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194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防止人为碰触产生的静电破坏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电脑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笔记本电脑由于内部空间狭小而无法设置足够多的功能元件,常需配备外接工作站(Docking Station)以扩充装置或提供外接免插拔服务。在Docking Station上通常设置有高密度电连接器作为外接接口,用以与笔记本电脑相连接。而且,随着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之间需要用高密度电连接器连接,以在电子设备之间建立大量数据传输通道。信号高速传输的发展需求,对于电连接器来说,防止电磁干扰(EMI)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目前,业界通常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外设置金属遮蔽壳体而防止外界的电磁干扰,并通过金属遮蔽壳体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接地回路而提供遮蔽壳体的接地功能。然而,此遮蔽效果仅限于外壳,而信号端子则一般没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当人手不慎接触到信号端子,人手上的静电荷就会流向信号端子,从而积聚于信号端子上,对于电连接器日后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嵌入式静电释放杆设计,可有效地防止人为碰触而导致的静电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遮蔽壳体及一静电释放杆。其中绝缘本体呈纵长构形,其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两侧壁及位于两侧壁间的一舌板,在舌板两侧设有若干端子通道,舌板顶面设有一纵长型收容槽,且于收容槽两侧设有若干相对的扣合槽;若干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通道内;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的两侧壁上的第一及第二遮蔽体,每一遮蔽体包括遮覆于两侧壁上的片体及自片体至少一端延伸的侧部;静电释放杆包括收容在前述收容槽内的一纵长构形的杆体、设置于杆体上且与前述对应扣合槽相扣合的扣持钩部及形成于杆体两端的抵接部,且抵接部抵接于沿垂直于遮蔽壳体纵长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部,而与遮蔽壳体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收容于舌板顶端的静电释放杆的抵接部与遮蔽壳体的侧部相抵接,从而静电释放杆通过金属遮蔽壳体与电路板上接地回路的电性连接而接地。当人手不慎碰触到电连接器对接面时,静电释放杆可及时将人手上的静电荷导走,从而有效地保护电连接器不受人为碰触的静电破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第一图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包括纵长构形的绝缘本体2、若干信号端子3、电源端子4、遮覆于绝缘本体2的金属遮蔽壳体5及一静电释放杆6。
绝缘本体2包括一纵长基体20,该基体20具有对接面201、与对接面201相对的安装面202、与对接面201、安装面202相邻接的相对的两侧壁22、23及两端壁206。两侧壁22、23及两端壁206共同形成一收容腔200,自基体20的两端壁206各向上延伸有相对的一对锥状导引柱203,且每一对导引柱203之间形成有间隙2030。在基体20的两侧壁22、23外侧的下部设有若干凸块205,且相邻两凸块205共同形成一固定槽2050。在基体20的两侧壁22、23内侧的上部设有若干凸块220。绝缘本体2的两端壁206沿纵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凸台204,于凸台204的一角向下延伸有固定柱2040,且凸台204与基体20共同形成有固定槽2041。沿绝缘本体2纵长方向的中间轴线于收容腔200内设有一舌板21,舌板21的两侧设有收容信号端子3及电源端子4的若干端子通道211、212,舌板21的顶面设有一纵长型收容槽210,且于其两侧对称分布有若干扣合槽213。
每一信号端子3包括有一接触部31、自接触部31向下延伸的固持部32及自固持部32向外延伸的焊接部33。
每一电源端子4包括有一个接触部41、自接触部41向下延伸的固持部42及自固持部42向外延伸的焊接部43。
遮蔽壳体5包括有第一遮蔽体51及第二遮蔽体52。其中第一遮蔽体51包括一纵长型片体50及自片体50的两端弯折延伸的侧部511。其中片体50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固持片501及自固持片501向下延伸的焊接部5010,沿片体50的上边缘设有若干扣持钩部502。第一遮蔽体51包括自侧部511向上延伸的接触部512及自侧部511向下延伸的固持片513。第二遮蔽体52与第一遮蔽体51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详述。
静电释放杆6包括一纵长型杆体60、于杆体60的两侧相对设置的若干扣持钩部61及自杆体60两端纵长方向延伸的抵接部62。
请配合参阅图3,组装时,将信号端子3及电源端子4自下而上组装至舌板21的端子通道211、212内,随后,将静电释放杆6的杆体60组装至舌板21顶面上的收容槽210内。扣合钩部61扣合收容于舌板21上表面的扣合槽213内,以固定静电释放杆6。
最后,请配合参阅图4,将遮蔽壳体5自上而下组装至绝缘本体2的两侧壁22、23上。第一、二遮蔽体51、52分别遮覆于绝缘本体2的侧壁22、23外表面,固持片501配合收容于固定槽2050内,固持片513配合收容于固定槽2041内。设于第一、二遮蔽体51、52上边缘的扣持钩部502与绝缘本体2的侧壁22、23的凸块220相扣合,且接触部512收容于两导引柱203之间的间隙2030内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侧部511与抵接部62电性抵接,从而静电释放杆6通过金属遮蔽壳体5与电路板上接地回路的电性连接而接地。当人手不慎碰触到电连接器对接面时,静电释放杆可及时将人手上的静电荷导走,从而有效地保护电连接器不受人为碰触的静电破坏。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绝缘本体设有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两侧壁及位于两侧壁间的一舌板,在舌板两侧设有若干端子通道;若干导电端子固持收容于端子通道中,遮蔽壳体包括遮覆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及第二遮蔽体,每一遮蔽体包括遮覆于两侧壁上的片体;其特征在于舌板顶面设有一收容槽,且于收容槽两侧设有若干相对的扣合槽,该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一静电释放杆,其设有一收容于前述收容槽内的纵长型杆体、设置于杆体上且与前述对应扣合槽相扣合的扣持钩部及形成于杆体两端的抵接部,遮蔽壳体自片体至少一端延伸有侧部,且静电释放杆的抵接部与遮蔽壳体的侧部相抵接而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及电源端子,且信号端子与电源端子收容在舌板两侧对应端子通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片体上进一步设有向下延伸的固持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侧部向上延伸设有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侧部向下延伸设有一固持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片体上边缘设有若干扣持钩部,绝缘本体沿其两侧壁内壁的上边缘设有与片体的扣持钩部相扣合的若干凸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两侧壁外侧设有若干凸块,相邻两凸块及侧壁共同形成一收容片体的固持片的固定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还包括与两侧壁相连的端壁,于端壁处设有凸台,且于凸台一角向下延伸设有一固定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凸台与绝缘本体的端壁共同形成一收容遮蔽壳体侧部的固持片的固定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端壁向上延伸有导引柱,且相邻两导引柱共同形成一收容遮蔽壳体接触部的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纵长构形的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遮覆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及一静电释放杆。其中绝缘本体于其内部沿其纵长方向设有一舌板,舌板两侧设有若干端子通道,且于舌板顶面设有一收容槽,静电释放杆收容在收容槽内;若干导电端子收容在前述若干端子通道内;静电释放杆于其端部延伸有一抵接部,且静电释放杆的抵接部抵接在沿遮蔽壳体纵长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部,从而静电释放杆通过金属遮蔽壳体与电路板上接地回路的电性连接而接地,从而有效地保护电连接器不受人为碰触而导致的静电破坏。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682672SQ20032011083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4日
发明者范家豪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