步码所包含的图案,可采用在该1-7调制中 未出现的9T。<N-1 策略 >图35是表示第一记录波形的图。该第一记录波形为多脉冲型的策略,即,包含多 个脉冲(多脉冲),由多个脉冲中的、配置于报头的初脉冲(也称为初脉冲,宽度为Ttop)、 配置于末尾的终脉冲(宽度为Tip)、配置于初脉冲和终脉冲之间的中间脉冲(宽度为Tmp) 构成。另外,作为与记录功率有关的参数,Pw表示记录功率,Pbw表示底部功率,Pc表示冷 却功率(冷却功率),Ps及Pe表示偏置功率(追记型Ps表示间隔功率,重写型Pe表示 消去(erase)功率)。记录功率Pw也称为峰值功率Pp。底部功率Pbw也表示为Pb。在用于记录最短标识符(2T)的记录波形中未包含终脉冲和中间脉冲,在用于记 录其次最短标识符(3T)的记录波形中未包含中间脉冲。中间脉冲由用于记录再其次最短 标识符(4T)的记录波形包含,每增加1T,中间脉冲的脉冲数就增加一个。该第一记录波形 的特征之一是用于记录nT标识符(η为自然数)的记录波形中包含的脉冲数为(η-1)个 这一点。如下所述,各种参数也可以通过根据记录标识符及邻接的间隔的长度进行分类而 设定。首先,初脉冲的上升沿位置即dTtop及宽度即Ttop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 为“2T”、“3T”、“4T以上”三类或者/另外邻接的先行间隔的长度分类为“2Τ”、“3Τ”、“4Τ”、 "5Τ以上”四类,而得以设定也可。另外,终脉冲的宽度即Tlp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3Τ”、“4Τ以上”二 类而得以设定也可另外,设定冷却功率级Pc的终止位置(偏置功率级设定Ps及Pe的开始位置) 即dTs,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2Τ”、“3Τ”、“4Τ以上”三类而得以设定也可。<Ν/2 策略 >图36是表示第二记录波形的图。该第二记录波形也为多脉冲型的策略。在用于 记录最短标识符(2Τ)及其次最短标识符(3Τ)的记录波形中未包含终脉冲和中间脉冲,在 用于记录再其次最短标识符(4Τ)及再再其次最短标识符(5Τ)的记录波形中未包含中间脉 冲。中间脉冲从用于记录第五短的标识符(6Τ)的记录波形起被包含,每增加2Τ,中间脉冲 的脉冲数就增加一个。该第二记录波形的特征之一是用于记录mT标识符(m为自然数) 的记录波形中包含的脉冲数为(m+2)的商数这一点。如下所述,各种参数通过根据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进行分类而设定也可。首先,初 脉冲的上升沿位置即dTtop及宽度即Ttop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2T”、“3T”、 “4Τ、6Τ、8Τ”、“5Τ、7Τ、9Τ”四类而得以设定也可。另外,中间脉冲的上升沿位置即dTmp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6Τ、 8T”、“7T、9T”二类而得以设定也可。另外,例如,在前者的分类中使其与基准时钟位置一致, 在后者的分类中从基准时钟位置起错开Τ/2也可。另外,终脉冲的上升沿位置即dTlp及宽度即Tlp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 为“4T、6T、8T”、“5T、7T、9T” 二类而得以设定也可。另外,关于dTlp,例如,在前者的分类中 使其与基准时钟位置一致,在后者的分类中从基准时钟位置起错开T/2也可。另外,设定冷却功率级Pc的终止位置(偏置功率级设定Ps及Pe的开始位置)即dTs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2T”、“3T”、“4T、6T、8T”、“5T、7T、9T”四类而得 以设定也可。<堡槽型>图37是表示第三记录波形的图。该第三记录波形与多脉冲型的策略即第一、二记 录波形不同,成为不使设定了记录功率Pw的脉冲间的功率级降低到底部功率Pbw而取一定 的中间功率Pm的形状(槽(castie)型的策略)。由配置于报头的初脉冲(宽度为Ttop)、 配置于末尾的终脉冲(宽度为Tip)、配置于初脉冲和终脉冲之间的中间脉冲构成。另外,作 为与记录功率有关的参数,Pw表示记录功率,Pm表示中间功率,Pc表示冷却功率(冷却功 率),Ps及Pe表示偏置功率(追记型Ps表示间隔功率,重写型Pe表示消去功率)。在用于记录最短标识符(2T)的记录波形中未包含终脉冲和中间脉冲,在用于记 录其次最短标识符(3T)的记录波形中未包含终脉冲,从用于记录再其次最短标识符(4T) 以上的记录标识符的记录波形起终脉冲和中间脉冲均被包含。另外,(用于记录3T以上的 记录标识符的记录波形的)初脉冲的终止位置和中间脉冲的开始位置一致,(用于记录4T 以上的记录标识符的记录波形的)中间脉冲的终止位置和的终脉冲的开始位置一致。另外,堡槽型的策略中具有几个形状。具体而言,具有槽形状(CaSttle-Shape)、L 形状(L-shape)及单一脉冲形状(Mono pulse-shape)。槽形状中,用于形成记录标识符的 记录脉冲由一个脉冲构成,且具有如下形状包含从上述记录脉冲的开始位置起且设定第 一功率级(记录功率Pw)的第一区间、从上述第一区间的终止位置起且设定比上述第一功 率级低的第二功率级(中间功率Pm)的第二区间、从上述第二区间的终止位置起且设定比 上述第二功率级高而与上述第一功率级相同的功率级(记录功率Pw)或较低的功率级的第 三区间。L形状具有使在槽形状中第三区间的功率级与第二区间的功率级相同的形状。单 一脉冲形状具有使在槽形状中第一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的功率级全都相同的形状。另外,在图37中,为了便于说明,使第一区间的功率级和第三区间的功率级一致, 但也可以设定不同的等级。在上述的说明中,设定有第一区间的功率级的脉冲表现为初脉 冲,设定有第二区间的功率级的脉冲表现为中间脉冲,设定有第三区间的功率级的脉冲表 现为终脉冲,在以下的说明中,采用上述(初脉冲、中间脉冲、终脉冲)的表现。如下所述,各种参数通过根据记录标识符及邻接的间隔的长度进行分类而得以设 定也可。首先,初脉冲的上升沿位置即dTtop及宽度即Ttop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 类为“2T”、“3T”、“4T以上”三类或者/另外例如邻接的先行间隔的长度分类为“2T”、“3T”、 "4T以上”三类而得以设定也可。另外,终脉冲的宽度即Tip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4T以上”一类而得 以设定(在包含终脉冲的4T以上的所有脉冲中,设定相同的宽度)也可。另外,设定冷却功率级Pc的开始位置即dTc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 “ 3T ”、“ 4T ”、“ 5T以上”三类而得以设定也可。另外,设定冷却功率级Pc的终止位置(偏置功率级设定Ps及Pe的开始位置) 即dTs,通过例如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分类为“2T”、“3T”、“4T以上”三类而得以设定也可。上述的本发明中可利用的N-1策略、N/2策略及堡槽型的记录脉冲的波形的各参 数的分类,为了便于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分类不同。例如,仅基于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 进行的分类、及基于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该记录标识符邻接的仅一间隔的长度的组合所进行的分类。但是,这些记录脉冲的波形可以优选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分类。具体而言,例如,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N-I策略、N/2策略及堡槽型的记录脉冲 的波形下,“用于调节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的记录参数,根据记录标识符M(i)的长度与 前方间隔S(i_l)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在M(i)为规定的长度以下(例如,最短标识符) 的情况下,还通过也与后方间隔S(i+1)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作为该S(i+1)的长度的 分类,通过S(i+1)为规定的长度以下(例如,最短间隔)或比规定的长度更长进行分类”也 可。或者,例如,如图28和图29所示,在N_1策略、Ν/2策略及堡槽型的记录脉冲的波 形下,“用于调节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的记录参数,根据记录标识符M(i)的长度与后方 间隔S(i+l)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在M(i)为规定的长度以下(例如,最短标识符)的情 况下,还通过也与前方间隔S(i-l)的长度之组合进行分类;作为该S(i-l)的长度的分类, 根据S(i-l)为规定的长度以下(例如,最短间隔)或比规定的长度更长进行分类”也可。另外,也可以根据记录密度(平均每一层为25GB、和平均每一层为32GB及/或 33.4GB)及记录介质的类别(追记记录型、重写记录型等),使该分类的方法不同。另外,在各脉冲的设定及各功率级的设定时,其位置及宽度在N-I策略、N/2策略 及堡槽型的任一记录脉冲下,以T/16为单位进行调节也可。或者,更精密地以T/32为单位 也可。另外,根据记录密度(平均每一层为25GB、和平均每一层为32GB及/或33. 4GB)及 记录介质的类别(追记记录型、重写记录型等),使该调节单位不同也可。可设定的分辨率 较小,更可实现记录标识符的微调,因此在期望更高精度的记录调节的情况下,可设定的分 解率被变更。因此,通过根据记录脉冲设定的分辨率(更优选记录脉冲设定的分辨率变小 的设定)设定记录脉冲条件,能够形成更适当的记录标识符。就与记录速度的观点而言,关于这些记录脉冲的记录波形与记录速度的关系,可 以说N/2策略的记录波形比N-I策略的记录波形更适于高速记录;堡槽型记录波形比N/2 策略的记录波形更适于高速记录。原因是,与堡槽型记录波形相比,N/2策略的记录波形的 记录功率Pw的发光次数多,另外,与N/2策略的记录波形相比,N-I策略的记录波形的记录 功率Pw的发光次数多,即,脉冲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需要的累积时间增多,影响高速处 理。考虑这点,在向光盘储存记录条件时,也可以如下进行。首先,在将对应于记录速度1X的记录条件进行储存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 与N-I策略的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的储存设定为必须储存,将与第二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 的储存设定为自由选择储存。另外,在记录速度1X的情况下,例如,第三记录波形设定为 不适用也可。另外,在将对应于记录速度2X的记录条件进行储存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 与N-I策略的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的储存设定为自由选择储存,将与N/2策略的记录波形 有关的参数的储存设定为自由选择储存,将与堡槽型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的储存设定为自 由选择储存。另外,例如,也可以将与N-I策略的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和与N/2策略的记录 波形有关的参数中至少一方的储存设定为必须储存。另外,在将对应于记录速度4X的记录条件进行储存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 与堡槽型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的储存设定为必须储存。另外,在记录速度4X的情况下, 例如,N-I策略及N/2策略的记录波形设定为不适用也可。
39
另外,在将对应于记录速度6X的记录条件进行储存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 与堡槽型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的储存设定为必须储存。另外,在记录速度4X的情况下, 例如,N-I策略及N/2策略的记录波形设定为不适用也可。另外,在将对应于记录速度8X的记录条件进行储存的情况下,例如,采用与记 录速度4X及6X相同的条件,即,将与堡槽型记录波形有关的参数的储存设定为必须储 存也可,另外,在记录速度6X的情况下,例如,N-I策略及Ν/2策略的记录波形设定为不适 用也可。另外,关于上述记录条件的储存,在HTL(High to Low 记录部的反射率比未记录 部的反射率低)的情况、和LTH (Low to High:记录部的反射率比未记录部的反射率高)的 情况下,既可以储存相同的内容,也可以储存不同的内容。另外,也可以根据记录速度(记录线速度)的设定来设定记录脉冲条件。在同一 光学条件下、在使记录速度降低而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平均每单位面积的信息量增加,记录 密度提高。但是,当记录密度提高时,易受前后记录标识符的热量的影响。因此,通过根据 线速度的设定(更优选线速度降低的设定)来设定记录脉冲条件,能够形成更适当的记录 标识符。(关于蓝光光盘)作为可适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具有蓝光光盘(BD)及其他规格的光 盘,在此,对BD进行详细地说明。在BD中,根据记录膜的特性,具有追记记录式/ 一次写入 式即BD-R、重写记录式即BD-RE等型式。本发明对BD及其他规格的光盘的R(追记式/ 一 次写入式)、RE (重写式)中任一型式的记录介质都可适用。关于蓝光光盘的主要的光学常 数和物理格式,公开于“蓝光光盘读本”(才一 A社出版)及蓝光协会的主页(http://Ww. bku-raydisc. com/)所刊载的白皮书。就BD而言,使用波长大致为405nm(如果相对于标准值405nm误差范围的容许值 为士 5nm,则为400 410nm)的激光及数值孔径(NA Numerical Aperture)大致为0. 85 (如 果相对于标准值0. 85误差范围的容许值为士0. 01,则为0. 84 0. 86)的物镜。BD的轨道 间距大致为0. 32 μ m(如果相对于标准值0. 32 μ m误差范围的容许值为士0. 010 μ m,则为 0. 310 0. 330 μ m),信息记录层设有1层或2层。信息记录层的记录面是从激光入射侧起 单面1层或单面2层的构成,从BD的保护层的表面到记录面为止的距离为75 μ m 100 μ m。记录信号的调制方式利用17PP调制,所记录的标识符的最短标识符(2T标识符 T为基准时钟的周期(通过规定的调制规则记录标识符时的、调制的基准周期))的标识符 长度为0. 149 μ m (或0. 138 μ m)(信道位长度T为74. 50nm (或69. OOnm))。记录容量为单 面单层25GB (或27GB)(更详细而言,25. 025GB (或27. 020GB))、或单面双层50GB (或54GB) (更详细而言,50. 050GB (或 54. 040GB))。就信道时钟频率而言,在标准速度(BDlX)的转输速度下为66MHz (信道位速度 66. 000Mbit/s),在4倍速(BD4X)的转输速度下为264MHz (信道位速度264. 000Mbit/s), 在6倍速(BD6 X)的转输速度下为396MHz (信道位速度396. 000Mbit/s),在8倍速(BD8 X) 的转输速度下为528MHz (信道位速度528. 000Mbit/s)。标准线速度(基准线速度为IX)为4.917m/sec (或4.554m/sec)。2倍(2X)、4 倍(4X)、6 倍(6X)及 8 倍(8X)的线速度分别为 9. 834m/sec、l9· 668m/sec、29· 502m/sec
40及39. 336m/sec0比标准线速度高的线速度通常为标准线速度的正的整数倍,但不局限于整 数,为正的实数倍也可。另外,也可以定义0.5倍(0.5X)等比标准线速度慢的线速度。另外,上述诸条件是与已经被商品化的、主要平均每1层约25GB(或约27GB)的1 层或2层的BD有关的条件。为了提高BD的记录容量,也正在研究平均每1层的记录容量 大致为32GB或大致为33. 4GB即高密度的BD、及层数为3层或4层的BD。下面,对这种BD 的例子进行说明。〈信息记录层的多层化〉在采取通过激光从保护层(保护层)侧入射而使信息再生及/或记录的单面盘片 的构成的情况下,为了将信息记录层制成2层以上,需要在基板和保护层之间设置多层信 息记录层。图38表示这种多层盘片的构成例。图38所示的光盘具备(n+1)层信息记录 层502 (η为0以上的整数)。具体而言,在光盘上从激光200入射侧的表面起依次层叠有 保护层501、(n+1)层信息记录层(Ln L0) 502及基板500。另外,在(n+1)层信息记录层 502的各层之间插入有作为光学性缓冲材料发挥作用的中间层503。即,在从光入射面起隔 开规定的距离的最内侧的位置(距光源最远的位置)设有基准层(LO),按照从基准层(LO) 向光入射面侧而层增加的方式,层叠有信息记录层(L1、L2、···、&)。在此,与单层盘片相比时,多层盘片的从光入射面到基准层LO为止的距离与单层 盘片的从光入射面到信息记录层为止的距离大致相同(例如,0.1mm左右)也可。这样,通 过不管层数有多少都将至最内侧(最远侧)为止的距离形成为恒定(即,形成与单层盘片 的情况大致相同的距离),无论单层还是多层都能够保持与向基准层的存取有关的互换性。 另外,可以抑制层数的增加带来的倾斜影响的增加。可以抑制倾斜影响的增加的理由是,最 内侧最受到倾斜的影响,但通过将至最内层为止的距离设为与单层盘片大致相同,使得即 使层数增加,至最内侧为止的距离也不会增加。另外,关于光点的行进方向(或跟踪方向,也叫做旋束方向),既可以设定为并行 路径,也可以设定为反向路径。在并行路径中,在所有的信息记录层中,光点的行进方向都 相同。即光点的行进方向在全部信息记录层从内周向外周、或在全部信息记录层从外周向 内周行进。另一方面,在反向路径中,在某信息记录层和与其相邻的信息记录层中,光点的行 进方向相反。即,在基准层(LO)的光点的行进方向为从内周向外周的方向的情况下,信息 记录层Ll的光点的行进方向为从外周向内周的方向,在信息记录层L2为从内周向外周的 方向。即,光点的行进方向在信息记录层Lm(m为0及偶数)为从内周向外周的方向,而在 信息记录层Lm+1为从外周向内周的方向。或者,在信息记录层Lm(m为0及偶数)为从外 周向内周的方向,而在信息记录层Lm+1为从内周向外周的方向。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按照抑制光点失真的影响的方式设定为更薄,该光点失 真由数值孔径NA变大且焦距变短引起、或由倾斜引起。就数值孔径NA而言,在45, 在DVD为0. 65,与此相对,在BD被设定为大致0. 85。例如,在信息记录介质的总厚度为 1. 2mm左右时,也可以将保护层的厚度设定为10 200 μ m。更具体而言,在1. Imm左右的 基板上,如果是单层盘片,则设有0. Imm左右的透明保护层;如果是双层盘片,则在0. 075mm 左右的保护层上设有0.025mm左右的中间层(Spacer Layer)也可。<1层 4层的各构成例〉
在此,图39表示单层盘片的构成例;图40表示2层盘片的构成例;图41表示3层 盘片的构成例;图42表示4层盘片的构成例。如上所述,在从光照射面到基准层LO的距离 为恒定的情况下,在任一盘片中,盘片的总厚度都大致为1. 2mm(在也包含标签印刷等的情 况下,优选制成1. 40mm以下),基板500的厚度大致为1. 1mm。另外,从光照射面到基准层 LO的距离成为大致0. 1mm。在图39所示的单层盘片(在图38中,η = 0的情况)中,保护 层5011的厚度为大致0.1mm。另外,在图40的2层盘片(在图38中,η = 1的情况)中, 保护层5012的厚度为大致0. 75mm,中间层5302的厚度大致为0. 025mm。另外,在图41的3 层盘片(在图38中,η = 2的情况)、及图42的4层盘片(在图38中,η = 3的情况)中, 也可以将保护层5014的厚度及/或中间层5304的厚度进一步减薄。另外,这样在使用具有高NA的物镜之光头的记录再生装置中,由从盘片的光照射 表面到信息记录层的厚度所发生的球面像差等像差会大大影响在信息记录层上所会聚的 激光的品质。因此设置有对由厚度所发生的像差进行修正的装置。像差修正装置为了对由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保护层表面到用于记录再生信息的 信息记录层为止的厚度所发生的球面像差等像差成分进行修正,赋予用于将各信息记录层 所发生的像差成分消除的像差。该像差修正装置本来就被光学设计为相对于单层结构介质 的信息记录层使像差减小,也考虑到了双层结构的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中的像差。设 计上的最小像差位置被设定为距保护层表面约80 μ m 90 μ m程度。因此,在与最小像差 位置不同的厚度的信息记录层上使记录再生光会聚时,需要控制像差修正装置对各信息记 录层的像差修正值进行设定且进行修正。<BD的物理构成>图43表示本发明可适用的光盘510的物理构成。在圆盘状的光盘510上以例如 同心圆状或螺旋状形成有多个轨道511,在各轨道512上形成有细分的多个扇区。另外,如 后所述,在各轨道512上以预定的尺寸的记录块513为单位而记录信息。数据实际上以数 据列的形式被记录于轨道,该数据列由通过调制应记录的信息所得到的多个记录标识符及 在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所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构成。光盘510 在内周侧具备 PIC(Permanent Information&Contro 1 data)区域 514 及 OPC(Optimum Power Control)区域515。0PC区域515是在记录用户数据之前为了通过进行 试记录而求出盘片或各信息记录层最适合的记录功率及记录脉冲列的条件所使用的区域。 有时也称为学习区域。另外,也是在光盘装置的各种离散偏差、及急剧的温度变动、垃圾及 尘土等附着等环境变化产生之际为了调节记录功率及记录脉冲列的波动量等而进行试记 录的区域。PIC区域514是再生专用区域,通过对槽进行高速调制,来记录盘片管理信息。 作为盘片管理信息,记录有为了求出最佳记录功率所需要的OPC参数、及写入策略类型、激 光脉冲发生的定时及长度等(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记录条件)推荐值、记录线速度、 再生功率、型式(version)编号等。就光盘510而言,与现有光盘(例如,25GB的BD)相比,平均每一层信息记录层的 记录容量有所扩充。记录容量的扩充通过提高记录密度来得以实现,例如,通过将光盘所记 录的记录标识符的标识符长度进一步缩短来实现。在此,“提高记录密度”的意思是指缩短 信道位长度。该信道位长度是指与基准时钟的周期T (在通过规定的调制规则而记录标识 符时的、调制的基准周期T)相当的长度。另外,光盘510也可以进行多层化。但是,在下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只涉及一层信息记录层。另外,在设有多层信息记录层的情况下,在各信 息记录层所设置的轨道的宽度相同时,按每层标识符长度不相同;在同一层中标识符长度 一样,按每层使记录线密度不相同也可。轨道512按数据的记录单位64kB (千字节)被分为记录块513,并依次分配有记录 块地址。将记录块513分割为规定长度的子记录块,由3个子记录块构成一个记录块。子 记录块从前起算依次分配有从0到2的子记录块编号。<记录密度>接着,利用图44、图45、图46及图47对记录密度进行说明。图44表示25GB的BD的例子。就BD而言,激光200的波长为405nm,物镜220的 数值孑L径(Numer ical Aperture :NA)为 0· 85。DVD同样,即使在BD中,记录数据也以物理变化的标识符列520、521的形式被记录 在光盘的轨道512。将该标识符列中长度最短的标识符称为“最短标识符”。在图中,标识 符521为最短标识符。在25GB记录容量的情况下,最短标识符521的物理长度为0. 149 μ m。该长度相当 于DVD的约1/2. 7,且即使改变光学系统的波长参数(405nm)和NA参数(0. 85)而提高激光 器的分辨率,也接近能由光束识别记录标识符的极限即光学分辨率的极限。图46表示对在轨道512上所记录的标识符列照射光束的情形。在BD中,根据上 述光学系统参数,光点210的直径为约0. 39μπι左右。在光学系统的结构不改变而记录密 度提高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光点210的光点直径而记录标识符相对较小,因此再生的分 辨率变差。例如,图45表示比25GB的BD高的高记录密度的光盘的例子。就该盘片而言,激 光200的波长为405nm,物镜220的数值孔径(Numer icalAperture =NA)为0. 85。该盘片 的标识符列524、525中的、最短标识符525的物理长度为0. 1115 μ m。当与图44相比较时, 光点直径相同为约0. 39 μ m,另一方面,记录标识符相对变小且标识符间隔也变窄,因此再 生的分辨率变差。在由光束再生记录标识符时的再生信号的振幅,随着记录标识符缩短而减小,在 光学分辨率的极限下成为零。将该记录标识符的周期的倒数称为空间频率,将空间频率和 信号振幅的关系称为0TF(0ptical TransferFunction) 0信号振幅随着空间频率增高而大 致直线性地下降。将信号振幅成为零的再生的极限频率称为OTF截止频率(cutoff)。图47是表示25GB的记录容量的BD中的、OTF和最短记录标识符的关系的曲线图。 BD的最短标识符的空间频率相对于OTF截止频率为80%左右,接近OTF截止频率。另外可 知,最短标识符的再生信号的振幅也非常小为可检出的最大振幅的约10%左右。在BD的最 短标识符的空间频率非常接近OTF截止频率时、即再生振幅几乎不出现时的记录容量,在 BD中相当于约31GB。当最短标识符的再生信号的频率为OTF截止频率左右、或超过该OTF 截止频率的频率时,成为激光器的分辨率的极限、或超限激光器的分辨率的极限,其结果成 为再生信号的再生振幅变小、SN比(信噪比)急剧劣化的区域。因此,就图45的高记录密度光盘的记录线密度而言,可以根据再生信号的最短标 识符的频率为OTF截止频率左右的情况(也包含OTF截止频率以下但不较大地低于OTF截 止频率的情况),设想OTF截止频率以上的情况。
图48是表示在最短标识符(2T)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高且2T的再生信号 的振幅为0时的、信号振幅和空间频率的关系之一例的曲线图。在图48中,最短标识符长 度2T的空间频率为OTF截止频率的1. 12倍。<波长和数值孔径和标识符长度的关系>高记录密度光盘的波长和数值孔径和标识符长度/间隔长度的关系如下所述。当设最短标识符长度为TMnm、设最短间隔长度为TSnm、用“P”表示(最短标识符 长度+最短间隔长度)时,P为(TM+TS)nm。在17调制的情况下,P = 2T+2T = 4T。在使 用激光波长 λ (405nm士5nm,即 400 410nm)、数值孔径 NA (0. 85士0. 01,即 0. 84 0. 86)、 最短标识符+最短间隔长度P(在17调制的情况下,最短长度为2T,因此P = 2T+2T = 4T) 的三个参数的情况下,当基准T变小到满足以下不等式时,最短标识符的空间频率超过OTF 截止频率。P 彡 λ /2ΝΑ在NA = 0.85、λ = 405时的、与OTF截止频率相当的基准T由下式求出。另外, 在满足P > λ /2ΝΑ的情况下,最短标识符的空间频率比OTF截止频率低。T = 405/ (2 X 0. 85) /4 = 59. 558nm这样,即使只提高记录线密度,SN比也因光学分辨率的极限而劣化。因而,信息记 录层的多层化所引起的SN比劣化在系统安全系数(margin)的观点上有时不能容许。特别 是,如上所述,最短记录标识符的频率超过OTF截止频率,SN比劣化就变得显著。以上将最短标识符的再生信号的频率和OTF截止频率进行比较而对记录线密度 进行了说明。在进一步推进BD的高密度化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其次最短标识符(再再其次 最短标识符(再其次最短标识符以上的记录标识符))的再生信号的频率和OTF截止频率 的关系,基于与上述同样的原理,设定分别对应的记录密度(记录线密度、记录容量)。〈记录密度及层数〉在此,就具有波长405nm、数值孔径0. 85等规格的BD的平均每一层的具体的记 录容量而言,在最短标识符的空间频率为OTF截止频率左右的情况下,可以设想例如大致 29GB (例如,29GB 士 0. 5GB,或 29GB 士 IGB 等)或其以上、或大致 30GB (例如,30GB 士 0. 5GB, 或30GB士 IGB等)或其以上、或大致31GB (例如,31. OGB士0. 5GB,或31GB士 IGB等)或其以 上、或大致32GB (例如,32. OGB 士 0. 5GB,或32GB 士 IGB等)或其以上等。另外,就最短标识符的空间频率为OTF截止频率以上的、平均每一层的记录容 量而言,可以设想例如大致32GB (例如,32. OGB 士 0. 5GB,或32GB 士 IGB等)或其以上、 或大致33GB(例如,33. OGB士0. 5GB,或33GB士 IGB等)或其以上、或大致33. 3GB(例如, 33. 3GB士0. 5GB,或 33. 3GB士 IGB 等)或其以上、或大致 33. 4GB (例如,33. 4GB士0. 5GB,或 33. 4GB士 IGB等)或其以上、或大致34GB (例如,34. OGB士0. 5GB,或34GB士 IGB等)或其以 上、或大致35GB (例如,35. OGB 士 0. 5GB,或35GB 士 IGB等)或其以上等。特别是,在记录密度为大致33. 3GB的情况下,由3层就可以实现100GB(99. 9GB) 的记录容量,当设定为大致33. 4GB时,由3层就可以实现100GB以上(100. 2GB)的记录容 量。这与由25GB的BD构成4层时的记录容量大致相同。例如,在记录密度设定为33GB 的情况下,为33X3 = 99GB,与100GB的差为IGB (1GB以下);在设定为34GB的情况下,为 34X3 = 102GB,与100GB的差为2GB(2GB以下);在设定为33. 3GB的情况下,为33.3X3=99. 9GB,与100GB的差为0. IGB(0. IGB以下);在设定为33. 4GB的情况下,为33. 4X3 = 100. 2GB,与 100GB 的差为 0. 2GB (0. 2GB 以下)。另外,当大幅度地扩充记录密度时,如上所述,精密的再生因最短标识符的再生特 性的影响而变得困难。因此,作为抑制记录密度的大幅度扩充、且实现100GB以上的记录密 度,大致33. 4GB是较现实的。在此,就光盘的构成而言,产生平均每一层25GB的4层结构、或平均每一层33 34GB的3层结构之备选项。多层化会伴有各信息记录层的再生信号振幅的降低(SN比的劣 化)、及多层杂散光(来自相邻的信息记录层的信号)的影响等。因此,通过设定为33 34GB的3层盘片而非25GB的4层盘片,可以抑制那种杂散光的影响且以更少的层数(不 是4层而是3层)实现约100GB。因此,希望极力避免多层化且实现约100GB的盘片的制造 者可以选择33 34GB的3层化。另一方面,希望维持现有格式(记录密度25GB)实现约 100GB的盘片的制造者可以选择25GB的4层化。这样,具有不同目的的制造者通过各不相 同的构成,可以实现各自的目的,能够赋予盘片设计的自由度。另外,当将平均每一层的记录密度设定为30 32GB程度时,虽然在3层盘片中达 不到100GB(90 96GB程度),但在4层盘片中可以实现120GB。其中,当将记录密度设定 为大致32GB程度时,在4层盘片中可以实现约128GB的记录容量。该128这个数字也是在 计算机处理上方便使用的与2的幂次方(2的7次方)相匹配的数值。而且,与3层盘片实 现约100GB的记录密度的盘片相比时,对最短标识符的再生特性在上述4层盘片中就变得 不严厉。由此,在记录密度的扩充之际,通过设置多种记录密度(例如,大致32GB和大致 33. 4GB等),根据多种记录密度和层数的组合,对盘片的制造者赋予设计的自由度。例如, 对希望抑制多层化的影响且实现大容量化的制造者,可以赋予制造33 34GB的3层化实 现的约100GB的3层盘片这种的备选项,对希望抑制影响再生特性且实现大容量化的制造 者,可以赋予制造30 32GB的4层化实现的约120GB以上的4层盘片这种的备选项。在BD采用任一构成的情况下,为了调节BD所记录的记录标识符的记录条件,也可 以优选采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的层数或信息 记录层间的距离使记录脉冲条件不同。如上所述,即使信息记录层的层数多,距光入射面最远的信息记录层LO的位置也 不改变,因此随着信息记录层的层数增多而信息记录层间的距离减小、层间串扰增大。其结 果是,再生信号就局部或整体地变动。该变动在同一信息记录层中不依赖于记录标识符的 长度。但是,记录标识符越短,相对地变动所造成的影响越大。因此,越短的记录标识符,记 录标识符的调节精度越高,由此优选。因而,在多层BD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下,如果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的层 数或信息记录层间的距离设定记录脉冲条件,就能够形成更适当的记录标识符。另外,当信 息记录层的层数增多时,需要使各信息记录层的反射率降低。因此,在反射率低的情况下, 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另外,也可以根据信息记录层的记录所使用的记录功率设定范围来设定记录脉冲 条件。峰值功率等记录功率设定范围可以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的层数而变更。 这是因为,因层数不同而需要使透过信息记录层的激光的强度变化。在以同一速度进行记录的情况下,记录功率越大,由于激光器的响应特性而使记录离散偏差越大。因而,记录功 率越大,越以更高精度进行记录调节,由此优选。例如,可以将与含2层信息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相应的设定功率值的上限设定 为比与含1层信息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相应的设定功率值的上限大。同样,可以将与含 3层信息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相应的设定功率值的上限设定为比与含2层信息记录层的 信息记录介质相应的设定功率值的上限大,可以将与含4层信息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相 应的设定功率值的上限设定为比与含3层信息记录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相应的设定功率值 的上限大。因而,在多层BD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下,如果根据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功率设定范 围来设定记录脉冲条件,就能够形成更适当的记录标识符。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适用于通过激光或电磁力等进行数据信号记录的种种信息记录介质、例 如=DVD-RAM及BD-RE及其他信息记录介质上;也可以对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 的记录再生装置例如DVD驱动器、DVD记录器、BD记录器及其他设备中的记录动作的利用 等其他用途上适用。
权利要求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包括轨道,其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和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条件记录区域,其能够记录用于将所述数据列记录于轨道的记录条件,其中,在以所述数据列所包括的、且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应形成于所述轨道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以下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规定的长度是所述数据列的所述记录标识符的最短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所述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合 下的分类中,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的种类数比所述第二间隔的长度的种类数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的位置的参数,所述第一间 隔是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相邻接的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的位置的参数,所述第一间 隔是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后方相邻接的间隔。
6.一种再生装置,其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含用于存储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有关的盘片信息的PIC区域, 所述再生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执行以下再生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向所述PIC区域照射激光,对所述盘片信息进行再生;通过向所述轨道照射激光,对基 于所述记录条件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
7.—种记录装置,其基于在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记录条件,将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和 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 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束,对所述记录条件进行再生; 记录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 在以所述数据列所包括的、且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应形成于所述轨道的记录标识符为第 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 类,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长度以下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第二间 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 符相邻接。
8.一种评价装置,其对记录有记录参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评价,该记录参数用于记 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和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 其中,在以所述数据列所包括的、且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应形成于所述轨道的记录标识符为第 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时,所述记录参数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 类,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长度以下时,所述记录参数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第二间 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 符相邻接,所述评价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根据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所再 生的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生成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二值化信号进行 解码;根据所述二值化信号,将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移列与 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度量分别计算出;将所述差分度量检出而作为边缘移位;基于所述边 缘移位,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否满足规定的品质进行判定。
9.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其对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评价装置判定为满足规定的品质的信 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中的至少一方。
10.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包含可记录记录条件的记录条件记录区域,且记录由多个记 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其中,所述记录条件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的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 符的后方相邻接的后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 分类为两个,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的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符 的前方相邻接的前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分 类为两个。
11.一种再生装置,其对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包含用于存储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有关的盘片信息的PIC区域,所述再生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执行以下再生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向所述Pic区域照射激光,对所述盘片信息进行再生;通过向所述轨道照射激光,对基 于所述记录条件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
12.—种记录装置,其基于在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记录条件,将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和 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 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束,对所述记录条件进行再生;记录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所述记录条件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 符的后方相邻接的后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 分类为两个,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 符的前方相邻接的前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 分类为两个。
13.一种评价装置,其对记录有记录参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评价,该记录参数用于记 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和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 其中,所述记录参数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始端边缘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 符的后方相邻接的后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 分类为两个,在所述记录条件是用于调节所述记录标识符的终端边缘的位置之参数的情况下,按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被分类的记录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根据与所述记录标识 符的前方相邻接的前方间隔的长度是规定的长度以下、或比所述规定的长度长,进一步被 分类为两个,所述评价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根据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所再 生的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生成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二值化信号进行 解码;根据所述二值化信号,将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移列与 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度量分别计算出;将所述差分度量检出而作为边缘移位;基于所述边 缘移位,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否满足规定的品质进行判定。
14.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其对由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评价装置判定为满足规定的品质的 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中至少一方。
15.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包含轨道,其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 构成的数据列;Pic区域及所述轨道的横向变位中的至少一方,该PIC区域记录有用于将所述数据列 记录于轨道的记录条件,所述轨道的横向变位记录有所述记录条件,其中,所述记录条件包含用于调节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冷却脉冲的终端位置之参数,所述记录 脉冲波形用于形成所述记录标识符,所述参数通过利用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 的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
16.一种再生装置,其对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其中,所述再生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执行以下再生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向所述PIC区域照射激光,对所述盘片信息再生;通过向所述轨道照射激光,对基于所 述记录条件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
17.—种记录装置,其基于在信息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记录条件,将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 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于所述信息记录介 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其向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束,对所述记录条件进行再生; 记录控制部,其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记录, 所述记录条件包含用于调节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冷却脉冲的终端位置之参数,所述记录 脉冲波形用于形成所述记录标识符,所述参数通过利用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 的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
18.—种评价装置,其对记录有记录参数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评价,所述记录参数用于 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 列,其中,所述记录条件包含用于调节记录脉冲波形中的冷却脉冲的终端位置之参数,所述记录 脉冲波形用于形成所述记录标识符,所述参数通过利用所述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与所述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 的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评价装置具备再生信号处理部,该再生信号处理部根据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所再 生的信号,利用PRML信号处理方式,生成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二值化信号进行 解码;根据所述二值化信号,将最准确的第一状态迁移列及第二准确的第二状态迁移列与 再生信号之差即差分度量分别计算出;将所述差分度量检出而作为边缘移位;基于所述边 缘移位,对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是否满足规定的品质进行判定。
19.一种记录再生装置,其对由权利要求18所述的评价装置判定为满足规定的品质的 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再生或记录中至少一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介质,其包括轨道,其记录由多个记录标识符及在所述多个记录标识符之间分别设置的多个间隔所构成的数据列;记录条件记录区域,其能够记录用于将所述数据列记录于轨道的记录条件,其中,在以所述数据列所包括的、且基于所述记录条件应形成于所述轨道的记录标识符为第一记录标识符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比规定的长度长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和第一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前方或后方相邻接;当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以下时,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利用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的长度、所述第一间隔的长度、和第二间隔的长度之组合而被分类。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间隔不相邻接而与所述第一记录标识符相邻接。
文档编号G11B7/125GK101874268SQ20098010111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日
发明者中村敦史, 小林勋, 日野泰守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